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闭环,功率,单相,变换器,永磁,变流器,参数。

闭环功率控制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耿志鹏[1](2019)在《单相VSI-BPD闭环功率解耦控制及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相逆变器作为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主要拓扑结构,常用来实现太阳能发电、储能单元和燃料电池等直流电源与交流母线之间的能量交换。然而单相逆变器系统中固有的二倍工频脉动功率问题,不仅依赖于可靠性低的电解电容,更影响着直流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因此需要通过功率解耦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的大量接入电网,现在各国对小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要求有灵活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本文在课题组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单相功率解耦逆变器拓扑(Single-Phas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with Voltage-Boosting and Power Decoupling Capabilities,单相VSI-BPD)基础上,围绕功率解耦控制和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在于:1.以单相VSI-BPD拓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相VSI-BPD拓扑的功率解耦控制机理;并对附加功率解耦电路中电感和功率解耦电容、滤波器中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感进行参数设计,为后续针对闭环功率解耦控制及逆变器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基于RTLAB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了该拓扑开环带载仿真模型,通过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该拓扑升压和功率解耦功能。2.分析了功率解耦电路中电感存在串联电阻和功率解耦电容容值参数漂移时,对功率解耦效果影响;针对单相VSI-BPD拓扑功率解耦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闭环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并基于PSIM仿真环境,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无闭环功率解耦控制策略时,直流侧电流含有二倍工频成分较大,且纹波比为30%;加入闭环功率解耦控制策略时,直流侧电流含有二倍工频成分明显减少,且纹波比降低至5%。因此所提闭环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可明显提高单相VSI-BPD拓扑功率解耦效果。3.针对单相VSI-BPD拓扑逆变器控制存在的问题,如:不易于实现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和比例谐振控制器在实际场景下不易实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应于单相VSI-BPD拓扑的一种单相d-q变换的PI控制器逆变器控制策略;随后介绍了单相逆变器构造正交量的几种方法;且分别建立了单相逆变器在静止坐标系和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本文所提出的逆变器控制策略,不仅可实现对单相VSI-BPD拓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还可用易于实现的传统PI控制器代替比例谐振控制器。4.分析了功率解耦控制策略与逆变器无功功率控制关系,以及功率解耦电容容值与功率因数的关系,得出了同时满足功率解耦控制和无功控制需求,非单位功率因数下功率解耦电容容值的取值范围,为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5.在PSIM11.0仿真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单相VSI-BPD拓扑在实现功率解耦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同时完成对电网的有功/无功功率输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辛征,魏莉,施啸寒[2](2018)在《SMES装置用电压源型变流器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I控制器的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但存在理论参数控制效果不理想、参数进一步调整缺乏系统方法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超导磁储能(SMES)装置中较常采用的电压源型变流器(VSC)为对象,研究其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中PI参数的设置方法。首先给出SMES系统中VSC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结构,并基于二阶最佳整定思想推导各环PI控制器理论参数的计算式;然后以传递函数及根轨迹为工具,分析各环PI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各环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总结参数调整步骤;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参数调整步骤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12期)

马宁,胡应洪,王东林[3](2018)在《基于DSP的小功率无刷直流风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MS320LF2407A、SI9979芯片研究设计的小功率无刷直流风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风机运行状态的稳定、有效控制,采用位置、速度双闭环控制结构以满足高精度、快速响应的性能要求,简述了系统研究中所涉及的软硬件方案和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风阻特性、机械特性符合性能要求,控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24期)

张宇[4](2018)在《非接触励磁能量传输系统的负载功率前馈闭环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绝大多数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能量传输是采用金属导线连接的方式,该连接方式使该系统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裸露的导线易造成安全问题,以及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医疗等一些领域对能量传输的特殊需求,为了克服传统能量传输方式的诸多不足,非接触能量传输技术也就随之诞生。由于励磁同步电机中电刷的存在无形之中不仅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还增加励磁同步电机的故障率,因此车载励磁系统必然要实现无刷化,而国内外同步电机无刷励磁技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在结构的复杂程度、附加的磁场、主磁场调节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本文介绍的非接触式同步电机转子励磁控制系统对于同步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均适用,一方面省去了励磁系统的电刷,另一方面改进了现在无刷同步电机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使电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功率因数显着提升。本文论述了非接触励磁能量传输系统构成以及非接触式同步电机转子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非接触罐式变压器的特性,针对其漏感较大,选择互感模型来简化非接触变压器的等效电路,通过分析谐振补偿网络中映射阻抗特性以及功率传输特性,确定采用串联-串联补偿结构对漏感进行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了补偿前后的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得到补偿前后变压器的原边电压、副边电压以及副边电流的仿真波形,通过对比补偿前后的波形,验证了串联-串联补偿结构能够很好地补偿漏感。为了改善系统的输出特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负载功率前馈算法,先分析得到简化的电路模型,然后建立动态方程来分析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算法,通过Saber2012搭建仿真模型,对比系统在开环、PI闭环控制以及负载功率前馈控制下直流输出的仿真波形,验证了负载功率前馈控制算法的理论。最后,搭建了非接触同步电机转子励磁系统的实验平台,对该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吴志程,江智军,杨晓辉[5](2018)在《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改进全局MPPT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部分阴影的条件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值。针对现有方法在多峰值情况下最大功率点追踪的速度和准确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功率闭环控制确定最大功率点所在电压范围,其次通过分析粒子群法和0.8倍开路电压法,选取适合算法对该电压范围进行精确的追踪。最后以两种典型的阴影条件为例,对现有的基于功率闭环的方法和所提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方法均能精确地追踪最大功率点,所提方法在追踪速度上有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01期)

刘琳,苏寒松,刘高华,支雯[6](2016)在《LTE-A系统中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闭环功率控制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上行功率控制策略,在原有闭环功率控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UE采用不同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案。基于TDD-LTE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小区平均吞吐量和边缘UE吞吐量之间进行了很好的折中,相对于传统开环方案的边缘UE吞吐量平均提升约19.85%,相对于传统闭环方案的小区平均吞吐量平均提升约8.75%。(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张艳杰[7](2016)在《升压型双闭环控制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传统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中大功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双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双环控制,实现了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本文建立小信号模型以及仿真模对该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搭建实际的电路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6年09期)

何清,金涛,王少荣,施啸寒,左文平[8](2016)在《SMES装置用VSC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复杂,理论计算值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以超导磁储能装置中的VSC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四象限功率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首先给出VSC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结构,进而推导出各环PI参数计算公式,研究PI调节器限幅环节设定方法及其依据。随后使用Matlab/sisotool工具箱及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别基于传递函数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分析PI参数变化对VSC跟踪阶跃型功率指令能力的影响,总结电流环和功率环参数调整方法。最后,针对VSC有功电流控制能力不对称的特点,提出一种可变参数的PI调节器予以适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6年15期)

汪令祥,孟祥志,王成悦[9](2016)在《直驱机组带功率校准转矩闭环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兆瓦级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直驱系统应用,提出了一种带功率校准的转矩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发电机发电功率来修正转矩电流的偏差值,从而实现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的双重闭环控制,解决了因发电机参数波动带来的矢量控制系统转矩和功率跟踪精度问题。将所提方案应用于兆瓦级PMSG的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机可能运行的速度范围内,该算法工程实现简单,系统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快,从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张文彬,葛红娟,许宇翔[10](2015)在《功率解耦后叁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相-单相矩阵变换器(3-1 MC)不含母线电容,单相脉动功率直接耦合到输入侧,导致叁相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输入源容量要求大。因此,文章研究了含功率解耦电路的3-1 MC拓扑,该拓扑下单相脉动功率流入功率解耦电路并构成能量流通回路,根本上解决了脉动功率对输入侧的影响。但是,3-1 MC功率解耦拓扑中增加了功率开关,影响变换器的闭环设计。于是,文章利用开关器件平均模型法逐步简化3-1 MC功率解耦拓扑的数学模型,建立变换器dq轴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模型,结合小信号模型的特点和传递函数,提出一种虚拟直流母线电压反馈的闭环控制策略并研究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闭环策略能有效控制3-1 MC功率解耦拓扑,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22期)

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PI控制器的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简单可靠,但存在理论参数控制效果不理想、参数进一步调整缺乏系统方法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超导磁储能(SMES)装置中较常采用的电压源型变流器(VSC)为对象,研究其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中PI参数的设置方法。首先给出SMES系统中VSC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结构,并基于二阶最佳整定思想推导各环PI控制器理论参数的计算式;然后以传递函数及根轨迹为工具,分析各环PI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各环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总结参数调整步骤;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参数调整步骤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耿志鹏.单相VSI-BPD闭环功率解耦控制及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辛征,魏莉,施啸寒.SMES装置用电压源型变流器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3].马宁,胡应洪,王东林.基于DSP的小功率无刷直流风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8

[4].张宇.非接触励磁能量传输系统的负载功率前馈闭环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5].吴志程,江智军,杨晓辉.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改进全局MPPT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6].刘琳,苏寒松,刘高华,支雯.LTE-A系统中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改进方法[J].信息技术.2016

[7].张艳杰.升压型双闭环控制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J].电气技术.2016

[8].何清,金涛,王少荣,施啸寒,左文平.SMES装置用VSC双闭环功率控制系统设计[J].电气应用.2016

[9].汪令祥,孟祥志,王成悦.直驱机组带功率校准转矩闭环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6

[10].张文彬,葛红娟,许宇翔.功率解耦后叁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5

标签:;  ;  ;  ;  ;  ;  ;  

闭环功率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