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_田秀,曲建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马达,摩擦,真空,负载,性行,模型。

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文献综述

田秀,曲建俊[1](2010)在《一种内圆固定的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内缘固定的B_(12)振动模态,设计出一种新型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利用Ansys动力学分析方法模拟了定子的振动情况。考虑了定子外径、定子齿数和齿高等结构因素,仿真计算了超声马达的定子齿振幅、共振频率、振动速度和接触面质点运动轨迹等振动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设计出40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结构样机。结果表明,该超声马达的结构简单、质量轻、转速较高,并具有一定的转矩。(本文来源于《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4)

田秀,曲建俊,周宁宁[2](2010)在《影响行波型超声马达真空低温性能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真空低温的苛刻环境下,测试了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和转速稳定性。引入输出总功率的概念,分析了在真空低温下超声马达的驱动特性变化情况。针对超声马达的结构组成,探讨了几个影响非常态下超声马达驱动性能的因素,如胶粘剂、摩擦材料、压电陶瓷等,为非常态下的超声马达结构设计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下降,但采用低温胶制作定子时,超声马达在低真空和低温-80℃环境下仍能运行。Ekono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适合低温使用。(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曲建俊,周宁宁,田秀,金龙,徐志科[3](2008)在《真空度对环形行波超声马达驱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马达是一种适合于真空环境中工作的理想驱动器,但其在真空下的特性研究较少。利用真空试验机和超声马达特性模拟实验台,分别在常压、低真空和高真空下测试了无磁型和普通型环形行波超声马达的转速和转矩特性。结果表明,两台超声马达的转速和转矩均随环境压强减小而减小;在真空下,普通型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较常态下差,无磁型超声马达负载特性受真空度影响较小,且优于普通型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运用声悬浮和摩擦学理论初步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08年06期)

曲建俊,田秀,周宁宁[4](2008)在《环境压强对行波超声马达驱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境压强从常态到高真空的循环条件下,测试了45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转速、转矩随环境压强的变化,并获得了其负载特性。所选择的低真空和高真空的环境压强分别为2Pa和5×10-3Pa。结果表明,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转速和转矩均随环境压强减小而减小。超声马达的负载越大,真空中的转速下降量越大。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随环境压强减小而变差。从超声马达特性和摩擦学理论角度,探讨了真空下超声马达的堵转力矩比常态下小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李营[5](2008)在《行波超声马达阻抗匹配原理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行波超声马达的电学模型与等效电路,阐述了阻抗匹配原理,探讨了超声马达阻抗匹配简化电学模型和估算设计方法,实验验证了阻抗匹配性能。(本文来源于《广西轻工业》期刊2008年02期)

曲建俊,田秀,孙凤艳[6](2007)在《基于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超声波振动减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行波型超声马达振动减摩的几何模型,采用电磁电机驱动、电磁电机结合一路驻波振动驱动及行波型超声马达驱动3种驱动方式模拟行波型超声马达摩擦驱动特点,借助超声马达摩擦特性模拟试验装置,引入摩擦系数降低率的概念,研究了电机转速、预压力、超声波激励电压和摩擦材料等对定、转子摩擦副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相对滑动速度、小预压力及大振幅条件下,超声波振动减摩现象显着.(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孙凤艳,曲建俊[7](2006)在《带有粘弹性摩擦层的行波超声马达接触界面摩擦磨损特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行波超声马达基本原理,提出一种新的粘弹性接触模型。通过对马达接触界面的模拟分析,发现马达的速度特性和负载特性均有所变化。从摩擦学角度分析了摩擦材料新的粘贴方式对马达接触界面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将摩擦材料粘贴在定子上会在降低摩擦系数,但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仍能够使马达获得较大的输出力矩,并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叁)》期刊2006-07-01)

吴业坤[8](2006)在《行波型压电超声马达的机理仿真与设计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马达是一种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激发超声振动,通过摩擦耦合驱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新型直接驱动马达。与传统电机相比,它具有结构紧凑、低转速高转矩、响应快、不受电磁场干扰、断电自锁等优点,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化工、轻工、精密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波型压电超声马达,围绕行波超声马达及超声马达用压电陶瓷材料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马达对压电材料的要求、马达用压电陶瓷的制备、超声马达的有限元仿真建模、超声马达的制作及性能表征等。 通过有限单元法、理论解析法及等效电路法探讨了超声马达对压电材料的性能要求。结果表明:提高压电系数,特别是d_(31),可以显着提高马达定子的表面质点位移,进而提高驱动效率;弹性柔顺系数的改变,对表面质点位移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有效的调节马达谐振频率;介电损耗会引起马达发热,影响马达输出速度。 根据超声马达对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提出了超声马达用大功率压电陶瓷的设计原则。对现有的软性陶瓷PSN-PZN-PZT进行硬性锰掺杂改性,实验结果表明,Mn掺杂量为0.5wt%时,材料具备最佳的综合机电性能,且其频率温度稳定性能也大为改善。 将改性的PSN-PZN-PZT应用于超声马达,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马达定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马达的各阶振型及其固有频率,并确定该马达的最优模态。通过谐响应分析,在考虑压电陶瓷压电效应的基础上,对定子齿高、压电片厚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超声马达定子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自制压电陶瓷来制备超声马达。研究了定子在谐振点附近的电容、阻抗、导纳的变化特性,为超声马达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定子谐振频率的实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制作的超声马达样机可达到如下性能:输出转矩0.80Nm;输出空载转速≥100rpm:输出的位置精度30′;电机效率≥27%。(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6-04-01)

曹辉,林书玉[9](2005)在《叁相驱动的平板弯曲行波超声马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超声马达的运行机理、椭圆运动的生成过程以及超声马达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对叁相驱动的平板弯曲超声马达的研究,论证了弯曲振动行波形成的条件.结果表明,叁个相位差为120°的振动波也可以合成椭圆振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陈在礼,李有光[10](2004)在《新型柱面驱动行波超声马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柱面驱动行波超声马达,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使每一列压电陶瓷在圆柱体表面产生一列驻波,利用两列满足一定条件的压电陶瓷产生的驻波(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04-10-14)

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真空低温的苛刻环境下,测试了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和转速稳定性。引入输出总功率的概念,分析了在真空低温下超声马达的驱动特性变化情况。针对超声马达的结构组成,探讨了几个影响非常态下超声马达驱动性能的因素,如胶粘剂、摩擦材料、压电陶瓷等,为非常态下的超声马达结构设计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下降,但采用低温胶制作定子时,超声马达在低真空和低温-80℃环境下仍能运行。Ekono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适合低温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参考文献

[1].田秀,曲建俊.一种内圆固定的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设计与分析[C].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田秀,曲建俊,周宁宁.影响行波型超声马达真空低温性能的因素[J].宇航学报.2010

[3].曲建俊,周宁宁,田秀,金龙,徐志科.真空度对环形行波超声马达驱动特性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8

[4].曲建俊,田秀,周宁宁.环境压强对行波超声马达驱动特性的影响[J].宇航学报.2008

[5].李营.行波超声马达阻抗匹配原理与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8

[6].曲建俊,田秀,孙凤艳.基于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超声波振动减摩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

[7].孙凤艳,曲建俊.带有粘弹性摩擦层的行波超声马达接触界面摩擦磨损特性初探[C].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叁).2006

[8].吴业坤.行波型压电超声马达的机理仿真与设计制作[D].武汉理工大学.2006

[9].曹辉,林书玉.叁相驱动的平板弯曲行波超声马达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0].陈在礼,李有光.新型柱面驱动行波超声马达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04

论文知识图

环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结构示意图行波型超声马达摩擦材料磨损寿...行波型超声马达摩擦材料磨损寿...环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的结构商用60环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照片一10用于相机自动聚焦系统的行波型超

标签:;  ;  ;  ;  ;  ;  ;  

行波型超声马达论文_田秀,曲建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