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西格玛直肠膀胱

改良西格玛直肠膀胱

一、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论文文献综述)

邢继章,洪泉,孙斌,周高标,严景民,姚志勇,汪泽厚,郭和清[1](2016)在《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随访观察(附34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积累乙状结肠直肠膀胱作为尿流改道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经验。结果26例随访2个月至11年,失访10例。早期随访结果:术后高热伴一侧肾积水3例,术后近期耻骨后出血再次止血1例,切口裂开经再次减张缝合治愈3例,术后第10天发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瘘1例。远期随访结果:尿道肿瘤复发1例,肿瘤远处转移5例,夜间溢尿5例,未见需临床处理的高氯性酸中毒、肾积水及逆行肾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结论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手术操作较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易接受,是膀胱全切后一种较理想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

赵永录,段建敏,杨宁强,李烨,石玮[2](2015)在《改良MainzⅡ术式在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膀胱肿瘤等需要行膀胱全切的疾病日趋增多,膀胱全切后可控性尿流改道的应用日益广泛,尿流改道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到目前为止,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尚无标准的术式,理想的替代膀胱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一定的排尿时间间隔,尿控良好,并发症少。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改良Mainz pouchⅡ),将双侧输尿管再植于去管状化的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术后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方便,对肠管扰动小,术后尿控、排空满意,肾盂肾炎、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少。所有患者在23个月以后能将大小便分开,患者不需要佩戴集尿袋或间断性导尿,生活可以自理,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希望经过进一步的改良,改良MainzⅡ术式成为尿流改道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替代其他类型的尿流改道。

王志远[3](2015)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我院2006年11月-2013年11月间实施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根据我院网络中心电子病历系统及病案库查找泌尿外科2006年11月-2013年11月所有膀胱恶性肿瘤并且实施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病例,通过放射科及CT/MRI室查找患者X线及CT的相关资料,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并收集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资料并制定相关随访表等,通过对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并加以分析,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有23名患者列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4.5岁;男女比为4.75:1,初发19例,膀胱恶性肿瘤电切术后复发4例,膀胱全切及改良Sigma手术时间240360min,平均295min,改良Sigma手术时间65100min,平均80min,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单发6例,多发17例,最大肿瘤13.0*9.5*3.3cm,均为移行细胞癌,前列腺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10/11),拔除肛管及输尿管支架管时间916天,平均12天,术后住院时间1551天,平均28天,3个月后,患者大便基本成形,大小便分流;白天排尿410次,平均6次,夜间排尿14次,平均2次,每次尿量约100450 ml,1例患者术后3月发生逆行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6个月右侧肾盂明显积水,经皮肾顺行输尿管末端球囊扩张,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14个月后不明原因突然死亡,术后病理分期为T4N0M0。1例术后23个月肿瘤复发转移,25个月时死亡,术后病理分期为T3N2M0,淋巴结(10/11)。1例无规律服用碳酸氢钠片的患者3个月后发生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给予小剂量碳酸氢钠片后治愈;术后半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QOL),2951分,平均41分。结论: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是一种可控性尿流改道,无需腹壁体表造口及定期插管导尿,长期费用较低,患者均能适应蹲位肛门排尿,尿控满意,生活质量较高,术后并发症如腹泻、逆行感染及酸碱平衡障碍等发生较少,如积极治疗,容易纠正。

王志远,倪钊,钱彪,王勤章,王江平,王新敏,王文晓[4](2015)在《单纯线性分析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我院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3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折叠直乙状结肠约25 cm后全层切开,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于骶岬处,两输尿管末端并腔后并外翻形成乳头,从低压袋上方引入吻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顺利,切除膀胱后的Sigma直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80±17.4)min。术后实验室检查Cr、BUN、UA及CO2-CP均未见明显异常。随访1276个月,平均33.5个月,19例男性患者均可适应蹲位肛门排尿,患者满意,3个月后,患者大便基本成形,大小便分流;白天排尿410次,夜间排尿14次,每次尿量100450 m L。结论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手术简便,术后尿控满意,无明显肾盂积水、逆行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可行、安全的尿流改道方法 。

沈华,廖凯,吴宏飞[5](2015)在《尿粪分流手术在治疗膀胱全切Sigma直肠膀胱术后严重代谢紊乱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尿粪分流手术在治疗膀胱癌膀胱全切Sigma直肠膀胱术后严重代谢紊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4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Sigma直肠膀胱术的术后严重代谢紊乱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882岁,平均(72±10)岁。4例患者术后14年反复出现乏力、纳差,甚至意识障碍,经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验均诊断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伴有肾功能损害。尿粪分流手术前1周查血pH 7.15±0.08,碳酸氢盐(7.8±4.7)mmol/L,钾(3.1±0.2)mmol/L,氯(110.3±4.7)mmo]/L,肌酐(314.8±66.4)μmol/L。本组4例均于全麻下行储尿囊腹壁造口+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由下腹正中原切口进入,游离储尿囊、乙状结肠和直肠,于乙状结肠和储尿囊交界处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横断肠管,于输尿管与结肠储尿囊吻合口下方用弧形切割闭合器横断直肠,用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将乙状结肠和直肠于储尿囊左侧端端吻合,浆肌层缝合加固。切开储尿囊,并从切口拉出做腹壁造口。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结果本组4例手术时间(256.3±26.9)min,出血量(147.5±111.2)ml,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复查血碳酸氢盐(19.1±4.8)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血pH 7.38±0.05,血钾(3.9±0.3)mmol/L,肌酐(208.8±50.8)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血氯(102.4±5.8)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6个月,4例均未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结论储尿囊腹壁造口+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可有效纠正根治性膀胱切除+Sigma直肠膀胱术后患者的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是处理此类严重并发症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沈华,吴宏飞,廖凯,周鹤同,于洪波[6](2014)在《尿粪分流治疗Sigma直肠膀胱术后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时,需要行膀胱重建及尿流改道。尿流改道术式方法很多,Sigma直肠膀胱术是Fisch等[1]改进的通过肛门控尿的尿粪合流术,该方法尿控效果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是一种生理干扰小、安全并容易操作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2]。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我们对3例Sigma直肠膀胱术后14年反复发生严重高氯

徐金芳,虞立平[7](2012)在《全膀胱切除、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21例全膀胱切除改良Sinma直肠膀胱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1 d口服甘露醇做肠道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管理好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引流、肛管引流,严格控制饮食,在肠道功能恢复后口服肠内营养液或流质,8~10 d改为半流质饮食,支架管12 d拔除,肛管13~14 d拔除;卧床期间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双下肢。结果本组患者恢复快,尿控良好,大小便分流为主,除1例切口感染外,无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消化功能紊乱、尿路逆行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住院20d。结论全膀胱切除术前肠道清洁尤其重要;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调节口服营养液和无渣饮食,保持输尿管支架引流和肛管引流通畅。

王玉芳,华巧玲[8](2011)在《膀胱全切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文中认为 尿流改道是一个复杂的重建手术,理想的永久性尿流改道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储尿囊具备足够的容量,维持一定的排尿间隔,且能防止术后并发症,保护肾脏功能,使患者接近正常的生活。sigma直肠膀胱可控性尿流改道术1993年由Fisch等首次报道,程双管等于2001年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患者不必用尿袋,无须定期插管,乙状结肠折叠成低压袋较为方便,不需离断肠管进行肠管再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该术式创伤小、时间短,适合不宜作复杂改道手术,尤其是多发、广基膀胱肿瘤的中老年患者。我院从2005年8月至2011年3月,为10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虞立平,史文华,段建春,戴国芳,徐涌波,陈伟军,周林秋[9](2011)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单腔、并腔肠吻合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单并腔肠吻合的疗效。方法对14例膀胱多发移行细胞癌、1例膀胱腺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行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折叠25 cm直肠乙状结肠缝合成U形储尿囊,其中输尿管分别单腔与储尿囊吻合5例、双输尿管末端1.5~2.0cm并腔缝合后与储尿囊吻合10例。结果 15例患者控尿良好,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术后15~22 d痊愈出院。13例随访8~24个月,其中输尿管单腔肠吻合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轻~重度肾积水,并腔肠吻合9例未出现肾积水。结论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可通过肛门括约肌自控排尿,无需配带尿袋或间断导尿,符合生理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输尿管并腔后吻合口径大,不易发生狭窄等严重并发症。

鸦杏鹏,刘云松,张龙泳,周道平[10](2010)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3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式可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8月~2008年8月对32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直肠25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输尿管分别以改良乳头法植入低压袋上方。结果肠袋最大储尿容量400~650ml(平均515.6ml),基础压力8~23cmH2O平均16.5cm H2O,1cmH2O=0.098kPa),最大充盈压力12~33cmH2O(平均21.3cmH2O)。在充盈过程中肠袋的顺应性良好。结论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并发症低,尿控效果好,术后生活质量较高,是一种快速、安全并简单易行的尿流改道方法。

二、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论文提纲范文)

(2)改良MainzⅡ术式在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根治性膀胱切除的适应症及尿流改道分类
    1.1 适应症
    1.2 尿流改道的分类
2 改良MainzⅡ膀胱术
    2.1 改良MainzⅡ的发展史
    2.2 改良Mainz II的手术过程
    2.3 术后效果及并发症
    2.4 改良MainzⅡ贮尿囊特点
        2.4.1 低压、抗反流
        2.4.2 可控性好
        2.4.3 高氯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
        2.4.4 能有效贮尿
        2.4.5 尿粪分流、能改善便秘
3 问题与展望

(3)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随访内容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手术相关指标
    2.术后恢复相关指标
    3.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
    4.随访
        4.1 排尿便情况
        4.2 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4.3 实验室检查及一般情况
讨论
    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2.尿流改道术
    3.改良 Sigma 直肠膀胱术
        3.1 手术方式
        3.2 效果评价
    4.缺点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单纯线性分析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构建代膀胱 (图a)
        1.2.2 输尿管吻合 (图b)
        1.2.3 代膀胱缝合 (图c)
    1.3 随访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
    2.2 随访
        2.2.1 排尿便情况
        2.2.2 肾积水及逆行感染
        2.2.3 实验室检查及一般情况
3 讨论

(7)全膀胱切除、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饮食护理及肠道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2.2.2 加强基础护理
        2.2.3 引流管的护理
        2.2.4 做好心理护理
        2.2.5 饮食指导
        2.2.6 恢复期的护理
3 小 结

(10)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3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随访观察(附34例报告)[J]. 邢继章,洪泉,孙斌,周高标,严景民,姚志勇,汪泽厚,郭和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09)
  • [2]改良MainzⅡ术式在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中的应用[J]. 赵永录,段建敏,杨宁强,李烨,石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7)
  • [3]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D]. 王志远.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4]单纯线性分析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J]. 王志远,倪钊,钱彪,王勤章,王江平,王新敏,王文晓.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08)
  • [5]尿粪分流手术在治疗膀胱全切Sigma直肠膀胱术后严重代谢紊乱中的应用价值[J]. 沈华,廖凯,吴宏飞.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03)
  • [6]尿粪分流治疗Sigma直肠膀胱术后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J]. 沈华,吴宏飞,廖凯,周鹤同,于洪波. 中华外科杂志, 2014(02)
  • [7]全膀胱切除、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J]. 徐金芳,虞立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8]膀胱全切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J]. 王玉芳,华巧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4)
  • [9]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单腔、并腔肠吻合的疗效分析[J]. 虞立平,史文华,段建春,戴国芳,徐涌波,陈伟军,周林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05)
  • [10]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32例报告[J]. 鸦杏鹏,刘云松,张龙泳,周道平. 江西医药, 2010(10)

标签:;  ;  ;  ;  ;  

改良西格玛直肠膀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