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伴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群体,同伴,青少年,评价,儿童,组合,示范区。
同伴群体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梅伟燕[1](2019)在《观照个体差异 彰显教育作用——例谈幼儿同伴群体组合的叁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为幼儿提供一种平等互动的心理环境,使教学组织的开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应有效调整区域活动,让组合呈现多样态,促互动更全面;努力优化集体活动,让组合呈现差异化,让互学更有效;有机调动家长资源,让组合形式更开放,促交往更深入,从而让幼儿在组合中获得更全面的资源,获得协调、组织、表现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期刊2019年Z2期)
胜楚倩,刘明,刘革平[2](2019)在《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实现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同伴互评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动机,增强社会存在感,被认为能有效应对MOOC环境下大规模学习测评的需求。但在线同伴互评信效度不足、缺少反馈、交互行为弱的问题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瓶颈。群体感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指导。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旨在通过融合同伴评价反馈机制,提供可视化群体感知模型,构建一种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在线形成性同伴互评协作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同伴互评活动,并在与同伴交流、评价、反馈中,共享资源,建构知识。该系统突出了两大优势,一是对用户实现可视化反馈,二是采用独具特色的过程性评价模式。该系统经实验检验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系统可操作性较强,有助于提高感知能力,促进协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同时在同伴互评中,认知维度的评语类型,尤其是直接修正类别的评语更有助于学习者对作业进行修改。(本文来源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韦志辉[3](2019)在《浅析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中同伴教育的运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介绍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指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随后通过阐述同伴教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为高校体育教学在面对体质弱势群体时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06期)
贺琳[4](2019)在《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对4-6岁儿童同伴选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选择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儿童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群体偏好和社会规则冲突时4-6岁儿童同伴选择的认知和行为,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叁所幼儿园抽取341名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创设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的冲突情境,考察4-6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中同伴选择的发展特点及其推理特点。研究一通过创设虚拟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的冲突情境,根据儿童的同伴选择和解释性回答,探究4-6儿童同伴选择的认知机制和影响机制。研究二通过创设真实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的冲突情境,与研究一进行对比研究,共同探究4-6儿童同伴选择的认知机制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4-6岁儿童在面对违反规则的内群体成员和遵守规则的外群体成员时,更多地选择外群体成员。(2)在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4-6岁儿童的同伴选择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女孩选择外群体成员的概率显着高于男孩,4岁儿童选择外群体成员的概率显着低于5岁和6岁儿童。(3)在真实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4-6岁儿童的同伴选择受到社会规则的领域和性质的影响,在虚拟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4-6岁儿童的同伴选择只受到社会规则性质的影响。(4)在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儿童对同伴选择的解释性回答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孩使用群体功能作为解释性回答的百分比显着高于男孩。(5)在真实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情境中,儿童对同伴选择的解释性回答具有显着的年龄差异,5岁和6岁儿童使用群体功能作为解释性回答的百分比显着高于4岁儿童。(6)与真实群体偏好相比,在虚拟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时,4-6岁儿童更容易克服虚拟群体偏好,按照社会规则进行同伴选择。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要合理引导群体背景下4-6岁儿童的同伴选择;(2)采用多种途径减少群体偏好对4-6岁儿童同伴选择的不良影响;(3)要充分发挥社会规则在4-6岁儿童同伴选择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卢宇,刘晓明,束丽菲,韩硕,朱天然[5](2019)在《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恒常性与同伴群体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编问卷了解儿童性别恒常性即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水平的发展情况;对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儿童同伴群体关系的类型即孤立、单一性别群体、与另一性别群体互动;并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进一步了解学生发展情况,旨在探讨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恒常性与同伴群体类型在年龄、性别上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19岁仍未完全获得性别恒常性,女生的性别恒常性发展情况好于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水平较好;随着性别恒常性的稳定发展,11~19岁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伴群体关系逐步倾向于单一性别群体、与另一性别群体互动。(本文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胜楚倩[6](2019)在《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反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SCL的广泛应用,为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同伴互评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在线学习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大多数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存在信效度不足、缺少有效反馈等问题。而在协作学习中,群体感知是协作的前提条件,是降低协作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和减少协作冲突的有效手段,基于群体感知开展的同伴互评作为一种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典型的学习评价方式,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相关学习理论和典型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在可视化群体感知反馈模型上添加了文本建议反馈模型,弥补了单一可视化群体感知反馈模型的不足——学习者对群体感知图的片面认识,即学习者通过图的呈现感知到自己在协作小组内的劣势,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改正的情况,从而构建了“可视化群体感知反馈模型+文本建议反馈模型”的群体感知反馈机制,并以此反馈机制为理论基础支持,设计实现了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并设计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弥补了反馈机制相关研究的缺乏,同时为在线同伴互评相关研究提供了教学实践,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和学科后续研究的开展。为了验证系统的可用性和群体感知反馈机制的有效性,95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系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增强了学生互评的感知能力,促进了其在协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2)使用包含文本建议反馈的群体感知反馈机制对学习者协作学习能力和同伴互评数量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为后续进一步完善不同群体感知反馈机制对学习者协作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6)
尹可丽[7](2019)在《寄宿制学校同伴群体建设值得关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学生创建团结、和谐、互助、信任和支持的同伴群体关系十分重要在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个体进入青春期之后便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归属于村寨中的不同群体。这类传统村社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将本民族的习俗、行为规范、社会意识和道德态度等融入社会活动中,让青少年群体承担责任,真正去"做"、去"体验",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并接受一套参与活动的规范、礼仪、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傣族、基诺族、拉祜族、(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钟钰聆[8](2018)在《浅议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同伴群体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等特点,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等。应引导青少年同伴群体朝健康方向发展,从而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8年22期)
刘昶荣[9](2018)在《青少年群体防控艾滋病同伴教育更有效》一文中研究指出预防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措施是( )A.HIV/AIDS的隔离治疗B.切段传播途径C.药物预防D.疫苗预防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是11月4日,在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大学生防艾知(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11-08)
杨传利,林丽珍[10](2018)在《西部农村小学生同伴群体构成研究——基于整体网络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部农村家庭情感教育的"缺位"使得许多学生被迫转向同伴群体寻求情感支持。在此社会背景下,对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同伴群体构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广西叁江县、云南剑川县、贵州纳雍县与盘县20所小学的1 75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部分学生能够归属于某个同伴群体,并且性别、年级、民族、家庭地理位置、独生情况及班干部经历等因素对学生的同伴群体参与程度具有一定影响,但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同伴群体参与程度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同伴群体表现出性别趋同性,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混合同伴群体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另外,大部分儿童并不会依据社会文化背景来选择同伴形成交往圈子,而是愿意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交往,形成混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同伴群体。对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同伴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积极引导同伴群体的活动和交往,从而将同伴群体开发为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同伴群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线同伴互评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动机,增强社会存在感,被认为能有效应对MOOC环境下大规模学习测评的需求。但在线同伴互评信效度不足、缺少反馈、交互行为弱的问题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瓶颈。群体感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指导。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旨在通过融合同伴评价反馈机制,提供可视化群体感知模型,构建一种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在线形成性同伴互评协作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同伴互评活动,并在与同伴交流、评价、反馈中,共享资源,建构知识。该系统突出了两大优势,一是对用户实现可视化反馈,二是采用独具特色的过程性评价模式。该系统经实验检验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系统可操作性较强,有助于提高感知能力,促进协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同时在同伴互评中,认知维度的评语类型,尤其是直接修正类别的评语更有助于学习者对作业进行修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伴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梅伟燕.观照个体差异彰显教育作用——例谈幼儿同伴群体组合的叁种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
[2].胜楚倩,刘明,刘革平.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实现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
[3].韦志辉.浅析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中同伴教育的运用意义[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4].贺琳.群体偏好与社会规则冲突对4-6岁儿童同伴选择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卢宇,刘晓明,束丽菲,韩硕,朱天然.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性别恒常性与同伴群体关系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
[6].胜楚倩.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反馈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
[7].尹可丽.寄宿制学校同伴群体建设值得关注[J].中国民族教育.2019
[8].钟钰聆.浅议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东西南北.2018
[9].刘昶荣.青少年群体防控艾滋病同伴教育更有效[N].中国青年报.2018
[10].杨传利,林丽珍.西部农村小学生同伴群体构成研究——基于整体网络分析方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