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澜涛:梁漱溟研究60年(二)——思想综合类和专题类述评论文

段澜涛:梁漱溟研究60年(二)——思想综合类和专题类述评论文

哲学研究

·梁漱溟研究专题·

[摘 要]相对于传记类的研究成果而言,对梁漱溟思想的综合研究相对偏弱,但思想专题类的研究却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专门以《梁漱溟思想研究》或《梁漱溟学术思想研究》命名的著作尚不多见,有曹跃明和郑大华的两部论著,但对思想专题的研究却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有哲学思想研究、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哲学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教育思想研究、心理学思想研究、乡村建设研究、东方学术思想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是:思想综合类研究成果目前比较缺乏;思想专题类成果虽然多样,但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尤其在深度上需要挖掘;对梁漱溟及其思想的总体概括需要进一步提炼,比较类著作比较缺乏;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有广度、有深度的成果问世,共同推进梁漱溟及其思想研究,从而推进人生问题、中国问题研究。

[关键词]梁漱溟;思想;专题

梁漱溟思想涵盖哲学、伦理、宗教、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研究梁漱溟思想综合类的成果相对偏少,专题类的较为广泛。

一、思想综合类

曹跃明1995年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思想研究》一书,这是以思想研究冠名的较早的一部著作,另外还有郑大华1999年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

曹跃明的《梁漱溟思想研究》是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的一册,分别对梁漱溟的思想历程、哲学思想、文化观、乡村建设理论等进行了研究,其中的很多观点值得深思。第一,梁漱溟思想的时代定位。作者认为,从文化哲学理论的角度看,梁漱溟思想具有新旧过渡的性质,一只脚跨入了新时代,另一只脚仍停留在旧时代。这显然是一种辩证的维度,也适合梁漱溟思想的实际。第二,梁漱溟思想的归属。作者认为,人们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佛学的态度有误解。事实上,“梁氏所批评的是当时刘仁航等人所倡导的佛学复兴运动,但不是佛学本身。正如他反对康有为陈焕章所从事的定孔教为国教的运动,但并不反对儒学一样”[1]368-369。也就如学界所说,梁漱溟是以儒家精神济世,以佛家精神立身,兼具儒佛两种精神。这一点类似于熊十力,非佛非儒,亦佛亦儒。第三,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中的地位。作者认为,一方面,梁漱溟入世精神和出世精神的矛盾,是现代新儒家早期发展阶段的特征,对儒学的建构尚未发展到存在意义和形上层面,后来由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完成。然而,不能否认梁漱溟对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创之功,他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中,“使备受攻击的孔子以一个新的面目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得久已隐晦的宋明儒学能以正面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思想界出现”。[1]402在对现代新儒家开山的认定上,应该补充的理由是,无论是从产生的时间、学术立场、学术特征、学术方向还是儒学理论建构方面来讲,梁漱溟都当之无愧。

"/home"用于获取登录后用户的IP地址及学工号,将学工号作为上网ID,通过sendToAC方法调用AC接口URL,允许该IP连接网络,该方法是基于AC提供的Javascript示例程序用JAVA代码的实现。此页面关键代码如下:

郑大华的《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是戴逸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中的一册,分五章探讨了梁漱溟的思想历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乡村建设思想、历史地位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学术见解。第一,梁漱溟的思想历程是怎样的?作者认为,先是“近代西洋功利思想”,转归“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五四前后是他新儒学思想的形成期,20世纪30年代是他新儒学的实践期,20世纪40—80年代是他新儒学的发展期。通过作者的概括,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梁漱溟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前三期是梁漱溟自己的说法。第二,梁漱溟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作者认为,梁漱溟思想的核心是新儒学思想,其文化思想是新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是新儒学思想的理论根基,而他的乡村建设思想是他新儒学思想的实践和发展。这是以新儒学思想统贯其他思想,展示了梁漱溟思想的逻辑结构。第三,梁漱溟儒学现代化的理路是什么?所谓现代新儒学就是要建构一种与时代接轨的儒学,亦即对儒学进行现代转换。梁漱溟所做的工作首先是区分真假儒学,批判假儒学,阐发真儒学。假儒学即礼教,真儒学即“自己学”,了解自己,体认自己,对自己有办法;其次是缘西学以入儒,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阐释儒学,促进儒学和西学的结合,从而构建具有现代背景和西学元素的儒学,如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发挥儒家的变易思想,用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发挥儒家的认识论,用唯意志主义发挥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等。第四,梁漱溟的中西融合论是否包含矛盾?因为梁漱溟在中国文化的现实选择上,一方面主张科学、民主,另一方面提倡发扬儒学精神。亦即,把科学、民主精神奠基于儒家的价值观上。作者指出:“这不仅与梁自己的文化理论——两种根本精神不同的文化——相抵牾,而且实际上也行不通。”[2]120因为科学、民主与儒家的态度是根本矛盾的,鱼与熊掌无法兼得。作者的这种观点显然是众多现代新儒家学者所不能同意的,因为他们自信“内圣”可以开出“新外王”,儒家精神和科学、民主是可以融合的。但作者对梁漱溟文化观内在矛盾的揭露是准确的,一方面认为不同文化的基本精神不能融合,另一方面又认为科学、民主与儒家精神可以融合,这显然不能自圆其说。第五,新中国成立后梁漱溟的思想是否有变化?作者一方面指出了梁漱溟前后思想的未变之处,同时指出了梁漱溟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梁漱溟曾经到各地农村作过调研,感觉到了农村“起死回生”的变化,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梁漱溟谈到过中国共产党的诸多贡献,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的肯定和拥护。这说明梁漱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思想曾经发生过不小的变化。而且梁漱溟的学术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借鉴、吸收了马恩《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论著的理论观点,对人生、人性、人心等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第六,如何看待梁漱溟思想的历史地位?作者给出了三重身份:西化思潮的批评者、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笔者以为,这三重身份的核心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其他两点是作为学派的现代新儒家的共同特征。作者针对梁漱溟是儒是佛的身份确定时,阐释了自己的看法:“判定梁漱溟是或不是现代新儒家,不能仅根据他晚年的声明,而应看他的理论,看他的实践,尤其是看他具不具备学术界所公认的现代新儒家共同具有的思想特征。”[2]276这种从历史文本和历史事实出发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作者提出了现代新儒家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五个思想特征,结论是:“就梁漱溟来看,上述现代新儒家共同具有的思想特征他是具备的”[2]278,因此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启者。

二、专题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户对用电量的需求不断加大。配电线路承载着电能输送的任务,在电力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配电线路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要不断优化配电线路的设计,重视配电工程中的线路设计,慎重选择相应的配电装置,而且应该对电器以及导线的选用以及设计进行重视,最后对配电线路进行初步设计。以确保配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使其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

朱汉国1996年在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该书从旨趣、思想基础、具体方案、建设实验、论争、误区、现实启示等方面系统探讨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活动和理论。柳友荣2004年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共分八章:《导言》《梁漱溟生平及其思路历程》《梁漱溟的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人类心理学:关于现代心理学的诠释》《‘人类心理学’建构的基本范畴》《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虽然字数不多,但在梁漱溟思想的研究中的确别开一面。高琳2016年在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东方学术思想研究》,总体上并非梁漱溟思想研究的专论,上篇与书名一样,收录了15篇文章,涉及梁漱溟思想的方方面面。

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郑小枚的《梁漱溟:哲学与自定义》,这是一部以哲学为主线贯通梁漱溟思想和实践的著作。第一章从世事、人事、心事谈梁漱溟哲学生成的背景;第二章从与哲学的因缘、哲学的主旨、哲学的指向谈梁漱溟的哲学;第三章从学术的本质、哲学的定义、问题的分类谈梁漱溟哲学的自定义;第四章从文化、释孔、圣贤谈梁漱溟哲学与自定义的展开;第五章从人生、乡建、糅合续谈梁漱溟哲学与自定义的展开;第六章从定义的关节点、定义的不周延、定义的检讨谈梁漱溟哲学与自定义的问题探讨;第七章从定义的启示、几个假定的设问、世纪性意味谈梁漱溟哲学自定义的启示。其著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语言文字是文学的,逻辑主线是哲学的。其中有些观点值得关注和思考:第一,梁漱溟从小就具有某种形而上的倾向,因为他上小学时就喜欢深思,中学期间时时沉溺在思想中,属于那种爱用心思的人。这个特点与不少哲学家类似,也与哲学的本性相关。哲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源于好奇,喜欢思索、喜欢追问是哲学家之所以成为哲学家的必要条件。第二,梁漱溟对哲学是一个非自觉的人,但“正是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无谓与无畏状态,没有任何架势和城府的单纯的思索和创造,才能任思想依其本性自由地翱翔,从而带出丰富的哲学奇想,在哲学世袭领地里犁出一隅新畦”[3]60。梁漱溟于哲学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经营哲学却收获了哲学。第三,梁漱溟对哲学的自定义。作者认为,哲学的生命状态“不是由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团体规制的,也不可能在某一个权威那里定型,它永远处在对思想的敞开中,处在对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回溯、悬临和前瞻中,处在它自身的涌动和不断深翻中。为此,对一个哲学自定义文本的解读,犹如对一种思想的游历,对一个灵魂的阅读”[3]102-103。那么,梁漱溟哲学的自定义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梁漱溟哲学的自定义是设置于对学术的规定之下的,是学术中的一个类别,泛指人们的“思想料度”。“料度”就是料想、猜想的意思,它所凸显的是思想的不确定性。作者赞赏这种不确定性,认为这恐怕不仅仅是哲学的概念,而是哲学的本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人的主观成分在哲学思考中的主体地位,规定了哲学作为一种个体活动的基调,“也就是说,在哲学的园地里,每个人的播种,不论是料想还是猜度,不论是取舍还是迎拒,都是合理的。其收割的不管是高瞻远瞩,还是反省思维,或者仅仅是一点感悟和想法,都具有同等的意义”[3]110。“在定义之内,梁漱溟为哲学划出来一片自由的天空,思的翱翔是这片天空中最美丽的特写,凡间的所有痛苦、烦恼、不快、困难、际遇,或者惊异、困惑、疑问,都可以在这种思的翱翔中升腾或沉淀,转换成思想的形而上形式,汇入哲学的流动。”[3]112作者着意彰显了梁漱溟对哲学不确定性的观点,这没有错,因为哲学总在途中,但梁漱溟认为哲学也有确定性。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所谓哲学就是有系统的思想,首尾衔贯成一家言……至于哲学所包亦甚宽,如形而上学、认识论、人生哲学皆属之。”[4]395并由此探讨了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的不同特点。所以说,在梁漱溟的视域中,哲学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不能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2011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郭齐勇、龚建平的《梁漱溟哲学思想》,全书除《引言》外,共分九章:《人生与社会》《文化哲学观》《中国文化观》《乡村建设理论》《儒学重建》《人生哲学》《思想探源》《比较研究》《余论》。作者揭示了梁漱溟各种理论的结构和地位:第一,梁漱溟整个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理性”,这是梁漱溟自己奉为宗旨的东西,是理解他全部学说的关键。第二,文化哲学是梁漱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其学术思想的中心。第三,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理想向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上推致而形成的理论思想。第四,儒学观是梁漱溟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其哲学思想。第五,人生哲学是梁漱溟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六,书中还作了两个比较研究:一是梁漱溟的近道与王阳明的致良知;二是梁漱溟的宇宙生命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该书以张岱年《喜读〈梁漱溟哲学思想〉》一文为代序,认为该书“较为系统深入地讨论了梁先生的文化哲学观、中国文化观、儒学思想、乡村建设理论、人生哲学,并分析了梁氏哲学思想渊源和时代特征。……紧扣时代主题,力图在中西文化交汇、冲撞的背景下再现梁先生思想的性质及其作用。……作者以做人与为学的统一为线索,详细阐述了梁先生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各方面。……作者对应于重分析、重推理的思维方式,对体验方法的直觉性、综合性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并以此品评了梁先生哲学的长短与得失”[5]代序。张岱年认为,该书也有不足之处,比较部分相对薄弱,“如能在与王阳明、海德格尔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而加强与同时代的熊十力、冯友兰以及各种思潮的比较研究,可能更会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感”[5]代序。除此之外,该书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将梁漱溟的思想渊源放置在后面叙述,另一个是从“泛化”的哲学概念出发阐释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新型防水涂料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与混凝土组成完整、耐久的整体;可以在新鲜或初凝混凝土表面施工;固化速度快,施作48 h后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可以抵抗海水和其他盐分的化学侵蚀,起到保护混凝土和钢筋的作用;有些新型防水涂料无毒,可用于饮用水工程。但是,目前对于新型建筑防水涂料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积极开发新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工程的需要。

1.3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全身麻醉后,取改良截石位,头低脚高,采用五孔法建立操作通道,应用气腹针,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后,置入30度腹腔镜,探查肿物大小、部位及范围,明确有无远处转移。根据肿瘤侵犯情况,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及根治范围。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于左旁正中或下腹部正中去一长约15 cm切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马勇1992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按照作者的介绍,这是他《梁漱溟思想研究》的一部分,先行出版。书中没分章节,有10余个标题:《人生与社会的困惑》《归心佛法》《回到世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反应》《中国文化的价值及现代意义》《世界文化未来:中国文化复兴》《欲替中国开出一条新路》《对中国问题的判断》《乡村建设: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东方学术论衡:儒释道互补》《中国文化复兴之道:以中国社会存在为本位的人类文化互补论》等。作者认为,梁漱溟的所思所想很少从最直接的现实功利出发,而是“期望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思考整个人类的命运”[7]195。其书的特点如丁守和在《序》中所说:是“将梁的独特思想历程和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广阔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中既可看到剧烈变动的中国社会对如何形成梁的独特思想品格的影响,又可以看到梁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其思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梁漱溟的社会和文化见解及道德品格,对于理解梁漱溟独特而又苦闷的心灵是颇有助益的”[7]《序》3。熊吕茂2000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一书,除《绪论》和《总论》外共分六章:《梁漱溟的佛学文化观》《梁漱溟与柏格森生命哲学》《梁漱溟的心性理论》《东西文化之评判》《乡村建设——儒家的现代化》《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唐凯麟在《序》中认为,该书有些画龙点睛之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谭双泉在《序》中认为该书是比较有心得的著作之一。

3.文化思想研究

200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夏利的《梁漱溟政治研究》,从2005年的第2版来看,全书包括四章:《崇尚和摒弃: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认识老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和文化失调论》《建设新中国: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战时和战后:为抗战与和平而努力》。该书对梁漱溟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政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自己的阐释。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城的《社会与国家——梁漱溟的政治哲学》,全书除“绪论”和“余论”之外共分七章:《现代民主国家建立的社会困境》《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之逻辑起点》《“秩序的饥荒”——社会构造崩溃后的中国问题》《梁漱溟对不同建国纲领之辨析》《乡村建设——重建中国社会新组织结构之运动》《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与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三大贡献与梁漱溟的自我检讨》。该书的论题集中在梁漱溟的“中国问题”方面,切入点及问题主线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试图通过事实叙述和理论分析“重构现代思想史上的梁漱溟”[6]1。干春松以《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梁漱溟》为题为其“代序”,认为该书“紧扣了梁漱溟关于如何建设现代中国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对梁漱溟认识老中国的一些基本概括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点出了中国近代产生的‘秩序的饥荒’,转而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寻求出路”[6]代序4。该书尤其重视抗战后期对政党政治和宪政秩序的讨论,这与理解梁漱溟后来的反思以及设计中国的未来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郑大华的两部著作:一是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另一部是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的《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共分五章:《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上)》《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下)》《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的地位》《现代新儒学的历时考察》。这是较早探讨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之间关系的论著,梳理了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并对现代新儒学进行了动态考察。作者认为,“五四”前后是现代新儒学的发端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主要的代表性事件是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新儒学的形成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钱穆、马一浮等;20世纪50—70年代是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现代新儒学开始走向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是杜维明、刘述先、余英时、成中英、蔡仁厚等。作者还对几个时期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及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他们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现代新儒家主要是围绕如何认识中西文化关系,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运思,并与其他文化思想学派尤其是西化派展开争论的,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理论建树与理论限制,主要也反映在对这个几个问题的认识上”[8]257。事实上,现代新儒学仍在发展中,无论是香港、台湾还是大陆,都有一批后起之秀在传承和发展现代新儒学的事业,从而使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是以两个人物为切入点,对整个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了比较研究。《导言》分别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思潮的发展历程、内容、特征进行了考察;《综论》从文化取向、政治取向、学术思想三个方面对梁、胡进行了比较研究。接下来分别比较了二人的中西文化观、科学与民主观、传统文化观以及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最后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传统的变革与承续、西化与现代化三个方面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思潮进行了反思。龚书铎在为该书作的《序》中有这样的评价:“本书既以研究人物为主,但又不局限于人物,而是始终将梁漱溟放在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和西化思潮这两种思潮中来研究,通过人物见思潮,又以思潮证人物,从而对近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和西化思潮的产生、内容、特征、衍变阶段、历史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作比较全面的论述。”[9]《龚书铎序》2

2.政治及政治哲学研究

马勇1994年在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的教育思想研究》,对梁漱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分十章:《独特的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东西教育之异同》《办学理念与实验》《中国未来之路中的教育问题》《乡村建设与中国教育模式的转变》《乡村建设中的社会教育问题》《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教育实践》《旧形式的新实验》《传统方法的现代运用》《未完的梦》。诚如作者所言,梁漱溟既不是职业教育家,也不是职业教育理论家,但为什么要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呢?因为梁漱溟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传道授业的工作,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吴洪成2015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育家梁漱溟研究》一书,共分十二章:《家世与社会》《求学历程》《思想的彷徨与探索》《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替教育界打出一条路’——早期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考察国内的乡村教育事业》《河南村治教育实践》《山东邹平乡村教育实验(上)》《山东邹平乡村教育实验(下)》《重庆北碚的办学活动》《梁漱溟对现代教育理论的探索》《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历史反思》。从内容而言,该书主要围绕梁漱溟乡村建设教育活动展开,旁及其现代教育理论,是对梁漱溟教育人生的立体建构。

5.现代新儒学以及对比研究

4.教育思想研究

6.其他研究

=X(Ea-E1)=X(1-X)(Ea-Eb)=X(1-X)((A2+A4)Y-(A2-A3+A4))

1.哲学思想研究

上述思想类的研究属于思想综合类,还有分门别类对梁漱溟思想进行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称为专题类,包括哲学、政治哲学、文化、教育、儒学、比较、心理、东方学术思想、乡村建设等。

三、梁漱溟研究60年总评

结合对梁漱溟批判类、传记类、思想类、专题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不同的研究阶段。60余年来的梁漱溟及其思想研究经过了几个不同的研究阶段:一是批判阶段,指20世纪50年代对梁漱溟及其思想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声讨。但由于该阶段的批判中包含学术研究的成分,可以看作梁漱溟及其思想研究的铺垫时期。二是起步阶段,指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学者艾恺的《梁漱溟传》(中译本)、汪东林的《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和戴晴的《梁漱溟 王实味 储安平》等为代表。三是繁荣阶段,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了大量有关梁漱溟及其思想的著作,涌现出汪东林、郑大华、马勇等多产专家,还有专题研究方面的郭齐勇、景海峰等出版的有理论深度的学术著作。这种研究态势与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背景有深刻的联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立足新的视域,对梁漱溟及其思想进行了客观性的学术研究及实事求是的价值评判。

2.传记类丰富。在所有梁漱溟及其思想的著作中,传记类的无疑数量最为庞大。有通传、代传、忆传等,涵盖了梁漱溟自己的回答录、梁漱溟家人的回忆、亲朋好友的记述、权威人士的评论、学界专家的叙述。通过这些传记类著作,我们可以了解梁漱溟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可以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地谈论发生在梁漱溟生活历程中的特殊事件,从而恢复梁漱溟的历史原貌,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具体的梁漱溟。当然,在所有这些传记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梁漱溟的所思所想,展示了梁漱溟思想的主要内容。

3.思想专题类的研究多样。专门以《梁漱溟思想研究》或《梁漱溟学术思想研究》命名的著作尚不多见,有上面提到的曹跃明和郑大华的两部论著,但对思想专题的研究却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有哲学思想研究、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哲学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教育思想研究、心理学思想研究、乡村建设研究、东方学术思想研究等,不可谓不丰富。

4.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第一,思想综合类的研究成果目前比较缺乏。第二,思想专题类的成果虽然多样,但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尤其在深度上需要挖掘。第三,对梁漱溟及其思想的总体概括需要进一步提炼。根据梁漱溟自己的概括,他一生的思想和行动围绕着两大问题,即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但梁漱溟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上有没有一些总体特征呢?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笔者把其概括为经权结合、道器结合、中西结合、知行结合等。第四,比较类的著作比较缺乏。比较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等形式,但比较的内容却十分丰富,目前所看到的是郑大华的两本比较类著作,一是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家的同类比较;二是梁漱溟与胡适的异类比较,这是很好的开端,但这方面的比较远远不够。如梁漱溟与熊十力、贺麟都偏于心学,他们的心学是完全一样的吗?其同中之异是什么?再往后推,牟宗三、唐君毅也偏于心学,梁漱溟心学与他们的心学又有哪些同中之异?还有,梁漱溟与“学衡派”的代表人物如梅光迪、吴宓等,都属于文化保守主义阵营,他们之间又有哪些同异?在现代新儒家中,梁漱溟为什么没有选择程朱理学,而冯友兰为什么选择了程朱理学作为重铸的对象?梁漱溟思想的渊源之一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么,他吸收了柏格森的什么东西,改造了什么,超越了什么?梁漱溟的心学来源于陆王学和泰州学派,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等。

总之,60余年来的梁漱溟及其思想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也存在着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有广度、有深度的成果问世,共同推进梁漱溟及其思想的研究,从而推进人生问题、中国问题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根据未知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初始估计值可知 估计值 的正负性,以此正负性为判断,可获得其他隐含约束:当时,在不等式约束‖x-s0‖≤r0两端同时乘上得到将 乘入范数内得到:其等价于:

[参 考 文 献]

[1] 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2] 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 郑小枚.梁漱溟:哲学与自定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

[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5] 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的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张城.社会与国家——梁漱溟的政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马勇.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 郑大华.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9] 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94.

[收稿日期]2019-06-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

[作者简介]段澜涛(1981-) ,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9-0063-08

〔责任编辑:杜 娟〕

标签:;  ;  ;  ;  ;  ;  ;  ;  ;  ;  ;  ;  ;  

段澜涛:梁漱溟研究60年(二)——思想综合类和专题类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