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相,杂环化合物,官能团,喹啉,催化剂,不饱和,不对称。
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司晓菊[1](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需求也迅速飙升,而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天然产物中,其中α-氨基酮衍生物,咪唑类衍生物以及异喹啉酮衍生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本文探究了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构建α-氨基酮、咪唑以及异喹啉酮,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研究了Pd(OAc)_2催化的2H-氮杂环丙烷和羧酸的开环反应。该反应报道了2H-氮杂环丙烷和羧酸经历C-N单键断裂、热重排反应构建α-氨基酮衍生物,此方法具有原子效率高、官能团适用性优异的优点。以Pd(OAc)_2作为催化剂、以氯[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2-亚基]银作为氧化剂,使用Li_2CO_3(碳酸锂)和DMAP(4-二甲基氨基吡啶)作为添加剂,在1,4-二氧六环中反应18小时,最佳产率为95%。该反应适用于多种羧酸(比如:芳香族羧酸,脂肪族羧酸,甚至噻吩-2-羧酸,呋喃-2-羧酸和烟酸也适用)和多种氮杂环丙烷。探究了钯催化邻苯二甲酰亚胺和苯炔之间的脱羰基环化反应,为合成异喹啉酮衍生物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氮气保护下,该反应在Pd(PPh_3)_4催化下,以氟化铯作为碱性添加剂,以PhCl/叔戊醇(2:1)为溶剂,加入叔丁醇钾,120℃反应,得到最佳产率75%,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官能团,可用于制备一系列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结果证明无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取代基是吸电子、中性还是推电子,都可以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收率在21-75%。研究了Pd(OAc)_2催化2H-氮杂环丙烷参与[3+2]环加成反应构建咪唑类衍生物。反应以六氟磷酸铵为酸性调节剂、乙酸银作氧化剂、DMAP为添加剂、在1,4-二氧六环中反应18小时,收率可达88%。目前做了部分底物的扩展,且收率中等至良好。(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闫文静[2](2019)在《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脒作为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在已有的报道中,脒可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环加成并制备叁嗪类、咪唑类、吡啶类、喹啉类和嘧啶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烯酮亚胺作为另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C双键和C=N双键,使其同时具有联烯和烯酮的性质,但与联烯相比,累积双键上的N原子破坏了其结构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烯酮亚胺有着更为丰富的反应位点;而又由于C=N双键具有更大的极性,烯酮亚胺在某些化学性质上更为活泼。因此,脒和烯酮亚胺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已引起化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在Cu(OAc)_2催化作用下,脒与多聚甲醛进行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多聚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多聚甲醛与2.2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0 mL的EtOAc作溶剂,25mol%的Cu(OAc)_2作催化剂,于80℃下搅拌反应16小时。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可获得88%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广普性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反应的普适性较好,大多数所考察的底物可取得良好的收率。接着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考察了脒与其他醛发生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苯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苯甲醛和2.1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5 mL的EtOAc作溶剂,10 mol%的ZnI_2作催化剂,于80℃下进行。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可获得76%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的广普性进行了考察,大多数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研究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0.1 mmol的3-(邻甲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2,2-二羧酸二乙酯和2.3 equiv的N-(2,2-二苯基亚乙烯基)苯胺作原料,1.0 mL的CHCl_3作溶剂,0.8 equiv的SnCl_4作促进剂,于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可获得93%的最高收率。随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氮杂环丙烷和烯酮亚胺进行了普适性研究,多数考察的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接着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本论文实现了脒与多聚甲醛/单分子醛类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实现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叁嗪类和咪唑烷类衍生物。本论文所发展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⑴催化剂廉价。⑵反应条件相对温和。⑶实验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吉兰[3](2019)在《氮杂环卡宾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手性多元杂环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咯[3,2-c]喹啉结构作为有机合成的基本框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传统合成含此类结构的化学方法步骤繁多,如何通过简单、高效的反应过程一步合成具有多手性中心的吡咯[3,2-c]喹啉结构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NHC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独特的催化活化模式不仅能够对已有的反应进行高收率及高立体选择性控制,而且能够合成出传统途径无法合成的骨架新颖的化合物。基于NHC催化实现的串联反应不仅能够很好的控制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而且能够对复杂分子进行高立体选择性控制。中间体α,β-不饱和酰基唑鎓离子对于构建不同环状产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本课题利用α-溴代烯醛在NHC催化下发生自身氧化形成α,β-不饱和酰基唑鎓离子和N-Boc保护的邻氨基芳香醛亚胺的苄位碳原子发生串联反应,一步构建具有四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吡咯[3,2-c]喹啉结构。(1)α,β-不饱和酰基唑鎓离子中间体在NHC催化反应中以亲电试剂形式参与反应,其可通过α,β-不饱和醛和氧化剂、α,β-不饱和酯、α-溴代烯醛等化合物在NHC催化剂的存在下形成,本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基于α,β-不饱和酰基唑鎓离子中间体的反应的文献综述。(2)本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基于我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关于4-硝基苄位碳的工作,我们设想4-硝基苄位碳的C-H键上的H是否具有足够的酸性,在碱的作用下去质子化形成碳负离子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发生共轭加成,因此设计了以α-溴代烯醛与带有4-硝基苄位碳的亚胺为底物的模型反应,并介绍了氮杂环卡宾前体和底物的合成路线。(3)本章首先对建立的模型反应进行条件优化,从催化剂、碱、溶剂、温度、时间等方面进行条件筛选,在得到相对较优的条件下进行底物的普适性探索,能以优异的产率、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获得预期产物,并将获得的手性化合物3a用作不对称催化实现了丙酮与isatin的不对称合成。(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迪[4](2019)在《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的加成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已广泛报道,但大多数的反应产物是氰基提供碳源的无环状的芳基酮类化合物,造成了氮原子流失,不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含氮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有机材料中。因此,研究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充分利用氰基的C-N结构单元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发展了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合成了2,4,5-叁取代恶唑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底物的拓展,以中等到较优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2,4,5-叁取代恶唑类化合物。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初步证明该类化合物对HepG2和SMMC-7721肿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2)我们发展了钯催化分子间吲哚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合成了β-咔啉和γ-咔啉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底物的拓展,以中等到较优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β-咔啉和γ-咔啉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余晓霞[5](2019)在《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领域,在工业、多功能材料等领域也多有应用。同时,因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各类含氮杂环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分析归纳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研究方向开发了一系列简便高效构建1,2,3-叁氮唑,1,3,5-叁嗪,异噻唑和噻唑类含氮杂环骨架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些年来合成1,2,3-叁氮唑,1,3,5-叁嗪,异噻唑和噻唑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在空气中室温下,利用Cu(I)催化末端炔、迭氮化合物和芳基硼酸的Click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在双分子氧的作用下,芳基硼酸氧化中断Click反应体系合成带有不同取代基的C-5芳基化1,2,3-叁氮唑。这种方法具有反应绿色高效、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在敞口试管中进行)、产物高区域选择性的优点。第叁部分主要介绍了脒类化合物和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在无机强碱作用下合成一系列对称和非对称的1,3,5-叁嗪类化合物。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和危险的过氧化物类氧化物的加入,只需在廉价的无机碱作用下断裂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C-X,C-COOEt键,生成二氟卡宾(:CF_2)进而提供一个新的碳源,与简单的脒类盐酸盐反应构建多个C-N键。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烯胺酯、硫粉和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叁组分在不同条件下高效构建C-S/X-N/N-S键的合成异噻唑和噻唑的策略。其创新点是,用尽可能少的步骤进行叁组分一锅法反应;选用廉价易得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硫粉作为硫化试剂;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提供C-COOEt,所以该方法为合成在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见的异噻唑和噻唑提供了有价值的合成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1)
魏中哲,邵方君,王建国[6](2019)在《氮杂环化合物的多相催化加氢反应及其可逆脱氢反应的最新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化1, 2, 3, 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碱、农药和许多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构筑单元和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得到py-THQs具有高的原子效率,是一种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常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喹啉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使得反应需要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2)加氢反应过程通常涉及多个中间体,可能会产生副产物;(3)取代喹啉类化合物如乙烯基、酮基、腈基、醛基、氨基、卤素等易还原取代基也可能发生氢化反应,导致选择性下降;(4)由于N-杂环中金属与N原子的强配位效应,催化活性位点易中毒,导致催化剂的可重用性较差.新型、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得到了不断关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氮杂环化合物的催化脱氢也是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所得到的不饱和氮杂环化合物是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同时,从氢气存储的角度出发,有机分子的可逆加氢/脱氢被认为是液体有机储氢系统中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释放氢气)和加氢(储存氢气)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液态有机氢存储体系.研制一种能够实现氮杂环化合物可逆脱氢/加氢的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十年来,功能化喹啉化合物选择性加氢高效多相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人们能够从整体上关联结构-性能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在催化剂合成策略、微观结构和化学特性、催化性能评价及其内在关系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单贵金属催化剂(Pd, Pt, Ru, Rh, Ir, Au)和双/多金属催化剂(RuCu, AuPd, PdNi)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储量丰富的廉价金属催化剂(Co, Fe, Ni, Cu)进行了综述.综合文献结论,反应介质、载体的性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双金属或多金属协同效应、微观结构(核壳、包覆、蛋黄结构)以及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对催化剂的最终催化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引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反应,形成一个可逆的加氢/脱氢体系用于液相有机氢储存系统,并对其反应机理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综述将加深我们对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转化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合理设计催化剂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郑达俊[7](2019)在《新型含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组分反应(一锅法)、偶联反应、环化/环加成反应等现代合成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杂环化合物被报道。有机杂环化合物已是目前有机化合物中数目最多的一类化合物,而杂环化学也成为有机化学中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含S、N杂环化合物在杂环化合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及染料的基本骨架中,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1,5-苯并硫氮杂草和罗丹宁分别是七元、五元含S、N杂环,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是药物研发中常用的分子砌块。而喹啉则是苯并六元含N杂环,具备优越的光物理性质,常作为荧光团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器领域。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分别研究含硫氮杂环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学(人血清白蛋白(HSA)小分子荧光传感器)、药物发现(微管蛋白(Tubulin)抑制剂)两方面的应用。因此本课题主要分为两部分,简述如下:1、含罗丹宁结构的喹啉类HSA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HSA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转运蛋白,参与人体内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在临床上作为辅助用药被广泛使用,因此也被称为“黄金救命药”。同时,它在不同体液中的异常水平是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在疾病的临床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与HSA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常被用作HSA的替代品,两者的滥用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伤害,而且将两者明显区分开来是一项大的挑战。因此准确检测各类体液中的HSA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罗丹宁、喹啉、1,8-萘二甲酰亚胺等杂环的独特性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4个荧光传感器分子NJUP1-NJUP4,其中化合物NJUP1表现出最优的选择性,能够明显区分HSA与BSA,并不受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离子等其他分子的干扰。传感器NJUP1对HSA的检测限(LOD)为1.23μg/mL(18.1nM),且在0-1.0 mg/mL范围内荧光强度呈线性增长,满足人血清样品中HSA的检测要求。随后一系列的实验证明NJUP1结合在HSA上的结构域Ⅱa(位点SudlowⅠ),即华法林(Warfarin)结合位点。此外,传感器NJUP1被成功应用于大鼠尿液、人血清样品中HSA的检测,为HSA的临床预诊断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2、1,5-苯并硫氮杂草类tubulin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目前癌症仍然是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而开发新的抗癌药物也成为药物研发中的热点。微管(MTs)在真核细胞的分裂等许多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Ts/tubulin是抗癌药物研究中最常用的靶点之一。尤其是作用于秋水仙碱(Colchicine)结合位点(CBS)的微管抑制剂(MTI),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抑制剂之一,比如CA-4类似物。基于CA-4类似物的叁个重要结构单元及1,5-苯并硫氮杂草骨架的多种药理活性,我们保留3,4,5-叁甲氧基苯基(TMP)的优势结构并引入七元杂环1,5-苯并硫氮杂(?),设计、筛选并合成了2个系列共36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R-MS等分析仪器对全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及鉴定,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D08是最优化合物,对HeLa细胞、MCF-7细胞、HT29细胞、A549细胞的IC50分别为1.38±0.12μM、1.47±0.03μM、1.52±0.07μM、53.44±0.15μM,接近于阳性对照秋水仙素。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实验表明化合物D08能够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引起MCF-7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此外,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也显现出D08与tubulin通过氢键等多种作用力相互结合。因此含1,5-苯并硫氮杂(?)骨架的CA-4类似物是潜在的tubulin抑制剂,可进一步进行结构修饰以提高其生物活性。总而言之,本研究基于罗丹宁和1,5-苯并硫氮杂草两种硫氮杂环,为开发用于HSA临床预诊断的传感器提供了结构设计基础,也为发展新型CA-4类似物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0)
钱朋[8](2019)在《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C(sp3)-H官能团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分子中,绝大部分含氮杂环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化学家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需要金属及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剂的使用。金属的残留通常会影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效用,并且往往需要多步才能除净,步骤繁琐且造成更大的浪费。而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剂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反应体系更加复杂,原子经济性低。有机电化学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手段,使用“绿色”的电子作为氧化还原试剂,避免或者降低传统上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基于以上事实,我们通过电化学手段,利用阳极氧化原位产生碘诱导C(sp3)-H官能团化,实现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利用有机电合成手段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验室的工作,通过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的策略,对靛红衍生物和咪唑并喹啉环骨架进行了研究。1.电化学诱导n-Bu4NI催化构建靛红衍生物通过电化学氧化与碘盐催化的结合,实现了 2'-氨基苯乙酮分子内的C(sp3)-H/N-H交叉偶联,构建了各种各样的靛红衍生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原子经济性高以及不需要额外的电解质。此外,该反应的自由基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进行了捕捉,证明了该反应通过了自由基的历程。该反应为合成靛红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绿色温和的方法。2.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构建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a]喹啉环衍生物在室温下,水相溶液中,利用电化学氧化与碘盐催化的结合的策略成功发展了一种从原料易得底物(苄胺或者氨基酸)与2-喹啉羰基衍生物来串联关环合成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喹啉环。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及额外的化学氧化剂。此外,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可以进行克规模放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3.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构建咪唑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我们从原料更为易得2-甲基含氮杂环和苄胺或氨基酸实现了分子间的C(sp3)-H/N-H脱氢交叉偶联构建了咪唑并含氮杂环。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及额外的化学氧化剂,原子经济性高、底物范围广、可以进行放大、具有一定的耐水性。另外,通过简单的电源的开关可以一锅两步来合成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喹啉环。该反应为咪唑并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4.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叁组分反应构建3-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通过TMSCN的加入,进一步实现了电催化的叁组分反应,构建了3-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含氮杂环。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及化学氧化剂的使用。另外,该反应也扩宽了电化学叁组分反应的范围。值得提出的是,该反应是首例非金属合成3-氰基取代咪唑并含氮杂环的报道,为3-氰基取代咪唑并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的方法。相比常规的合成方法而言,利用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是非常具有原子经济性绿色合成,避免金属及化学氧化剂的使用。此外,碘盐在体系中既作为电解质,又作为媒介,在杂环合成中有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周欢[9](2019)在《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活性氮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活性单元,例如广为人知的低毒性杀虫剂Nornicotine,镇痛药Oxycontin,抗血栓药物Plavix等。因此发展高效的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因其催化剂用量低,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控制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其中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避免了亚胺或烯胺不稳定造成难以分离与合成的缺点,可进一步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因此本论文尝试合成了四类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并对其中叁类进行了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考察。主要内容如下:1.手性1-取代四氢异喹啉的合成:在叁氟乙酸(TFA,6 equiv.)条件下脱除N-Boc-2-苯甲酰基乙酯的保护基后进行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经过对溶剂、添加剂、配体和温度等筛选,最佳反应条件是铱二聚体[{Ir(H)[(R)-SegPhos]}_2(μ-I)_3]~+I~-为催化剂,同时添加钛酸四异丙酯(Ti(O~iPr)_4,1.2 equiv.)、对甲苯磺酸(TsOH,0.1 equiv.)和碘单质(I_2,0.1 equiv.)。共获得17个不同取代基的四氢异喹啉产物(高达99%的产率和99%的对映选择性)。研究表明添加剂钛酸四异丙酯与碘单质的共同作用有助于中间体亚胺的生成和产物立体选择性的控制。2.手性2-取代四氢吡咯的合成:叁氟乙酸(TFA,6 equiv.)脱除N-Boc-(4-氧-4-苯基丁酯)氨基酸酯的保护基后进行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添加钛酸四异丙酯与碘单质的基础上对后续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发现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0.2 equiv.)的添加有助于促进氢气分子的异裂使Ir(Ⅰ)转化为Ir(Ⅲ),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以[Ir(COD)Cl]_2/L2为催化剂共获得16个不同取代基的四氢吡咯产物(高达98%的产率和92%的对映选择性)。3.手性2-取代四氢喹啉的合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想通过加入合适的Br?nsted酸使保护基脱除后直接进行不对称氢化过程,简化合成方法的同时获得手性2-取代四氢喹啉化合物。目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在TsOH(2.0 equiv.)作用下,以[Ir(COD)Cl]_2/(R)-BINAP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进行反应。所得2-苯基四氢喹啉的产率达到91%,对映选择性达到79%。4.手性内酰胺的合成:选用3-芳基-3-羟基吲哚啉-1-酮进行不对称氢解反应,以铱-亚磷酰胺配体(L3i)为催化剂,在3,5-双叁氟甲基苯硼酸(1.2 equiv.)的作用下获得12个不同芳基取代的内酰胺产物(高达99%的产率和96%的对映选择性)。脂肪族取代的内酰胺产物的反应条件还在优化中。5.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以噻菌灵为阳性对照,采用菌丝线性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叁类共36个样品(外消旋体与光学纯异构体)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效果的差异。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在待测化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在四氢异喹啉和四氢吡咯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筛选中,外消旋化合物和光学纯异构体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且抑菌率较低(<50%)。内酰胺类化合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化合物12f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80%,对马铃薯干腐菌的抑制率甚至可以达到9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廖杨[10](2019)在《介孔MCM-41负载铜催化构建氮杂环化合物和(E)-α-炔基-α,β-不饱和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描述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几种铜配合物催化剂在构建N-杂环化合物及(E)-α-炔基-α,β-不饱和酯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将介孔材料MCM-41与(4-氯甲基)苯基叁氯硅烷在甲苯中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氯甲基功能化的介孔材料[MCM-41-CH_2Cl],后者再与N-Boc-4-羟基-L-脯氨酸在THF中进行缩合反应,接着脱Boc保护,得到L-脯氨酸功能化的介孔材料[MCM-41-L-Proline]。将MCM-41-L-Proline与Cu(OTf)_2在丙酮中回流反应制备了负载铜催化剂[MCM-41-L-Proline-Cu(OTf)_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CM-41-L-Proline-Cu(OTf)_2在2-苯甲酰基吡啶及其衍生物与α-氨基酸的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负载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可循环使用至少8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因此,本工作为合成咪唑并[1,5-a]吡啶衍生物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新方法。2.将MCM-41-L-Proline与CuCl在丙酮中回流反应制备了负载型铜催化剂[MCM-41-L-Proline-CuC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CM-41-L-Proline-CuCl在端缺、有机迭氮化物和炔基溴化物叁组分串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负载铜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可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提供了“一锅”合成5-炔基-1,2,3-叁唑的绿色新途径。3.将MCM-41与3-(2-氨乙基氨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在甲苯中进行缩合反应,接着用Me_3SiCl进行硅烷化,制备了3-(2-氨乙基氨基)丙基功能化的介孔材料[MCM-41-2N]。将MCM-41-2N分别与Cu(OTf)_2和CuCl在DMF中反应,合成了两种负载铜催化剂MCM-41-2N-Cu(OTf)_2和MCM-41-2N-CuCl。研究了MCM-41-2N-CuCl和MCM-41-2N-Cu(OTf)_2共催化2-氨基吡啶、醛和端炔叁组分偶联反应合成咪唑并[1,2-a]吡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多相铜催化体系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能循环使用8次活性基本不变。4.将MCM-41-2N与CuI在DMF中反应制备了负载铜催化剂[MCM-41-2N-CuI],研究了MCM-41-2N-CuI在末端炔烃、重氮酯和醛叁组分串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多相铜催化的端炔、重氮酯和醛叁组分串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能顺利进行,以良好至优异产率合成了各种(E)-α-炔基-α,β-不饱和酯类化合物,且该负载铜催化剂可循环使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脒作为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在已有的报道中,脒可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环加成并制备叁嗪类、咪唑类、吡啶类、喹啉类和嘧啶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烯酮亚胺作为另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C双键和C=N双键,使其同时具有联烯和烯酮的性质,但与联烯相比,累积双键上的N原子破坏了其结构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烯酮亚胺有着更为丰富的反应位点;而又由于C=N双键具有更大的极性,烯酮亚胺在某些化学性质上更为活泼。因此,脒和烯酮亚胺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已引起化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在Cu(OAc)_2催化作用下,脒与多聚甲醛进行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多聚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多聚甲醛与2.2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0 mL的EtOAc作溶剂,25mol%的Cu(OAc)_2作催化剂,于80℃下搅拌反应16小时。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可获得88%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广普性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反应的普适性较好,大多数所考察的底物可取得良好的收率。接着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考察了脒与其他醛发生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苯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苯甲醛和2.1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5 mL的EtOAc作溶剂,10 mol%的ZnI_2作催化剂,于80℃下进行。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可获得76%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的广普性进行了考察,大多数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研究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0.1 mmol的3-(邻甲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2,2-二羧酸二乙酯和2.3 equiv的N-(2,2-二苯基亚乙烯基)苯胺作原料,1.0 mL的CHCl_3作溶剂,0.8 equiv的SnCl_4作促进剂,于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可获得93%的最高收率。随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氮杂环丙烷和烯酮亚胺进行了普适性研究,多数考察的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接着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本论文实现了脒与多聚甲醛/单分子醛类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实现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叁嗪类和咪唑烷类衍生物。本论文所发展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⑴催化剂廉价。⑵反应条件相对温和。⑶实验操作简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司晓菊.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反应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
[2].闫文静.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王吉兰.氮杂环卡宾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手性多元杂环化合物[D].贵州大学.2019
[4].张迪.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的加成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余晓霞.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9
[6].魏中哲,邵方君,王建国.氮杂环化合物的多相催化加氢反应及其可逆脱氢反应的最新进展(英文)[J].催化学报.2019
[7].郑达俊.新型含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南京大学.2019
[8].钱朋.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C(sp3)-H官能团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9].周欢.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廖杨.介孔MCM-41负载铜催化构建氮杂环化合物和(E)-α-炔基-α,β-不饱和酯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