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葡萄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中国,基因,种质,花色,载体,核糖体。
中国葡萄野生种论文文献综述
程大伟,姜建福,樊秀彩,张颖,张国海[1](2013)在《中国葡萄属植物野生种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最多、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起源于中国的葡萄属植物共有40种、1亚种、13变种。本研究根据《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择多项性状指标作为形态鉴定参数,对起源于中国的葡萄属植物23个种的生物学性状、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等进行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葡萄属植物的主要物候期,嫩梢新梢的绒毛、颜色,叶片的形状、颜色、锯齿,果实大小、颜色、香型和花器官等形态性状都有丰富的变化,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将为葡萄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也将为葡萄属植物演化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建议对目前使用的《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我国野生葡萄资源多样性评价研究。(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焦健,刘崇怀,樊秀彩,张颖,孙海生[2](2013)在《中国野生种葡萄mybA转录因子SNP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野生葡萄14个种为材料,对控制花色苷合成的mybA转录因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VvmybA1和VlmybA2两个转录因子的全长基因序列,共检测到121个SNP,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种中性检测方法比较序列变异模式,结果表明,中国野生种葡萄VvmybA1和VlmybA2基因没有偏离中性模型,反映出基因漂移和选择性中性突变之间的平衡。不同野生种材料的mybA基因结构存在很高的同源相似性。但是在启动子区、内含子区以及第3个外显子区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而且野生种葡萄mybA基因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变,这些突变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区分不同的野生种材料。通过基因结构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将野生种葡萄细分为5个类群。初步推测桦叶葡萄和变叶葡萄进化地位较为原始。(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焦健,刘崇怀,樊秀彩,张颖,孙海生[3](2013)在《中国野生种葡萄及种间杂种VvmybA1基因型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中国野生种葡萄以及山欧杂交品种VvmybA1基因型,并对不同材料VvmybA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山欧杂种VvmybA1的基因型和表达分析,揭示白色杂交品种‘熊岳白葡萄’果皮无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理。【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在DNA水平上利用分子克隆手段和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葡萄属的不同样品VvmybA1基因型。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手段,对山欧杂交品种果实转色过程中VvmybA1和UFGT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①检测的中国野生种葡萄材料不存在VvmybA1a等位基因;②与欧亚种葡萄相比,中国野生葡萄VvmybA1基因在启动子、内含子以及第叁个外显子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许多野生种葡萄VvmybA1基因的内含子、外显子和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变,这些位点可筛选作为鉴别葡萄种和品种的分子标记;③在‘公酿1号’、‘北红’、‘熊岳白葡萄’等山欧杂交葡萄品种以及分类地位未定的‘宿晓红’葡萄中检测到VvmybA1a等位基因,并且‘熊岳白葡萄’为VvmybA1a纯合类型;④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葡萄果皮转色过程中,‘公酿1号’葡萄果皮VvmybA1和UFGT的表达量增加,然而在‘熊岳白葡萄’果实成熟期未检测到VvmybA1和UFGT的表达。【结论】证明VvmybA1a等位基因是欧亚种葡萄以及其杂交种独有的基因型,不存在于中国野生种葡萄中,推测‘宿晓红’葡萄具有欧亚种葡萄血缘;葡萄属不同种的VvmybA1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揭示,山欧杂交品种‘熊岳白葡萄’果皮不能合成花色苷是由于VvmybA1a纯合,VvmybA1不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王西平[4](2006)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野生葡萄不仅抗病,而且和欧洲葡萄杂交亲和性好,可以有效地将抗病基因与欧洲葡萄品质性状相结合,因而将中国野生葡萄抗病基因与欧洲葡萄品质基因有效结合,培育抗病优良葡萄新品种和创造新型葡萄种质是育种理论和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用病叶压片法人工接种葡萄白粉病病原菌,诱导抗病性表达。利用mRNA 差异显示技术结合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方法,进行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基因同源类似物克隆与分析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T11GG、T11AG、T11AC、T11CC、T11CG 等5 个锚定引物与Operon 公司生产的S421~S429 及B0301~B0326 共46 个随机引物组成了引物对230 个,对供试华东葡萄白河-35-1进行了反转录PCR扩增,筛选出了适于葡萄DDRT-PCR的引物组合186个。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 在白粉病病原菌侵染诱导下,抗白粉病基因的表达,获得了抗白粉病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 片段10个: T11AC/B0314-323 、T11AC/B0319-456 、T11AC/S429-704 、T11GG/S438-245 、T11GG/B0316-309 、T11GG/B0324-292 、T11AC/B0313-307 、T11AC/B0320-723 、T11GG/B0322-379 、T11CG/S438-449 。其中T11AC/B0319-456 、T11AC/B0320-723 、T11AC/S429-704、T11CG/S438-449、T11GG/S438-245、T11GG/B0316-309、T11GG/B0324-292、T11AC/B0313-307、T11GG/B0322-379 等9 个片段为白粉病病原菌诱导后表达量增加,另外1 个片段为白粉病病原菌诱导后表达量降低。回收这10 个cDNA 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将T11AC/B0319-456、T11AC/B0314-323、T11GG/S438-245 等3个片段在GenBank 中登录,登录号分别为:CD662167、CD662168、CD662169。2.首次采用5’RACE 与3’RACE 克隆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防卫基因-芪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7 个,对其测序分析得出其大小分别为1288 bp、1343 bp、1411 bp、1468 bp、1492 bp、1506 bp 与1556 bp。将这7 个cDNA 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架分析,它们都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2 个氨基酸,分别命名为VpSTS1、VpSTS2、VpSTS3、VpSTS4、VpSTS5、VpSTS6、VpSTS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与其它植物13种STS 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介于94%-99%之间。其中VpSTS7 与河岸葡萄VrSTS2,(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6-02-22)
张今今,王跃进[5](2005)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核糖体RNA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功能基因是研究植物基因结构及功能的重要途径.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获得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白河-35-1在人工接种白粉菌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V prdrf4.经N orthern杂交验证,该片段为正调控片段,B last检索表明与真核生物核糖体RNA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G enB ank登录号为CD 347664.(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5年11期)
郝炜[6](2005)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芪合成酶(Stilbene Synthase STS)是催化植物体内芪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自从STS 基因被分离以来,有关STS 基因工程的研究成为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成功地典范。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酶,参与体内多种代谢途径,目前它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了解。本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 DDRT-PCR)及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从高抗白粉病的华东葡萄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中克隆分离得到中国野生葡萄STS 基因、ALDH 基因。本研究利用所获基因通过构建该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试图从体外表达途径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为该基因在基因工程上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主要取得以下结果: 1. 根据已获STS 基因、ALDH 基因cDNA 全长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PCR 引物,以华东葡萄白河-35-1的5’RACE cDNA第一链为模板,经PCR扩增,分别获得大小约1200bp和1600bp 的DNA 片段,经过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这两个片段各自分别含有实际大小约1179bp 和1611bp 的阅读读码框架,序列分别与已知中国野生葡萄STS 基因、ALDH基因完全一致,从而体外扩增获得两端带有相应酶切位点的STS 基因和ALDH 基因全长。 2. 将ALDH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pGEX-4T-1上,重组表达载体pGEX-ALDH 同样经BamHI 和SmaI 双酶切处理,切下片段与已知ALDH 基因片段大小一致,证明ALDH基因正确连接到表达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重组表达载体pGEX-ALDH 转化表达菌E.coli BL21 中,经诱导培养后,未见有明显特异性表达。将该重组表达载体重新转入表达菌株E.coli BL21(coden plus)中,经IPTG 诱导培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85kD 大小的位置有特异表达条带,与所推算的GST-ALDH 融合蛋白大小相符合,证明ALDA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 3. 将STS 基因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 上,重组表达载体pGEX-STS同样经BamHI 和XhoI 双酶切处理,切下片段与已知STS 基因片段大小一致,证明STS基因正确连接到表达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pGEX-STS 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 诱导培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66kD 大小的位置有特异表达条带,与根据已知STS 大小所推算的GST-STS 融合蛋白大小相符合,证明STS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通过诱导剂IPTG不同浓度诱导对照和不同诱导培养时间对照,确定了最佳表达条件。4. GST-STS 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通过高浓度变性剂溶解包涵体和低浓度变性剂梯度透析对该包涵体进行了复性。复性的蛋白可通过GST亲和介质进行富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5-06-01)
张文娥[7](2005)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鉴定与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中国葡萄属野生种10 个种38 个株系、河岸葡萄2 个株系、5 个欧洲葡萄品种、1 个欧美杂种以及2 个种间杂交组合51 株后代和2 个自交组合54 株后代共151份材料为试材,利用电导法、生长法和离体枝条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叁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然后用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材料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同时进行了葡萄属(Vitis)植物抗寒基因RAPD 标记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1.供试材料中的山葡萄和河岸葡萄平均隶属度在0.7以上,属于抗寒性极强的类型;燕山葡萄、蘡薁葡萄和复叶葡萄平均隶属度介于0.5-0.7 之间,属于抗寒性强的类型;毛葡萄、秋葡萄、刺葡萄、瘤枝葡萄、麦黄葡萄、秦岭葡萄的平均隶属度介于0.4-0.5之间,抗寒性较弱;欧洲葡萄的平均隶属度小于0.4,抗寒性极差。 欧山杂种北醇和欧美杂种巨峰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572 和0.541,属于抗寒性较强的品种。 玫瑰香×黑龙江实生、红地球×北醇两个组合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表现基本介于双亲之间,个别出现超亲遗传现象;红地球自交后代(平均隶属度为0.005~0.505)和北醇自交后代(平均隶属度为0.360~0.747)的抗寒性表现也出现分离。 2.以红地球×北醇F1代分离群体为试材,获得了1 个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 标记S241-691,并将该标记在玫瑰香×黑龙江实生、红地球×红地球、北醇×北醇杂交后代及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欧洲葡萄品种、河岸葡萄、欧美葡萄杂种中进一步验证表明:S241-691 为多数抗寒性较强的葡萄属植物所共有的抗寒基因标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也充分说明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 标记在葡萄属植物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将葡萄抗寒基因RAPD 标记S241-691 回收、克隆,并测序,获得了该标记的核苷酸序列,由691bp 特定碱基组成。这为进一步将RAPD 标记转化为专一性更强的SCAR 标记或制备抗寒基因分子探针及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葡萄抗寒基因谱奠定了基础。 4.用Wingene231 DNA 分析软件对S241-691 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进行了分析,有52个可识别6个碱基及其以上序列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在S241-691序列上存在酶切位点,EcoRⅠ在S241-691 上没有酶切位点,HindⅢ在第357 和521 个碱基处存在酶切位点。 5.在GenBank 中,对S241-691 的DNA 序列进行了BLAST 相似性分析和开放阅读框架(ORF)分析。该序列与GenBank 中其它生物的DNA 序列同源性较小,为葡萄属(Vitis)植物基因组所特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5-06-01)
徐伟荣[8](2005)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芪合成酶基因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藜芦醇作为葡萄属植物的抗逆代谢物质-植保素(phytoalexin),是葡萄属植物对病原菌或其它各种诱发因子胁迫下迅速在细胞中累积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它在细胞中的积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研究是在获得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白河-35-1芪合成酶基因(STS)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芪合成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 中,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TS 基因导入烟草,借以初步探讨芪合成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转化和表达情况,为其今后在葡萄属植物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芪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 根据本课题组获得的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华东葡萄白河-35-1 芪合成基因cDNA 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进行了修饰和改造,即增加了与植物表达载体pWR306 相匹配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通过PCR 扩增出目的片段,回收目标产物,克隆到pGEM-Teasy 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GEM-T-STS,转化大肠肝菌DH5a,小量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验证。经序列测定,该目的片段为1179bp,与本课题组克隆的芪合成酶基因cDNA 全长序列一致。 2. 植物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利用DNA 重组技术,将质粒pSB166 中包含ED35s-O-MCS-UTT-TNOS 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到质粒pCAMBIA1303 上,经酶切、电泳鉴定表明,已成功构建了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WR306。 3.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芪合成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双酶切重组质粒pGEM-T-STS 及表达载体pWR306,将STS 基因片段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 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芪合成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R-STS,通过酶切、电泳鉴定,STS 基因已成功构建到植物表达质粒pWR306 中,将此克隆命名为pWR-STS。 4. 重组质粒pWR-STS 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 采用改进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WR-STS 导入农杆菌GV3101 中,在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至有单菌落出现,进行菌落直接PCR 和提取质粒、PCR 扩增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已导入农杆菌GV3101 中。 5. 烟草遗传转化及检测 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烟草遗传转化的几个主要因素的探讨,确定了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值:即取烟草叶片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2天,农杆菌侵染适宜浓度为0.5(OD600),侵染时间6min,在含100 μM 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的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 2天,可以明显提高烟草的转化率。确定了潮霉素选择压力为25mg/L时,可有效地抑制非(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5-06-01)
徐伟荣,王跃进,王西平,郝炜,孙马[9](2005)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抗逆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质粒pSB166中包含ED35s启动子、Omega元件及TNOS终止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到质粒pCAMBIA1303,构建了中间表达载体pWR306;以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白河35-1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葡萄芪合成酶基因(STS)、醛脱氢酶基因(ALDH),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GEM-TEasy-STS和pGEM-TEasy-ALDH;双酶切重组质粒及表达载体pWR306,将STS、ALDH基因片段与线性表达载体pWR306进行定向连接,构建了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及醛脱氢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R-STS、pWR-ALDH,并用改进冻融法导入农杆菌GV3101。(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王跃进,杨亚州,张剑侠,潘学军,万怡震[10](2004)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及其种间F_1代抗旱性鉴定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盆栽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8个种的11个株系及野生种燕山葡萄与美 洲种河岸葡萄杂交F1代的叶片失绿黄化程度、相对含水量和原生质体细胞膜透性,并以这3项指标综合评 价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及其种间F1代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中:燕山葡萄燕山-1为高抗 类型;葡萄泰山-1为中抗类型;葡萄安林-2、山葡萄泰山-11、秋葡萄江西-2和平利-7、复 叶葡萄甘肃-91和南郑-2、毛葡萄渭南-3、华东葡萄广西-1为低抗类型;刺葡萄塘尾为不抗类型。燕 山-1×河岸葡萄杂交F1代的抗旱性表现为连续分离现象,个别杂种单株的抗旱性表现为超亲遗传。(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中国葡萄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野生葡萄14个种为材料,对控制花色苷合成的mybA转录因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VvmybA1和VlmybA2两个转录因子的全长基因序列,共检测到121个SNP,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种中性检测方法比较序列变异模式,结果表明,中国野生种葡萄VvmybA1和VlmybA2基因没有偏离中性模型,反映出基因漂移和选择性中性突变之间的平衡。不同野生种材料的mybA基因结构存在很高的同源相似性。但是在启动子区、内含子区以及第3个外显子区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而且野生种葡萄mybA基因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变,这些突变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区分不同的野生种材料。通过基因结构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将野生种葡萄细分为5个类群。初步推测桦叶葡萄和变叶葡萄进化地位较为原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葡萄野生种论文参考文献
[1].程大伟,姜建福,樊秀彩,张颖,张国海.中国葡萄属植物野生种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
[2].焦健,刘崇怀,樊秀彩,张颖,孙海生.中国野生种葡萄mybA转录因子SNP特征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
[3].焦健,刘崇怀,樊秀彩,张颖,孙海生.中国野生种葡萄及种间杂种VvmybA1基因型和表达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
[4].王西平.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5].张今今,王跃进.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核糖体RNA基因[J].西北植物学报.2005
[6].郝炜.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7].张文娥.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鉴定与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8].徐伟荣.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芪合成酶基因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9].徐伟荣,王跃进,王西平,郝炜,孙马.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抗逆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西北植物学报.2005
[10].王跃进,杨亚州,张剑侠,潘学军,万怡震.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及其种间F_1代抗旱性鉴定初探[J].园艺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