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论文和设计-胡晓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支撑底座;所述主体部分为管式结构,所述管式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包括固定连接处和活动连接处,所述支撑底座垂直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所述支撑底座与管式结构打开后形成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固定连接处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活动连接处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合页的最大张角为180°;所述支撑底座与管式结构打开后形成的平面平行。通过采用主体部分拼合的结构形式,能够在线缆过桥时将线缆的一端通过管式结构穿到另一端,克服了引带牵引需要牵引力的问题,可以避免路径偏移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支撑底座;所述主体部分为管式结构,所述管式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包括固定连接处和活动连接处,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可扣合为一根完整的管,所述支撑底座垂直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所述支撑底座与管式结构打开后形成的平面平行。

设计方案

1.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支撑底座;所述主体部分为管式结构,所述管式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包括固定连接处和活动连接处,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可扣合为一根完整的管,所述支撑底座垂直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所述支撑底座与管式结构打开后形成的平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固定连接处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通过合页转动实现管式结构的打开和闭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活动连接处通过螺栓组件连接,通过螺栓组件实现管式结构的锁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的最大张角为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为两个,对称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可通过铆钉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处为两片可扣合的弯折部件,为第一弯折部件和第二弯折部件,所述弯折部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伸出管式结构外侧,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为“L”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开有连通U型孔,所述螺栓组件固定在第一弯折部的U型孔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线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新建及升级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二次电缆敷设穿墙过桥问题。因不同的变电站施工环境迥异,经常会遇到电缆沟过桥处距离长且孔洞狭窄等问题,现有方法为用绳索引带过桥,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将绳索与电缆进行手工绑扎,待绳索通过过桥处之后,将电缆引带过桥,然后逐根电缆重复操作,直至所有电缆敷设完成。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困难问题:

一是对每根二次电缆进行引带时都要进行重新绑扎,费时费力且效率低;

二是在绳索牵引过程中易发生电缆过桥路径的偏移和电缆外绝缘层损伤,无法保证工艺,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筑内部和管廊内线缆通常采用电缆桥架实现电缆的布设及走线,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由于变电站建设及升级改造过程的施工条件较差,因此,采用现有建筑内部电缆桥架的结构并不适合室外线缆布设的情况,同时,传统的电缆桥架造价较高,对于二次电缆过桥段用作电缆的保护和引导装置也存在成本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实现二次电缆过桥的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支撑底座;所述主体部分为管式结构,所述管式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包括固定连接处和活动连接处,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可扣合为一根完整的管,所述支撑底座垂直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所述支撑底座与管式结构打开后形成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固定连接处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通过合页转动实现管式结构的打开和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活动连接处通过螺栓组件连接,通过螺栓组件实现管式结构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的最大张角为18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为两个,对称设置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外壁可通过铆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处为两片可扣合的弯折部件,为第一弯折部件和第二弯折部件,所述弯折部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伸出管式结构外侧,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一管片或第二管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为“L”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开有连通U型孔,所述螺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的U型孔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整体式钢管内电线敷设需要绳索引导的问题,当钢管较长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同时,引导过程中由于线缆的形状不规则导致受力不均,影响牵引的效率,当需要在同一根钢管中穿过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的摩擦力和线缆与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会导致线缆卡在钢管内或使线缆的布设位置发生变化,入口线缆的径向排布和出口线缆的径向排布不一致,影响后续的线缆布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主体部分拼合的结构形式,能够在线缆过桥时将线缆的一端通过管式结构穿到另一端,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引带牵引敷设中需要牵引力的问题,只需将线缆按照布设的顺序依次穿过主体部分,就可以避免路径偏移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线缆过桥时线缆从桥的始端到末端位置偏移的问题,从而实现准确定位;

2)由于不需要牵引敷设,能够解决牵引过程中线缆受到内壁摩擦力的问题,同时内壁设置光滑,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线缆与管式结构内壁的摩擦阻力问题,从而防止对线缆外绝缘层的损伤;

3)通过合页的连接方式,能够快速实现主体部分的打开和闭合,提高了敷设效率;

4)采用弯折部件的结构及设置位置,能够减小主体部分扣合后锁紧的难度,同时最大程度保持管道内壁的光滑,避免弯折部件在管内壁及管内对线缆产生阻力或阻挡,从而保证线缆的完整性和敷设的平滑,降低敷设的难度。

5)支撑底座为主体部分提供了安装支点,能够贴合如桥台、桥墩的安装面,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过桥器具闭合时示意图;

图2为电缆过桥器具打开时示意图;

图3为螺栓连接结构闭合时示意图;

图4为螺栓连接结构打开时示意图;

图5为弯折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主体部分,3螺栓组件,4合页转轴,5合页,6弯折部件,2-1第一管片,2-2第二管片,3-1螺钉,3-2螺栓,3-3垫片,5-1第一合页片,5-2第二合页片,6-1第一弯折部件,6-2第二弯折部件,6-3第一弯折部,6-4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敷设电缆时将电缆过桥器具置于过桥段的电缆沟中,将支撑底座垂直于电缆沟延伸方向固定安装,安装完毕后将管式结构关闭,锁紧弯折部件的螺栓,然后把二次电缆从主体部分内部的空腔中穿过,待电缆到达电缆桥洞另一侧时由桥洞两侧施工人员松开弯折部件的螺栓,转动可活动打开的管片,将电缆从中取出,取出后将器具再次关闭准备施放下一根电缆,按顺序依次绑扎在电缆支架上,从而实现电缆过桥。

实施例1

将电缆过桥器具置于电缆敷设过桥段的电缆沟中,将支撑底座1垂直于电缆沟延伸的方向固定安装,使主体部分2平行于电缆沟,安装完毕后,将第二管片2-2通过第二合页片5-2的旋转与第一管片2-1闭合,使第一弯折部件6-1和第二弯折部件6-2紧密贴合,然后锁紧固定第一铁片6-1和第二弯折部件6-2之间的螺栓组件3;上述操作结束后,将电缆从主体部分2的始端穿入,并通过不断穿线操作使电缆在主体部分2中前进,直到电缆从主体部分2的末端穿出,此时,施工人员松开锁紧弯折部件6的螺栓3-2,转动打开第二管片2-2,将电缆从中取出,取出后将器具关闭,锁紧弯折部件6的螺栓3-2,准备施放下一根电缆,按顺序依次绑扎在电缆支架上,从而实现电缆过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546.2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298821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G 3/22

专利分类号:H02G3/22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

申请人地址:273300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汉阙路27号

发明人:胡晓琳;高新刚;苗立华;李公波;杨星;胡丽;王洪凯

第一发明人:胡晓琳

当前权利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琳

代理机构:37221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控制电缆过桥器具论文和设计-胡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