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诗歌论文-刘世明

北魏诗歌论文-刘世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魏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魏,诗歌,儒家,道家

北魏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明[1](2019)在《论北魏诗歌中的儒道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是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结束了十六国大分裂、大动荡的乱世,统一了中国半壁江山。而北魏诗歌历来都不受学界重视,研究者甚少。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辑,北魏王朝存诗仅有196首,这些诗歌大多反映了作者的儒家思想与道家观念,诗人们或积极进取,或退而葆真,最终将儒道思想内化为人世间最淳朴的真情。(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叶会昌[2](2018)在《北魏孝文帝与北朝诗歌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初年,在鲜卑统治者严酷的政治文化政策之下,文学创作受到打压,北朝诗歌呈现出古拙之风。在祖父拓跋浚、祖母冯太后和父亲拓跋弘影响下,自孝文帝拓跋宏始,全面吸收汉文化,出现了"彬彬之盛"的诗坛现状,宗室、文人、平民纷纷投入诗歌创作之中,山水诗、政治讽谕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各种诗体竞放光辉,并涌现出了温子升这样的大诗人。孝文帝从整体上推动了北朝诗歌的发展,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晓彩[3](2013)在《北魏、北齐对初唐文学的影响——从王绩、王勃诗歌创作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文学发展历程缓慢,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相对复杂。除了学界普遍认可的齐梁文风之外,北魏、北齐文学亦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北魏文学与经学的繁荣,尤其是河汾地区薛、王家族重文学、重经学的传统,为初唐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北齐至隋,以薛道衡为代表的北朝诗人已能融合南北诗风,而王通《续诗》的编纂对充实文学表现内容作用较大。虽然初唐王绩、王勃创作开唐代风气之先与薛氏家族影响有很大关系,但薛氏作品消遣性、点缀性特点明显,极大地削弱了文学感染力,王氏作品终因抒情言志、慷慨不平、自然流露的特点而雄踞于文坛。(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李清霖[4](2009)在《民族融合视阈下的北魏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基本上把整个北中国纳入北魏的版图。自十六国以来便开始杂居共处的各族民众进一步走向融合。北魏的民族融合是空前深入的,鲜卑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之间的互相交融促进了北魏新的文学创作氛围的形成。多元文化背景下,文武兼备型的文人群体开始形成,这是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北魏文人诗歌形式多样,前后期诗作随着鲜卑族汉化的逐步深入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文人诗歌的创作在北方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到南朝诗风的影响。这种转变肇始于北魏中后期,在温子升等人的创作中已经明显出现了唐音的先奏,北魏中后期诗人的创作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南北诗风融合的可能性。北魏诗歌在民族空前融合的的形势下发生发展,本身就蕴含着多民族文化的因子。拓跋部贵族对中原汉民族文化的逐步认同与吸收,在提升鲜卑民族文化水平的同时,又赋予了中原的学术文化以全新的意义。北魏诗歌发展的历史,就是北魏鲜汉民族融合史的真实写照。(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09-05-01)

马立军[5](2005)在《北魏诗歌研究叁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由叁个主题组成。第一个主题是北魏现存诗歌作品的存量分析。在分别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之“北魏卷”、“北齐卷”、“北周卷”和《魏书》、《洛阳伽蓝记》等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北魏文人赋诗情形进行甄别、统计、比较之后,论文认为:现存北魏诗人及其诗歌与北魏实际的诗人诗作相比,在数量上只占很少的比重,在诗歌的质量上不具有充分的说明性,在诗人的成就上也存在可疑性。亦即北魏现存诗人及其诗歌在研究时所具有的可靠性、依赖性、代表性等方面是值得商榷的,在研究时应持慎重的态度。 第二个主题是在第一个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现存诗人、诗作进行分期,结合相关史料分析诗作,对每一个时期诗歌的特点进行总结;在补充论证第一主题的相关论点的同时,大致勾勒出北魏诗歌的发展轨迹;进而认为这一过程基本上是诗歌发展的一次重新演绎,具有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的性质。 北魏诗歌发展的这种特殊性,其成因是复杂的,论文的第叁个主题即是从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角度提供一种解释。论文认为,这种文化作用于北魏诗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诗歌的形式和精神。在形式上是四言、杂言、五言、七言的重新演变,在精神上则是刚健、乐观、质实的诗歌风貌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05-03-01)

曹道衡[6](1990)在《论北魏诗歌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历来论南北朝诗歌的人,大抵只谈南朝,至于北朝,最多也只约略地谈一下后期的温子升、邢劭和魏收,而且往往只是一笔带过。至于北魏一朝百余年的诗歌,更很少有人注意。在这里,笔者试图对北魏诗的发展作一些论述,说明北朝后期诗趋向繁荣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1990年03期)

北魏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魏初年,在鲜卑统治者严酷的政治文化政策之下,文学创作受到打压,北朝诗歌呈现出古拙之风。在祖父拓跋浚、祖母冯太后和父亲拓跋弘影响下,自孝文帝拓跋宏始,全面吸收汉文化,出现了"彬彬之盛"的诗坛现状,宗室、文人、平民纷纷投入诗歌创作之中,山水诗、政治讽谕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各种诗体竞放光辉,并涌现出了温子升这样的大诗人。孝文帝从整体上推动了北朝诗歌的发展,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魏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世明.论北魏诗歌中的儒道观[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

[2].叶会昌.北魏孝文帝与北朝诗歌的演进[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8

[3].杨晓彩.北魏、北齐对初唐文学的影响——从王绩、王勃诗歌创作谈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李清霖.民族融合视阈下的北魏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09

[5].马立军.北魏诗歌研究叁题[D].宁夏大学.2005

[6].曹道衡.论北魏诗歌的发展[J].文史知识.1990

标签:;  ;  ;  ;  

北魏诗歌论文-刘世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