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宾论文-贺明鸽

卡培他宾论文-贺明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卡培他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西他赛,卡培他宾化疗,同步放疗

卡培他宾论文文献综述

贺明鸽[1](2018)在《多西他赛与卡培他宾联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多西他赛与卡培他宾联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治疗的胃癌患者94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联用常规化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化疗与放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1年肠胃功能改善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化疗后肠胃功能改善评分值为(85.63±6.52)分高于对照组为(75.96±5.69)分(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腹痛、腹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西他赛与卡培他宾联用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稍优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8年05期)

周朝晖,贾海明[2](2014)在《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接受XT方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缓解率,疗效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进展(PD)或主动提出终止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CR 1例(1.15%),PR34例(39.08%),SD 38例(43.68%),PD 14例(16.09%),总缓解率(CR+PR)为40.23%;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结论 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4年13期)

王鹏飞[3](2012)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奥沙利铂130mg/m2d1;卡培他宾1000mg/m2,口服,2次/天,d1~14,q21。结果 CR 1例(2.63%),PR18例(47.37%),SD 5例(13.16%),NC 3例(7.89%),PD10例(26.32%),有效率为50.0%,临床获益率为63.16%。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手足综合征、腹泻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63.16%、52.63%、50.0%、44.74%、39.47%。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有效,且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Ⅰ~Ⅱ度,对症治疗后恢复较快,也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不良反应可控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年01期)

李殿举[4](2011)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86例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客观疗效"。结果 86例患者总治疗周期数344次,中位治疗4个周期,可评价疗效84例,其中初治患者68例,复治患者16例,初治患者有效率36.9%,疾病控制率86.9%;复治患者有效率12.5%,疾病控制率56.1%。中位总生存期11个月,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常见的Ⅲ-Ⅳ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粒26%,粒细胞减少25%,恶心呕吐11.9%,腹泻14.3%,手足综合征10.7%。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疗效没有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1年04期)

郭红伟,靳秀丽,魏桂芳,刘卓林[5](2010)在《进展期胃癌术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宾化疗及同步放疗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复发,因此临床上防止该术式术后肿瘤复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基于此原因,本文旨在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予以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宾化疗及同步放疗的疗效及治疗耐受性。方法:85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步放化疗组(试验组)44例,采用多西他赛(TXT)+卡培他宾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单纯化疗组(对照组)41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CF)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4.1%(37/44)、65.9%(29/44),对照组分别为61.0%(25/41)、39.0%(16/41),两组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3%(34/44)而对照组为61.0%(25/4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宾化疗并同步放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能显着提高患者的1、3年生存率,且患者容易耐受。(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10年09期)

侯丽艳,于成勇,贾玉礼[6](2010)在《卡培他宾引起严重手足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68岁,因脚趾红肿肿痛,多发水泡,行走困难,于2009年6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双脚趾底均有多个椭圆形水泡,水泡壁厚,外清内黑,其中大脚趾下水泡已破,皮肤泛红,有渗出。整个大脚趾红肿剧烈疼痛,行走困难。双手指也有2个同样的水泡,手掌红肿,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16期)

关红梅[7](2010)在《卡培他宾对紫杉醇等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4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卡培他宾对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宾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9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39.0%。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骨髓抑制及腹泻等,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卡培他宾对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临床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本文来源于《慢性病学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田淑芝,田建荣,时明龙[8](2009)在《卡培他宾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培他宾(capecitabine,商品名希罗达)是一种新型口服嘧啶氨基甲酸酯。它通过独特作用机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优先活化为5 Fu,不仅提高了肿瘤内药物浓度发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而且明显降低了正常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可减少不良反应,对蒽环类和(或)紫杉醇类(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刘杨,骆伟,孙厉,陶然,郭春[9](2009)在《卡培他宾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抗肿瘤药卡培他宾。方法以D-核糖为起始原料,通过缩醛保护、对甲苯磺酰化、溴代、氢化脱卤、脱保护和乙酰化共6步反应制得中间体5-去氧-1,2,3-叁-O-乙酰基-D-核糖(7),N4-正戊氧羰基-5-氟胞嘧啶与7进行缩合后,再经氨解脱乙酰基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16.4%(以D-核糖计),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该合成工艺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合成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陶然[10](2008)在《卡培他宾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癌症的现状,抗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并对卡培他宾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通过对文献报道的4条合成卡培他宾的工艺路线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其中的两条路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研究,最终确定了一条最佳的合成路线。对中间体5-去氧-1,2,3-叁-O-乙酰基-D-核糖(5)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在打通了文献报道的叁条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打通了一条新路线。通过对这四条合成路线的工艺考察,确定了一条最佳合成路线,即以D-核糖为起始原料,通过缩醛保护、对甲苯磺酰化、溴代、氢化脱卤、脱保护和乙酰化6步反应得到中间体5-去氧-1,2,3-叁-O-乙酰基-D-核糖。目标化合物及关键中间体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本文还对有关Silyl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产物构型行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8-05-01)

卡培他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接受XT方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缓解率,疗效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进展(PD)或主动提出终止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CR 1例(1.15%),PR34例(39.08%),SD 38例(43.68%),PD 14例(16.09%),总缓解率(CR+PR)为40.23%;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结论 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卡培他宾论文参考文献

[1].贺明鸽.多西他赛与卡培他宾联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8

[2].周朝晖,贾海明.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3].王鹏飞.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

[4].李殿举.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

[5].郭红伟,靳秀丽,魏桂芳,刘卓林.进展期胃癌术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宾化疗及同步放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0

[6].侯丽艳,于成勇,贾玉礼.卡培他宾引起严重手足综合征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

[7].关红梅.卡培他宾对紫杉醇等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41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

[8].田淑芝,田建荣,时明龙.卡培他宾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9

[9].刘杨,骆伟,孙厉,陶然,郭春.卡培他宾的合成工艺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9

[10].陶然.卡培他宾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

标签:;  ;  ;  ;  

卡培他宾论文-贺明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