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井口本体,所述井口本体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截流槽,每个所述截流槽的三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内壁设置一圈承托件,两组所述固定杆底面分别与两组承托件的上表面相接触。该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本装置是针对雨水口进行改造,拓展雨水口的截污和截流的作用。本装置将道路和铺装雨水优先导入周边的海绵设施中,减少直接进入排水系统的雨水量,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溢流闸板溢流至雨水口中,实现超量雨水的快速排放,本装置具有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运行和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包括雨水口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截流槽(1),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三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壁设置一圈承托件(7),两组所述固定杆(9)底面分别与两组承托件(7)的上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内部均放置有滤层(2),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内部均安装有可调节堰板(5),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右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截流管(3),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右侧设有渗井(4),每个所述截流管(3)远离截流槽(1)的一端均贯穿雨水口本体(8)并与渗井(4)相连通,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现状雨水管(6),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0)。
设计方案
1.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包括雨水口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截流槽(1),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三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壁设置一圈承托件(7),两组所述固定杆(9)底面分别与两组承托件(7)的上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内部均放置有滤层(2),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内部均安装有可调节堰板(5),每个所述截流槽(1)的右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截流管(3),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右侧设有渗井(4),每个所述截流管(3)远离截流槽(1)的一端均贯穿雨水口本体(8)并与渗井(4)相连通,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现状雨水管(6),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截流槽(1)的大小相等,且两个截流槽(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状雨水管(6)的管径直大于截流管(3)的直径值,所述现状雨水管(6)位于截流槽(1)的下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
背景技术
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划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需要对小区道路和铺装范围内的径流雨水进行收集,由于小区现状铺装和道路周边情况比较复杂,两种下垫面的径流雨水一般较难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直接引入周边的调蓄型海绵措施中,为了达到径流控制的目的。
雨水口在排水的过程中,地表径流中所携带的各种垃圾被雨水箅子拦截一部分后,仍有较多进入雨水口,若排放向自然水体会造成污染,若全部通过弃流管排放向污水处理厂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包括雨水口本体,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截流槽,每个所述截流槽的三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内壁设置一圈承托件,两组所述固定杆底面分别与两组承托件的上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截流槽的内部均放置有滤层,每个所述截流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可调节堰板,每个所述截流槽的右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截流管,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右侧设有渗井,每个所述截流管远离截流槽的一端均贯穿雨水口本体并与渗井相连通,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内部设有现状雨水管,所述雨水口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截流槽的大小相等,且两个截流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整体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现状雨水管的管径直大于截流管的直径值,所述现状雨水管位于截水槽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雨水口上部设置截流槽,将道路和铺装待控制的径流雨量截流,通过设置穿雨水口侧壁的雨水管道,将该部分雨量引入周边的雨水花园或者渗井中。
2、本实用新型在截流槽中设置滤层,滤层由砾石或岩棉等构成,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将粒径较大的颗粒物截留,减少颗粒物进入后续的雨水收集措施,截流槽一侧靠近雨水口侧壁,另一侧设置滑槽式可调堰板,可根据不同的雨量、水质、雨型等工况控制截流雨量。
3、本装置是针对雨水口进行改造,拓展雨水口的截污和截流的作用。本装置将道路和铺装雨水优先导入周边的海绵设施中,减少直接进入排水系统的雨水量;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溢流闸板溢流至雨水口中,实现超量雨水的快速排放,本装置具有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运行和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本体侧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本体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本体平面图。
图中:1-截流槽,2-滤层,3-截流管,4-渗井,5-可调节堰板,6-现状雨水管,7-承托件,8-雨水口本体,9-固定杆,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截污和截流功能的雨水口装置,包括雨水口本体8,所述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截流槽 1,截流槽1的材质为不锈钢板(或玻璃钢板),固定杆9与截流槽1采用一块钢板通过整块板压制而来,每个截流槽1的三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雨水口本体8的内壁设置一圈承托件7,两组固定杆9底面分别与两组承托件7的上表面相接触,承托件7为预埋螺栓固定,沿雨水口井内壁四周设置,截流槽1可在三个面被承托件7托住,增加稳定性,每个截流槽1的内部均放置有滤层2,滤层2是由岩棉或卵石的填充构成,每个截流槽1的内部均安装有可调节堰板5,每个截流槽1的右侧面均固定连通有截流管3,雨水口本体8的右侧设有渗井4,每个截流管3远离截流槽1的一端均贯穿雨水口本体8并与渗井4相连通,雨水口本体8的内部设有现状雨水管6,雨水口本体8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0。
进一步的,两个截流槽1的大小相等,且两个截流槽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能够有效的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整体实用性。
进一步的,现状雨水管6的管径直大于截流管3的直径值,现状雨水管6 位于截水槽1的下部,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使用效果。
使用时,在雨水口上部设置的截流槽1,将道路和铺装待控制的径流雨量截流,通过设置穿雨水口侧壁的雨水管道,将该部分雨量引入周边的雨水花园或者渗井4中,在截流槽1中设置滤层2对雨水进行过滤,将粒径较大的颗粒物截留,减少颗粒物进入后续的雨水收集措施,截流槽1一侧靠近雨水口侧壁,另一侧设置滑槽式可调堰板,可根据不同的雨量、水质、雨型等工况控制截流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3575.7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482437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E03F 5/06
专利分类号:E03F5/06;E03F5/14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星辉西路8号
发明人:续海洋;王卫东;李绍博;孙运磊;张国栋
第一发明人:续海洋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肖敏
代理机构:4424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