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巾舞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戏剧,歌行,唱本,百戏,乐舞,歌舞剧,汉代。
巾舞歌论文文献综述
姚小鸥,王克家[1](2016)在《《公莫舞》与中国早期戏剧形态研究方法辨析——《公莫巾舞歌行》的文献解读与汉代戏剧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莫舞》的发现将有剧本可考的中国戏剧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如果从叁个方面对其研究方法进行解读,即《公莫舞》乐舞程式与汉代戏剧舞台定制、历史地理学方法与《公莫舞》的内容、汉魏乐府歌诗曲唱文本与《巾舞歌辞》校勘方法异同,则可以看出其戏剧的舞台定制、内容以及校勘方法的异同。(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玉新[2](2014)在《汉代考古新资料与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古新资料不断丰富,而以文本为载体的古代文学研究受到文献不足的限制,如何恰当选择考古新资料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有效帮助,使古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以文本为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的研究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同时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从汉代考古新资料尤其是汉画像图像中析出巾舞、长袖舞等汉代乐舞百戏的资料,从中考察汉乐舞百戏的形态演变与特征,从而发现这些资料可为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的定性研究提供实证。本文共分七部分:前言从五个方面阐述,即选题的主要依据、研究概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等。研究概述从叁个方面展开,即:第一,考古发现的秦汉以来简牍文字、石刻铭文、画像图像等文献资料极为丰富,第二,上述考古发现文献资料已经引发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第叁,对上述研究具体情况的分析评价以及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空间的讨论。研究概述的第叁方面又从汉画像图像材料的考古发现、目前汉画像研究在“汉画像与汉代文学研究”方面不尽如人意、以汉画像作为汉代文学研究的文献资料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叁个方面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况,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前提。第一章为汉代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的总论,本部分对从1963—2013共50年间相关资料中梳理出叁节,即:新出土简牍文献、铭文、碑文与秦汉文学研究,汉画像图像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本节与本研究最为相关,故又从九个方面细加梳理),关于新出土材料与秦汉文学研究的结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为汉代考古新资料与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的本论。本部分力图整合汉代考古新资料汉画像图像中与《巾舞歌诗》相关的信息,用以剖析文本载体的《巾舞歌诗》研究的困惑与失准,进而得出合乎学理的推断。第二章是本论的总论,在回顾文本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阐明对此的评价,为以下各章的研究张目。第叁章是本论的分论之一,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反映庄园生活与乐舞百戏存在情况的分析,勾勒出乐舞百戏的存在形态及演变特征。第四章是本论的分论之二,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12幅巾舞、73幅长袖舞的统计分析,推断汉代巾舞、长袖舞的存在事实,并得出富有突破性的结论。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十多幅巾舞、长袖舞、明器戏楼(台)等的分析,推断出汉代乐舞百戏巾舞、长袖舞向着歌舞戏方向发展的演变态势,尤其是戏楼的出现为歌舞戏的产生准备了专业的舞台条件。第五章是本论的分论之叁,在前二章研究得出有关汉代乐舞百戏巾舞、长袖舞的演变形态,以及歌舞戏具备了产生条件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文本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进而得出汉代巾舞存在情况不支持《巾舞歌诗》为“西汉歌舞剧”的论断。结语是本研究的结论,从汉代庄园艺术生活中“巾舞”存在形态上考察,至东汉中晚期,或已经出现了“歌舞戏”的早期形态,但与戏剧意义上的“歌舞戏”或“歌舞剧”似乎还存在一定距离。今所见《巾舞歌诗》是为“巾舞”伴唱的“歌词”,其内容是妇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召唤,与“鸿门故事”的确无关;但今所见《巾舞歌诗》可能杂有《公莫舞》“原词”,而从“公莫”来看,《公莫舞》“原词”则或与“鸿门故事”有关。(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11-01)
徐振贵[3](2014)在《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书·乐志》载录的《公莫巾舞歌行》,是长期以来未能真正圆满解读的奇文,几成"千古疑案"。笔者重新考索,认为此文乃女主人公乳母表演巾舞时歌唱的一首歌行体诗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为婴儿哺乳到母子分别的真挚深情。而并非歌舞剧或其雏型。之所以难以解读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有少数通假字,而并非是因为文中声、意混杂所致。(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4年05期)
姚小鸥,王克家[4](2012)在《《巾舞歌辞》研究方法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巾舞歌辞》的文辞自东晋以来即不复可辨,近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尝试对其进行解读,其中逯钦立、杨公骥二先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逯钦立先生以道曲曲谱为破解《巾舞歌辞》的模本,将"声曲折"与道曲之谱相联系,以析出《巾舞歌辞》中的声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释读。杨公骥先生以提取"标记动作的记号"为基本出发点,不仅区分了主要唱词和衬字,更指明了《巾舞歌辞》所包含的"舞蹈动作"、"舞台提示字"和"角色标识字"等成分。逯钦立与杨公骥先生《巾舞歌辞》校本的差异,及其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不同面貌,反映出各自研究方法的不同。从方法上来说,逯钦立先生没有认识到,《巾舞歌辞》中除唱词和声字外,还包含有标示舞蹈动作的科范字等其他成分。杨公骥先生校本中校为科范字和其他舞台指示字的内容,在逯钦立先生校本中被作唱词或声字处理,这是造成逯校文本句读不通的根本原因。由于《巾舞歌辞》是戏剧科仪本而非单纯的曲唱本,所以仅仅剔出其声字是无法正确解读的。(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徐振贵[5](2005)在《《公莫巾舞歌行》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莫巾舞歌行》是自《宋书·乐志》载录以来长期没人能圆满解读的一篇奇文,几成“千古疑案”。从 新的角度考索发现,《公莫巾舞歌行》实际上是既跳《公莫舞》,又演唱乐府诗《公莫歌行》,同时还包括“歌行”原文的 演出流程记录。原诗确实是感情真挚、音韵和谐的“乐府”佳作。这篇“奇文”可称为“杂录体”。(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05年01期)
姚小鸥[6](2004)在《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标识字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巾舞歌辞》角色标识字问题的由来在《宋书·乐志》及《乐府诗集》中保存有若干因声辞杂写,难以句读的文献。《公莫巾舞歌行》(简称《公莫舞辞》或《巾舞歌辞》见附录一)就是其中的一篇。自晋代以来就没有人能够将其读(本文来源于《中华戏曲》期刊2004年02期)
姚小鸥[7](2003)在《《巾舞歌辞》研究的历史真相——驳《<公莫舞>剧本定性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 40年代末期 ,杨公骥教授破译了刊载于《宋书·乐志》等文献中的《巾舞歌辞》 ,证明它是汉代着名歌舞剧《公莫舞》的科仪本。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发现。西北师大赵逵夫 1 986年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我国最早的歌舞剧 <公莫舞 >演出脚本研究》 ,称与杨先生的杰出成果“不谋而合” ;1 992年赵又在《西北师大学报》上发表《叁场歌舞剧 <公莫舞 >与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现实》。本文列举了相关证据 ,并通过对有关史实的阐述 ,驳斥了刘瑞明《 <公莫舞 >剧本定性研究评述》对《巾舞歌辞》研究史的歪曲(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姚小鸥[8](2003)在《谁是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科仪本《巾舞歌辞》的破译者 ?》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杨公骥先生破译《巾舞歌辞》的经过,以及赵逵夫研究《巾舞歌辞》的一些情形。以杨公骥《巾舞歌辞》校本与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中的"复原本"进行对照,并列举赵文中错误10例,从而证明赵逵夫不是《巾舞歌辞》的破译者。(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姚小鸥[9](2002)在《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辨识字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公骥教授首次在学术史上揭开了《巾舞歌辞》的真实面貌,证明它是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科仪本。杨校本析出“母”“子”两种角色标识字,为确认《巾舞歌辞》系具有两名角色的代言体歌舞剧剧本奠定了基础。西北师大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 演出脚本研究》否定杨校本中的角色标识字。从校本的文献分析、称谓学等各方面来看,赵文的论证方法及材料都是不正确的。角色标识字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确认了《巾舞歌辞》的剧本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2-04-01)
姚小鸥[10](2001)在《洛道五丈渡汲水——《巾舞歌辞》抄袭事件与汉代中原地区的道路交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巾舞歌辞》是保存在《宋书·乐志》和《乐府诗集》等文献中的宝贵戏剧史料。由于声辞杂写 ,不可通读 ,近两千年来无人解晓。杨公骥教授通过研究发现 ,它是汉代着名歌舞剧《公莫舞》的科仪本 ,从而将有剧本可考的中国戏剧史提前了一千多年。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发现。西北师大赵逵夫却声称拥有这一学术成果的所有权 ,其根据即为赵逵夫 1 989年在《中华文史论丛》和 1 992年在《西北师大学报》上所发表的两篇大量抄袭、剽窃和错误百出的文章。本文对这一严重的学术侵权现象进行了揭露 ,并揭示剧本中关于“洛道五丈渡汲水”一句唱词对研究汉代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史料价值(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01年04期)
巾舞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古新资料不断丰富,而以文本为载体的古代文学研究受到文献不足的限制,如何恰当选择考古新资料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有效帮助,使古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以文本为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的研究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同时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从汉代考古新资料尤其是汉画像图像中析出巾舞、长袖舞等汉代乐舞百戏的资料,从中考察汉乐舞百戏的形态演变与特征,从而发现这些资料可为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的定性研究提供实证。本文共分七部分:前言从五个方面阐述,即选题的主要依据、研究概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等。研究概述从叁个方面展开,即:第一,考古发现的秦汉以来简牍文字、石刻铭文、画像图像等文献资料极为丰富,第二,上述考古发现文献资料已经引发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第叁,对上述研究具体情况的分析评价以及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空间的讨论。研究概述的第叁方面又从汉画像图像材料的考古发现、目前汉画像研究在“汉画像与汉代文学研究”方面不尽如人意、以汉画像作为汉代文学研究的文献资料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叁个方面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况,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前提。第一章为汉代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的总论,本部分对从1963—2013共50年间相关资料中梳理出叁节,即:新出土简牍文献、铭文、碑文与秦汉文学研究,汉画像图像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本节与本研究最为相关,故又从九个方面细加梳理),关于新出土材料与秦汉文学研究的结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为汉代考古新资料与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的本论。本部分力图整合汉代考古新资料汉画像图像中与《巾舞歌诗》相关的信息,用以剖析文本载体的《巾舞歌诗》研究的困惑与失准,进而得出合乎学理的推断。第二章是本论的总论,在回顾文本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阐明对此的评价,为以下各章的研究张目。第叁章是本论的分论之一,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反映庄园生活与乐舞百戏存在情况的分析,勾勒出乐舞百戏的存在形态及演变特征。第四章是本论的分论之二,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12幅巾舞、73幅长袖舞的统计分析,推断汉代巾舞、长袖舞的存在事实,并得出富有突破性的结论。通过对考古新资料的汉画像图像资料中十多幅巾舞、长袖舞、明器戏楼(台)等的分析,推断出汉代乐舞百戏巾舞、长袖舞向着歌舞戏方向发展的演变态势,尤其是戏楼的出现为歌舞戏的产生准备了专业的舞台条件。第五章是本论的分论之叁,在前二章研究得出有关汉代乐舞百戏巾舞、长袖舞的演变形态,以及歌舞戏具备了产生条件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文本载体的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进而得出汉代巾舞存在情况不支持《巾舞歌诗》为“西汉歌舞剧”的论断。结语是本研究的结论,从汉代庄园艺术生活中“巾舞”存在形态上考察,至东汉中晚期,或已经出现了“歌舞戏”的早期形态,但与戏剧意义上的“歌舞戏”或“歌舞剧”似乎还存在一定距离。今所见《巾舞歌诗》是为“巾舞”伴唱的“歌词”,其内容是妇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召唤,与“鸿门故事”的确无关;但今所见《巾舞歌诗》可能杂有《公莫舞》“原词”,而从“公莫”来看,《公莫舞》“原词”则或与“鸿门故事”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巾舞歌论文参考文献
[1].姚小鸥,王克家.《公莫舞》与中国早期戏剧形态研究方法辨析——《公莫巾舞歌行》的文献解读与汉代戏剧形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
[2].张玉新.汉代考古新资料与汉乐府古辞《巾舞歌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徐振贵.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J].艺术百家.2014
[4].姚小鸥,王克家.《巾舞歌辞》研究方法辨析[J].学术研究.2012
[5].徐振贵.《公莫巾舞歌行》新解[J].齐鲁学刊.2005
[6].姚小鸥.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标识字问题[J].中华戏曲.2004
[7].姚小鸥.《巾舞歌辞》研究的历史真相——驳《<公莫舞>剧本定性研究评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3
[8].姚小鸥.谁是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科仪本《巾舞歌辞》的破译者?[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9].姚小鸥.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辨识字问题[C].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10].姚小鸥.洛道五丈渡汲水——《巾舞歌辞》抄袭事件与汉代中原地区的道路交通[J].学术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