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山西省襄垣县洛江沟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五种培肥措施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氮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四种培肥措施对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以期明确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培肥措施和复垦进程的响应关系,为复垦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随着土壤复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4种酶活性仍总体低于周边农田熟土,高于未复垦生土。复垦8a土壤4种酶活性总体高于复垦4a土壤,同一复垦年限下不同培肥处理间4种酶活总体表现为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MCFB)>化肥配施有机肥(MCF)>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CF)>不施肥对照(CK),其中复垦8a土壤MCFB处理下4种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高266.9%、214.7%、444.8%和443.3%,且与CF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培肥处理和复垦年限下4种酶活性则总体以蔗糖酶活性最高。综合来看,经过连续8年复垦,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较其他培肥措施更大程度上提高土壤酶活性。(2)利用Biolog-ECO技术,分析5种培肥措施下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特征、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表明复垦4a土壤AWCD值随着培养时间变化顺序为MCFB>MCF>M>CF>CK,而复垦8a土壤AWCD值表现为M>MCFB>MCF>CF>CK。复垦土壤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微生物活性相对较高,而利用胺类、双亲化合物类碳源微生物生物量活性相对较低。其中MCFB较其他处理可提高复垦土壤微生物对羧酸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于生土和熟土,不同培肥处理土壤中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差异性不大,但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MCFB)处理土壤微生物能更大程度利用E4,L-苏氨酸、H1,a-D-乳糖、E4,L-苏氨酸、E1,a-环状糊精和G3,a-丁酮酸。复垦土壤氮代谢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Simpson优势度指数(D)差异不显著,但M和MCF处理可相对提高Mclntosh指数(U)和香浓指数(H’),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或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培肥可更大程度提高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3)采用荧光定量q-PCR技术,研究5种培肥措施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表明复垦土壤5种功能基因丰度总体表现为AOA-amoA>AOB-amoA>nisS、nirK>nifH,初步判断复垦土壤氮循环过程中硝化作用强于反硝化作用,并优于固氮作用。随复垦年限增加土壤中5种功能基因丰度均显著增加,复垦8a土壤AOAamoA和AOB-amoA基因拷贝数较复垦4a土壤增加1.62-4.92倍,nirS和nirK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1.57-3.49倍和1.70-3.15倍,nifH基因拷贝数增加了0.43-0.78倍,以AOAamoA和AOB-amoA基因增加幅度最大。不同培肥处理之间5种功能基因丰度均表现为MCFB>MCF>M>CF>CK,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增加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经过连续8a复垦,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nifH基因丰度与周边农田熟土差异不显著。(4)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定,分析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CF)、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菌肥(MB)4种培肥措施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3a和7a)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深入揭示复垦区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由细菌稀释曲线得出,测序量达到饱和后,OTU观测值以MB处理最多,其次为M和CFB处理,CK最少;在Alpha(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丰富度指数均以MB处理最高,CF处理最低,说明有机肥配施菌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物种的数量,化肥的施用则降低了土壤细菌物种的数量。丰度前20热图分析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各施肥处理中均占较大比例,在M处理和MB处理中均升高;与CK相比,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CF、M和MB处理中均降低,表明有机肥配施菌肥使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综上所述: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复垦土壤4种酶活性以及氨氧化菌、反硝化细菌、固氮细菌基因丰度,从而有可能提高土壤碳代谢以及氮代谢能力;有机配施菌肥对土壤某些常见细菌种群多样性有显著提高;随着复垦年限增长,培肥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有机肥配施菌肥与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两种培肥方式是适合山西煤矿复垦区域农业持续发展有效培肥措施。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彦
导师: 李廷亮,张丽君
关键词: 复垦土壤,培肥措施,酶活性,碳代谢功能多样性,氮转化基因丰度,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42)
分类号: S154.3
DOI: 10.27285/d.cnki.gsxnu.2019.000188
总页数: 64
文件大小: 4610K
下载量: 32
相关论文文献
- [1].华北平原高潜水区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研究及问题分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9(04)
- [2].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探索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2)
- [3].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7)
- [4].煤矿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的实践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20(10)
- [5].采煤塌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21)
- [6].贯彻新发展理念 切实做好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9(03)
- [7].菏泽市以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采煤塌陷区渔业治理[J].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6)
- [8].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土地 2018(07)
- [9].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菏泽市采煤塌陷区为例[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4)
- [10].徐庄矿区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综述[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0)
- [11].湖泥充填采煤塌陷区复垦技术[J]. 科技风 2017(07)
- [12].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初探[J]. 能源与节能 2016(01)
- [13].采煤塌陷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系统研究[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5(05)
- [14].宿州采煤塌陷区湿地生态重建模式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Z1)
- [15].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为例[J]. 商 2016(06)
- [16].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有效性评价研究[J]. 科技风 2014(18)
- [17].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研究[J]. 科技风 2014(18)
- [18].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景观治理[J]. 园林 2014(11)
- [19].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09)
- [20].采煤塌陷区园林生态景观修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21].采煤塌陷区植被重建及管护[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9)
- [22].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问题分析与建议[J]. 金属矿山 2015(04)
- [23].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研究——以唐山市南湖采煤塌陷区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S1)
- [24].浅谈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改造[J]. 科技资讯 2013(23)
- [25].浅议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的生物复垦技术[J]. 煤 2012(02)
- [26].采煤塌陷区整治方法的评价与选择[J]. 安徽地质 2012(02)
- [27].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途径-以唐山南湖生态园林为例[J]. 煤炭技术 2012(07)
- [28].四模式打造新农村 安徽省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村庄整体搬迁纪事[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08)
- [29].国家投资邹坞镇采煤塌陷区复垦项目顺利通过验收[J]. 山东国土资源 2009(08)
- [30].神东矿区活鸡兔采煤塌陷区土壤肥力特征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标签:复垦土壤论文; 培肥措施论文; 酶活性论文; 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论文; 氮转化基因丰度论文;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