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他汀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药物,冠心病,临床应用,合理性,辛伐他汀,药物,因素。
他汀类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杜华平,包颖石,邱卓胤,吴燕华,翟国杰[1](2019)在《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PSD的影响。方法收集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1个月后资料,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是否患有PSD,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将PSD患者分为轻度(8~16分)及中重度(>16分)。结果 PSD的发生率为24. 00%,男性占40. 48%,59. 52%的患者为轻度抑郁,40. 48%的患者为中-重度抑郁。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使用他汀类药物是PS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 70、1. 11、1. 03、0. 82,P <0. 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PSD发生率较高,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PSD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6期)
王保国[2](2019)在《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本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20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76±1.56)d,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5.68±1.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高,药物作用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和控制炎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刘文光,马震[3](2019)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CI术后使用他汀类药物1例的用药分析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现代医学在透析和移植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ESR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却依然不理想,尤其是MHD患者。据报道[1],在透析患者中,40%~70%存在心血管疾病(CVD),CVD所致持续性心肌缺血是ESRD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心血管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已有CVD及心肌梗死史者,应积极预防疾病发作、再次梗死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即二级预防。(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李君[4](2019)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叁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具有显着作用,能够降低胸痛、胸闷等不适感,还能够对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进行调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34期)
许国建[5](2019)在《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冠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展开分析,确定研究结论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期间我院76例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个人信息、药物用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采用统计分析方式了解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20~30岁9例(11.84%)、31~40岁15例(19.74)、41~50岁20例(26.32%)、≥50岁32例(42.11%);辛伐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率最高,比例为57.89%。消化系统最容易受到不良反应累及,比例达到46.05%。结论要严格把控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才能够更好让患者更安全的用他汀类药物,进而保证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何启宇,黄颖,焦合主,闫红,姚改宪[6](2019)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他汀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患者,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值得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刘涛,蒋希[7](2019)在《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常规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n=60),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n=60),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体内的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治疗50例,有效治疗8例,无效治疗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显效治疗48例,有效治疗5例,无效治疗7例,总有效率为88.33%,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有效调节患者体内血脂指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22期)
田宇[8](2019)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稳定性冠心病效果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伴高脂血症稳定性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数量相等且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钙进行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辛他伐汀比较,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降低伴高脂血症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张嘉嘉[9](2019)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收治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8作为例本次观察病例,分析患者的资料,判断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患者相关因素上差异。结果 1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好80例,依从性差48例(部分依从32例、不依从16例),依从性差组年龄≥60岁79.17%、他汀类副作用33.33%、缺少心血管疾病知识45.83%、合并其他疾病83.33%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0.00%、12.50%、25.00%、57.50%(x~2=9.23,4.56,7.03,6.98P<0.05),是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进行使用依从性较差,实施相应措施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林云梅[10](2019)在《我院他汀类药物处方合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1200张门急诊他汀类药物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临床药物治疗学》、《国家处方集》、《实用内科学》、Micromedex数据库、uptodat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资料对他汀类药物处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随机抽取的处方中,患者年龄跨度为28~89岁,男女比例1.23;处方量位居前叁的分别是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不合理用药处方192张,占比16%,不合理的类型主要是适应症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尚存在部分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他汀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本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20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76±1.56)d,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5.68±1.6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高,药物作用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和控制炎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他汀类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杜华平,包颖石,邱卓胤,吴燕华,翟国杰.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2].王保国.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刘文光,马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CI术后使用他汀类药物1例的用药分析及文献复习[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4].李君.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5].许国建.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6].何启宇,黄颖,焦合主,闫红,姚改宪.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共同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7].刘涛,蒋希.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9
[8].田宇.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稳定性冠心病效果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9].张嘉嘉.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10].林云梅.我院他汀类药物处方合理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选择流程](/uploads/article/2020/01/05/86b5b26b8f25c1c50df28f28.jpg)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血透患者...](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30130.nh0006&suffix=.jpg)
![他汀类药物对不同基线舒张压水平...](/uploads/article/2020/01/05/856271c34c8aa56443d1c1d9.jpg)
![他汀类药物对不同基线收缩压水平...](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PZXX2013030090002&suffix=.jpg)
![8基于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病...](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5417224.nh0004&suffix=.jpg)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889077.nh0005&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