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碳基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质,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碳基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产量不断增加,使其不可避免的释放到环境中难以回收。研究表明碳基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存在于地表水、污水处理系统、沉积物和土壤等多种环境中,成为一类新型的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和毒性等效应。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转化研究刚刚兴起,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酶对碳纳米材料的降解,利用微生物降解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尚且空白,存在微生物资源匮乏、降解机制不明晰以及微生物群落信息缺乏等问题。本论文以碳基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纯菌和微生物群落两个层面对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降解进行系统研究,并解析了纯培养细菌降解碳基纳米材料的胞外机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利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从环境样品中获得能够以氧化石墨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WJW,由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归属于Labrys属。定量PCR分析显示,当菌株WJW以100 mg/L氧化石墨烯为唯一碳源生长时,最大生长量为初始接种量的16.76±3.21倍。考察菌株WJW的芳香烃降解特性,发现菌株WJW具有多种含氮芳香烃及多环芳香烃的降解能力。菌株WJW生长细胞可以在84小时内完全降解100 mg/L的苯和萘,能够降解部分菲、芘和苯并[a]芘;菌株WJW降解苯、萘和菲时可以耐受1-3%的盐度,当外加60 mg/L的Tween-80时,降解速率最快,休眠细胞比生长细胞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菌株WJW降解氧化石墨烯后碳层出现明显空洞及更多破损。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氧化石墨烯上产生的平均空洞大小为49.8±36.6 nm,平均的空洞间距离为19.2±15.6nm。氧化石墨烯在降解前后表面含氧官能团也出现明显变化,其中初始占比32.75%的环氧基和烷氧基在降解后完全消失。称重实验显示,菌株作用20天后,约30.89±6.43 wt%的氧化石墨烯被降解。多种具有芳香烃结构的中间产物在降解过程中被检测到,其中包括苯甲酸等典型的微生物芳香烃代谢下游产物。利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对菌株WJW降解氧化石墨烯的途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共有7140个蛋白编码序列,蛋白质组检测到3350个蛋白,其中124个蛋白显著上调,520个蛋白显著下调。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部分上调蛋白可能参与氧化、苯环断裂以及中间产物的跨膜运输等过程。推测氧化石墨烯的降解途径为先降解成苯甲酸盐类小分子芳烃,并通过下游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以及丁酸甲酯等途径进行进一步代谢。选取5种典型碳基纳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氧化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富勒烯C60,进一步研究菌株WJW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JW能够以5种碳基纳米材料为唯一碳源生长,菌株在100 mg/LC60体系中生长量最大,约为初始接种量的25.76±1.85倍;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体系中生长量最小,约为初始接种量的2.58±0.13倍。降解后的碳基纳米材料均出现更多缺陷并伴随含氧官能团比例的变化,其中C60失去了初始的球型结构。五种碳基纳米材料在20天内的降解比率(10%-70%)受到碳基纳米材料性质的影响。碳基纳米材料降解过程中检测到多种芳烃中间产物,其中还原氧化石墨烯体系中的中间产物种类最多。对菌株WJW降解包含氧化石墨烯在内的6种碳基纳米材料的胞外机制进行解析,结果显示羟基自由基在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菌株分泌的铁载体与体系中的Fe(Ⅲ)络合并还原Fe(Ⅲ)生成Fe(Ⅱ),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形成Fe(Ⅲ)/Fe(Ⅱ)-铁载体,循环发生Fenton-like反应。构建了三组序批式反应器利用活性污泥法模拟生活废水处理,分别投加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考察其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器的出水指标显示,高浓度氧化石墨烯对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效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显著降低了污泥群落的微生物总量,表明了氧化石墨烯对微生物群落具有一定毒性效应。氧化石墨烯在污泥群落作用下出现了明显的破损,拉曼光谱的ID/IG结果由初始0.812显著升高至1.112~1.292,证实了微生物群落对氧化石墨烯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污泥群落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高浓度氧化石墨烯对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存在显著影响,Saccharibacteria genera incertae sedis(28.05%)和(24.17%)为主要的优势细菌属。此外高浓度氧化石墨烯显著降低了污泥群落中与好氧化能异养、发酵以及氮元素循环相关的功能,可能导致了反应器处理效率的降低。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王经伟
导师: 曲媛媛
关键词: 碳基纳米材料,蛋白质组学,反应,微生物群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604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13-0077)
分类号: X172;X703
DOI: 10.26991/d.cnki.gdllu.2019.003632
总页数: 153
文件大小: 13089K
下载量: 77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述纳米材料的生产现状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5)
- [2].我国纳米材料发展问题与前景展望[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3].法国对纳米材料实施申报制度[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4].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纳米材料分类新标准[J]. 中国粉体工业 2010(05)
- [5].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1(04)
- [6].我国正式实施七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2)
- [7].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电子工业革命[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1)
- [8].工程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评价[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9].介孔纳米材料在抗衰化妆品中的应用[J]. 新型工业化 2019(10)
- [10].纳米材料对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扩散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5)
- [11].基于纳米材料改良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20(03)
- [12].“纳米材料”专题序言[J]. 材料工程 2020(04)
- [13].纳米材料功能整理纺织品的研究及发展现状[J]. 纺织导报 2020(04)
- [14].纳米材料导论课程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原则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2)
- [15].多功能空心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5)
- [16].光热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17].多孔纳米材料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7)
- [18].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制备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20(12)
- [19].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5)
- [20].基于2D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传感[J]. 化工科技 2020(03)
- [21].碳基纳米材料: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访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所长荣峻峰[J]. 中国石化 2020(07)
- [22].一维钴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磁学应用[J]. 稀有金属 2020(07)
- [23].纳米材料定义与分类[J]. 轻金属 2020(05)
- [24].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时间分辨成像[J]. 发光学报 2020(09)
- [25].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J]. 分析试验室 2020(10)
- [26].丛枝菌根真菌对环境纳米材料的响应及减毒效应[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5)
- [27].纳米材料对底栖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4)
- [28].功能核酸纳米材料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应用[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20(04)
- [29].光功能纳米材料与肿瘤光学治疗展望[J]. 发光学报 2020(11)
- [30].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