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包括有刀片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刀片组件可组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该刀片组件经安装后可露出安装座外,所述刀片组件上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第二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和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第一刀片的穿刺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染色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这种纹眉刀刀头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不仅纹眉时操作方便、染色效果好,此外具有较高的纹眉效率,还能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刀片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刀片组件可组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该刀片组件经安装后可露出安装座外,所述刀片组件上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所述第二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和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所述第一刀片的穿刺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染色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
设计方案
1.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刀片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刀片组件可组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该刀片组件经安装后可露出安装座外,所述刀片组件上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
所述第一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
所述第二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和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
所述第一刀片的穿刺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染色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安装部与所述染色部之间设置有刀体本部,所述刀体本部上设置有若干穿透刀体本部的点状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部为第二刀片上带有若干裂口的斜头齿状刀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安装部与所述穿刺部之间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包括若干安装于所述第一刀片安装部的穿刺针,若干所述穿刺针紧密排布形成包括导向部与穿刺部的致密刀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尖头穿刺针,穿刺针包括尖头区与穿刺针本体,所述尖头区形成穿刺部,若干所述穿刺针本体形成导向部,相邻穿刺针本体间形成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穿刺针的尖头区之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为向所属于第一刀片左右两侧中任意一侧斜向设置的斜头样穿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安装部与第一刀片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安装齿,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齿卡接匹配的结合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且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笔刀头。
背景技术
绣眉实际上是一种创伤性皮肤着色,将色素植于皮肤组织内形成稳定的色块,由于表皮很薄,成半透明状,色素通过表皮层,呈现出色泽达到掩盖瑕疵、扬长避短、修饰美化的作用。
传统的纹眉笔采取安装于安装座上的纹眉针穿刺皮肤,再通过纹眉针的针头蘸取纹眉墨水对皮肤进行着色。然而这样的纹眉笔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这样的纹眉笔操作不便,蘸色穿刺分为两个步骤,增大了工序的操作难度,也增加了耗时;
其次,蘸取的纹眉墨水无法形成稳定均匀的染色,使得染色的深浅浓度差距较大,纹眉效果高度依赖操作人员自身的水平,美容场所需要过多耗费人力物力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使得纹眉技术的成本提高;
再者,单针穿刺纹眉的效率很低;
此外,在使用的卫生问题上也有很大隐患,除非专人专用一直纹眉笔,否则容易发生感染与传染病传播。
基于此,专利号为CN20162013891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纹眉针且具有排针设置的纹眉笔,不仅纹眉针可更换,也通过排针设置增大了纹眉效率。然而依旧没有解决纹眉笔染色困难、染色不均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刀头,不仅纹眉时操作方便、染色效果好,此外具有较高的纹眉效率,还能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
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刀头,包括有刀片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刀片组件可组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该刀片组件经安装后可露出安装座外,所述刀片组件上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所述刀片组件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第二刀片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和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第一刀片的穿刺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染色部外缘露出安装座的距离。
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刀片与安装座可拆卸配合,针对不同的人群只需更换刀片即可实现安全卫生的纹眉效果。
纹眉墨水沿着导向部流向刀片刀缘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部分,无需额外蘸取纹眉墨水。
第一刀片专职于切割刺穿皮肤,第二刀片专职于染色。但两个刀片除去各自专职的作用外,因导向部的设置,第一刀片也具备染色功能;而第二刀片原本作为刀片也具有切割功能。故而既专刀片专用又将功能统一于同一纹眉刀上,既提高了效率,又方便了操作。
将适合切割穿刺的第一刀片的刀尖外缘稍露出与第二刀片外,其作用在于更加方便切割穿刺操作,也在于防止第二刀片无故损伤皮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刀片安装部与所述染色部之间设置有刀体本部,所述刀体本部上设置有若干穿透刀体本部的点状孔。点状孔的作用在于防止纹眉墨水囤积于两刀片之间,有助于纹眉墨水的有效流动和平均分散于刀片各处,也即更加有利于染色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部为第二刀片上带有若干裂口的斜头齿状刀缘,裂口的设置在于更进一步引导纹眉墨水流向此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片安装部与所述穿刺部之间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片包括若干安装于所述第一刀片安装部的穿刺针,若干所述穿刺针紧密排布形成包括导向部与穿刺部的致密刀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刺针为尖头穿刺针,穿刺针包括尖头区与穿刺针本体,所述尖头区形成穿刺部,若干所述穿刺针本体形成导向部,相邻穿刺针本体间形成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穿刺针的尖头区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刺部为向所属于第一刀片左右两侧中任意一侧斜向设置的斜头样穿刺部。
若干穿刺针的设置,使得对被纹眉者的皮肤所造成不必要损伤减少,针与针之间自然形成的间隙称为引导墨水流动的导向部。针尖之间的空隙也起到引导墨水流向的作用,斜头的设置是为了配合使用者的握笔习惯,以便达到更方便的操作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刀片安装部与第一刀片安装部上均设置有安装齿,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齿卡接匹配的结合槽。安装齿与结合槽的设置使得刀片的安装更加稳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头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刀片组件中第二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刀片组件中第一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刀片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原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刀头,包括有刀片组件1和安装座2。安装座2是适用于安放刀片组件1的,刀片组件1可组卸的装设于所述安装座2上。在不同人使用时,可将刀片组件1拆下、更换、安装新的刀片组件1于安装座2上。刀片组件1安装在安装座2上以后,刀片组件1部分隐藏于安装座2内,剩余的刀片组件1可露出安装座2外供使用者使用。
刀片组件1上设置有供纹眉墨水流动并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3。这样的纹眉刀头适用于具备上料功能的纹眉笔。纹眉笔中的墨囊中的墨水经导向部3流向刀片组件1的刀缘,方便上色。
所述刀片组件1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
第一刀片4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40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41。第一刀片安装部40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穿刺部41可用于切割、穿刺皮肤。但穿刺部41并不仅仅只有穿刺皮肤的功能,经导向部3引导,也会有部分纹眉墨水流经此处,同样可通过此部分结构上色。但是比起上色,穿刺部41更重要的功能在于穿刺皮肤。
第二刀片5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50和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51。第二刀片安装部50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染色部51主要用于对切割、穿刺后的皮肤进行染色,当然,该部分也具备勾画线条,描摹眉部轮廓的功能。此外,作为刀片,所述的染色部51在必要时也可使皮肤形成创伤破损,但染色部51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已破损皮肤的上色。
第一刀片4的穿刺部4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5染色部5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也即,第一刀片4为了方便切割,其刀尖部分需要微微略高于第二刀片5的刀尖。如图3所示,但二者间的间距不应相差过大,否则不利于第二刀片5的上色。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刀头,包括有刀片组件1和安装座2。安装座2适用于安放刀片组件1的,刀片组件1可组卸的装设于所述安装座2上。刀片组件1安装在安装座2上以后,刀片组件1部分隐藏于安装座2内,剩余的刀片组件1可露出安装座2外供使用者使用。刀片组件1上设置有供纹眉墨水流动并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3。这样的纹眉刀头适用于具备上料功能的纹眉笔。纹眉笔中的墨囊中的墨水经导向部3流向刀片组件1的刀缘,方便上色。刀片组件1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
第一刀片4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40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41。第一刀片安装部40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穿刺部41可用于切割、穿刺皮肤。第一刀片安装部40与所述穿刺部41之间设置有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411。
第二刀片5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50,和能使纹眉墨水均匀分布于皮肤并能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51。第二刀片安装部50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染色部51主要用于对切割、穿刺后的皮肤进行染色。第二刀片安装部50与染色部51之间设置有刀体本部52,所述刀体本部52上设置有若干穿透刀体本部52的点状孔520。这些点状孔520的作用在于防止墨水囤积于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之间:当墨水流经时,不因为操作者的姿势变换,如笔头长时间下垂等动作,影响墨水的流畅性。这些点状孔520能够恰如其分地将多余的墨水引致第二刀片5远离所述第一刀片4的外侧,使用者可经人工擦拭除去多余的纹眉墨水。
染色部51接触皮肤的刀缘为带有若干裂口521的斜头锯齿522状刀刃。如图4所示,锯齿为斜头锯齿522,锯齿与锯齿之间带有裂口521,裂口521在于方便墨水引流。
第一刀片4的穿刺部4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5染色部5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也即,第一刀片4为了方便切割,其刀尖部分需要微微略高于第二刀片5的刀尖。
实施例3:
一种适用于自动上料式纹眉笔的纹眉刀刀头,包括有刀片组件1和安装座2。安装座2适用于安放刀片组件1的,刀片组件1可组卸的装设于所述安装座2上。刀片组件1安装在安装座2上以后,刀片组件1部分可露出安装座2外供使用者使用。刀片组件1上设置有供纹眉墨水流动并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导向部3。刀片组件1包括有紧密贴合的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
第一刀片4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一刀片安装部40和穿刺皮肤的穿刺部41。第一刀片安装部40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穿刺部41可用于切割、穿刺皮肤。
第一刀片4包括若干安装于所述第一刀片安装部40的穿刺针7,若干所述穿刺针7紧密排布形成致密刀片,若干穿刺针7醒了包括导向部3与穿刺部41在内的第一刀片4结构。这些穿刺针7为尖头穿刺针7,包括尖头区71与穿刺针本体72。尖头区71形成斜头样穿刺部41,也即,通过排针的设置使得第一刀片4用于切割穿刺的刀缘与安装座2的距离,向第一刀片4左右两侧的任意一侧递减。这种斜头设置如图3、5所示,从刀片的正面投影看,既可以是直线的斜向设置,也可以是略带弧形的斜向设置。相邻穿刺针7的尖头区71之间存在间隙,这是为了减少对被纹眉者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过多的损伤,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将纹眉区的每一个地方都划破,只需要在部分伤口点上色,即可达到纹眉效果
而若干穿刺针本体72则形成了导向部3,穿刺针本体72表面带有弧度,相邻的穿刺针7之间自然形成引导纹眉墨水流动的引导槽411。
第二刀片5包括有与所述安装座2相连的第二刀片安装部50,和能使纹眉墨水均匀分布于皮肤并能使皮肤染色的染色部51。第二刀片安装部50上设置有安装齿500,安装座2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安装齿500卡接匹配的结合槽。第二刀片5通过安装齿500与结合槽的配合连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
染色部51主要用于对切割、穿刺后的皮肤进行染色。第二刀片安装部50与染色部51之间设置有刀体本部52,所述刀体本部52上设置有若干穿透刀体本部52的点状孔520。此外,第二刀片5的染色部51相较于刀体本部52宽度增大并形成第二刀片5的铲状刀头53。染色部51接触皮肤的刀缘为带有若干裂口521的平头锯齿522状刀刃。锯齿为斜头锯齿522,锯齿与锯齿之间带有裂口521,裂口521在于方便墨水引流。
第一刀片4的穿刺部4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片5染色部51外缘露出安装座2的距离。也即,第一刀片4为了方便切割,其刀尖部分需要微微略高于第二刀片5的刀尖。
需声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纹眉笔。这种纹眉笔具有装有纹眉墨水的墨囊和与墨囊相连的上料通道,该上料机构与所述纹眉刀刀头相连,从而无需从外部蘸取纹眉墨水,是谓自动上料。
此外,以上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449.2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90602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61M37/00
专利分类号:A61M37/00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温州针功夫美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针功夫美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汽车南站大楼二楼201室
发明人:杨和彬
第一发明人:杨和彬
当前权利人:温州针功夫美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加利
代理机构:33258
代理机构编号: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