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重构论文-王逊佳

译本重构论文-王逊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译本重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迅小说,鲁迅小说英译本,书评人,经典化

译本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逊佳[1](2019)在《文学评论与经典重构——西方书评人眼中的鲁迅小说英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书评人作为文学系统中重要的标准塑造者与舆论引导者,对于译本在目标语文学文化中的传播与经典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其小说英译本受到了西方书评人及时、广泛、持续的关注;与此同时,书评亦成为新旧译本经典之争的角力场。文学经典的轮替既有客观原因,也可能受到包括书评人在内各种主体的操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中国文学译着的出版者、编者、译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应充分认识文学系统的复杂性与文学评论的重要性,积极跟踪优秀译本在海外评论界的接受情况,为其在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化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10期)

卢叶华[2](2019)在《《荷塘月色》杨戴译本中的变形倾向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尔曼认为,译文中存在的"变形倾向"会阻止原文异质性的通过,导致译文变形。"语法解释"和"心理学解释"则是施莱尔马赫提出的重构作者意图的两套解释原则。本文分析《荷塘月色》的杨戴译本后发现:看似对立的二者,实则统一于原文重构中,共同实现翻译"比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邓高胜,叶铖铖[3](2019)在《郝玉青《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解构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郝玉青《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西方的接受与传播,为译界翻译武侠小说提供了新思路,也引起了针对这一类型小说该如何翻译的思考。通过比对发现,译者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构,使译文与原文之间发生了"延异"。译者对历史文化语境进行了重构,促使目标语读者对异域文化产生跨文化的想象。译者挑战西方读者以往认知中刻板的东方形象,重新建构了完美的中国侠客形象。这些为迎合西方读者与市场而采取的重构策略,不仅展现给西方读者不一样的武侠世界,也给中国文学外译带来了启发与思考。(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欧阳燕[4](2019)在《意象图式视角下《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牡丹亭》中贯穿着丰富独特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中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意象构成了《牡丹亭》的鲜明特色。意象是客体经过主体的审美旨趣关注后呈现于主体意识中的现象,是结合了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的表现符号。文化意象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文化意象渗透在言词之中,言词中包含着广阔而深沉的内涵,传达出一种美的旨趣。文化意象的翻译可视作整个翻译活动的一面镜子,可以说,研究如何翻译文化意象归根到底就是在研究如何翻译中国文化,或者说,文化意象翻译就是如何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从文化意象的角度研究《牡丹亭》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不仅能弘扬中国典籍文化而且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从意象图式视角出发,以赵艳芳的意象图式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人们不仅认识个别事物,而且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有认知,经过对这些关系反复组织便形成了意象图式。通过对意象传递、意象转换、意象再造叁个方面分析意象图式理论在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功能,研究《牡丹亭》英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问题。在文化意象翻译过程中,重构是从解码、编码到重新编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基础是理解,包括从语义到文化、到审美的全局性文化理解。意象图式理论不仅为文化意象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且对文化意象的翻译起到了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牡丹亭》中的文化意象包括花园意象,动物意象,梦意象等。通过文本细读法,本文从《牡丹亭》原文中选取了体现文化意象的实例,并从汪榕培、张光前、Cyril Birch叁位译者的译本中选取了对应的英文表达作为研究的语料集。本论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对比分析叁位译者对《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以期探索文化意象重构的翻译策略;定性研究是通过运用意象图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揭示中西方文化意象的内涵差异,以期探索意象图式理论对文化意象翻译的解释功能。研究发现由四部分构成。首先,对比译例分析叁位译者的译本发现,源语中文化意象译成目的语时,出现了语言冗长、文化缺省、意象短缺、意象重构错误等现象,而这些与英汉语言系统的语言表达差异、叁位译者的审美体验以及文化倾向有着紧密联系。其次,叁位译者在意象传递中具有不同的传达焦点。重构花园意象时,汪榕培主要是传达花园意象的修辞效果;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传达源语中的花园意象。重构动物意象时,叁位译者都侧重传递动物意象的文化信息。重构梦意象时,汪榕培和张光前主要是传达意象的文本内容;Birch主要是传递源语中梦意象的文化内涵。再次,当文化意象不能直接传递时,叁位译者都会采取转换意象的隐喻意义或再现意象的文化特色。重构花园意象时,汪榕培主要是解释花园意象的隐喻意义;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再现源语中意象的文化特色。重构动物意象时,汪榕培侧重动物意象的隐喻意义;张光前和Birch主要是填补缺失的意象。重构梦意象时,叁位译者都侧重其隐喻意义。最后,在文化意象重构过程中,意象传递是第一步;意象转换是第二步;意象再造是最后一步。它们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如果意象传递和意象转换能准确传达源语中的文化意象则不需要进行意象再造。只有当源语和目的语中不同的文化意象指代同一概念或同一事物时,才会进行意象再造,这种翻译策略能为读者保留一定的想象和欣赏空间。此外,意象再造时,因意象再造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译者会选择不同的再造策略。汪榕培旨在以传神达意为目的,侧重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意象的理解,在唱词和诗文的翻译上采用格律诗英译的策略保留原文的节奏和韵律;张光前旨在充分传达出意象的文化内涵,在唱词和诗文的翻译上采用素体诗英译的策略;Birch旨在以忠实为目的,侧重保留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不去破坏源语中意象的美感和风味。(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胡兴亮[5](2019)在《对《红楼梦》英译本中林黛玉形象的操控性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操控论叁要素出发,分析译者对文本的操控,以及对外翻译过程中这种操控对人物形象的建构产生的影响。以《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相关描写为语料,本研究对比评估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译本重构出的人物形象,并对其重构的好坏做评估,以期为典籍对外翻译更好地重建人物提供一点建议。本研究在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对比两个英译本关于林黛玉的外貌、服饰、性格和言行描写的相关语料,最后对提出的论点做论证。研究发现,在文革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风气、代表国家意志的赞助人以及个人诗学的综合影响作用下,杨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和操控,在翻译过程中,杨译采取了相对保守和标准化的翻译方式,具体体现在:对涉及封建传统思想的概念做了改写、对涉及男女关系的描写敏感度强、批判用词程度加强;在措辞、句法、修辞等诗学特征方面,杨译总体为拘谨的直译。因此,在林黛玉人物呈现上,将原作人物与译作人物相比较,杨译版林黛玉不及原作中那般生动,不论是其服饰、外貌、言语还是性格描写的内容都显得缺乏色彩,人物较“扁平”,不够吸引读者。霍译受意识形态的操控较杨译而言较小,在翻译策略上较为灵活,不论是措辞还是句式均有较大的个人创作空间,呈现出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但受西方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霍译在文化负载词上全盘西化,导致人物形象与原作人物有了较大的偏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宏观视角下探讨译文的微观呈现效果,将翻译置于宏观视野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翻译实践。(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徐敏慧,管军慧[6](2019)在《诗化小说的幻象重构——以《静》的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化小说的"幻象"(illusio)重构是文学翻译追求的目标,翻译学界对此却鲜有讨论。本文以沈从文的诗化小说《静》为例,探讨叶维廉与夏志清的英译本对《静》的文学幻象的重构,包括幻象识别和幻象转移两个过程,并探究其译者惯习根源。研究指出,叶维廉和夏志清的文学学者兼作者身份,使其译者惯习与沈从文的创作惯习相契合,使其在翻译时能够准确识别《静》的文学幻象并适当转移至目标语文本,使译本最终呈现出与原文同源的文学幻象,达到相近的文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王岫庐[7](2019)在《论《迷谷》英译本中的地域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苏炜,1953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5岁时下乡插队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自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苏炜代表作之一、长篇小说《迷谷》(1999,台北尔雅出版社;2006,北京作家出版社)以作者当年在海南的知青经历为灵感,虚构出一座海南岛上的"巴灶山",沿山里与山外两条线索演进,讲述广州知青路北平与海南岛深山里伐木为生的流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在"知青"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和"流散户"为代表的原始文明之间,铺陈出跌宕起伏的情节。(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叶丽敏[8](2019)在《从Mona Baker叙事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重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蒙娜·贝克在其专着《翻译与冲突》中系统地提出了叙事理论,认为叙事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还可以建构现实。与以往的叙事学研究不同,这一叙事理论从社会学和交际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叙事,为研究口笔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跨学科视角。然而,这一理论目前都主要被运用到政治文本的翻译研究中,文学译作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围城》是钱钟书的讽刺小说代表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赢得全世界的赞誉。1979年,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作将此书译成英文,他们的译本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英文全译本。译界研究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然而还未有学者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这一视角研究过。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论证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及解释力,以期能在未来更多地将其运用到文学译作的研究中。在此基础上,作者力求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出发,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翻译质量的评价提出进一步的启示。最后,本研究旨在从新的视角出发,深化对围城的认识,发现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以供译者借鉴与参考。基于这些目的,作者提出了以下的研究问题:1)合译者凯利和毛国权是如何在围城英译本中进行叙事重构?2)哪些因素或原因影响了译者重构策略的选择?3)重构围城新叙事的过程中有哪些得与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将中英译本进行全文逐字逐句的对照并标出译者在翻译中涉及到的一些重构策略,作者创建了一个双语语料库,并将标记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作者发现英译本中的叙事重构有得有失,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文化差异和误译是造成译者未能在译作中保留原叙事的两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译者构建新叙事的过程中带着介绍中国文化的意识,这一意识在其叙事策略的选择上得到了体现,译者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直译和加注来进行叙事重构。此外,作者还发现,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能够指导翻译研究,并有助于评估翻译实践。然而,该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学者和研究者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着眼于其局限性,以期进行改进与完善。(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9-03-15)

李琛[9](2019)在《《大卫·科波菲尔》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重构——以张谷若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使翻译学研究突破语篇语境的限制,转而从文化等角度重新审视翻译活动。作为沟通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桥梁,翻译早已超越逐字逐句对应的狭隘境地,上升到从源语文化语境到译入语文化语境的"迻译"或"解构再重构"。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张谷若译本的定性分析,论述翻译中文化语境重构的必要性,并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探索文化语境共时的重构方法,如注释、评注和译序跋等,以及历时的重构方法,如替代、释义、类比、减译、增益等,从而探讨译本在跨语境传播中的文化适应及读者接受问题。(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1期)

张军锋,冯正斌[10](2018)在《《弄堂里的白马》凌静怡译本的叙事重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叙事是对源文本的叙事重构,包括时空重构、选择采用、参与者重新定位和标示性重构。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凌静怡对《弄堂里的白马》的叙事重构较为成功。从叙事重构入手分析译文也可为中国小说的外译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译本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贝尔曼认为,译文中存在的"变形倾向"会阻止原文异质性的通过,导致译文变形。"语法解释"和"心理学解释"则是施莱尔马赫提出的重构作者意图的两套解释原则。本文分析《荷塘月色》的杨戴译本后发现:看似对立的二者,实则统一于原文重构中,共同实现翻译"比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本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逊佳.文学评论与经典重构——西方书评人眼中的鲁迅小说英译本[J].东岳论丛.2019

[2].卢叶华.《荷塘月色》杨戴译本中的变形倾向与重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3].邓高胜,叶铖铖.郝玉青《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解构与重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欧阳燕.意象图式视角下《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重构研究[D].江南大学.2019

[5].胡兴亮.对《红楼梦》英译本中林黛玉形象的操控性重构研究[D].华侨大学.2019

[6].徐敏慧,管军慧.诗化小说的幻象重构——以《静》的英译本为例[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

[7].王岫庐.论《迷谷》英译本中的地域文化重构[J].小说评论.2019

[8].叶丽敏.从MonaBaker叙事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重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9].李琛.《大卫·科波菲尔》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重构——以张谷若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9

[10].张军锋,冯正斌.《弄堂里的白马》凌静怡译本的叙事重构策略[J].外国语文研究.2018

标签:;  ;  ;  ;  

译本重构论文-王逊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