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合成杂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遗传渗入
人工合成杂种论文文献综述
孙欢,余青兰,赵志刚[1](2018)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衍生材料与叁个甘蓝型油菜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考察F1的单株产量,同时通过SSR与AFLP分子标记检测杂交亲本中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遗传片段的渗入情况,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杂交F_1在单株产量上中亲优势达到100%,优势最显着的杂交组合是栽培种与人工种组配的杂交;超亲优势方面,除了1469×RQQ(人工合成种与青油14号杂交后回交一代的自交稳定系)之外,所有的杂交组合F_1单株产量都表现为正向超标优势,平均达到29.02%;F_1单株产量超标优势表现较好的亲本有WR(伟杰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3个品系,其它杂交后代表现为负向超标优势。2.分析杂种中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遗传渗入率对杂种产量性状的影响发现,单株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是1469×WR,其亲本材料中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遗传渗入率为40.60%。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较高遗传渗入率对部分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利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衍生材料与甘蓝型油菜栽培种进行杂交,各杂交组合F_1在产量相关性状上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并且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在部分组合杂种一代中较高的遗传渗入对杂种产量相关性状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孙欢[2](2018)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叁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考察F1代的单株产量、果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同时通过SSR(简单重复序列)与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杂交亲本中人工合成种遗传片段的渗入情况,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进行分析。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将27份材料与叁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栽培种进行聚类分析,挑选出与叁个栽培种遗传距离较远的12份材料作为父本,然后与叁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2.F1代产量叁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代的果粒数、全株果数和千粒重性状上,部分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明显,其中以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和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作为亲本材料的杂交F1代在产量叁因素上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可以作为杂交育种的种质资源。3.F1代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杂交F1代在单株产量上中亲优势达到100%,优势最显着的杂交组合是栽培种与人工种组配的杂交;超亲优势方面,除了1469×RQQ(人工合成种与青油14号杂交后回交一代的自交稳定系)之外,所有的杂交组合F1代单株产量都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平均达到29.02%;F1代单株产量超标优势表现较好的亲本有WR(伟杰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3个品系,其它杂交后代表现为负向超标优势。4.分析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亲本材料中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单株产量、千粒重和全株果数呈正相关,与果粒数显着负相关。综上所述,利用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叁个栽培种进行杂交,各杂交组合F1代在产量相关性状上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表现。并且F1代中人工种遗传渗入对产量相关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在杂交育种中可以做为一份新型种质资源,其宽泛的遗传基础以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为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变异来源。(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大为[3](2016)在《人工合成芸薹属杂种及异源四倍体的转录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源多倍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是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植物异源多倍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遗传、表观遗传、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促使多倍体产生新的表型,进而适应新的环境。芸薹属(Brassica)包括叁个二倍体种、多倍化形成的叁个异源四倍体种,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蔬菜、观赏及饲料作物,同时也是研究异源多倍化的模式植物。前人将叁个芸薹属栽培二倍体种白菜(B.rapa,AA,2n=20)、黑芥(B.nigra,BB,2n=16)、甘蓝(B.oleracea,CC,2n=18)成对杂交,人工合成了叁个异源四倍体,即甘蓝型油菜(B.napus,AACC/CCAA,2n=38)、芥菜型油菜(B.juncea,AABB,2n=36)、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BBCC,2n=34)。本研究利用RNA-Seq对上述人工合成材料进行转录组研究,揭示芸薹属异源多倍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同时,将从甘蓝型油菜中分离出的白菜型油菜和天然白菜与与同一甘蓝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AC,n=19)并进行转录组比较,以揭示杂交和驯化过程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芸薹属异源四倍体的转录组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芸薹属叁个基本种(AA,BB,CC)和远缘杂交人工合成的四个异源四倍体种(AABB,BBCC,CCAA,AACC)两个组织(叶片,角果皮)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异源四倍体两个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不同组织、不同基因组背景下,超亲表达基因数目和功能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基因在角果皮中相比叶片更倾向于超亲上调表达。同时,与硫代葡萄糖苷合成和DNA甲基化相关的基因在大部分异源四倍体中超亲上调表达,表明与适应性相关的基因在多倍化早期就受到调控。虽然沉默和新表达的基因总数不存在差异,但在样品间两者呈负相关,表明在植物发育过程中两者存在平衡。正反交合成的两个甘蓝型油菜之间也存在比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但在两个组织中共同差异上调和下调表达的基因,无论数目还是功能上都非常相似,暗示核质互作也可能存在某种平衡机制。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聚类分析推测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可能和芸薹属四倍体中的核仁显性梯度(B>A>C)相关。总之,芸薹属异源四倍化早期存在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有利于其在自然界中快速稳定、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2.分离白菜遗传图谱的构建与比较前人将甘蓝型油菜品种“奥罗”(Oro)与菘蓝杂交并连续回交两次,诱导C基因组染色体选择性丢失,分离出了白菜型油菜。将该分离白菜型油菜通过小孢子纯化后和测序白菜Chiifu杂交,利用F2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90个标记(其中包括180对SSR引物,10对InDel引物)、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证实了分离白菜基因组的完整性,不存在染色体的缺失或代换。进一步和已有的白菜及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图谱比较发现,在多条染色体上存在重排事件。已有图谱和天然白菜相比,约有76%的标记在两者之间存在共线性,这与甘蓝型油菜A基因和白菜之间77%的共线性比例接近;和甘蓝型油菜A基因相比,其共线性标记的比例更高(84%),表明分离白菜基因组结构可能更偏向于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此外,在A1和A9连锁群发现了两处共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在远缘杂交或A基因组分离过程中造成的新的重排。3.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的转录组研究分别用从“奥罗”分离的白菜型油菜和天然白菜与同一甘蓝杂交,人工合成两个甘蓝型油菜杂种(AC,n=19)。通过对这两个杂种及天然甘蓝型油菜“奥罗”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以研究经过异源多倍化的A基因组及自然进化的A基因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两个杂种中大部分基因表现为加性表达,超亲表达相对较少,但在天然四倍体中非加性表达和超亲表达基因数目却显着增多。在合成杂种和天然四倍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基因表现为表达水平显性(Expression level dominance;ELD)。A-ELD和C-ELD除了基因数目上相近,没有基因组偏向性外,两者在功能上也非常相似。通过比较部分同源基因在亲本和后代中的表达情况,发现亲本中的表达模式大部分遗传到合成杂种/天然四倍体,尤其是当基因对表达不存在差异时。和表达水平显性一样,部分同源偏向表达(Homoeolog expressions bias)也存在基因组间平衡。总之,表达水平显性和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在最初杂交时就不存在基因组偏向性表达,且这种基因组表达平衡状态在长期驯化过程中得以保持。虽然两个杂种间基因表达模式高度保守,但分离白菜的合成杂种中非加性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的基因/基因对数目都比天然白菜的合成杂种中要少,表明经过异源多倍化的A基因组比天然的可能对杂交有更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蒋进[4](2014)在《含人工合成小麦血缘的重组自交系和秦岭黑麦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含有人工合成小麦SHW-L1血缘的重组自交系RIL66、RIL181分别与秦岭黑麦杂交,杂种F1连续自交后代F4进行农艺性状优良单株选择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在重组自交系RIL66与秦岭黑麦的杂种F1连续自交获得的F4代,利用形态学选择了10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细胞学研究发现,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42,其中8株已不含黑麦染色体,R基因组染色体在F1自交后代中优先丢失,形成了与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的六倍体小麦。另外2株含有黑麦的遗传物质,荧光原位杂交鉴定结果表明,一个为2R单体代换,一个为2RS-?易位。人工接种混合生理小种(条中30、条中31、条中32、水源11-4、水源11-5和川麦42),待诱发材料充分发病时,鉴定得到16号株系(不含黑麦染色体)对条锈有一定抗性。2.在重组自交系RIL181与秦岭黑麦的杂种F1连续自交获得的F4代,经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得到一个新的1BL.1RS易位系A-2,该易位系的1RS来自秦岭黑麦,不同于德国黑麦Petkus。对A-2自交结实S1代进行醇溶蛋白分析,发现不同籽粒醇溶蛋白带纹完全相同,都具有黑麦1RS染色体编码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而对A-2自交结实S2代11个单株后代的籽粒进行醇溶蛋白A-PAGE分析发现,有4个单株后代的籽粒醇溶蛋白带纹发生了分离,出现了两种现象:一部分种子的醇溶蛋白具有黑麦1RS编码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一部分种子的醇溶蛋白带纹发生了变异,部分带纹丢失,同时黑麦1RS编码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发生丢失,变异率为44.44%。对没有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的材料进行原位杂交鉴定,发现染色体数目为42,但是没有黑麦的杂交信号,说明没有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的材料为非1BL.1RS易位系。A-2自交结实S2代1BL.1RS易位系与非1BL.1RS易位系共存,条锈菌混合接种鉴定表明,A-2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赵永国,肖玲,卢长明[5](2011)在《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_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BN)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叁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着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叁种类型组合中无显着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赵永国[6](2009)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亲本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是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而作为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十分狭窄,且研究主要集中于高产、优质等少数目标性状,加剧了其遗传基础缩小的趋势,为甘蓝型油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通过二倍体亲本种杂交、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有着极为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与栽培油菜亲缘关系较远,如能引入当前油菜杂交育种,将对加快杂种优势利用与保持油菜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栽培油菜杂交,进行杂种优势利用,已经展现出较好潜力,但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NRFl(人工油菜与栽培油菜F1杂种,hybrid crossed by B.napus cultivars and resynthesized rapeseeds,NRF1)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与利用可行性、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杂种产量的限制因子及内源激素与产量性状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利用多学科交叉方式,从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激素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对NRF1杂种产量优势及其限制因子进行了剖析。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4个栽培油菜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56个F1组合分为RS×RS、NRFl(包括RS×BN和BN×RS两种组合)和BN×BN叁种类型,系统研究了NRF1杂种产量性状等的杂种优势,讨论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利用可行性,并以Hayman方法研究NRF1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对其基因效应与亲本产量性状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SSR和SRAP分子标记研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测定不同类型油菜F1杂种及亲本的内源激素含量,研究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优势变化规律,讨论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同时,通过研究NRF1杂种的自交不亲和特性、花粉育性和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特征,探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产量限制因子一每角粒数的主要机制。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产量性状遗传特性1.1所有56个F1组合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为-1.53%~134.42%,平均为32.77%,除R7×R13外,其它55个组合均表现正向优势,3个产量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以单株角果数最高,平均为24.49%,其次为每角粒数,平均为15.71%,千粒重优势最低,平均为1.22%。种子含油量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优势强度低于单株产量,含油量中亲优势介于-8.47%~15.07%之间,平均为4.43%,其中44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占总数的78.57%。1.2将所有F1组合分为RS×Rs、BN×BN和NR叁种类型,NRF1杂种显示出比双亲更强的营养生长优势,在所有性状上均与双亲均值达到显着差异水平,与对照ZS10相比,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主花序长和单株角果数等农艺性状也普遍表现出较高的优势。1.3 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所占比例为21.88%,其中05Rl×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行性。产量组成因子结果表明:NRF1组合的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着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3种类型组合中无显着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11.58)>RS×RS(8.28),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1.4 NRF1组合的产量与产量组成因子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单株产量和每角粒数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其遗传表现为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则表现为显性效应方差大于加性效应方差。Wr+Vr与亲本的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每角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62,-0.41和0.47,表明显性基因增加前叁个性状的表现值而减少每角粒数。所有56个F1组合中,单株产量最高的2个组合ZS10×XY15和05R1×XY15,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最高,在杂交育种时,应首先选择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同时注重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1.5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和0.07,均未达到显着相关水平,通过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难以预测F1产量优势表现。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遗传距离与遗传多样性2.1 SSR和SRAP两种标记在24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68条多态性带,其中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条带;19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9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条带,SRAP引物扩增多态性优于SSR标记。2.2 UPGMA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与栽培油菜在遗传相似系数O.54处分为单独的2类,两类材料间的遗传基础差异显着,且前者具有更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3杂种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性状关系3.1激素含量在不同组合、不同时期差异很大,3个杂交组合中GA和iPA含量在不同时期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即从苗期到蕾苔期逐渐升高,并在花期达到最高值,随后在15DAP角果中迅速降低。3.2所有时期的iPA含量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都为正相关关系,且叁个杂交组合的iPA在所有时期均表现很强的正向优势,表明iPA对产量性状有重要作用,可能通过加快细胞分裂速度,使杂种产生更多的角果数和粒数,并产生较高的产量。3.3参试材料在花期花蕾中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表明内源激素含量主要由基因型控制,且GA和iPA在花蕾中含量最高,花期花蕾是内源激素调控的主要器官。4 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优势主要限制因子(每角粒数)的可能机理4.1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结果表明,NRF1杂种存在着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不亲和特性的强弱与NRF1杂种结实性密切相关。其中以R2为人工品系亲本的NRF1杂种,其花交结角率、每花结籽数和每角结籽数分别为46.9%、4.3和9.2粒种子,高于其它RS为亲本时的NRF1组合,表明以R2为亲本的NRF1杂种具有相对较强的自交亲和特性,以此推断:以自交亲和性好的人工合成油菜为亲本时,可以显着提高NRF1杂种的结实性。完全双列杂交实验中,32个NRF1组合,只有4个组合的每角粒数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分别为:05R1×S72、05R1×HYl 5、05R1×XY15和05R4×xY15,其中的05R1跟R2是同一材料,这4个组合同时是所有32NRF1组合单株产量最高的4个组合。可见,提高NRF1杂种的自交亲和性,改善杂种结实性,可显着提高产量水平。4.2 NRF1杂种在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出现异常,但在后期I及以后趋于正常;同时,虽然NRF1杂种的花粉育性(平均为80.7%)低于对照中双9号,但与花器官发育正常与否没有显着关系,表明NRF1杂种的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较低的花粉育性不是导致其结角率和结实性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9-12-01)
葛贤宏[7](2007)在《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芸苔属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的新细胞学现象及其遗传控制;芸苔属6个栽培种与诸葛菜属间杂种中的染色体行为受芸苔属亲本种含有的染色体组的影响;3个四倍体种与诸葛菜杂种中的不同染色体行为及差异,可由3个二倍体种与诸葛菜杂种中的不同染色体行为解释或预测。这是继假配生殖(Pseudogamy)、半配生殖(Semigamy)和染色体消除(Chromosome elimination)之后,植物远缘杂交中观察到的新染色体行为,丰富了植物遗传学的内容。为了更深入研究染色体组分开现象的遗传和发生机制,本研究拟进行诸葛菜与人工合成的芸苔属异源六倍体(2n=54,AABBCC)的杂交。利用普通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ed DNA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对杂种及其后代作系统的研究,探讨来源于叁个不同基因组的芸薹属染色体在杂种细胞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为此我们合成了叁个不同来源的叁基因组杂种,分别为埃塞俄比亚芥“G0-11”(B.carinata A.Braun,2n=34,BBCC)×白菜“上海青”(B.camprists,2n=20,AA)(组合BC.A),甘蓝型油菜“中油821”(B.napus,2n=38,AACC)×黑芥(B.nigra(L.)Koch,2n=16)(组合AC.B),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黑芥(组合A.C.B)的杂种一代。通过加倍获得叁个不同来源的六倍体(分别表示为六倍体Ⅰ,Ⅱ,Ⅲ),在细胞学观察的基础上以确认为六倍体的植株为母本与诸葛菜杂交。主要结果如下:1.普通细胞学分析表明叁个叁基因组杂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较高数目的二价体形成。组合BC.A、AC.B、A.C.B分别有88.2%,96.8%和91.2%的细胞包含有6—10个二价体。同时包含有少于8个单价体的细胞比例在组合间有较大的差异,分别为14.7%,24.5%和29.8%。GISH分析表明叁个组合的杂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相当比例的B基因组染色体参与了异源的染色体配对。叁个组合中分别有31.9%,45.4%和50%的细胞包含有至少一条B基因组染色体参与了异源配对;在AC.B、A.C.B组合中同一个细胞中最多有叁条B基因组染色体参与了异源的配对,而在组合BC.A最多只有两条。同时,分别有10.9%,16.6%和9.4%的花粉母细胞细胞至少形成一对B基因组染色体间的二价体。叁个组合中,同一细胞中均出现了最多有两个二价体完全由B基因组染色体形成。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芸薹属叁个基因组在基因组间及基因组内存在的同源性。2.六倍体Ⅰ、Ⅱ、Ⅲ与诸葛菜杂交分别获得30,4及3株杂种单株,每个单株均来自不同的胚。杂种一代在表型上与母本的六倍体及六倍体自交后代有较大的差别,在苗期的叶形及成年植株茎杆颜色上表现有父本的特征。普通细胞学观察表明,所有单株的体细胞均由具不同数目染色体的细胞组成,即均为混倍体。体细胞最高的染色体数目为46,最低为20。杂种单株体细胞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染色体数目有叁种,一是44,有32株;二是42,有4株;叁是36,有1株。可能的是杂种植株在合子细胞形成后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染色体组加倍和部分染色体消除的过程。3.GISH分析表明,所有杂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诸葛菜的整条或者染色体的片段。同时根据B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结果,以细胞中B基因组染色体的数目及减数分裂时的配对及分离的方式,将所有杂种植株分为叁大类:Ⅰ类具有16条B基因组染色体,以8Ⅱ的方式配对,以8:8分离,共32株;Ⅱ类具有14条B基因组染色体,以6Ⅱ+2Ⅰ方式配对,以7:7或者6:8的方式分离,共4株:Ⅲ类植株包含有上述两种细胞类型类型,共1株。GISH结果同时表明,六倍体Ⅰ中一对带有rDNA位点的A基因组染色体在所有杂种中均只有一条。GISH的结果表明所有的诸葛菜染色体在合子的发育过程中被全部消除。4.杂种一代的AFLP分析表明,六倍体Ⅰ与诸葛菜的杂种中具有较多诸葛菜的特异带,诸葛菜特异带占该单株的总带数的百分比在4.8%到7.1%之间。同时杂种单株中出现了母本的缺失带和双亲均无的新带,表明外源遗传物质的进入引起受体基因组结构的变化。六倍体Ⅱ、Ⅲ与诸葛菜的所有杂种中,25对引物中只有3对引物能够扩出诸葛菜的特异带,但是母本缺失带和新带的数量较多。5.六倍体与诸葛菜杂种及后代的AFLP,普通细胞学,表型及杂交分析表明,杂种及后代在基因组组成上更偏向于芥菜型油菜。由于B基因组染色体在绝大多数的杂种植株中均是完整的,说明所有杂种一代单株种中C基因组被消除或者说丢失的染色体要多于A基因组染色体,即在杂种细胞中叁个基因组染色体表现出B>A>C的稳定性关系。6.SSCP分析发现在叁种六倍体及六倍体与诸葛菜的杂种中,A/C来源的rRNA基因只在一个杂种植株中表达,而B基因组来源的rRNA基因在所有单株中均表达。A/C来源的rRNA基因表达的单株中B基因组染色体为14条,我们认为缺少的染色体上载有rDNA位点,该染色体的缺失导致核仁显性关系的变化。7.在六倍体Ⅰ和诸葛菜杂种一代的两个单株中,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当且仅当四分体形成时,小孢子中的染色质重新收缩呈染色体状,染色体随后随机的分到两极或者多极,同时在这些细胞中发现了两极和多极的纺锤体。随后细胞质分裂,单个的小孢子被分成了大小不等的几个微小孢子。原位杂交分析表明,染色体分离前没有经历复制的过程;染色体的两极或者多极分离是完全随机的,没有基因组的特异性。在另外一些细胞中,四分体形成后,四个小孢子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细胞,染色体数目随之上升。这两种异常情况是相伴发生的,但是细胞额外分裂的频率要远高于融合的频率。这两种小孢子发育的异常只发生在两个植株的部分四分体中,甚至于同一个四分体的个别细胞中。8.六倍体Ⅲ和诸葛菜杂种的一个单株中,减数分裂粗线期之前未见异常,粗线期之后,染色体缺少配对的过程,单价体聚集在一起。聚在一起的染色体总是出现在细胞的边缘。随后这些染色体随机的分向两极,但是细胞质并不分裂,导致双核细胞的形成,双核细胞停止了进一步的发育。这些细胞在后期形成外壁,染色深,似成熟的花粉,但是细胞内空洞无物。在这些异常分裂的花粉母细胞中未发现纺锤体的出现。最后,我们认为芸薹属六倍体与诸葛菜杂种的染色体行为不同于二倍体或者四倍体与诸葛菜杂种的染色体行为。我们推测合子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染色体组的加倍与双亲染色体组的部分分开。在染色体组部分分开的过程中,母本染色体的分开具有基因组的特异性,可能的是较多的C基因组染色体分到了诸葛菜染色体的一极,而包含有较多诸葛菜染色体的细胞最后被消除导致有较多C基因组染色体的消除。而B基因组染色体、较多的A基因组染色体、部分的C基因组及少量的诸葛菜染色体分到了同一极,但诸葛菜染色体在随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被消除。由于染色体的稳定性关系与核仁显性的一致性,我们认为基因组特异性rRNA基因的表达有助于该基因组染色体的稳定存在。诸葛菜染色体在消除的过程中亦可能与其他基因组的染色体发生交换和重组导致其遗传物质渗入。外源遗传物质的进入导致受体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例如,杂种AFLP新带型的出现和小孢子发育的异常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7-01-01)
张祖新,杜何为,魏中一,许先凤[8](2005)在《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杂种优势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个玉米综合群体的双列杂交和6个群体与6个自交系的NCII交配设计试验,根据杂交种的单株产量和产量因子表现以及配合力表现,对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杂种优势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群体WBM和豫综5号的单株产量较高,且其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好,是2个遗传基础较好的合成群体。豫综5号和WLS与Lancaster,WBM和LBM与BS(M-S)C23的特殊配合力较好,但LLS与Lancaster和BS群体的特殊配合力均较低。另外,WLS和LBM与Mo17杂交,LLS、WBM和豫综5号与HZ51杂交,WLS与HZ32杂交具有较高产量和特殊配合力。这些结果为新合成群体的配合力轮回改良提供了可能的方案。(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4期)
铁双贵,卢彩霞,丁勇,郑用链[9](2002)在《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潜势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以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 6个自交系做测验种 ,与 6个合成群体组配成 36个组合。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的GCA以LBM最高 ,其次为WBM ,从株型、穗型性状的SCA分析合成群体与自交系组成了 9个优良杂种优势模式。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HZ85×WBM ,其均值为 10 8 75g。通过对优良杂优模式内的变异参数估计 ,在群体内有丰富的变异个体 ,具有很强的选择潜势。组合内个体产量分布以及出现的频率对选系和轮回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人工合成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分属于不同的杂种优势类群 ,具有多元种质的特性。作为选系和轮回选择群体 ,具有明显的选择潜势(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容珊[10](1979)在《小麦-偃麦草-黑麦叁属间杂种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的重要途径之一。用小麦属(Triticum)先后分别与偃麦草属(Elytriga=冰草属Agropyron)和黑麦属(Secale)等杂交,以获得二属间杂种,一般需要分两步进行,即首先合成二属间杂种,然后再用第叁个属与二属间杂种F_1进行杂交。但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叁属间杂种照例是不育的。我们认为,合成以小麦特性为主,兼有偃麦(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79年01期)
人工合成杂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叁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考察F1代的单株产量、果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同时通过SSR(简单重复序列)与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杂交亲本中人工合成种遗传片段的渗入情况,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进行分析。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将27份材料与叁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栽培种进行聚类分析,挑选出与叁个栽培种遗传距离较远的12份材料作为父本,然后与叁个栽培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2.F1代产量叁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代的果粒数、全株果数和千粒重性状上,部分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明显,其中以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和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作为亲本材料的杂交F1代在产量叁因素上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可以作为杂交育种的种质资源。3.F1代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杂交F1代在单株产量上中亲优势达到100%,优势最显着的杂交组合是栽培种与人工种组配的杂交;超亲优势方面,除了1469×RQQ(人工合成种与青油14号杂交后回交一代的自交稳定系)之外,所有的杂交组合F1代单株产量都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平均达到29.02%;F1代单株产量超标优势表现较好的亲本有WR(伟杰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R2(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QR(青油14号与人工合成种杂交产生的衍生材料),3个品系,其它杂交后代表现为负向超标优势。4.分析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亲本材料中人工合成种遗传渗入率与单株产量、千粒重和全株果数呈正相关,与果粒数显着负相关。综上所述,利用人工合成种衍生材料与叁个栽培种进行杂交,各杂交组合F1代在产量相关性状上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表现。并且F1代中人工种遗传渗入对产量相关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在杂交育种中可以做为一份新型种质资源,其宽泛的遗传基础以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为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变异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合成杂种论文参考文献
[1].孙欢,余青兰,赵志刚.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2].孙欢.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D].青海大学.2018
[3].张大为.人工合成芸薹属杂种及异源四倍体的转录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4].蒋进.含人工合成小麦血缘的重组自交系和秦岭黑麦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4
[5].赵永国,肖玲,卢长明.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_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
[6].赵永国.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7].葛贤宏.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8].张祖新,杜何为,魏中一,许先凤.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杂种优势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5
[9].铁双贵,卢彩霞,丁勇,郑用链.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潜势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2
[10].容珊.小麦-偃麦草-黑麦叁属间杂种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J].遗传学报.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