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硝化论文_巩有奎,任丽芳,彭永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硝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生物,氮素,速率,甲酰胺,利用率,碳源。

生物硝化论文文献综述

巩有奎,任丽芳,彭永臻[1](2019)在《pH对生物硝化过程动力学抑制及N_2O释放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硝化过程是导致生物脱氮过程N_2O释放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小试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的方式,考察了不同pH下氨氧化菌(AOB)硝化过程氨氮氧化速率(AOR)和氧化亚氮释放速率(N_2OR)之间的关系。pH影响动力学结果表明,pH=6.5和8.5时,AOB的比耗氧速率(SOUR)分别降至其最大值(SOUR_(max),pH=7.5)的50%。不同氧化还原酶具有不同的最适pH值(pH_(opt)),pH的变化导致硝化过程不同中间产物的积累。其中,一氧化氮还原酶、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对生物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起着重要作用。pH=6.0~7.5之间,AOR和N_2OR随pH的增加而增加,p H=7.5时,其N_2OR和AOR分别达最大值(0.34±0.08)和(16.30±1.25)mgN/(gVSS·h)。此后,随pH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pH下,N_2OR和AOR呈线性关系。AOR增加,为AOB好氧反硝化过程提供了更多的电子,导致更多N_2O释放。(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张洋,李雅颖,郑宁国,姚槐应[2](2019)在《生物硝化抑制剂的抑制原理及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维持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氮肥施入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施入的氮肥通过硝化过程形成硝态氮,其易淋溶或通过反硝化作用损失,造成大量氮素流失,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且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硝化抑制剂可抑制硝化作用,而植物根系分泌的生物硝化抑制剂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源硝化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分泌生物硝化抑制剂的植物种类、生物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生物硝化抑制剂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今后生物硝化抑制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斌,金锡标,王远,陈梦帆[3](2018)在《DMF及DMA抑制生物硝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及其分解产物二甲胺(DMA)具有较强的生物硝化毒性。经过驯化的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仍受到DMF与DMA的硝化抑制,50%硝化抑制时对应的DMF和DMA分别为47.1 mg/g和10.1 mg/g。而来自制药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后能够完成硝化过程,但其允许的DMF及DMA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研究结果对指导含DMF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调试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08期)

胡颖,张蔚[4](2018)在《富里酸对污水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究了两种富里酸(F1和F2)对污水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1促进氨氮的去除,而F2对氨氮去取影响不明显,F1和F2作用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和86%。F1对碳源的利用也高于F2。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含量也受富里酸的影响,F1和F2作用下PHA的最大含量分别为2.36和2.48 mmol-C/g。此外,F1对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关键酶具有促进作用,而F2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2期)

杜静轩,李克勋,刘东方,孙洁,张冲[5](2017)在《季铵化合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呼吸试验测比耗氧速率和硝化速率,研究了季铵化合物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呼吸试验结果表明,季铵化合物的存在明显降低了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在污泥浓度(MLVSS)为534 mg/L的情况下,季铵化合物浓度为2 mg/L就已明显降低了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抑制率为19.88%。随着季铵化合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浓度为5、10、20、35和50mg/L时,对应的抑制率分别为39.53%、47.76%、51.65%、77.29%和85.65%,当浓度增加到80mg/L时,硝化呼吸作用几乎停止。硝化速率试验结果表明,季铵化合物降低了氨氮氧化速率,抑制了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亚硝酸盐的累积随着季铵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MLVSS为1 300 mg/L的情况下,加入浓度为10、20、30、50、60、70和90 mg/L的季铵化合物,对应的硝化速率抑制率分别为11.07%、37.52%、64.64%、81.88%、89.74%、92.55%和95.55%。当季铵化合物浓度<30 mg/L时,亚硝酸盐累积现象比较明显;浓度为50 mg/L时,季铵化合物已严重抑制了氨氧化细菌;当浓度>60 mg/L时,没有亚硝酸盐累积。硝化呼吸抑制试验中半抑制浓度为12 mg/L,硝化速率抑制试验中半抑制浓度为25 mg/L。(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17期)

[6](2017)在《我国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出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硝化作用是农田氮素转化的主要途径,与氮素损失和利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维持氮素以NH_4~+的形式存在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的关键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课题组利用自我创制的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系统和GC-MS分离鉴定技术,通过测定19个籼稻、粳稻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活性,(本文来源于《科学种养》期刊2017年07期)

张金平[7](2017)在《南京土壤所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到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硝化作用是农田氮素转化的主要途径,与氮素损失和利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维持氮素以NH-_4~+的形式存在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的关键之一。由于合成硝化抑制剂价格昂贵,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性能不稳定,而且存在生态环境和食品的安全隐患等,开发植物源的生物硝化抑制剂(BNIs)显得十分必要。迄今为止,BNIs只从Brachiaria humidicola和高粱中报道过。(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14期)

陈同辉,陈伟华,陈洪斌,戴晓虎,丁扣林[8](2017)在《悬浮填料用于黑水处理的生物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已经挂膜成熟的悬浮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黑水,小试研究了4种比表面积的悬浮填料在不同HRT和进水负荷率条件下的生物膜量、有机物去除规律、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特性。研究表明,在填料投配率为30%、溶解氧含量控制在1.5~2.5 mg/L、水温维持在(28±2)℃时,单位反应器容积内填料附着的生物膜量随HRT的减小和进水SCOD负荷率的增加而增加;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的有机物去除效果、硝化效率与HRT、填料的比表面积等关联度不明显,TN的去除率基本随HRT的减小而降低;各反应器的出水NO~-_2-N比例稳定在90%左右,均发生了明显的短程硝化现象,主要是碱度不足所引起。悬浮填料的最大生物硝化速率为1.87~4.40 g/(m~2·d)、最大反硝化速率为1.03~2.33 g/(m~2·d)。(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段立安[9](2017)在《猪场废水生物硝化反硝化强化脱氮及稻田深度处理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猪场养殖废水氮磷严重超标、碳氮比较低以及废水水量较大等特点,本论文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典型性猪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及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提出了猪场废水膜生物反应器与固体碳源反硝化系统联用生物强化脱氮,以及猪场废水稻田深度处理两种工艺,在分析两种工艺用于猪场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初步揭示了固体碳源强化生物反硝化微生物机制、微观结构变化,核算了稻田消纳猪场废水氮磷能力、施灌猪场废水水稻生长及土壤营养状态。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调研的四家猪场生猪年存栏量在500-20000头之间,清粪方式主要以人工干清粪为主,废水处理模式均为厌氧发酵、厌氧发酵+氧化塘、厌氧发酵+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氧化塘,原水与沼液的氨氮与总氮浓度超过999 mg/L以及1397mg/L,溶解磷与总磷浓度超过13.9mg/L以及29.2mg/L,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超过1500mg/L,废水COD/TN普遍在1-4之间,生物脱氮困难。(2)氨氮负荷在0.048 gNH4+-N/(gVSS·d)情况下,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氨氮与COD去除率分别超过94%与97%,出水氨氮浓度在14 mg/L以下,出水COD低于79mg/L。但出水硝态氮有较高的积累,浓度范围在30mg/L至67mg/L之间;第27天膜污染开始加重。固相反硝化试验中,聚丁二酸丁二脂(PBS)与聚已内酯(PCL)系统氮素去除率稳定在99%,但PCL系统后期下降至50%,聚β-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系统氮素去除率在20%至60%波动。PCL系统总有机碳(TOC)出现累积效应,容易造成水质的有机物二次污染。叁种碳源表面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生物主要以杆菌为主,PBS表面化学官能团变化较大,反硝化成本最低。根据固体碳源表面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PBS表面微生物膜中反硝化菌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含有噬氢菌属与固氮弓菌属,共占比约34%,综合反硝化脱氮效果、碳源分子结构变化以及成本分析,PBS相比于PCL以及PHBV在猪场废水反硝化脱氮方面有更大的利用价值。(3)稻田田面水氨氮与总氮浓度的平均降解速率为:155 mg/(L·d·ha)与226 mg/(L·d·ha);溶解磷与总磷浓度的平均降解速率为:mg/(L·d·ha)与31mg/(L.d.ha),水稻生长后期每月可消纳猪场尾水2112t/ha。猪场尾水在稻田系统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对叶绿素SPAD值、株高并无显着影响,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不太明显,千粒重呈现增加趋势,但逐渐变缓。施灌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保持稳定的趋势;停留时间为2天及4天的试验田碱解氮变化较高,停留时间继续延长对碱解氮的增长并没有显着影响;施灌后对稻田土壤速效磷并没有显着增长效果;猪场尾水对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影响较大。施灌猪场尾水后Ca与Fe的含量相对较稳定,Mg含量略有升高,Mn、Zn与Na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土壤中Cr与Ni的含量在施灌猪场尾水后有所增加;Cu、Cd以及As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Pb的含量并无显着变化,所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15618-2008中的第二级标准值,无土壤污染危害风险。(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1)

文越,郑平,张萌,张宗和[10](2016)在《高效生物硝化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生物脱氮工艺是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硝化是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重要环节,也是废水去除氨氮的有效手段。国内外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全程硝化工艺、全量短程硝化工艺和半量短程硝化工艺等高效生物硝化工艺,有力推动了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综述了全程硝化工艺、全量短程硝化工艺和半量短程硝化工艺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等内容,对各工艺的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比较,以期为高效生物硝化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6年05期)

生物硝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维持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氮肥施入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施入的氮肥通过硝化过程形成硝态氮,其易淋溶或通过反硝化作用损失,造成大量氮素流失,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且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硝化抑制剂可抑制硝化作用,而植物根系分泌的生物硝化抑制剂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源硝化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分泌生物硝化抑制剂的植物种类、生物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生物硝化抑制剂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今后生物硝化抑制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硝化论文参考文献

[1].巩有奎,任丽芳,彭永臻.pH对生物硝化过程动力学抑制及N_2O释放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2].张洋,李雅颖,郑宁国,姚槐应.生物硝化抑制剂的抑制原理及其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张斌,金锡标,王远,陈梦帆.DMF及DMA抑制生物硝化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8

[4].胡颖,张蔚.富里酸对污水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

[5].杜静轩,李克勋,刘东方,孙洁,张冲.季铵化合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效应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7

[6]..我国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出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J].科学种养.2017

[7].张金平.南京土壤所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到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J].农药市场信息.2017

[8].陈同辉,陈伟华,陈洪斌,戴晓虎,丁扣林.悬浮填料用于黑水处理的生物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7

[9].段立安.猪场废水生物硝化反硝化强化脱氮及稻田深度处理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0].文越,郑平,张萌,张宗和.高效生物硝化工艺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

论文知识图

生物沸石表面微生物形态过程进出水氨氮浓度及去除率试验装置示意图反硝化的生物化学过程纳米铁一反硝化细菌复合体系脱氮反应4...过程进出水总氮浓度及总氮去除率

标签:;  ;  ;  ;  ;  ;  ;  

生物硝化论文_巩有奎,任丽芳,彭永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