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华蓥乡中心学校638507
我校是一所偏远山区学校,学生信息交流不通畅、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见闻很受限制、隔代和托付监护的留守儿童极为普遍,这些现象导致小学生作文严重缺乏想象力,给语文老师带来了挑战和困惑。要走出困惑,仅靠语文教材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资源,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走出课堂,去看大自然那幅美丽的图画。
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能够启发孩子们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把大自然的美景描述得栩栩如生。要收到如此的效果,离不开在老师正确引导下的观察。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严格按照看、听、触、想的顺序。看,就是看景物的形状、姿态、颜色以及变化和发展;听,就是听景物有无声音;触,就是用手去接触物体;想,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用拟人的手法充分发挥想象。例如我在教学《秋天里》之前,组织一次三小时左右的秋游。“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七嘴八舌。引导:“是炎热,还是凉爽?”“凉爽!”
“最近,我们穿衣服的数量与暑假里穿衣服的数量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这说明了什么?”“进入了秋天!”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白杨林中,孩子们好奇地捡起了地上的黄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现在是秋天,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树叶变黄了。”此时,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黄叶纷纷飘落,学生不由自主地去追空中的黄叶,一个个高兴极了,边追边喊:“树叶飞起来了,树叶飞起来了。”抓住契机赶紧引导:“孩子们,地上又来了哪些新朋友?”“数不清的黄叶载歌载舞地来到了地上!”“你们能勇敢地想象,大胆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能!”“树叶像什么?”“像飞机,像蝴蝶,像小鸟,像蜻蜓,像降落伞……”
“在看远处,稻田里的稻谷是什么颜色?”“金黄色。”“稻田里除了金色的稻谷还有什么?”“还有很多忙碌不停的农民伯伯。”“他们在干什么?”“在你追我赶的收稻谷。”“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了轰轰轰的机器声和哗哗哗的稻谷声。”“你们看了这热烈的场面,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大米来之不易,我想到了农民伯伯非常辛苦……”于是,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吟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们手中拿着几张黄叶,有说有笑地回到学校。一进教室,我将已经准备好的葡萄从讲台下面拿了出来,同学们十分惊讶:“哇!葡萄。”一对对水汪汪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孩子们,谁答对了我提出的问题,我就把这串葡萄奖给谁!同意吗?”“同意!”“葡萄是什么季节成熟?”“现在!”“现在是夏天还是秋天?”“秋天!”你们都很棒!请孩子们翻开书找到《秋天里》,看插图中近处的画面,提问:“图中用几根木棒搭起来的是什么?”“葡萄架。”“图上那位叔叔在干什么?”“摘葡萄。”“左边那两个小孩是谁?请给他们取个好听的名字。”“红红和盼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小孩,你会马上跑过来吗?”“会!”“这时表情怎样?”“垂涎三尺,想吃葡萄。”
在看右边,“右边较远处那几个小孩在干什么?”“在树下捡落叶。”“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你能根据画面上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吗?”“能!”他们个个口若悬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表达出来了,其中一个小孩大声地回答道:“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黄叶手舞足蹈,纷纷扬扬,像蝴蝶、像蜻蜓、像飞机、像航船,好看极了。”我立即板书课题《秋天里》,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布置作业,小组讨论:秋天的景色是怎样的?秋天里有那些趣事?学生有说有笑,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秋天到了,葡萄架上挂满了红艳艳的葡萄,我去帮爸爸摘葡萄,一边摘,一边吃,被爸爸骂了一顿。”有的说“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我们去捡黄叶、追黄叶,黄叶像蜻蜓歌唱、像蝴蝶舞蹈快活极了。”随着学生回答、讨论,老师将重点词语和学生不会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一张张顽皮的笑脸活跃纸上、满意的答卷出现在眼前。一堂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就轻松愉快地结束了。
总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他们创新活动、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基础。在偏远山区学校的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必须凭借大自然和课堂这两大舞台,为他们创设情境,抓住契机,适时启发,激发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在想象的王国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