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发展软环境 增强城市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碧波[1](2020)在《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特征及优化路径》文中指出面对国内外产业争夺日趋激烈,且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中等收入陷阱的系列挑战,产业有外流的趋势。各国通过提高政务效率,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定优惠政策,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来吸引产业投资,即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而“中国缩影”的河南省营商环境的评价,能够代表我国各区域的产业,且有利于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解决“中部塌陷”难题,对中原崛起和协调区域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我国缺乏统一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且研究对象缺乏对地级省辖市及县乡的地域研究。为此,论文基于广义的营商环境内涵,并结合河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要素保障硬环境、城市政务服务软环境、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三个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共计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81个三级指标。以河南省各省辖市市区的中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为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及其他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提供借鉴意义。论文借助企业问卷、政府问卷、业务网上抓取业务数据和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取数据,评价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借助Arc GIS13.0的自然断裂点法和Getis-Ord Gi*分析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空间特征;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单一因子驱动法识别影响城市营商环境的关键因子、剖析城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途径,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分异性显着。以商丘-南阳为分界线,西北部城市营商环境得分高于东南部城市;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第一等级的城市仅有郑州,且郑州的“辐射”能力有限。在城市政务服务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在不动产登记、办理破产、获得信贷得分高于东南部;在城市要素保障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的公共服务、科教水平和生活保障水平普遍高于东南部;在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方面,西北部城市的融资审批效率高于东南部。第二,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关联性差异明显。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和城市要素保障环境冷热点集聚分布,而城市融资保障环境冷热点分布分散。在城市政务服务环境方面,开办企业、获得用电、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执行合同的热点集聚区在东部,而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跨境贸易、办理破产的热点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城市;在城市要素保障环境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环境、科教水平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的热点集聚区在分界线西部,而公共设施环境的热点集聚区在分界线东部;城市融资便利度方面,热点集聚区为开封,冷点集聚区为驻马店和信阳。第三,识别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关键因子贡献度。获得信贷、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对城市政务服务环境影响大;经济发展环境、科教水平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对城市要素保障环境影响较大;贷款审批满意度、贷款服务满意度和融资环境改善满意度对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影响较大。根据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指标与我国平均水平对比得出:办理破产、获得信贷、执行合同和不动产登记、生态环境为河南省整体的弱势指标;根据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变异系数得出:跨境贸易、办理建筑许、贷款服务、经济外向度和科教水平为河南省城市间差异大的指标。第四,选择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路径。河南省提升城市政务服务能力应该着力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提高部门信息共享率和一网通办率,持续完善“信用+”的办事制度,构建新型监管体制,重视公共服务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城市要素保障能力应出台包容性的人才和招商优惠政策,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融资环境便利度应完善融资政策配套和机构配套,借鉴“银税贷”、“信用贷”、“政银担”等融资模式,降低审批环节,优化融资服务。
孙亚超[2](2019)在《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全国网球热潮的推动下,各类国际性网球赛事在河南省举办,不仅吸引足了业余网球爱好者的眼球,而且推动了河南省承办国内知名品牌的业余网球赛事,并且进一步自主开发具有河南特色的业余网球赛事品牌,2018-2019年河南省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就多达十几种。与此同时,调查发现,虽然每年河南省举办很多的业余网球赛事,但是有对赛事进行评价的很少,大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都是小范围做了赛后总结甚至没有,原因一方面是赛事承办单位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没有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效益是举办任何竞技比赛的最终目的,所以构建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能积极有效地、客观公正地对业余网球赛事进行效益评价,能够推动河南省网球事业的向前良性发展。本研究在此背景下,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构建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指出:(1)应根据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原则,构建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分三级,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竞技效益”和“赛事本身效益”4个一级指标;“基础设施”、“社会软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等11个二级指标;“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环境状况”、“新投入使用的网球场地、设施”等55个三级指标。(2)根据秩和运算法(专家排序法)的方法和原理,确定了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权重表。通过计算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社会效益(0.383)、经济效益(0.133)、竞技效益(0.292)和赛事本身效益(0.192)。(3)确定了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量表,并依据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的效益得分对其进行划分为4个等级,总得分在80100分之间的认为是“优秀”;总得分在6080分的认为是“良好”;总得分在4060分之间的认为是“中等”;总得分在40分以下的认为是“较差”。(4)通过实证对在郑州中原网球中心举办的2019“中国体育彩票杯”河南第五届网球球王争霸赛(第二站)进行效益评价。根据评分标准,此次赛事效益评价得分为77.44属于“良好”。通过这次评价,不仅验证了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也了解到了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的举办情况。
吕相伟[3](2018)在《中国营商环境对企业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并呈现出日益加深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依靠传统模式,尤其是诸如税收优惠等模式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局面难以为继,急需推动政策洼地向创新高地的转型,而这一过程必然涉及体制机制创新,凸显塑造营商环境这一软环境的重要价值。积极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培育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企业家红利,繁荣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国际比较和宏观经济运行方面,还体现在城市、区域和产业方面,更体现在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方面,已成为有为政府实现由“能治”向“善治”、“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聚焦营商环境,从城市层面的营商改革、金融发展、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产权保护四个维度出发,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家和企业的影响。四个维度以产权保护为基础,相互联系,概括了营商环境的主要内容,并从不同视角刻画了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过程,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活动和行为带来重要影响。本文的核心结论是:市场活则企业活,积极培育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优化企业家活动配置,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而言,设立行政审批中心这一典型的营商改革可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且这一效果有助于优化企业家活动配置,使企业家更有条件专注于企业内部治理。金融发展,尤其是以设立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金融供给,改善了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和企业家“为融资而奔波”的局面,使企业家更专注于企业内部治理,从而优化了企业家活动配置。以城市主政官员变更来表示的政策不确定性会显着地减少企业家生产活动,且企业改制经历和企业家的政治身份发挥了显着的调节效应,两者均使企业家生产活动呈现出“粘性”特征,降幅更小,但企业改制经历的调节效应存在于企业家间接生产活动当中,而企业家政治身份的调节效应则对企业家直接生产活动和净生产活动带来显着影响。产权保护会影响企业家预期和活动配置。更好的产权保护会影响企业家个体决策和企业内部治理,推动了企业内部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好的产权保护可以缓解企业家和企业“为审批而公关”的现象,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更好的产权保护可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融资结构的“正规化”。本文也考察了上述四个维度在企业特征、企业家特征以及城市特征等宏微观方面的异质性影响。本文聚焦中国营商环境,并从四个维度考察营商环境带来的微观影响,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采用数据以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存在一定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深化营商配套改革,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引导政商关系转型、构建区域性营商环境生态以及培育企业家核心力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李冬冬[4](2014)在《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城市化一方面对城市经济系统概念框架中涵盖的社会、经济、交通、生产、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消耗需求水平的不断增加,城市自身具有的代谢功能正在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作为人与自然发展复合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快速及和谐发展。城市生态建设进程中,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化应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然而,在传统能源消耗型的生产模式中,城市建设忽略了环境承载能力,以牺牲有限的资源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来推动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警示下,城市应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关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不断优化环境处理能力,努力实现城市物质、能量、信息的良性循环。只有通过城市生态建设,改善并优化人居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城市经济水平提升,从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竞争力尤其是经济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优劣的度量标尺。因此,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通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多元融资渠道、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及优化时空资源配置。因此,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两者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文中侧重于研究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内部作用机理与和谐共生关系,通过对两者协调性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可借鉴和可操作的策略方针与方法,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显着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本论文的研究从协同学的视角对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丰富了社会协同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扩展了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系统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1)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城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这些理论均是本文开展研究的基础。(2)文章通过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相关概念“城市生态承载力”、“城市生态平衡与失衡”“城市生态建设”进行阐述,清晰界定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系统框架,并通过6项内部驱动力和4项外对推动力对系统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制度保障、环境污染治理及科技贡献率,并分别对三方面要素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尤其针对于环境污染治理与科技贡献率要素的分析中,采用了定量分析进行了测算。针对环境污染治理情况,从投入-产出的视角采用平行链式DEA模型对全国30个地区的城市环境污染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根据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区域分布分析。另一方面,鉴于科技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串联链式DEA模型对30个地区城市生态建设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从而针对性的对各区域的科技贡献状况进行了分析。(3)参考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国外典型城市竞争力分析研究框架:彼得教授的多变量分解模型、丹尼斯教授大都市国际竞争力模型、Douglas Webster模型、Reiia Linnamaa的“城市经营”模型、Iain Begg的“迷宫”模型和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国内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研究聚焦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的城市价值链理论模型、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和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框架。在对以上模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竞争力四方面构成要素,即经济总量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经济发展支撑要素和城市开放程度要素。并且针对每个要素的构成,对其涵盖的指标之间的关系与细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4)提出城市复合系统中,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协同关系。在对城市协同系统进行结构分析与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就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对城市协同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协同系统理论框架下涵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宏观系统模型,进行了作用关系研究。在对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1000多种不同的模型参数进行了仿真和详细的数值分析。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6项假设。并获得了3项有关各个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结论:①在城市社会发展当中,生态环境即使不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作为城市协同系统中唯一的自我正反馈系统,具有非常的功效;②在加强城市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③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社会发展初期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承载力时,最终会导致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最终将给经济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将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放在一个分析框架中探寻其相互作用关系,为两者协同性的研究构建了研究基础。本文在协同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其中包括协同形成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及协同保障机制。(5)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状况”及“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协同程度”,本部分选择了100个我国重要的城市,并将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生态建设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了CCR效率测算,并根据协调分析方法测算了100个城市对应的城市经济竞争力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协调状况,并根据协调度的差异性,将100个城市按照协调程度的不同划分为4个类别,即“高协同发展”、“良协同发展”、“中协同发展”和“差协同发展”四个类别,并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6)本部分根据前文分析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竞争力及城市经济竞争力促进生态建设的措施与对策。通过本章提出的政策与措施,可以协调城市综合系统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关系,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7)最后以长春市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提出长春市生态建设与经济竞争力协同管理的针对措施。首先对长春市的经济与生态建设状况进行了基本状况分析。通过长春市发展的基础数据和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竞争力协同评价结果分析,确定长春市处于二者“中协同程度”的水平。继而,从长春市生态建设和经济竞争力协同发展的视角,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对长春市的协同管理所采取的行动和问题的认知(对政府和企业的基本认知与行动的分析来源于专家访谈及企业调研的数据资料;民众认知和参与状况的分析采用的是长春市736份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最终根据目前长春市生态建设和经济竞争力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长春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发展的管理的机制与措施。
佘开勇,陈闻君[5](2013)在《西部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及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能力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本文从经济发展、资金实力、对外开放、人才及科技水平、政府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等方面选取26项指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西部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同时选取资本、劳动、技术三种投入量作为输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作为输出指标,对西部主要城市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最终将西部城市分为竞争力强、城市效率相对有效;竞争力中等、城市效率相对有效;竞争力强,城市效率相对无效;竞争力弱、城市效率相对无效四种类型。
殷婷婷[6](2012)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文中提出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长时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很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日渐衰竭,这些城市变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使之避免被淘汰甚至消失的厄运,成为国家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自身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的一个问题。当前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从2007至2011年底,出台了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当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城市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的差异性,成为城市发展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由于历史、外部、自身等因素,在软环境建设上的问题更为严重,而这些问题又成为当前制约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找出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特点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发展、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理论进行简要阐述之后,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归纳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软环境上普遍存在的城市功能异化,缺乏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基础;缺乏比较优势,政策环境滞后;政府改革步伐缓慢,政务环境问题严重;法制建设不规范,社会法治环境欠佳;思想保守,人文环境恶劣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边缘化现象、阻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制约资源枯竭型城市软环境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再次,以正在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的山东省枣庄市为案例,对枣庄市结合城市转型战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做法、成效和仍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枣庄市当前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软环境建设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社会化服务不如人意,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完善加强。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基本目标模式和具体对策,即要以建立高效透明优质的政务环境,科学合理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宽松便捷的金融环境,宜居文化活力的社会人文环境为目标,通过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增强行政机关的服务意识,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塑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形象等具体措施,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软环境建设,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竞争力。
何彦宁[7](2011)在《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好的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必备条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外在需要。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软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逐渐彰显。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昆明自2008年以来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实施整治。为找准昆明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本文以昆明软环境建设个案为研究对象,分五个章节进行了讨论。第一章从理论的角度围绕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理论依据、构成体系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软环境建设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第二章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理论和罗默与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结合昆明经济发展现状,认为昆明正处在由起飞进入自身持续增长阶段、由投资推动阶段向创新推动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由此得出“如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昆明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的结论。第三章围绕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导致问题存在的成因主要是:仍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评价体系,经济发展政策滞后,制度不完善,诚信缺失,缺乏独特的环境优势,创新环境有待优化。第四章在总结分析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形成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理想模型,并对其作用机制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针对昆明软环境存在问题和成因,昆明要重点从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善软环境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重组资源,优化人文道德环境四方面作为突破口,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第五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并对存在不足及以后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温震[8](2011)在《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愈加显着,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更体现在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所具备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大部分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在其所在城市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是经济、人文、社会、政治、地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从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角度来看,随着高新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个的产业集群为龙头的高新产业园区。高新区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对地方经济的增长提供强大的助推力。然而,这些高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副属品”。例如,集群松散不经济、产业园区非集群化、现有集群的扩张与升级缓慢等问题。对于此类现象的研究,既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发挥理论研究的抽象与前瞻思维,为其提供依据并进行方向性指导,从而为“世界城市”首都北京提供高新区建设的实证依据。对于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各国学者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试图通过研究解释园区发展中出现各种现象和问题。反复比较国外研究文献,规模效应理论对于高新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方面,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目前,国内对于相关问题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区位选址、园区规划、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等角度进行研究。通过高新区及城市经济发展数据分析,采用实证方式对高新区发展理论加以证实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高新区建设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脉点,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应当可以肯定。那么,高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机理又是怎样?高新区的扩张,对城市各个方面发展的影响又有哪些?高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是否将加速区际间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分工进程?高度流动性、集约化、垄断性和渗透性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主要特征,究竟高新产业区在规模上达到何种程度能够实现最佳规模效应?对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从规模效应对高新区内的驱动力的影响出发,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主要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园区的土地属性和技术属性,将中关村科技园对首都经济增长、城市空间变化、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进行细致详实的综合研究。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由此中关村成为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和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区;1999年6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策,并于2006年批准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新的规划范围,逐步成为“一区十园”跨行政区域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并辐射全国。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海淀园、昌平园、电子城、得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丰台园、亦庄园、通州园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所辖的十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环绕京城布局的颇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带。中关村的发展已经超出单纯的行政地域概念而成为一个城市功能地域的品牌符号,其辐射半径不仅涵盖北京市、环渤海经济圈,甚至还扩散到了全国和全球的范围。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区域,作为未来北京多极核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极点之一,本文选择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实证案例,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的培养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等问题,深刻认识和评价产业布局与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如何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从而有助于北京作为“世界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为提升北京城市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实践论据。本文主要内容由八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研究方法,确定主要创新点和不足,指明本研究意义之所在。第二章,阐明本文运用的基本理论,包括高新区的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理论,以及高新区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基本原理。第三章,简述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基本规律;重点分析规模效应对高新区发展的影响机理,并用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典型案例来进行佐证。第四章,分析高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管理模式、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借助当前比较通行的城市竞争力评估体系来分析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并指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第五章,构建高新区规模效应实证模型和高新区对城市发展的要素贡献率模型,以证明规模经济效应在高新区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各个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水平。第六、七章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案例分析,运用数据和资料来对前述构建的模型进行数据计算,以检验理论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证明高新区对城市发展的实际作用,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八章,通过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分析,得出高新区对所在城市的空间、社会分化、公共管理和城市竞争力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一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步增强的趋势。由于研究视域依旧敞开,通过研究得出的几点启示,进一步强调结论的探索意义。总体上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新区以及产业集群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许许多多可供给后人借鉴的成果。高新区的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种创新驱动,更加引起政府职能部门和民间研究机构的热情。本人在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规模效应理论应用于分析高新区经济增长,借助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高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科技创新能力、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市公共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最终将落脚点锁定在了增强城市竞争力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推动高新区进行“三次创业”。本文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把科技园集群效应与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机联系起来。追寻北京城市化新特点,对高新区与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模型和统计分析得出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内涵的高新区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高新区极点经济决定城市竞争力,并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指数有利于聚合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二是以高新区研究理论为依托,对竞争力评价进行了系统分类,并运用相关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并用因素剖析法和指标分析法中的部分具体方法对有关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将城市产业竞争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大系统来贯穿其构建、培育、提升、评价与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三是“中关村模式”代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本文通过理论探求和案例分析认为,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等要素对于高新区乃至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然而中关村成功的示范效应以及地方利益的驱动,园区建设在首都各区县遍地开花,这样非理性的园区“膨胀热”会在一定程度损害北京的高技术产业总体效能。一部分以劳动密集型、低增加值和关键性技术依赖进口为特征产业将会影响高技术产业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过度分散势必导致每个园区都难以达到最起码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提升产业集群辐射力、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等方式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根本选择。
周玉波[9](2011)在《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城市正发生着质、量变并举的巨大变革:一方面是城市边界的乡村延伸,城市群的出现,城市宏观规模的绝对扩张;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内部功能的累进,各种结构的变迁,城市微观规模的绝对增长。城市尤其大都市已成为地区或国家的代表,它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聚焦点,同时也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点。国家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城市间的竞争,新世纪的城市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更需要从微观层面研究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结构的完善,以及城市竞争力问题。城市竞争力依赖于城市结构的优化,不断优化的城市结构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结构元素十分复杂,本文确定其核心单元为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发展理论为依据,更以城市的本真和未来趋势为基点,来具体研究城市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按城市竞争力的成长机理反思城市结构特征及优化理念,揭示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或流派进行分析,指出城市发展的制度不同、地区不同、目标不同、管理不同、城市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就不同。并从城市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着手,认为城市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4个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型的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模型。(2)分别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四个层面对城市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结构优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城市结构优化与竞争力提升呈正相关关系。(3)在对城市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内涵与核心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将城市结构分为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环境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四大结构,并通过极大不相关法将指标进行优化删选,建立了一个有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4)根据城市的内部结构、功能、作用,构建了一个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将静态总体规模存量指标和动态发展速度流量指标相结合,充分考虑现有城市优势和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该评价体系在进行城市化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城市的各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还可以分析其发展变化情况。(5)以长沙、武汉、西安、成都、广州和上海六城市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六个城市的社会结、产业结构、环境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指标及其指标变化发展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且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六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梁婷[10](2010)在《兰州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兰州城市竞争力研究有助于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正确评价兰州城市竞争力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城市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兰州总体的布局及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从提升兰州竞争力的现实意义出发,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成果;并探讨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及其特征,并提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选取了城市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实力、政府竞争力、金融实力在内的总量指标,资金流量、实物流量、信息流量在内的流量指标和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构成的质量指标,共计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论文采用了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州进行了竞争力定量评价和排序。按照定量评价的结果和排序,分析兰州城市竞争力;并结合SWOT定性分析法,提出了兰州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战略及对策。论文紧紧围绕城市竞争力这个主题,力争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对兰州城市竞争力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以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兰州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一份参考。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增强城市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发展软环境 增强城市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特征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环境倒逼国家高质量发展 |
1.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1.3 中部中小微企业数量和质量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区域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营商环境内涵界定研究 |
2.2 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
2.3 营商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
2.4 文献评析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1.1 企业的契约理论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3.1.4 竞争优势理论 |
3.1.5 “弓弦”模型 |
3.2 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模型 |
3.3.2 地理探测器 |
3.3.3 前沿距离法 |
3.3.4 冷热点分析法 |
3.3.5 企业访谈法 |
4 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特征 |
4.1 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总体空间特征 |
4.1.1 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总体结果 |
4.1.2 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的空间特征分析 |
4.2 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 |
4.2.1 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评价结果 |
4.2.2 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4.2.3 多维度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的空间分析 |
4.3 河南省城市要素保障环境 |
4.3.1 河南省城市要素保障环境结果 |
4.3.2 河南省城市要素保障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3 多维度城市要素保障环境空间分析 |
4.4 河南省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 |
4.4.1 河南省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评价结果 |
4.4.2 河南省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空间异质性分析 |
4.4.3 多维度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空间分析 |
5 城市营商环境各因子贡献度甄别与优化路径 |
5.1 河南省营城市商环境各因子贡献度甄别 |
5.1.1 河南省城市政务服务环境各因子贡献度甄别 |
5.1.2 河南省城市要素保障环境各因子贡献度甄别 |
5.1.3 河南省城市融资便利度环境各因子贡献度甄别 |
5.2 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存在问题 |
5.2.1 河南省整体营商环境存在问题 |
5.2.3 导致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差异明显的问题 |
5.3 河南省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策略 |
5.3.1 提升河南省整体营商环境的路径 |
5.3.2 缩小城市间营商环境差异的路径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以商丘-南阳为分界线,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
6.1.2 基于地理探测器和调研分析,识别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关键因子 |
6.1.3 多策并举,优化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 |
6.1.4 基于城市的辐射带动分析,缩小城市营商环境水平差异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健康中国2030 背景下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
1.2 业余网球运动对健康事业的推进 |
1.3 业余网球赛事的繁荣促进了河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 |
1.4 效益贯穿体育赛事的始终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业余网球赛事定义 |
3.1.2 体育赛事效益评价 |
3.2 业余网球赛事研究综述 |
3.3 体育赛事效益评价的研究述综述 |
3.3.1 体育赛事效益的相关研究 |
3.3.2 体育赛事评价的相关研究 |
3.3.3 效益评价的相关研究 |
3.4 已有文献的研究不足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
4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法 |
4.2.2 调查法 |
4.2.3 秩和运算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5.1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的开展现状和效益评价现状 |
5.1.1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的开展现状 |
5.1.2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的现状 |
5.2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构建原则研究 |
5.2.2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确立 |
5.2.3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5.2.4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量表的制定 |
5.3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5.3.1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对象介绍 |
5.3.2 评价的实施过程 |
5.3.3 评价的实施结果统计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对河南省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C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D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E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F 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量表 |
致谢 |
(3)中国营商环境对企业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存在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国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中国营商环境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营商环境的典型特征 |
第四节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营商改革、企业公关与企业家活动配置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数据来源、样本与模型设定 |
第四节 营商改革影响企业公关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营商改革影响企业公关的拓展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小结 |
第七节 基本启示 |
第五章 金融发展、企业家活动配置与企业家决策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数据来源、样本与模型设定 |
第四节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家决策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家决策的作用机制 |
第六节 研究小结 |
第七节 基本启示 |
第六章 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家活动配置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样本、变量与模型设定 |
第四节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调节效应 |
第六节 研究小结 |
第七节 基本启示 |
第七章 产权保护与企业家活动配置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样本、数据与模型设定 |
第四节 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家活动配置的作用机制 |
第六节 研究小结 |
第七节 基本启示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1.2.2 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研究 |
1.2.3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1.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城市生态建设特征 |
2.1.3 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城市竞争力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 |
2.3.2 城市竞争力构建理论 |
2.4 系统工程理论 |
2.4.1 系统工程理论原理 |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5 协同学理论 |
2.5.1 协同学基本原理 |
2.5.2 社会协同作用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生态建设构成要素及维度设计 |
3.1 城市生态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市生态承载力 |
3.1.2 城市生态平衡与失衡 |
3.1.3 城市生态建设 |
3.2 城市生态建设系统框架构建 |
3.2.1 城市生态建设构成要素对比分析 |
3.2.2 城市生态建设构成维度 |
3.3 城市生态建设制度保障要素分析 |
3.3.1 法律法规建设层面 |
3.3.2 生态文明建设层面 |
3.3.3 城市生态管理层面 |
3.4 城市生态建设环污治理要素分析 |
3.4.1 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污染类型 |
3.4.2 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指标体系设计 |
3.4.3 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测算 |
3.5 城市生态建设科技贡献要素分析 |
3.5.1 科技对城市生态建设的作用与功能 |
3.5.2 科技对城市生态建设作用结构分析 |
3.5.3 科技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经济竞争力构成要素及维度设计 |
4.1 城市经济竞争力相关概念界定 |
4.1.1 竞争力 |
4.1.2 城市竞争力 |
4.1.3 城市经济竞争力 |
4.2 城市经济竞争力系统框架构建 |
4.2.1 城市经济竞争力构成要素对比分析 |
4.2.2 城市经济竞争力构成维度 |
4.3 城市经济总量要素分析 |
4.3.1 国内生产总值 |
4.3.2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 |
4.3.3 财政收入 |
4.4 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要素分析 |
4.4.1 第一产业产值 |
4.4.2 第二产业产值 |
4.4.3 第三产业产值 |
4.5 城市经济发展支撑力要素分析 |
4.5.1 城市基础设施 |
4.5.2 城市交通系统 |
4.6 城市开放程度要素分析 |
4.6.1 进出口总额 |
4.6.2 外贸依存度 |
4.6.3 外商直接投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关键协同作用关系解析 |
5.1 协同及协同机制相关概念界定 |
5.1.1 协同 |
5.1.2 协同机制 |
5.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及作用机理 |
5.2.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
5.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5.3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关系验证 |
5.3.1 仿真结构与变量解释 |
5.3.2 模型仿真和结果分析 |
5.4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构建 |
5.4.1 协同形成机制 |
5.4.2 协同运行机制 |
5.4.3 协同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性评价研究 |
6.1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性评价方法设计 |
6.1.1 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竞争力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2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
6.2 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评价应用 |
6.2.1 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性评价对象遴选 |
6.2.2 城市生态建设评价 |
6.2.3 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 |
6.2.4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调性测度 |
6.3 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评价结果分析 |
6.3.1 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结果分析 |
6.3.2 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6.3.3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发展政策耦合 |
7.1 城市生态建设滞后型协同发展措施与对策 |
7.1.1 政府生态布局方面措施与对策 |
7.1.2 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措施与对策 |
7.1.3 科技支撑方面措施与对策 |
7.1.4 城乡建设方面措施与对策 |
7.1.5 全民意识培养方面措施与对策 |
7.2 城市经济竞争力滞后型协同发展措施与对策 |
7.2.1 企业主体建设方面措施与对策 |
7.2.2 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措施与对策 |
7.2.3 科技支撑方面措施与对策 |
7.2.4 生态建设融资方面措施与对策 |
7.2.5 全民意识培养方面措施与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长春市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发展案例研究 |
8.1 长春市城市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概况 |
8.1.1 长春市生态建设基本状况 |
8.1.2 长春市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
8.1.3 长春市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发展类型 |
8.2 长春市生态建设与经济竞争力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8.2.1 政府对协同管理的认知与行动 |
8.2.2 企业对协同管理的认知与行动 |
8.2.3 民众对协同管理的认知与参与 |
8.3 长春市生态建设与经济竞争力协同管理机制构建 |
8.3.1 政府主体建设方面措施与对策 |
8.3.2 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措施与对策 |
8.3.3 科技支撑方面措施与对策 |
8.3.4 生态建设融资方面措施与对策 |
8.3.5 全民意识培养方面措施与对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研究的结论及创新点 |
9.1.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9.1.2 本文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的不足 |
9.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30 个省级区域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数据 |
附表 2. 30 个省级区域城市固体污染物治理投入-产出数据 |
附表 3. 30 个省级区域城市水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数据 |
附表 4. 30 个省级区域科技投入指标数据 |
附表 5. 100 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
附表 6. 100 个城市城市生态建设综合评价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 1. 城市协同发展系统动量学模型仿真代码 |
附录 2. 长春市居民对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管理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西部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效率的评价与分析 |
(一)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
1.熵值法确定权重。本文使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以消除确定权重的人为主观因素。社会系统中信息熵的含义主要指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程度的度量。若某个指标的熵值越高, 系统结构越均衡, 提供的信息量越少, 差异越小, 在综合评价中起的作用越小, 其权重也应越小;反之, 系统结构越不均衡, 差异越大, 该指标的权重也应越大。所以, 可以根据熵值大小, 也即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出权重, 主要步骤为: |
2.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与算法。灰色关联理论认为, 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关联度是事物之间、因素之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 它定量地描述了事物或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所谓关联度是指其他数列与参考数列之间的接近程度, 它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相对变化情况, 即变化大小、方向与速度的相对性。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很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比较实用和可靠的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包括以下5个计算步骤: |
3.城市竞争力评价。通过MTALAB软件编程, 运用上述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各个城市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结果见表2和表3。 |
(二) 城市效率分析 |
四、对策建议 |
(6)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
1.2.2 软环境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1 资源型城市含义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含义 |
2.2 经济发展软环境 |
2.2.1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含义 |
2.2.2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特点 |
2.2.3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构成要素 |
2.3 经济发展软环境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3.1 软环境建设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2.3.2 软环境建设是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
第3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
3.1.1 产业结构单一,综合实力偏弱 |
3.1.2 生态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差 |
3.1.3 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包袱沉重 |
3.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软环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3.2.1 城市功能异化,缺乏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基础 |
3.2.2 缺乏比较优势,政策环境滞后 |
3.2.3 政府改革步伐缓慢,政务环境问题严重 |
3.2.4 法制建设不规范,社会法治环境欠佳 |
3.2.5 思想保守,人文环境恶劣 |
3.3 制约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因素分析 |
3.3.1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历史因素 |
3.3.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边缘化”现象——外部因素 |
3.3.3 阻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自身原因——内部因素 |
第4章 转型期枣庄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
4.1 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4.2 现实的抉择——枣庄市城市转型 |
4.2.1 转型的动因 |
4.2.2 转型战略 |
4.3 转型期枣庄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概况 |
4.3.1 结合城市转型战略,加强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
4.3.2 对枣庄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效果的总体评价 |
4.3.3 枣庄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对策建议 |
5.1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目标模式 |
5.1.1 建立高效透明优质的政务环境 |
5.1.2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环境 |
5.1.3 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 |
5.1.4 建设宽松便捷的金融环境 |
5.1.5 建设宜居文化活力的社会人文环境 |
5.2 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 |
5.2.2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 |
5.2.3 增强行政机关的服务意识 |
5.2.4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
5.2.5 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 |
5.2.6 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
5.2.7 重塑资源枯竭型城市品牌形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1. 现实需要 |
2. 工作需要及兴趣 |
二、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1. 软环境内涵 |
2. 软环境相关理论述评 |
3. 软环境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一章 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体系 |
一、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 |
1.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含义 |
2.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特点 |
3. 新时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 |
4. 经济发展软环境与投资软环境的联系和区别 |
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建设根本指导思想 |
2. 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要素 |
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践要求 |
三、软环境的构成体系 |
1. 软环境的构成要素 |
2. 软环境体系 |
四、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1. 差的软环境制约经济发展 |
2. 好的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
3. 软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 |
一、昆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
1. 昆明市经济状况 |
2. 昆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SWOT分析 |
3. 昆明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
二、昆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现状 |
1.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
2. 政治舆论环境得到优化 |
3. 政策扶持环境得到发展 |
4. 社会环境得到改善 |
5. 法治管理环境得到健全 |
6. 人文道德环境得到提升 |
三、昆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主要做法 |
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推动政治舆论软环境建设 |
2. 工作作风整顿和工作流程再造,提升行政效能 |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
4. 建立健全检查监督体系 |
5. 领导力强、控制力高有力推动昆明软环境建设 |
第三章 昆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昆明市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
1. 观念创新仍显滞后 |
2. 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
3. 权力寻租、权力设租毒化政务环境 |
4. 群众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 |
5.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
6. 干部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
7. 国际化程度不高,带动力弱,影响力不够 |
二、成因分析 |
1. 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
2. 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评价体系 |
3. 经济发展政策滞后 |
4. 制度不完善 |
5. 诚信缺失 |
6. 缺乏独特的环境优势 |
7. 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
第四章 优化昆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政策建议 |
一、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理想模型 |
1. 模型建构 |
2. 运行模式 |
3. 保障机制 |
二、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
1. 继续解放思想,提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2. 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
3. 鼓励中介服务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形成完善的服务机制 |
4. 规范公务行为,提高政务效率 |
5. 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6. 完善政府问责制 |
三、完善软环境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 |
1.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 |
2.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机制 |
3. 完善软环境投诉网络、危机处理和快速反映机制 |
4. 完善软环境评价、规划体系 |
5. 完善监督和反馈机制 |
6. 完善可持续和可操作的政策扶持制度 |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1. 利益引导机制 |
2. 利益约束机制 |
3. 利益调节、补偿机制 |
4.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五、重组资源,优化人文道德环境 |
1. 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完善人才政策,打造人才"洼地" |
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
3.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在软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4. 培育全社会诚信守法意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论高新区产业集群效应(代导论) |
1.1 选题出发点及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技术路线 |
1.2.4 论文结构 |
1.3 本文研究的路径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成果和创新 |
1.4.2 本文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论题研究的学术回顾 |
2.1 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及述评 |
2.1.1 问题的提出 |
2.1.2 研究的评述 |
2.2 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
2.2.1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及综述 |
2.2.2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及综述 |
2.3 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
2.3.1 国外对城市竞争力研究及综述 |
2.3.2 国内对城市竞争力研究及综述 |
2.4 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综述 |
2.4.1 高新区发展理论 |
2.4.2 规模效应分解效应理论 |
2.4.3 城市发展理论 |
第3章 高新区的发展及规模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3.1 高新区发展的历史选择 |
3.1.1 高新区的科学内涵及特点 |
3.1.2 高新区发展沿革及意义 |
3.2 规模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3.3 规模效应作用下的国内外高新区案例分析 |
3.3.1 国外高新区规模效应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国内高新区规模效应典型案例分析 |
3.3.3 北京中关村高新区规模效应案例分析 |
第4章 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高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1 高新产业集群效应形成的途径 |
4.1.2 高新企业活动机理与孵化器平台 |
4.1.3 产学研活动的内在关联性 |
4.1.4 创新网络的柔性生产价值 |
4.2 高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
4.2.1 决定高新区区位的因素分析 |
4.2.2 高新区区位类型分析 |
4.2.3 高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
4.3 高新区对城市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 |
4.3.1 精英阶层的创新收益与处境 |
4.3.2 特殊群落阶层带来的思考 |
4.4 高新区对城市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 |
4.4.1 辖区政府青睐高新产业园区的动力机制 |
4.4.2 产业集群效应引发的利益博弈 |
4.5 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评估 |
4.5.1 高新区对城市规模竞争力的影响 |
4.5.2 高新区对城市增长竞争力的影响 |
4.5.3 高新区对城市质量竞争力的影响 |
4.5.4 高新区对城市效率竞争力的影响 |
4.5.5 高新区对城市效益竞争力的影响 |
4.5.6 高新区对城市结构竞争力的影响 |
第5章 高新区规模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
5.1 高新区规模效应实证模型 |
5.2 高新区要素贡献率模型 |
5.2.1 要素指标体系的选择 |
5.2.2 要素贡献率的理论模型 |
第6章 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案例 |
6.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概述 |
6.1.1 园区的形成及发展 |
6.1.2 园区经济的发展及现状 |
6.2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效应”实证分析 |
6.2.1 理论依据(研究方法) |
6.2.2 数据选取 |
6.2.3 回归分析 |
6.2.4 结论 |
6.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 |
6.3.1 理论依据(研究方法) |
6.3.2 数据选取 |
6.3.3 贡献率计算 |
6.3.4 结论 |
6.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北京城市竞争力影响评估 |
6.5 政策建议 |
6.5.1 提升高新产业集群的辐射力 |
6.5.2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 |
6.5.3 围绕重大需求提升创新引领能力 |
6.5.4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 |
第7章 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案例 |
7.1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概述 |
7.1.1 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 |
7.1.2 开发区经济的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构成 |
7.2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效应实证分析 |
7.2.1 理论依据 |
7.2.2 数据选取 |
7.2.3 回归方程 |
7.2.4 结论 |
7.3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 |
7.3.1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素分析 |
7.3.2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素贡献率分析 |
7.4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北京城市竞争力影响评估 |
7.5 政策建议 |
7.5.1 突出主体平台地位,做大做强高新区 |
7.5.2 实施人才重大工程,构筑人才队伍高地 |
7.5.3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第8章 结论 |
8.1 模型的启示 |
8.2 主要结论与启示 |
8.3 论域差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9)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结构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城市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发展理论解析 |
2.1 城市的演变 |
2.1.1 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
2.1.2 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历史演变 |
2.1.3 城市的发展趋势 |
2.2 城市竞争力基本理论 |
2.2.1 城市竞争力特性 |
2.2.2 城市竞争力机制 |
2.2.3 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第3章 城市结构优化分析 |
3.1 城市结构与优化 |
3.1.1 城市结构 |
3.1.2 城市结构优化的内涵 |
3.1.3 城市结构优化的动力 |
3.1.4 城市结构优化过程 |
3.1.5 城市结构优化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
3.2 城市社会结构优化 |
3.2.1 城市社会结构优化理论演变 |
3.2.2 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特征 |
3.2.3 我国城市社会结构优化趋势 |
3.3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
3.3.1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演变 |
3.3.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征 |
3.3.3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
3.4 城市环境结构优化 |
3.4.1 城市环境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
3.4.2 城市环境结构优化要素分析 |
3.4.3 城市环境结构优化措施 |
3.5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3.5.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理论演变 |
3.5.2 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
3.5.3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3.6 城市结构优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
3.6.1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
3.6.2 城市结构优化对城市竞争力维持分析 |
3.6.3 城市结构优化对城市竞争力驱动分析 |
第4章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
4.1.2 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
4.1.3 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4.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的解释 |
4.4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4.4.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4.4.2 极大不相关法 |
4.4.3 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确定 |
第5章 城市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
5.1 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 |
5.2 城市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5.3 数据预处理 |
5.3.1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5.3.2 逆指标的正向化处理 |
5.4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基于指标增长率的动态综合值 |
5.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 |
第6章 城市竞争力的动态综合评价与实证 |
6.1 城市社会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 |
6.1.1 城市社会结构指标竞争力评价 |
6.1.2 城市社会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测度 |
6.2 城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 |
6.2.1 城市产业结构指标竞争力评价 |
6.2.2 城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测度 |
6.3 城市环境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 |
6.3.1 城市环境结构指标竞争力评价 |
6.3.2 城市环境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测度 |
6.4 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 |
6.4.1 城市空间结构指标竞争力评价 |
6.4.2 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动态综合测度 |
6.5 城市整体竞争力动态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兰州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城市竞争力国内外相关理论回顾 |
2.1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 |
2.1.1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及其模型 |
2.1.2 国际竞争力理论 |
2.1.3 几种有代表性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2.1.4 彼得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
2.1.5 丹尼斯的概念框架 |
2.2 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价值链理论及模型 |
2.2.2 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 |
2.2.3 其它相关研究 |
2.3 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3.1 古典区位论 |
2.3.2 空间结构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循环累积因果论 |
2.3.5 倒U理论 |
3 城市竞争力理论分析 |
3.1 城市竞争力概念 |
3.1.1 企业竞争力(微观研究) |
3.1.2 国家竞争力(宏观研究) |
3.1.3 城市竞争力(中观研究) |
3.2 城市竞争力特点 |
3.3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
3.3.1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外部环境"——总量因素 |
3.3.2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内部资源"——质量因素 |
3.3.3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内部"能力"——流量因素 |
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 兰州城市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1 基于主成分法的定量分析 |
5.1.1 主成分分析法 |
5.1.2 兰州竞争力分析研究 |
5.2 基于SWOT法的定性分析 |
5.2.1 兰州市城市竞争力优势 |
5.2.2 兰州市城市竞争力劣势 |
5.2.3 危机下的机会 |
5.2.4 危机下的挑战 |
5.2.5 SWOT矩阵分析 |
6 危机下的兰州城市竞争力战略及建议 |
6.1 提升兰州城市竞争力的战略 |
6.1.1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 |
6.1.2 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 |
6.1.3 兰州市形象经营战略 |
6.1.4 拓宽城建资金筹措渠道战略 |
6.1.5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战略 |
6.1.6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
6.1.7 实施兰白都市圈发展战略 |
6.1.8 兰州市新城建设发展战略 |
6.2 兰州市在困境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2.1 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地区发展 |
6.2.2 企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促发展 |
6.2.3 培育生态文明城市形象,整合区域资源 |
6.2.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
6.2.5 大环境整治工作,建设山水城市 |
6.2.6 特色旅游带动兰州经济发展 |
6.2.8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综合管理水平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优化发展软环境 增强城市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城市营商环境空间特征及优化路径[D]. 马碧波. 河南大学, 2020(02)
- [2]河南省业余网球赛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孙亚超. 河南大学, 2019(07)
- [3]中国营商环境对企业家的影响[D]. 吕相伟. 厦门大学, 2018(06)
- [4]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D]. 李冬冬. 吉林大学, 2014(10)
- [5]西部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及效率研究[J]. 佘开勇,陈闻君. 新疆财经, 2013(05)
- [6]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D]. 殷婷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7]昆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研究[D]. 何彦宁. 云南大学, 2011(04)
- [8]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温震. 吉林大学, 2011(08)
- [9]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 周玉波. 湖南大学, 2011(07)
- [10]兰州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梁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