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育种论文_孙小富,王雷挺,赵丽丽,黄莉娟,简忠岭

导读:本文包含了辐射育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增殖率,波士顿,航天,种质,同位素,成活率。

辐射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富,王雷挺,赵丽丽,黄莉娟,简忠岭[1](2019)在《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辐射诱变育种是人类利用电磁辐射或电离辐射诱发基因突变,促进基因重组,提高重组率,以获得各种变异、创造新的遗传资源的一种育种技术,具有提高突变率、改良不良性状、缩短育种年限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新品种的选育。为牧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参考,从诱变源的种类、诱变育种特点与机制、诱变材料的选择及其诱变效应和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等方面对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前景。(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胡钦钦[2](2019)在《园林植物辐射育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辐射育种也越发的运用到了园林植物的培育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射线,不同的辐射源,能应用到的植物也不同。文章对园林植物育种中可用的辐射类型进行了概述,对这些射线能够产生的方法及成果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园林植物辐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在未来对植物育种,辐射育种的问题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8期)

张福彦,杨保安,陈晓杰,范家霖,王嘉欢[3](2019)在《航天与辐射诱变创制优异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育种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近十几年来,我国小麦产量水平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小麦育种中面临着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而诱变育种能创造传统杂交育种无法短期得到的新的优良品种或特异优良种质材料,已成为小麦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利用航天与辐射诱变方法,先后创制出一系列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其中利用航天搭载周麦18创制出的高产、矮秆突变系SP-194 (豫同194)和搭载矮抗58创制出的矮秆、早熟、高产、配合力强的突变系SP-198 (豫同198),这些突变系已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豫同194与豫麦34-6配制杂交组合,系谱法选育出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4"(豫审麦20180031);豫同198与周麦18配制杂交组合后系统选育出高产、优质中强筋国审小麦新品种"豫丰11"(国审麦20180017),与开麦18杂交后系统选育出矮秆、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2号"(国审麦20190028),这些优异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将对我国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航天与辐射诱变创制的特色种质资源材料,也将极大地丰富我国的小麦基因资源,也为进一步深入解析小麦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尹江勇,周玉琴[4](2019)在《“太空麦”后代通过“新国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尹江勇实习生周玉琴)“2017年国家出台了优质麦新国标,当年参加测评的近400个小麦新品种仅有两个达标,其中一个就是我们通过航天辐射育种方式培育出的‘郑品优9号’。”省科学院小麦航天与辐射育种关键技术团队首席专家张建伟自豪地告诉记者。(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9-05-23)

安欣,李杨军[5](2019)在《辐射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中的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辐射诱变育种实际上是利用现有的X射线、γ射线等手段对其进行诱导处理,促使植物发生遗传性变异,并逐渐向有利的方向生长,获得高品质植物的一种基因突变育种技术。通过辐射诱变育种,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也可以丰富植物种质资源库,基于这些优点,该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重大成果频出,现已成为植物育种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辐射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梳理。(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唐裴,王丹[6](2018)在《花卉辐射诱变育种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花卉辐射诱变育种信息数据库的设计目标、组成及详细信息,概述了该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以鹤望兰为例对数据库的实践运行进行了展示。(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2期)

王雪,刘长锴,涂冰洁,张秋英[7](2018)在《辐射诱变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辐射诱变是创制大豆种质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辐射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诱变源,从表型水平、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3个方面总结了大豆辐射诱变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概述了国内外大豆诱变育种中诱变后代的筛选方法和主要突变类型的研究进展,讨论分析了大豆诱变育种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辐射育种及其技术今后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以期明确辐射诱变的作用机理,推进辐射诱变在大豆品种选育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8年03期)

王京伟[8](2018)在《‘火焰’茶条槭的辐射育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叶植物以富于季相变化的绚丽色彩和优美的姿态,在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时,又带给了人们视觉和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成为绿化领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火焰’茶条槭(Acer ginnala‘Flame’)是槭树科槭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树干直而洁净,春天新梢叶片紫红,夏季叶片浓绿,秋色叶红如火焰;花色乳白,翅果艳红,观赏性极佳。又因其耐寒耐旱,故成为了我国北方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园林树种。目前关于‘火焰’茶条槭育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多集中采用传统的育种方式进行研究。因此,通过不同的育种技术选育出在园林中具有观赏价值的变异植株成为现代园林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火焰’茶条槭种子,诱导产生潜突变植株,对辐射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观测~(60)Co-γ射线辐射对其实生苗幼苗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辐射处理对‘火焰’茶条槭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休眠期种子经辐射处理后,随辐射剂量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出苗率和植株成活率均显着降低。萌动种子经辐射处理后,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和出苗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和植株成活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51.98Gy,辐射诱变适宜剂量在20~200Gy之间;萌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95.14Gy,辐射诱变适宜剂量在20~100Gy之间。(3)辐射处理对‘火焰’茶条槭实生苗幼苗的形态特征产生影响。各辐射处理的种子播种后的实生苗幼苗的株高、节间长度、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片数量均呈现出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总体趋势。(4)辐射处理对‘火焰’茶条槭实生苗幼苗的生理特性产生影响。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各辐射处理的种子播种后的实生苗幼苗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辐射处理‘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种子后,其实生苗幼苗夏季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间没有显着差异,萌动种子经辐射处理后,各辐射处理的实生苗幼苗夏季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呈现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高了126.67%。(5)‘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种子经辐射后,其实生苗的光饱和点和表现量子效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高了5.48%和8.26%;其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总体趋势,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现出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总体趋势,当辐射剂量低于100Gy时,各处理的值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辐射剂量达到200Gy时,各指标的值降为最低。萌动种子经辐射后,其实生苗的表现量子效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0Gy和40Gy辐射处理时比对照分别高了5.73%和0.84%;其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出了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6)辐射处理‘火焰’茶条槭萌动种子后,各辐射处理的实生苗Fo、DIo/RC和ABS/RC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的升高,Fv/Fo、Fv/Fm、φ_(Po)、Ψ_o和φ_(Eo)的值均极显着的低于对照组,Fm的值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7)适宜的辐射剂量处理‘火焰’茶条槭的种子,可延缓植株叶片脱落,过大的辐射剂量致使叶片提前脱落。(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29)

余蓉培,王頔,李东,詹选怀,石雷[9](2018)在《波士顿蕨~(60)Co-γ射线辐射育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Bostoniensis Murano’)的绿色球状体(Green Globular Bodies,GGB)为辐照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球状体辐照半致死剂量约为128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绿色球状体辐射表型损伤表现为:颜色变深,变紧实,增殖和分化受抑制;细胞学损伤表现为:胚性细胞减少,出现微核。50~200 Gy剂量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分化植株变矮,叶形变异率增加。在150 Gy剂量下筛选得到叶片变异性状显着的突变体Neg1。(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淑英,王玉英,李叶芳,何文俊,宗积意[10](2018)在《洋桔梗Ceremony Orcmge品种辐射诱变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洋桔梗Ceremony Orcmge品种组培苗为材料,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统计各处理植株死亡率、成活率及成活植株增殖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洋桔梗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103.63 Gy,出现了植株矮化、叶片变厚、扭曲、呈圆筒状,黄化、畸形等较明显的表型变化;在0~150 Gy剂量范围内,植株死亡率随照射射线剂量增加而增加,而增殖率与变异率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辐射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辐射育种也越发的运用到了园林植物的培育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射线,不同的辐射源,能应用到的植物也不同。文章对园林植物育种中可用的辐射类型进行了概述,对这些射线能够产生的方法及成果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园林植物辐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在未来对植物育种,辐射育种的问题做出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辐射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小富,王雷挺,赵丽丽,黄莉娟,简忠岭.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9

[2].胡钦钦.园林植物辐射育种探讨[J].广东蚕业.2019

[3].张福彦,杨保安,陈晓杰,范家霖,王嘉欢.航天与辐射诱变创制优异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育种利用[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尹江勇,周玉琴.“太空麦”后代通过“新国标”[N].河南日报.2019

[5].安欣,李杨军.辐射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中的技术综述[J].种子科技.2019

[6].唐裴,王丹.花卉辐射诱变育种信息数据库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8

[7].王雪,刘长锴,涂冰洁,张秋英.辐射诱变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土壤与作物.2018

[8].王京伟.‘火焰’茶条槭的辐射育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9].余蓉培,王頔,李东,詹选怀,石雷.波士顿蕨~(60)Co-γ射线辐射育种研究[J].园艺学报.2018

[10].陈淑英,王玉英,李叶芳,何文俊,宗积意.洋桔梗CeremonyOrcmge品种辐射诱变育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我国辐射育种的成果数量及其增产...刘大钧王琳清徐冠仁不同辐射处理下实生苗Gs的变化1) 紫薇辐射育种初探

标签:;  ;  ;  ;  ;  ;  ;  

辐射育种论文_孙小富,王雷挺,赵丽丽,黄莉娟,简忠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