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裹体均一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包裹,流体,温度,矿物学,铀矿,地球化学,卤水。
包裹体均一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于畅,钟日晨,Ray,Bai,王艳超,凌一凡[1](2019)在《一种预测易爆裂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均一温度的测量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工作,然而对于某些在升温过程中易发生爆裂的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很难使用传统方法测量,这类包裹体常见于解理发育的寄主矿物中(如方解石,萤石),以及流体富含挥发分的情况下(如CO2或CH4)。对于均一至液相的包裹体,理论上讲,在其逐渐升温至均一的过程中,气泡体积(Vg)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H2O-NaCl和H2O-CO2-NaCl是流体包裹体中最常见的两种体系,通过计算两种体系包裹体一系列Vg与T值并对二者进行函数规划可知,(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李俊,程怀德,张西营,李雯霞,海擎宇[2](2019)在《NaCl-X-H_2O叁元体系25℃等温蒸发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卤水组分对于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基于NaCl-X-H_2O(X=KCl, MgCl_2,CaCl_2, Na_2SO_4)叁元卤水体系,尝试探讨K~+、Mg~(2+)、Ca~(2+)、SO_4~(2-)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同卤水体系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表明,K~+、Mg~(2+)、Ca~(2+)的存在总体上会导致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偏大,SO_4~(2-)的存在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很小。以NaCl-H_2O体系为参照,NaCl-Na_2SO_4-H_2O体系平均均一温度较之要低,而NaCl-KCl-H_2O、NaCl-MgCl_2-H_2O和NaCl-CaCl_2-H_2O体系与其相反。NaCl-KCl-H_2O体系中的KCl浓度与平均均一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NaCl-MgCl_2-H_2O、NaCl-CaCl_2-H_2O、NaCl-Na_2SO_4-H_2O体系中的w(MgCl_2)、w(CaCl_2)和w(Na_2SO_4)与平均均一温度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平均和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都显示出复杂卤水体系中不同离子及其浓度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于具有复杂化学组分卤水结晶析出石盐均一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于新澳[3](2018)在《川西坳陷上叁迭统须家河组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坳陷上叁迭统须家河组发育致密砂岩气藏,对于其成藏温度和时间存在较大争议。而流体包裹体技术是研究油气成藏特征的最直接有效的技术,因此本文采用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研究成藏温度和时间。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冷热台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认为须二段成藏温度主要为95-109℃;须叁段成藏温度主要为85℃-114℃;须四段成藏温度主要为90℃-104℃。结合该区地层埋藏史—热史,认为须二段成藏时间为在晚叁迭世-中侏罗世,须叁段主要成藏时间中侏罗世-晚侏罗世;须四段主要成藏时间在晚侏罗世。本研究为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温度和时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26期)
杨彦波[4](2018)在《塔木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木铅锌矿区属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该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铅锌矿化主要产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地层中,此地层位于中上古代拗陷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中(贾涛,2014)。通过对该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等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研究区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进行研究。流体包裹体测温学是研究成矿成岩介质的最直接手段,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析,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成矿成岩介质信息,对于认识成矿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8年17期)
于胜波,尚林波,王水龙,樊文苓[5](2016)在《热液金刚石压腔外压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压下通常用冷热台测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然而因内压的存在使得包裹体在加热的过程中为非等容变化,较大的内压甚至可以使流体包裹体在测温过程中发生爆裂。本文利用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以水作为传压介质,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压对利用高压釜合成的不同体系的合成流体包裹体样品和来自玉龙铜矿的H2O-CO_2体系的天然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测温实验,来研究不同外压下的均一温度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外压的增大,包裹体均一温度降低,包裹体发生形变,体积变小。(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刘佳林,蔡煜琦,徐浩,庞雅庆,田建吉[6](2015)在《诸广南部棉花坑及长排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广山南部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该区成矿深度大、范围广、矿化类型多。其中,区内的长排地区是最有潜力的找矿靶区之一。研究表明,诸广山岩体南部大部分铀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与区内棉花坑地区铀矿床十分相似。由此可知,通过将长排地区铀矿床与棉花坑地区铀矿床进行对比,对于长排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期刊2015-10-09)
李景坤,王庆考,邹育良,曾花森,姜宇飞[7](2015)在《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压力恢复盆地热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的古地温梯度恢复方法均具有局限性,沉积盆地热史定量研究一直是地质学界的难题。根据包裹体内气体压力与其激光拉曼谱的出峰位置存在相关性这一原理,由实测激光拉曼数据确定实验室条件下包裹体压力,结合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计算出天然气成藏时的包裹体压力和地温梯度。研究认为:通过地层埋藏史恢复,可确定某一地质时间的古地温梯度;表述热史的最佳指标是古热流,而不是古地温梯度;根据盆地热力学原理,可以由古地温梯度计算得到古热流;松辽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和古热流值均高于现今。(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5年02期)
胡彬[8](2014)在《石盐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及捕获嗜盐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盐流体包裹体由于其数量丰富、体积较大,且石盐矿物普遍发育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成为研究古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的信息的重要材料,为研究古温度、古水体成分、古大气成分以及生物的演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蒸发盐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国内在这方面的实质性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于实验室合成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相学、包裹体对微生物的捕获特征及从包裹体中提取微生物的实验方法均做了探索性研究,得到大量实验数据和可靠结果,并将这些研究方法用于陕北盐盆地奥陶纪马家沟组地层以及柴达木盆地大浪滩野外样品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采用冷冻测微法测试实验室50℃蒸发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其测得的均一温度最大值与石盐晶体形成时的温度一致。所以,我们认为,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最大值能够反映形成时的环境温度。原生流体包裹体均—温度与大小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在野外样品中,次生包裹体的大小大于原生包裹体大小。(2)应用冷冻测温法我们得到了陕北盐盆地奥陶纪马家沟组沉积期的古气温为27-36.9℃。这—古温度高于该研究区近二十年的现代气温,其原因可能是,陕北盐盆地奥陶纪所在的板块纬度位置较现今发生的很大的改变,其所处气候带也从低纬度热带变为中纬度温带;同位素测温结果显示,奥陶纪中期以前气温高于现代,而本样品来自于中奥陶纪的马家沟组地层,所以该地区古气温高于现代平均气温。(3)含有嗜盐菌的包裹体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捕获有嗜盐菌的包裹体比不含嗜盐菌的包裹体体积更大。含有嗜盐菌的包裹体数越多的样品,单个包裹体所捕获的嗜盐菌数量也越大。蒸发温度会影响包裹体中捕获的嗜盐菌的密度,但嗜盐菌形态并不影响包裹体对其的捕获。溶液中原始的嗜盐菌密度,与包裹体内所捕获嗜盐菌的密度没有太大关系。(4)建立了从石盐包裹体提取嗜盐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能够成功提取石盐流体包裹体中捕获的嗜盐菌DNA,并进行了基因序列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4-05-25)
平宏伟,陈红汉,Régis,Thiéry,张晖,李培军[9](2014)在《原油裂解对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捕获压力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原油裂解动力学和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阐述了地质条件下原油裂解过程对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裂解阶段(TR<13%,T<160℃),油包裹体均一温度随原油裂解呈增大趋势,捕获压力呈减小趋势;随着裂解程度增大(TR<24%,T<190℃),油包裹体均一温度随原油裂解呈减小趋势,捕获压力呈增大趋势,但此阶段油包裹体均一温度仍高于初始捕获时均一温度,捕获压力仍小于初始捕获压力;此后,随着原油裂解程度不断增大,油包裹体均一温度持续减小甚至到负值,捕获压力则持续增大甚至超过静岩压力.封闭条件下低程度的原油裂解(T<160℃,TR<13%)只会形成常压或者低压;而较高程度的原油裂解(TR>40%)才会形成超压,甚至超过上覆静岩压力(TR>70%).深部原油裂解气勘探中要特别注意地层温度位于160~190℃范围内的常压到低压油气藏,而地层温度高于190℃原油裂解气勘探应以找超压–超高压油气藏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赵艳军,刘成林,张华,王立成,任彩霞[10](2013)在《古代石盐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方法及古环境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石盐岩中的流体包裹体保留了其沉积时的古水温和组分信息,一直是古环境和矿床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工作,但由于石盐岩易于塑性变形的特性,给其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针对石盐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方法,从单一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的冷冻条件和样品经历高温改造后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两方面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发生明显的完全冷冻结冰情况下,不同冷冻条件下形成气泡后均一温度差别不大(低于3.6℃)。然而,一旦包裹体发生了完全结冰的现象,其均一温度比冷冻至–18℃条件下可高出47.8℃。实验同时表明高温(110℃以上)会引起石盐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没有受到高温影响和测试过程中的低温冷冻干扰情况下,以低的升温速率获得的石盐中单一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可以代表石盐形成时的古水温,其与石盐沉积时的大气温度较为接近,可用于古气候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包裹体均一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杂卤水组分对于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基于NaCl-X-H_2O(X=KCl, MgCl_2,CaCl_2, Na_2SO_4)叁元卤水体系,尝试探讨K~+、Mg~(2+)、Ca~(2+)、SO_4~(2-)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同卤水体系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表明,K~+、Mg~(2+)、Ca~(2+)的存在总体上会导致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偏大,SO_4~(2-)的存在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很小。以NaCl-H_2O体系为参照,NaCl-Na_2SO_4-H_2O体系平均均一温度较之要低,而NaCl-KCl-H_2O、NaCl-MgCl_2-H_2O和NaCl-CaCl_2-H_2O体系与其相反。NaCl-KCl-H_2O体系中的KCl浓度与平均均一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NaCl-MgCl_2-H_2O、NaCl-CaCl_2-H_2O、NaCl-Na_2SO_4-H_2O体系中的w(MgCl_2)、w(CaCl_2)和w(Na_2SO_4)与平均均一温度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平均和最大均一温度分析结果都显示出复杂卤水体系中不同离子及其浓度对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于具有复杂化学组分卤水结晶析出石盐均一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裹体均一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于畅,钟日晨,Ray,Bai,王艳超,凌一凡.一种预测易爆裂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方法[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李俊,程怀德,张西营,李雯霞,海擎宇.NaCl-X-H_2O叁元体系25℃等温蒸发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验研究[J].矿床地质.2019
[3].于新澳.川西坳陷上叁迭统须家河组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4].杨彦波.塔木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J].甘肃科技.2018
[5].于胜波,尚林波,王水龙,樊文苓.热液金刚石压腔外压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影响[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
[6].刘佳林,蔡煜琦,徐浩,庞雅庆,田建吉.诸广南部棉花坑及长排地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对比研究[C].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2015
[7].李景坤,王庆考,邹育良,曾花森,姜宇飞.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压力恢复盆地热史[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
[8].胡彬.石盐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及捕获嗜盐菌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
[9].平宏伟,陈红汉,Régis,Thiéry,张晖,李培军.原油裂解对油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捕获压力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
[10].赵艳军,刘成林,张华,王立成,任彩霞.古代石盐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方法及古环境解释[J].地球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