导读:本文包含了即时通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即时通讯,高职,在线,系统,乡愁,信息系统,情境。
即时通讯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惠苗,赖道健[1](2019)在《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即时通讯系统不需要下载安装聊天工具,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交友通讯。系统采用SSM轻量级开发框架,通过WebSocket协议实现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双向通讯,将用户信息、聊天记录等映射成MySQL数据库中的记录,好友推荐的计算任务用Hadoop Mapreduce来完成。系统界面美观友好,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单聊和群聊,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收发消息、群管理、好友管理、好友分组、系统消息六大模块。有效减少了传统软件下载软件所花费的时间,降低应用成本。(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燕[2](2019)在《模态与在线交际话语——基于即时通讯多模态语用框架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从非语言层面、信息载体、与语言层面的关系、语言层面四个方面构建了即时通讯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通过对QQ和微信群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即时通讯交际中,模态的使用与聊天内容和交际者身份有着较大的关系。文字模态是主要呈现方式,其次为表情符。模态间在语用上呈现互补和非互补关系,以互补关系为主,表现为强化、凸显、说明、表态关系。多种模态的选择符合了语言的顺应。(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禹诺,冯垚清[3](2019)在《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测验与传统形式情境判断测验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情境判断测验的仿真度,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各种新的形式,例如,图片情境、视频情境,以及交互式情境判断测验等。近几年,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尝试将情境判断测验与即时通讯工具结合,将传统的情境描述改用对话形式呈现,以期通过这种更贴近人们日常交流习惯的方式,增强情境判断测验的仿真度与沉浸感。本研究采用的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题目由张禹诺与智鼎优源公司合作开发,题目模拟即时通讯软件的界面,借由对话呈现问题情境以及相应的反应选项,并设定角色背景信息以增强其代入感。在即时通讯式题目开发完成后,我们又将其改编为传统形式情境判断题目作为对比的对象。在实验中,我们让两组不同的被试完成不同形式的题目,并在题目作答完毕后使用应聘者反应量表考察被试的作答体验,该量表由工作相关性、表现机会、恰当性、程序公平、组织吸引力、测验投入度、趣味性、测验焦虑8个分量表构成。经过研究发现,传统形式的情境判断测验的重测信度为0.714,相容效度为0.184,校标关联效度为0.126;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测验的重测信度为0.698,相容效度为0.290,校标关联效度为0.194。在作答体验方面,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测验在表现机会(t=2.13,p<0.05)、测验投入度(t=3.43,p<0.01)、趣味性(t=3.04,p<0.01)叁个方面上的结果显着高于传统形式情境判断测验。总的来说,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测验在重测信度上略低于传统形式情境判断测验,但在效度与作答者体验上均表现更好。(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幸仁凡,黄兴裕,谢沛东,廖亚琴[4](2019)在《即时通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微博、QQ和微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结果发现:微信等即时通讯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如系统研究和实验研究较缺乏,"雨课堂"研究起步晚等不足。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提高研究设计水平,注重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重视典型范例的建立与推广,及推进"雨课堂"在体育理论与技术课的应用探索等。(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10期)
赵富强,张秋红,陈耘,胡伟,陈凯佳[5](2019)在《基于即时通讯与情绪耗竭的中国情境下乡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通过移动互联背景下即时通讯的中介作用,揭示中国情境下乡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不同情绪耗竭状态在其间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乡愁与工作绩效显着正相关;即时通讯中介了乡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情绪耗竭调节了乡愁对即时通讯和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情绪耗竭显着调节了乡愁通过即时通讯对工作绩效的间接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时倩如[6](2019)在《即时通讯APP在辅助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即时通讯APP已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被普遍应用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其作为一种移动教学工具在辅助高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即时通讯APP的教学功能,然后从教师、学生以及要注意的问题3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即时通讯APP在辅助高职教学中已取得的实践总结,最后从注意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转变教学理念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8期)
时倩如[7](2019)在《即时通讯APP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流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学习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可极大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积极性,而即时通讯APP作为学生使用率极高的手机应用,那么关于即时通讯APP在辅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研究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笔者对即时通讯APP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出目前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最后对即时通讯APP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设计研究。(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7期)
罗朝军[8](2019)在《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即时通讯技术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应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通讯,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即时通讯技术领域中,人的自由方面经常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着即时通讯的良好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编制出完善的计划内容与工作方案,引导人们正确的参与到即时通讯领域中,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5期)
张昭理,高俊茹,孙建文[9](2019)在《在线学习系统中的即时通讯工具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即时通讯工具是在线学习系统辅助师生交互的重要工具,但其在大学生中使用率极低。提高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率是提高在线学习系统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造个人学习环境、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基于"云课堂"的即时通讯工具"聊聊"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聊聊"后台数据,发现年级、性别对学生行为有影响,不同院系、课程的学生行为没有差异;然后基于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期望确认模型构建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探究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并进行调研完成模型验证;综上分析本文提出优化策略:一是优化系统功能,开发移动端;二是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师生参与度;叁是转变成绩评价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2019年17期)
杨万里,祝真滨,孟丹,王博[10](2019)在《基于WiFi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井、深山等弱GPS环境下存在的即时通讯问题,考虑WiFi技术具有组网便捷、传输迅速、信号稳定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工业级嵌入式WiFi模块USR-WIFI232-A2进行无线组网,完成特殊环境下小范围的即时通讯。研究成果对于井下通讯、远程监控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4期)
即时通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从非语言层面、信息载体、与语言层面的关系、语言层面四个方面构建了即时通讯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通过对QQ和微信群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即时通讯交际中,模态的使用与聊天内容和交际者身份有着较大的关系。文字模态是主要呈现方式,其次为表情符。模态间在语用上呈现互补和非互补关系,以互补关系为主,表现为强化、凸显、说明、表态关系。多种模态的选择符合了语言的顺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即时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1].惠苗,赖道健.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的开发[J].榆林学院学报.2019
[2].张晓燕.模态与在线交际话语——基于即时通讯多模态语用框架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禹诺,冯垚清.即时通讯式情境判断测验与传统形式情境判断测验的比较[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幸仁凡,黄兴裕,谢沛东,廖亚琴.即时通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精品.2019
[5].赵富强,张秋红,陈耘,胡伟,陈凯佳.基于即时通讯与情绪耗竭的中国情境下乡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9
[6].时倩如.即时通讯APP在辅助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7].时倩如.即时通讯APP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流程设计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8].罗朝军.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J].科技风.2019
[9].张昭理,高俊茹,孙建文.在线学习系统中的即时通讯工具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
[10].杨万里,祝真滨,孟丹,王博.基于WiFi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J].科技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