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俞凯

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俞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免疫固定电泳,本周蛋白,尿损伤分子-1

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文献综述

俞凯[1](2019)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尿蛋白性质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患者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尿蛋白性质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60例经骨髓涂片确诊MM,伴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异常,采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进行分型,检测尿液免疫球蛋白定量、24 h蛋白定量、本周蛋白、尿损伤分子-1(Kim-1)及2微球蛋白(2-MG)水平。结果 60例患者中IgG 35例,IgA 12例,轻链型13例。尿液免疫球蛋白定量分析中IgG型以IgG含量最多,IgA型以IgA含量最多,轻链型以和含量最多。轻链型尿液本周蛋白、Kim-1和β2-MG水平高于IgG型,IgA型最少(均<0.05)。结论检测尿液免疫球蛋白、本周蛋白、Kim-1和2-MG水平对评估不同MM分型肾损害程度有重要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然,孙言非[2](2019)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分析MM患者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以及免疫固定电泳的异常发生率以及IgG、IgA、IgM的K、入型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72例患者异常,其中42例患者属于血清总蛋白量提升,30例患者属于球蛋白含量提升、白蛋白含量下降,总蛋白含量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中36例IgG含量提升,19例患者IgA含量提升,4例单纯轻链性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正常或稍微下降。100例患者当中63例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存在M蛋白。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先用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球蛋白定量实现初步筛查,之后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实现临床诊断与鉴别,整体诊断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郭晓聪,徐晓娅,刘伟平[3](2019)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异常浆细胞浸润骨髓和软组织并分泌出大量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1]。患者常出现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继发感染、高黏滞综合征等临床问题[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程玮[4](2018)在《免疫固定电泳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两种诊断方式,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血清蛋白电泳检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5例(77.8%),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5例(100.0%);两种方式的多发性骨髓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P=0.001<0.05)。结论与血清蛋白电泳比较,免疫固定电泳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8年17期)

李瑞林,孟峻[5](2018)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κ/λ、血钙、β2微球蛋白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κ/λ、血钙、β2微球蛋白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5例MM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κ/λ值、血钙、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蛋白电泳显示,35例MM患者中有30例检出M带,M带大多在γ区。免疫固定电泳显示,35例MM患者结果全部为阳性,其中IgG型24例(68.6%),IgA型6例(17.1%),IgM型1例(2.9%),轻链型4例(11.4%);κ型25例(71.4%),λ型10例(28.6%)。κ/λ、血钙、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显示,35例MM患者中有29例κ/λ比值异常,3例血钙增高,32例β2微球蛋白增高。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κ/λ值、β2微球蛋白对MM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8期)

杨敏,郑绪香,刘明全,钱晗,周晓萍[6](2018)在《免疫固定电泳在骨髓瘤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技术在骨髓瘤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分型。方法:62例已确诊为骨髓瘤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免疫球蛋白定量技术及血清总蛋白定量检测的方法,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62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51例(82.25%)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着升高;仅有40例(64.52%)血清总蛋白显着升高。经过卡方检验,3种方法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在骨髓瘤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骨髓瘤肾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小燕,周铁成,程晓东[7](2018)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方法对1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结果以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结果1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检出94例,占82.46%;未检测出M蛋白20例。单纯依靠免疫固定电泳漏诊率为17.54%。未检出M蛋白的20例患者的游离轻链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都有κ或λ链水平的显著升高,或者κ和λ水平同时升高,因此对于单纯依靠免疫固定电泳漏诊的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检测血清游离轻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陈曦[8](2018)在《血清游离轻链联合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近20年来在所有恶性肿瘤领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研究进展最迅速的一种血液疾病,其在血液学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且目前仍不可被治愈[1]。而MM的治疗进展主要得益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血清、细胞、分子及基因等多层次方面均有长足进步。血清学诊断方面最显着的项目是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sFLCs)检测[2],这种检测方法大大弥补了既往凭临床表现、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的不敏感、不定量、易漏诊等方面不足。本实验使用sFLCs联合IFE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筛选、预后判定以及疗效评估,以进一步评价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99名初治MM住院患者,并设置5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sFLCs联合IFE检测对MM患者进行筛选。随后对资料完整的87例MM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长30.2个月,并将以上患者初诊时sFLCs检测结果结合R-ISS分期系统对MM患者进行预后判定。另通过sFLCs检测联合IFE对使用不同方案(包括CTD方案及PAD方案)治疗足四疗程的40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99例初诊MM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人群均同时采用sFLCs及IFE检测,随后通过SPSS 22.0对上述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FLCs检测和IFE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而sFLCs检测相对IFE更敏感,且将sFLCs及IFE检测联合起来比任何一种单一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2.将sFLCs联合R-ISS分期系统对87例于本院治疗资料完整的MM患者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提示高血清游离轻链率及R-ISS分期越晚的MM患者,预后越不佳。3.此外,在对40名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包括CTD方案及PAD方案)并且满四个疗程的MM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xcel对其治疗前后的sFLCs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示p<0.01,说明治疗前后sFLC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秩和检验发现PAD方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CTD治疗方案。结论:sFLCs联合IFE检测能够筛选出MM患者,并对初诊MM患者的预后进行判定,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对治疗疗效进行检测。因此,sFLCs联合IFE检测在MM患者临床管理(包括早期诊断、预后判定以及疗效评估)中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4-13)

卢姿,李学鸿,朱中元,王莹莹[9](2018)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检测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确诊的2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的2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计算骨髓瘤细胞比例,对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分型;分析免疫固定电泳对不同免疫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免疫分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大于10%,6.0%~10.0%和小于6%分别占97.17%、2.36%和0.47%;骨髓瘤细胞形态成熟型、幼稚型、原始型和网状细胞型分别占52.36%,39.15%,5.19%和3.30%;免疫固定电泳检出Ig G型、Ig A型、Ig M型、Ig D型、双克隆型和游离轻链型分别占62.26%、25.00%、6.13%、1.42%、2.36%和2.83%;与对照组比较,Ig G型患者的Ig G水平升高,Ig A、Ig M水平降低;Ig A型中Ig A水平升高,Ig G、Ig M水平降低;Ig M型中Ig M水平升高,Ig G、Ig 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极高,联合免疫固定电泳进行准确分型,亦可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提供依据,两者需紧密联合使用,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8年02期)

程薇,李玉龙,黄洲风,邬成业,孙恺[10](2018)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结合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不同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型与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特点在辅助诊断MM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对204例MM患者进行免疫分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CD38/SSC和CD38/CD45联合设门,对204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标本标记CD45、CD38、CD138、CD56、CD19、CD117、CD34、CD20、CD22、CD34、HLA-DR、cκ和cλ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204例MM患者中有198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异常单克隆条带,检出率为97.06%,包括IgG型(48.99%)、IgA型(24.75%)、IgD型(8.59%)、IgM型(2.02%)、单纯轻链型(15.66%)。204例MM患者中有98.52%的患者均检测到2种以上的抗原表达异常。96.08%患者CD45阴性或弱阳性,所有患者均表达CD38及CD138,而CD56(71.08%)、CD19(12.25%)及单克隆轻链抗原表达(96.09%)相对常见,其他CD117(41.67%)、CD20(13.73%)、CD22(4.41%)、CD34(1.96%)存在个体差异;而在6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未检出异常单克隆条带病例中,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结果均异常。CD56的表达频率在IgG型、轻链型、IgA型3组之间相比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IgD型及IgM型。CD19表达频率在IgM型明显高于轻链型与IgG型,IgA型明显低于IgD型。CD20表达频率在IgM型最高,与其他4型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CD117在IgD型的表达频率明显低于轻链型与IgG型;IgD型λ轻链限制性表达多见;4例IgM型均为κ轻链限制性表达。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可以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浆细胞,两者密切结合,相互补充,有助于辅助诊断MM,减少MM的漏诊率。(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分析MM患者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以及免疫固定电泳的异常发生率以及IgG、IgA、IgM的K、入型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72例患者异常,其中42例患者属于血清总蛋白量提升,30例患者属于球蛋白含量提升、白蛋白含量下降,总蛋白含量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中36例IgG含量提升,19例患者IgA含量提升,4例单纯轻链性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正常或稍微下降。100例患者当中63例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存在M蛋白。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先用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球蛋白定量实现初步筛查,之后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实现临床诊断与鉴别,整体诊断效果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参考文献

[1].俞凯.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尿蛋白性质的关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

[2].王然,孙言非.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9

[3].郭晓聪,徐晓娅,刘伟平.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19

[4].程玮.免疫固定电泳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5].李瑞林,孟峻.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κ/λ、血钙、β2微球蛋白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

[6].杨敏,郑绪香,刘明全,钱晗,周晓萍.免疫固定电泳在骨髓瘤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

[7].李小燕,周铁成,程晓东.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

[8].陈曦.血清游离轻链联合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8

[9].卢姿,李学鸿,朱中元,王莹莹.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检测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

[10].程薇,李玉龙,黄洲风,邬成业,孙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结合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8

标签:;  ;  ;  ;  ;  

免疫固定电泳法论文-俞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