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端面的对称布置有限指套,所述限指套设置的数量为6,所述底板前端面位于限指套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限指套的内腔通过松紧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松紧杆贯穿滑动槽,所述松紧杆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扭转盘,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所述底板前端面的左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部铰接设置在底板的前端面,所述底板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装置,该康复护理用分指板,能够根据神经内科患者手指粗细调节指套间距,且对于患者防护较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对称布置有限指套(2),所述限指套(2)设置的数量为6,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限指套(2)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11),所述限指套(2)的内腔通过松紧杆(5)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松紧杆(5)贯穿滑动槽(11),所述松紧杆(5)包括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扭转盘(51),所述螺纹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53),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左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1)铰接设置在底板(1)的前端面,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装置(4);所述手腕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基(41),所述固定基(41)固定连接在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所述固定基(41)的外部通过第一连接带(42)与第二连接带(46)分别固定连接有右腕带(43)与左腕带(47),所述右腕带(43)的后端面设置有粘性层(45),所述右腕带(43)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护腕条(44),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靠近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第二护腕条(49),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远离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粘连层(48),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固定基(41)之间设置有第三护腕条(410)。
设计方案
1.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对称布置有限指套(2),所述限指套(2)设置的数量为6,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限指套(2)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11),所述限指套(2)的内腔通过松紧杆(5)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松紧杆(5)贯穿滑动槽(11),所述松紧杆(5)包括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扭转盘(51),所述螺纹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53),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左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1)铰接设置在底板(1)的前端面,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装置(4);
所述手腕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基(41),所述固定基(41)固定连接在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所述固定基(41)的外部通过第一连接带(42)与第二连接带(46)分别固定连接有右腕带(43)与左腕带(47),所述右腕带(43)的后端面设置有粘性层(45),所述右腕带(43)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护腕条(44),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靠近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第二护腕条(49),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远离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粘连层(48),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固定基(41)之间设置有第三护腕条(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盘(51)的圆周表面均匀布置有凸条,所述螺纹杆(52)通过固定件(21)与限指套(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压板(3)远离连接部(31)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32),所述弯曲部(32)与底板(1)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42)与第二连接带(46)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腕条(44)、第二护腕条(49)与第三护腕条(410)均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
背景技术
分指板用于神经内科预防和矫正手指屈肌痉挛或挛缩畸形。能够帮助患者将手指分开伸展,达到抑制手指屈曲紧张,防止手指挛缩的目的。人的食指和拇指是最灵活的,对于手指屈肌痉挛和挛缩畸形的患者来说,尤其需要矫正和锻炼,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分指板上的分指块固定,手指间距离大小不可调节,患者的虎口张开的大小不能适时调整,从而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传统的分指板再对患腕部的固定,仅仅采用固定带连接,长期使用分指板,会造成患者腕部的不适感,甚至会导致腕部红肿,长此以往不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解决了现有分指板不能根据神经内科患者手指调节间距且腕带设计比较粗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端面的对称布置有限指套,所述限指套设置的数量为6,所述底板前端面位于限指套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限指套的内腔通过松紧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松紧杆贯穿滑动槽,所述松紧杆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扭转盘,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所述底板前端面的左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部铰接设置在底板的前端面,所述底板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装置。
所述手腕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所述固定基固定连接在底板前端面的下部,所述固定基的外部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分别固定连接有右腕带与左腕带,所述右腕带的后端面设置有粘性层,所述右腕带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护腕条,所述左腕带前端面靠近第二连接带处设置有第二护腕条,所述左腕带前端面远离第二连接带处设置有粘连层,所述底板前端面位于固定基之间设置有第三护腕条。
优选的,所述扭转盘的圆周表面均匀布置有凸条,所述螺纹杆通过固定件与限指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压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压板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底板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腕条、第二护腕条与第三护腕条均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康复护理用分指板,通过第一护腕条、第二护腕条与第三护腕条均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将患者手腕放在第三护腕条上,待将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间后,压板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弯曲部与底板卡合连接,在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之间后,可以将弯曲部卡合在底板的后端面,从而使得手指不易从限指套间脱离,再将右腕带放在手腕上,之后将左腕带前端面的粘连层与右腕带后端面的粘性层粘连,从而手腕得以固定在底板上,此时手腕上下表面均有热塑性橡胶材料保护,能够减少患者长时间使用分指板带来的腕部不适感,从而达到了限制手指且降低患者使用分指板而出现腕部不适感的目的。
(2)、该康复护理用分指板,通过扭转盘的圆周表面均匀布置有凸条,便于人员拧动扭转盘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螺纹杆通过固定件与限指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前端面,当需要改变限指套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按住限指套,拧动扭转盘,使得紧固盘不再贴紧底板的后端面,因此在沿着滑动槽随意调节限指套之间的间距,即可以自由改变患者手指张开的距离,能够适应不同粗细手指的患者,从而达到了可以根据患者手指粗细与其他需要调节指套与患者手指张开距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松紧杆与固定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滑动槽、2限指套、21固定件、3压板、31连接部、32弯曲部、4手腕固定装置、41固定基、42第一连接带、43 右腕带、44第一护腕条、45粘性层、46第二连接带、47左腕带、48 粘连层、49第二护腕条、410第三护腕条、5松紧杆、51扭转盘、52 螺纹杆、53紧固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康复护理用分指板,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对称布置有限指套2,所述限指套2设置的数量为6,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限指套2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11,所述限指套2的内腔通过松紧杆5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松紧杆5贯穿滑动槽11,所述松紧杆5包括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扭转盘51,所述扭转盘51的圆周表面均匀布置有凸条,便于人员拧动扭转盘51所述螺纹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固盘53,所述螺纹杆52通过固定件21与限指套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前端面,当需要改变限指套2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按住限指套2,拧动扭转盘51,使得紧固盘53不再贴紧底板1的后端面,因此在沿着滑动槽11随意调节限指套2之间的间距,即可以自由调节患者手指的张开距离,也能够适应不同粗细手指的患者,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左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压板3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1铰接设置在底板1的前端面,所述压板3远离连接部31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32,所述弯曲部32与底板1卡合连接,在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2之间后,可以将弯曲部32 卡合在底板1的后端面,从而使得手指不易从限指套2间脱离,所述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装置4。
所述手腕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基41,所述固定基41固定连接在底板1前端面的下部,所述固定基41的外部通过第一连接带42与第二连接带46分别固定连接有右腕带43与左腕带47,所述第一连接带42与第二连接带46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右腕带43的后端面设置有粘性层45,所述右腕带43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护腕条44,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靠近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第二护腕条49,所述左腕带47前端面远离第二连接带46处设置有粘连层48,所述底板1前端面位于固定基41之间设置有第三护腕条410,所述第一护腕条44、第二护腕条49与第三护腕条410均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将患者手腕放在第三护腕条410上,待将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 2间后,将右腕带43放在手腕上,再将左腕带47前端面的粘连层45 与右腕带43后端面的粘性层45粘连,从而手腕得以固定在底板1上,此时手腕上下表面均有热塑性橡胶材料保护,能够减少患者长时间使用分指板带来的腕部不适感。
工作时,当需要改变限指套2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按住限指套2,拧动扭转盘51,使得紧固盘53不再贴紧底板1的后端面,因此在沿着滑动槽11随意调节限指套2之间的间距,即可以自由改变患者手指张开的距离,也能够适应不同粗细手指的患者,将患者手腕放在第三护腕条410上,待将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2间后,压板3远离连接部31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32,弯曲部32与底板1卡合连接,在患者手指放在限指套2之间后,可以将弯曲部32卡合在底板1的后端面,从而使得手指不易从限指套2间脱离,再将右腕带43放在手腕上,之后将左腕带47前端面的粘连层45与右腕带43后端面的粘性层45粘连,从而手腕得以固定在底板1上,此时手腕上下表面均有热塑性橡胶材料保护,能够减少患者长时间使用分指板带来的腕部不适感。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489.7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3(哈尔滨)
授权编号:CN209847513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A61F5/058
专利分类号:A61F5/058;A61F5/10
范畴分类:申请人:温璐
第一申请人:温璐
申请人地址: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发明人:温璐
第一发明人:温璐
当前权利人:温璐
代理人:吴振刚
代理机构:23101
代理机构编号: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用分指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