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贤友郭海平王俊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54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9-0099-0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9岁,本地安新县农民,因胸闷、胸痛加重5天于2009年2月27日入院。住院前5天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劳累时易发作,心前区、胸骨后明显,约手掌大小面积,伴左肩部不适,严重时有大汗,每次持续约3-5分钟,休息时可缓解,做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可缓解。既往有头晕、测血压高,最高180/120mmHg,平时间断口服降压药及抗凝制剂,病情尚稳定。本次住院要求进行冠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0/120mmHg,体重75kg,神志清楚,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心率7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T波改变,运动平板心电图可疑阳性,心脏彩超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3级,极高危。入院后即给予扩冠、抗凝、降压等治疗,病情尚稳定,但活动时仍有胸部疼症状。2009年2月28日进行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5%,粗细不均,弥漫性改变,有钙化影,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无狭窄,在前降支近中段置入3枚药物涂层支架,手术顺利,术后卧床24小时,次日发现术部皮肤大片瘀斑,术后第3天下地活动,第4天发现穿刺部位出现囊性肿块,轻度压疼,局部大片瘀斑,局部听到明显血管杂音,有搏动感,考虑是局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继续卧床休息,局部加压包扎,按压无效,由于反复局部按压皮肤粘膜出水泡,疼痛加剧,但全身情况较好。术后第8天进行假性动脉瘤封堵治疗,病人进行导管室,局部消毒,心电监护,穿刺对侧股动脉,插入7F血管鞘,接好三通,插入7F指引导管导丝进入腹主动脉,右髂内动脉,直到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开口以上5-10cm处进行造影,采用不同体位,以右前斜加头位可明显观察到假性动脉瘤的入口及瘤体形状,能显示出造影剂向瘤腔内喷射现象。缓慢推送导管前进,使之接近瘤体入口处,进入导丝,前端进入瘤腔内,固定导丝,推送导管进入动脉瘤颈部,退出导丝,此时再推注造影剂时病人会感局部胀痛,此时能显示动脉瘤形状。在瘤体局部麻醉,将12号针经皮肤刺入瘤腔内,备5ml造影剂,透视下进行瘤腔内造影,观察动脉入口封堵情况,若造影剂不易入股动脉,说明封堵有效。将凝血酶稀释为1ml,缓慢注入瘤腔内,1分钟内即可使瘤腔内血液凝固,5分钟后撤出动脉颈部导管,在股动脉造影,观察瘤腔内有无造影剂进入,无造影剂进入即告手术成功,同时也可监听局部血管杂音,进一步确定手术效果。连续观察15分钟后再造影仍无造影剂分流即可放心结束手术。撤出导管,局部包扎,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2天,24小时即可出院。
2讨论
医原性假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多见,特别是介入治疗时须进行股动脉、肱动脉等径路穿刺,加上术后应用肝素和拔管方法不正确常导致穿刺部位出血、瘀斑和假性动脉瘤。这些局部并发症最难处理的是假性动脉瘤,一旦形成,处理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大多采用局部按压,一般需要持续按压1-2小时才能奏效,有效的标准就是局部听不到杂音。但常有复发,反复几次重复按压,延长住院时间。反复长时间压迫也会造成局部皮肤粘膜破溃感染或病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切开结扎是不得已之举,这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应尽量避免手术。超声引导加凝血酶腔内注射也是个好方法,但有发生凝血酶外溢引起下肢动脉或脑血管栓塞的危险,一旦发生则小并发症变成大并发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险,用此法必须十分小心,确保万无一失。导管封堵加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具有可靠、安全、效率高等特点,导管作用一是封堵瘤腔防止注射凝血酶进入动脉腔,二是进行造影证实手术效果,具有可视性好、直观性强等特点,与外科手术相比更有其优越性,可为医原性假性动脉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