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角色论文_李小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女性角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角色,职业女性,家庭,女性,工作,冲突,性别。

职业女性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玮[1](2019)在《现代职业女性处于工作家庭边界的角色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职业女性普遍面临着工作与家庭角色冲突。如果角色冲突应对不当,就会导致工作家庭之间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对现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角色冲突的研究是新时代职业女性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促进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林洁[2](2019)在《二胎高龄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实务干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和人口结构带来积极的影响,还会对家庭产生影响,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一方面,女性增加了生育机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二胎高龄产妇增多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生育这一事件成为职业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又一挑战。二胎高龄职业女性群体将同时面临生育压力、婴幼儿抚养义务最繁重的时期与其职业上升期重迭的问题,更可能面临着新挑战——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的冲突。本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工作介入方式协助二胎高龄职业女性解决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并为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研究、分析、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小组活动开展初期,运用非结构式访谈、Grzywacz&Marks家庭工作冲突量表、临床压力指数量表(ICS)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GCS)对组员进行前测,分析组员角色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受影响程度。经过6次小组活动的开展,笔者协助服务对象处理情绪及压力问题,促使组员合理进行角色定位、角色认同、角色调适,引导服务对象进行改变;在此过程中,组员间形成了互动助力,相互提供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小组活动后期,笔者从量表前后测分值比对、小组目标效果程度、服务对象的变化、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方面,对服务对象及小组服务进行评估可知:小组工作的实务介入,有助于缓解二胎高龄职业女性群体情绪心理压力,解决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使其生活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1-03)

何良安[3](2018)在《促进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平衡的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家庭”冲突是角色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来自工作和家庭领域的时间、精力、行为等在某些方面互不相容,使得家庭成员尤其是职业女性在工作(或者家庭)领域的角色参与因家庭(或者工作)角色的要求变得更加困难。“每个上班的女人都需要一位持家的妻子”曾是上世纪(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8-12-24)

李宁[4](2018)在《职业生涯中的女性角色与自我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的职业女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市场经济的日益竞争,妇女地位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职业女性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升职业女性的安全感,让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实现的男女平等在我国得以不断发展,让中国职业女性拥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在世界上露面发声不仅是新时代女性,同样也是社会管理者的责任。故此提出叁点建议:一是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加大社会资本的支持力度,一个女人扛不起一个社会。二是职业女性应及时调整性别角色,妥善协调家与业、刚与柔、变与恒、亲与疏等方面的关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叁是职业女性多用实力说话,多出成绩;以发展个体,幸福家庭,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8年09期)

张红,王芳芳,李赛暄[5](2018)在《不同职业女性对公立医院新型社会角色期望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主体,女性和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各自的多元化社会角色。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地位随历史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女性社会角色演变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1],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建设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同时,在"新医改"背景下,女性人群对公立医院的社会角色的要求和期望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分析女性人群对公立医院社会角色期望的现状和差异,以促进公立医院的管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3期)

刘凤灵,孙丽平,王国华[6](2018)在《已婚职业女性角色期待的文化特点及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已婚职业女性在价值观、工作观、丈夫观、子女观、老人观、家务观的角色期待受到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体现出文化程度差异性。已婚职业女性要协调好自身与周围各主要角色的关系,减少或消除角色冲突和角色迷茫,提升其文化素质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本研究从《大学》视角入手,提出已婚职业女性角色定位应以修身为本,以家和为基,以做好本分为关键,以世界因我而更美好为准则,以本末倒置为定位之大忌。(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8年01期)

刘凤灵,孙丽平,李莉[7](2018)在《对已婚职业女性角色期待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状态下,已婚职业面临角色的多极化而出现了角色迷茫、角色冲突、角色尴尬。本文从职业女性的主要社会关系出发,发现各类角色对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呈现出六大特点,依次是:基本价值观期待呈现矛盾性,工作与家庭分配比重呈现角色期待差异性,职业女性依然是家务承担的主力,职业女性孝敬双方父母是最高期待,职业女性改变丈夫的旧观念是突破点,对职业女性的子女观期待缺乏良性。(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8年01期)

孙丽平,刘凤灵,李瑜[8](2018)在《对已婚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女性家庭-事业角色冲突、女性角色迷茫等问题是现代社会女性走出家庭和男性一样登上工作舞台的产物。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业女性自身、职业女性的丈夫、职业女性的公婆、职业女性的父母、职业女性的子女、职业女性的领导同事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职业女性对于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工作观、丈夫观、子女观、老人观、家务观、老人观等均自我期待很高,这样的高标准也往往是职业女性角色困惑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8年01期)

李宁[9](2017)在《做好“职业女性+妻子”角色的叁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家园,也是妇女最具影响力的领域。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并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7-08-07)

姜力丹,赵亚静[10](2017)在《女性的社会角色认可与职业期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女性的社会角色认可和职业期望中的表现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文献查找的研究方法来深层次地分析女性社会角色认可和职业预期,旨在通过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女性的职业期望作出规划。(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11期)

职业女性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和人口结构带来积极的影响,还会对家庭产生影响,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一方面,女性增加了生育机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二胎高龄产妇增多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生育这一事件成为职业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又一挑战。二胎高龄职业女性群体将同时面临生育压力、婴幼儿抚养义务最繁重的时期与其职业上升期重迭的问题,更可能面临着新挑战——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的冲突。本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工作介入方式协助二胎高龄职业女性解决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并为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研究、分析、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小组活动开展初期,运用非结构式访谈、Grzywacz&Marks家庭工作冲突量表、临床压力指数量表(ICS)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GCS)对组员进行前测,分析组员角色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受影响程度。经过6次小组活动的开展,笔者协助服务对象处理情绪及压力问题,促使组员合理进行角色定位、角色认同、角色调适,引导服务对象进行改变;在此过程中,组员间形成了互动助力,相互提供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小组活动后期,笔者从量表前后测分值比对、小组目标效果程度、服务对象的变化、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方面,对服务对象及小组服务进行评估可知:小组工作的实务介入,有助于缓解二胎高龄职业女性群体情绪心理压力,解决家庭—工作角色冲突问题,使其生活恢复正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女性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玮.现代职业女性处于工作家庭边界的角色冲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林洁.二胎高龄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实务干预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何良安.促进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平衡的策略选择[N].中国人口报.2018

[4].李宁.职业生涯中的女性角色与自我发展策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

[5].张红,王芳芳,李赛暄.不同职业女性对公立医院新型社会角色期望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6].刘凤灵,孙丽平,王国华.已婚职业女性角色期待的文化特点及提升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7].刘凤灵,孙丽平,李莉.对已婚职业女性角色期待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

[8].孙丽平,刘凤灵,李瑜.对已婚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差异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

[9].李宁.做好“职业女性+妻子”角色的叁点策略[N].中国人口报.2017

[10].姜力丹,赵亚静.女性的社会角色认可与职业期望研究[J].现代交际.2017

论文知识图

男女职业角色数量、比例以及差值变化...世纪90年代各册女性职业角色的示例4-1女性出现的情况下欧洲男性代言人工...是否认为婚姻、家庭、孩了比工作更重...论文发表机构类型数量图2-51991年《外来妹》赵小云前后...

标签:;  ;  ;  ;  ;  ;  ;  

职业女性角色论文_李小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