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陶瓷论文-石秀林,张杰,张玉松,马克玉

尖晶石陶瓷论文-石秀林,张杰,张玉松,马克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尖晶石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品位铝质岩,镁铝尖晶石陶瓷,力学性能,烧结

尖晶石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石秀林,张杰,张玉松,马克玉[1](2018)在《利用低品位铝质岩制备镁铝尖晶石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修文地区某低品位铝质岩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陶瓷。研究分析了原料的配比、烧结制品,并对其抗压、抗折性能及吸水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200℃,试验最佳质量配比为低品位铝质岩60. 86%、高岭土28. 68%、石英2. 46%、白云石粉8%,其吸水率为0. 4%、抗压强度为49. 1 MPa、抗折强度为8. 2 MPa。XRD测试分析:试样的主要成分为镁铝尖晶石(MgAl2O4)、尖晶橄榄石(Mg2Si O4)、石英(Si O2),叁者比例分别为55%、25%、20%。(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8年05期)

马丽宁[2](2017)在《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CNTs复合膜的制备及高盐废水处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类典型废水,高盐废水是总含盐至少1%的各类废水总称,具有成分和物化性质复杂、难处理等特点。高盐废水的主要来源为海水淡化浓盐水和工业高盐废水等。如何将其浓缩进而实现资源化是一个重要挑战。在众多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中,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是以疏水性微孔膜为介质,以膜两侧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具有操作温度低、几乎不受原料液浓度的影响等优势,因此,膜蒸馏有望经济高效地实现高盐废水的零排放。然而,在膜蒸馏过程中,疏水改性的无机膜材料的长期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差、渗透通量不高、膜有机质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新型膜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高盐废水处理性能和电化学强化抗膜污染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膜结构设计的思想,设计和制备了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利用碳纳米管优异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实现膜材料的长期热稳定的超疏水性,并通过耦合电化学作用,提高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实现高盐废水的连续高效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低成本矿物铝矾土为原料,并加入氧化镍,采用相转化-高温烧结法一步成型制备具有非对称结构和自支撑的中空纤维尖晶石膜。重点研究烧结温度对膜的相含量、表面形貌、孔径分布和机械强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00°C时,NiAl2O4尖晶石结构完全生成,中空纤维膜具有明显的烧结颈,机械强度高达63.6MPa。与传统的中空纤维氧化铝膜相比,中空纤维尖晶石膜不仅原材料和烧结成本低,即制备成本低,而且膜的机械强度更高(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的机械强度为48.6 MPa);(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以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膜为载体,在膜表面和大指状孔壁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得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重点研究不同的制备条件,如催化剂负载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碳纳米管生长量和复合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碳纳米管的生长量逐渐增加,而碳纳米管适宜生长的反应温度为600~750°C。此外,通过调控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制得两种结构的复合膜,即能够得到碳纳米管部分覆盖的复合膜,也能得到碳纳米管完全覆盖的复合膜;(3)系统比较两种不同碳纳米管分布状态的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的性质,并研究复合膜的热稳定的疏水性,以及电化学辅助条件下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和高盐废水处理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完全覆盖膜载体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的超疏水性,疏水角高达170°,优于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氟硅烷和SiNCO疏水性修饰的陶瓷膜(分别是141°和142°),且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在70g/L和105g/L的浓盐水膜蒸馏过程中,复合膜的渗透通量稳定,盐截留率大于99%。通过辅助电化学作用,复合膜对高盐废水(含腐植酸)处理的渗透通量稳定在24.1 L·m-2·h-1,盐截留率维持在99.4%。膜污染机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作阴极时,复合膜与有机污染物之间存在着静电斥力,抑制了有机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因此膜的抗有机污染能力显着提高,表现出稳定的高盐废水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5-16)

林小丽,鄢文,陈庆洁,马叁宝,李楠[3](2016)在《不同尖晶石含量多孔方镁石-尖晶石陶瓷的抗水泥熟料侵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显气孔率相近(25%~29%)、不同尖晶石含量(0,25%,50%,75%,100%,质量分数)的多孔方镁石-尖晶石陶瓷与水泥熟料在1 600℃下进行反应,研究了不同尖晶石含量下该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抗水泥熟料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1 600℃下与水泥熟料反应时,该陶瓷中方镁石相向水泥熟料中溶解的速率很慢,而尖晶石相的则很快;随着尖晶石含量的增加,该陶瓷与水泥熟料反应时两者界面处的液相量增多,使其被水泥熟料侵蚀的程度增大,但同时液相黏度的增大阻止了水泥熟料的进一步渗透、减少了两者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其侵蚀指数。(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6年08期)

池至铣[4](2016)在《利用制革污泥制备棕色尖晶石陶瓷色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富铬制革污泥制备具有尖晶石晶相结构的棕色陶瓷色料。洗涤后的富铬污泥在惰性气体下高温煅烧(1100℃,保温1 h),其残留物作为铬源(即GY)。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棕色尖晶石色料,探究GY加入量及煅烧温度对色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检测所制备色料的晶相;利用SEM和EDS分析该色料的形态以及化学成分组成;采用色度仪表征色料及色釉面的发色效果。结果表明,加入50wt.%的GY,在1150℃下合成的色料,具有结晶度好,颗粒尺寸分布均匀,晶粒较小,釉面呈色效果好等特点。(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林小丽,鄢文,李楠[5](2015)在《烧成温度对多孔尖晶石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l(OH)_3和菱镁矿细粉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多孔尖晶石陶瓷,通过XRD、SEM、EDS和FactSage热化学软件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多孔尖晶石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烧成温度从1 400℃升到1 600℃,试样中液相含量从0.17%(w)增加到2.34%(w),这促进了尖晶石形成。当烧成温度为1 400℃时,试样中除了尖晶石外,还含有少量的方镁石和刚玉;当烧成温度为1 500℃时,试样中只有尖晶石,但强度较低(2.5 MPa);当烧成温度为1 600℃时,试样具有分布均匀的孔结构、高显气孔率(55%)和较高的强度(10.8 MPa)。(本文来源于《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第十叁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和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3)》期刊2015-10-25)

董艳萍,田喜强,迟云超,乔秀丽,马松艳[6](2012)在《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硝酸铝和硝酸锌为无机原料,以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合成了介孔结构的铝酸锌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对铝酸锌样品进行表征,样品为单一尖晶石相,而且具有介孔结构,500℃焙烧的铝酸锌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8.4m2·g-1。(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2年09期)

田志英,黄亦工,张巨先[7](2012)在《镁铝尖晶石陶瓷的高温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活化Mo-Mn法对镁铝尖晶石陶瓷进行了金属化封接实验,并通过对镁铝尖晶石陶瓷金属化层的显微结构及金属化层中元素在金属化层与陶瓷中分布情况的分析,探讨了镁铝尖晶石陶瓷的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发现,镁铝尖晶石瓷的金属化机理与目前较成熟的95%氧化铝瓷的金属化机理存在很大不同。镁铝尖晶石瓷金属化时,Mn元素沿晶界实现固相扩散迁移,固溶于瓷中,与镁铝尖晶石形成Mn:Mg Al_2O_4尖晶石相;同时,Mg元素沿晶界析出进入金属化层的玻璃相,填充于Mo海绵骨架中。(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陶瓷—金属封接专辑》期刊2012-09-01)

田志英,黄亦工,张巨先[8](2012)在《镁铝尖晶石陶瓷的高温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活化Mo-Mn法对镁铝尖晶石陶瓷进行了金属化封接实验,并通过对镁铝尖晶石陶瓷金属化层的显微结构及金属化层中元素在金属化层与陶瓷中分布情况的分析,探讨了镁铝尖晶石陶瓷的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发现,镁铝尖晶石瓷的金属化机理与目前较成熟的95%氧化铝瓷的金属化机理存在很大不同。镁铝尖晶石瓷金属化时,Mn元素沿晶界实现固相扩散迁移,固溶于瓷中,与镁铝尖晶石形成Mn:Mg Al2O4尖晶石相;同时,Mg元素沿晶界析出进入金属化层的玻璃相,填充于Mo海绵骨架中。(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黄宏,黄朝晖,房明浩,刘艳改,姜斌[9](2011)在《LiCoO_2合成过程对镁铝尖晶石陶瓷侵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LiCoO2合成粉体过程对镁铝尖晶石陶瓷的侵蚀,并探讨了相关侵蚀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经历10次的LiCoO2粉体合成过程后,镁铝尖晶石陶瓷的平均被侵蚀深度仅约100μm;其侵蚀机制为:含锂化合物先于含钴化合物对镁铝尖晶石陶瓷进行侵蚀并形成LixMyOz(M=Al/Mg)化合物,含钴化合物进一步侵蚀渗透形成LixM'yOz(M'=Al/Mg/Co)化合物并从LixMyOz(M=Al/Mg)化合物中析出。研究认为,用镁铝尖晶石陶瓷制备合成钴酸锂粉体用匣钵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1年03期)

雷牧云,李法荟,闻芳,汪志华,李祯[10](2009)在《透明尖晶石陶瓷的高温性能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纯、超细的镁铝尖晶石粉末作为起始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与热等静压法相结合制备透明尖晶石陶瓷材料(TMAC)。测试了TMAC材料的高温性能,并探讨其可能的应用。从室温到250℃,材料的抗弯强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室温到900℃的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经过从室温到1100℃的退火,TMAC的红外透过率和面形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材料有比较好的耐高温性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9年S1期)

尖晶石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类典型废水,高盐废水是总含盐至少1%的各类废水总称,具有成分和物化性质复杂、难处理等特点。高盐废水的主要来源为海水淡化浓盐水和工业高盐废水等。如何将其浓缩进而实现资源化是一个重要挑战。在众多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中,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是以疏水性微孔膜为介质,以膜两侧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具有操作温度低、几乎不受原料液浓度的影响等优势,因此,膜蒸馏有望经济高效地实现高盐废水的零排放。然而,在膜蒸馏过程中,疏水改性的无机膜材料的长期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差、渗透通量不高、膜有机质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新型膜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高盐废水处理性能和电化学强化抗膜污染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膜结构设计的思想,设计和制备了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利用碳纳米管优异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实现膜材料的长期热稳定的超疏水性,并通过耦合电化学作用,提高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实现高盐废水的连续高效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低成本矿物铝矾土为原料,并加入氧化镍,采用相转化-高温烧结法一步成型制备具有非对称结构和自支撑的中空纤维尖晶石膜。重点研究烧结温度对膜的相含量、表面形貌、孔径分布和机械强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00°C时,NiAl2O4尖晶石结构完全生成,中空纤维膜具有明显的烧结颈,机械强度高达63.6MPa。与传统的中空纤维氧化铝膜相比,中空纤维尖晶石膜不仅原材料和烧结成本低,即制备成本低,而且膜的机械强度更高(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的机械强度为48.6 MPa);(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以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膜为载体,在膜表面和大指状孔壁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得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重点研究不同的制备条件,如催化剂负载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碳纳米管生长量和复合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碳纳米管的生长量逐渐增加,而碳纳米管适宜生长的反应温度为600~750°C。此外,通过调控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制得两种结构的复合膜,即能够得到碳纳米管部分覆盖的复合膜,也能得到碳纳米管完全覆盖的复合膜;(3)系统比较两种不同碳纳米管分布状态的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的性质,并研究复合膜的热稳定的疏水性,以及电化学辅助条件下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和高盐废水处理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完全覆盖膜载体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的超疏水性,疏水角高达170°,优于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氟硅烷和SiNCO疏水性修饰的陶瓷膜(分别是141°和142°),且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在70g/L和105g/L的浓盐水膜蒸馏过程中,复合膜的渗透通量稳定,盐截留率大于99%。通过辅助电化学作用,复合膜对高盐废水(含腐植酸)处理的渗透通量稳定在24.1 L·m-2·h-1,盐截留率维持在99.4%。膜污染机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作阴极时,复合膜与有机污染物之间存在着静电斥力,抑制了有机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因此膜的抗有机污染能力显着提高,表现出稳定的高盐废水处理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尖晶石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石秀林,张杰,张玉松,马克玉.利用低品位铝质岩制备镁铝尖晶石陶瓷[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

[2].马丽宁.中空纤维尖晶石陶瓷-CNTs复合膜的制备及高盐废水处理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林小丽,鄢文,陈庆洁,马叁宝,李楠.不同尖晶石含量多孔方镁石-尖晶石陶瓷的抗水泥熟料侵蚀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6

[4].池至铣.利用制革污泥制备棕色尖晶石陶瓷色料[J].陶瓷学报.2016

[5].林小丽,鄢文,李楠.烧成温度对多孔尖晶石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C].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第十叁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和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3).2015

[6].董艳萍,田喜强,迟云超,乔秀丽,马松艳.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J].中国陶瓷.2012

[7].田志英,黄亦工,张巨先.镁铝尖晶石陶瓷的高温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C].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陶瓷—金属封接专辑.2012

[8].田志英,黄亦工,张巨先.镁铝尖晶石陶瓷的高温Mo-Mn金属化机理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2

[9].黄宏,黄朝晖,房明浩,刘艳改,姜斌.LiCoO_2合成过程对镁铝尖晶石陶瓷侵蚀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

[10].雷牧云,李法荟,闻芳,汪志华,李祯.透明尖晶石陶瓷的高温性能和应用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

标签:;  ;  ;  ;  

尖晶石陶瓷论文-石秀林,张杰,张玉松,马克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