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动脉狭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造影,脂蛋白,冠心病,血管,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文献综述
蒋少华,张凤书,徐静,王勉[1](2019)在《soL-CXCL16、SAA、Cys-C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可溶性趋化因子16(so L-CXCL16)、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发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施PCI治疗后再狭窄患者60例(狭窄组)、选取同期PCI治疗未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60例(未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so L-CXCL16、SAA、Cys-C、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置入支架数目、置入支架长度、治疗药物的情况。结果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的年龄、性别、血清TG、TC、HDL-C、LDL-C、FPG、治疗药物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狭窄组的Hb A1c、置入支架数目显着高于未狭窄组(P <0. 05);狭窄组的so L-CXCL16、SAA、Cys-C显着高于未狭窄组(P <0. 05);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so L-CXCL16、SAA、Cys-C水平升高、患者的Hb A1c高水平是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清so L-CXCL16、SAA、Cys-C水平升高是其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6期)
王艳[2](2019)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是临床较常见一类心血管疾病,该病由于患者体内脂质的代谢异常,动脉内膜沉着的脂质形成类似粥样堆积物,引发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且随着患者斑块的增多,其动脉腔发生狭窄,进一步导致血液受阻引发心脏缺血症状,最终引发冠心病[1]。随着近年来CT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白洁,彭飞,骆始华,陶正乾,毛静坤[3](2019)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的老年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PCI术后老年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狭窄组33例和对照组117例。随访2年,观察2组TGF-β_1基因多态性分布和临床特征差异。结果狭窄组TGF-β_1 509C/T基因型为CC比例,血清TGF-β_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vs 27.35%,P=0.003;(16.47±4.38)μg/L vs(12.61±3.98)μg/L,P=0.000]。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组再次手术率、病死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支架数量、血小板聚集率、Gensini评分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509C/T基因型为CC、支架数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清TGF-β_1升高是PCI术后老年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95%CI:1.024~4.405,P=0.000;95%CI:1.145~3.507,P=0.000;95%CI:1.034~3.471,P=0.001;95%CI:1.023~3.532,P=0.012)。结论 PCI术后老年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与TGF-β_1基因多态性分布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曹宝卿[4](2019)在《CT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T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狭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SA检查,CTA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DSA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结果:观察组闭塞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斑块性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冠脉血管造影可诊断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诊断效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似。(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杨漠源,张敏秀,贾圣琪,贾辛未[5](2019)在《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近端狭窄病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组织内部的部分,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ICA),覆盖于其上的相应心肌组织呈桥样压迫于ICA表面,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这种心肌桥收缩期压迫ICA,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ICA的供血减少。心肌桥近端容易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1-5],诱发心律失常[4,6-7]、心肌钝抑[8]、一过性左心功能异常[9]、晕厥甚至猝死[10-11]等。本文综述心肌桥合并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建龙,李月平,杨二冬,季甜甜,秦政[6](2019)在《残粒样微粒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进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残粒脂蛋白(RLP)醇对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从而揭示残粒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DES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 312例,应用Cox’s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极VLDL-C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VLDL-C确定的切点重新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IS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ox’s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DES置入术后ISR的危险因素是VLD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VLDL-C的最佳截止点,将患者分为低VLDL-C组(n=1 072)和高VLDL-C组(n=1 240)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出762对患者,K-M曲线表明,VLDL-C≥0. 505 mmol/L的患者组累积ISR率明显高于VLDL-C<0. 505 mmol/L的患者组(HR=4. 175,95%CI:3. 045~5. 723,P<0. 001)(Log-rank P<0. 001)。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强调了VLDL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理中的重要性。T2DM患者的ISR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采取措施将VLDL-C控制在0. 505 mmol/L水平以下,以更好地预防T2DM患者的ISR。(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辛国勇,章慧慧,唐伟[7](2019)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的应用。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炎性因子、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叁酰甘油(TG)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脏事件,预防心脏再狭窄,调节血脂,降低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倪其鸣,虞凌明,焦静[8](2019)在《双源CT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源CT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42例)、中度狭窄组(56例)、重度狭窄组(48例)以及闭塞组(36例),测量每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容积(ESV)、收缩容积(ED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肌质量(MM),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房功能指标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间EF、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组EDV、SV及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EDV和MM显着升高,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0、0. 46,均P <0. 05); SV显着降低,呈负相关(r=-0. 42,P <0. 05)。双源CT测量与DSA检查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好一致性,双源CT测量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 1%、90. 6%和97. 0%。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具有良好相关性,双源CT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左心室功能准确、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大卫,韦晓曦,戴兆俊,谭凤清,林倍纯[9](2019)在《颈动脉斑块超声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超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某院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2例分为正常组16例和病变组96例,病变组中再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各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数目和血管内中膜厚度进行比对。结果:同正常组相比,病变组的斑块数目、斑块面积和血管内中膜厚度3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3项数据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不断增加;重度病变组的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也在不断增多,采用颈动脉斑块超声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起到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苌海[10](2019)在《128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62例我院所收治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均行128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形式的检出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19例(30.65%)、中度狭窄23例(37.10%)、重度狭窄20例(32.26%);经128层螺旋CT检查轻度狭窄19例(30.65%)、中度狭窄22例(35.48%)、重度狭窄21例(33.87%)。冠状造影检查及128层螺旋CT检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检出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在临床中作为影像学检验方式,全面展现患者冠状动脉情况,应予以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冠心病是临床较常见一类心血管疾病,该病由于患者体内脂质的代谢异常,动脉内膜沉着的脂质形成类似粥样堆积物,引发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且随着患者斑块的增多,其动脉腔发生狭窄,进一步导致血液受阻引发心脏缺血症状,最终引发冠心病[1]。随着近年来CT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参考文献
[1].蒋少华,张凤书,徐静,王勉.soL-CXCL16、SAA、Cys-C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相关性[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2].王艳.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
[3].白洁,彭飞,骆始华,陶正乾,毛静坤.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4].曹宝卿.CT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5].杨漠源,张敏秀,贾圣琪,贾辛未.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近端狭窄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6].王建龙,李月平,杨二冬,季甜甜,秦政.残粒样微粒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进程中的作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7].辛国勇,章慧慧,唐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8].倪其鸣,虞凌明,焦静.双源CT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中的价值[J].现代医学.2019
[9].陈大卫,韦晓曦,戴兆俊,谭凤清,林倍纯.颈动脉斑块超声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相关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10].苌海.128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意义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