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孔隙水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隙,水压,荷载,应力,砂土,均等,列车。
振动孔隙水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徐阳,徐佳琳,戴金,许成顺,崔春义[1](2018)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以北京地铁7号线2期(东延)工程为背景,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典型隧道区间断面的有效应力分析模型,进行上限速度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场地土层-隧道体系水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典型位置处孔隙水压力时程变化规律,并预测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量。同时,对北京地铁7号线粉细砂进行土工室内试验,进一步研究隧道底部土层在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及竖向变形发展规律。结果表明:1)在长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且增大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土体的累积超孔隙水压力比和累积应变量随着荷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 3)与非均等固结条件相比,均等固结条件下的超孔隙水压力比较大,但累计应变量小; 4)列车振动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应变均较小,超孔隙水压力在列车停运期间足以消散完毕。(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11期)
武军,廖少明,霍晓波[2](2015)在《地铁振动荷载对下穿越盾构开挖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叁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当振幅不大于10 kPa时,超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力减小,会使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增强,而且这种影响对土体竖向应力卸荷比土体水平应力卸荷更为敏感;在饱和松散细砂地层中,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开挖面超孔隙水压力绝对数值不大,但能使泥水盾构泥膜承受的压力差至少减小约33%。(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武军,廖少明,霍晓波[3](2015)在《地铁振动荷载对下穿越盾构开挖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叁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当振幅不大于10 k Pa时,超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力减小,会使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增强,而且这种影响对土体竖向应力卸荷比土体水平应力卸荷更为敏感;在饱和松散细砂地层中,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开挖面超孔隙水压力绝对数值不大,但能使泥水盾构泥膜承受的压力差至少减小约33%。(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5年S1期)
杨秀娟,李相然,吕杰[4](2010)在《黄河叁角洲粉质土振动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室内动叁轴试验为基础,对黄河叁角洲沉积土(粉质土)进行振动液化试验研究,发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振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满足双曲线关系,粉质土振动初期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随之逐渐趋于稳定,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0年06期)
徐增杰,牛琪瑛,闫卫泽[5](2008)在《砂桩加固液化砂土振动台试验中的孔隙水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砂桩加固液化砂土的振动台试验为基础,通过测试加固与未加固模型土、同一桩距不同桩长下加固液化砂土的孔隙水压力,试验得出,未加固模型土埋深较浅的土层易液化,液化持续的时间较长,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液化程度有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32期)
郭莹,栾茂田,何杨,许成顺,李木国[6](2007)在《主应力轴持续旋转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振动孔隙水压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叁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在叁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能够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通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振动过程中主应力方向连续变化对不排水条件下砂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振动过程中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条件下,初始主应力方向对砂土的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关系具有显着的影响,随着初始大主应力与竖向之间夹角的增大,动孔压比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归一化孔压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振动剪应力幅值无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7年03期)
周念清,唐益群,王建秀,张曦,洪军[7](2006)在《饱和粘性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对地铁振动荷载响应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地铁二号线某区间隧道附近的饱和粘性土体为研究对象,在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通过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土体中预埋孔压计振动频率的连续监测,研究饱和粘性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对振动荷载的响应特征,得出了饱和粘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和消散的变化规律,并用土动力学及能量损失原理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凌贤长,唐亮,于恩庆[8](2006)在《可液化场地地震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研究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及其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值模拟基本假设,运用有效应力原理以及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经验模式,采用应力循环孔压增量计算方法,直接针对非自由可液化场地基地震反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并据此进行可液化场地基孔压动力增长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别在0.15g和0.50g El Centro波输入下,孔压在13 s之前无明显变化,至13 s瞬时增长,20 s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且自下而上峰期孔压比逐步增大;其中0.5g El Centro波输入下整个土层达到全部液化的孔压比,而0.15g El Centro波输入下仅上部土层具有局部液化的孔压比。同时由数值模拟结果可发现:由于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致使近桩区孔压较远桩区孔压高且在桩周附近形成一定孔压梯度,但对孔压增长趋势无太大影响;数值模拟获得的地基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与试验记录基本保持一致。总的来讲,这种孔压动力增长的数值模拟方法,在强震输入下基本能够刻画土层中孔压的动力增长过程,而弱震输入下的计算误差较明显。(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S2期)
何杨,栾茂田,许成顺,郭莹,张振东[9](2005)在《复杂应力条件下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与体变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叁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在5种初始主应力方向角与5种中主应力系数相组合的初始固结条件下,对饱和松砂进行了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讨论了初始固结条件对不排水条件下饱和松砂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对剪胀、剪缩、卸荷体缩等体积变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1)分别以稳定残余孔隙水压力和破坏时循环次数归一化后的残余孔隙水压力比和循环次数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双曲线模式表达。其参数主要依赖于初始主应力方向,中主应力系数对参数的影响并不显着。归一化后的孔隙水压力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双曲线模式表达,其中的2个待定参数依赖于初始主应力方向,与中主应力系数无关;(2)在叁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中,饱和松砂表现出卸荷体缩特性,不同初始主应力方向时,饱和松砂剪缩、剪胀、卸荷体缩呈现出不同的交替变化模式。(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5年06期)
郭莹,刘艳华,栾茂田,许成顺,何杨[10](2005)在《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能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叁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相对密度为30%的饱和福建标准砂,进行了均等固结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单向剪切以及轴向和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等多种复杂循环剪切试验,并在控制不同的初始固结参数的叁向非均等固结状态下,进行了循环扭剪试验。分别研究了循环剪切应力路径、初始主应力方向、初始偏应力比、初始中主应力系数等因素对孔压与累积耗散能关系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的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能量模式。(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振动孔隙水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盾构穿越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运营地铁时,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开挖面前方土体中会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影响开挖面稳定,通过动叁轴试验对不同类型砂土在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作用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当振幅不大于10 kPa时,超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并不明显;开挖面支护力减小,会使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增强,而且这种影响对土体竖向应力卸荷比土体水平应力卸荷更为敏感;在饱和松散细砂地层中,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对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着;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开挖面超孔隙水压力绝对数值不大,但能使泥水盾构泥膜承受的压力差至少减小约3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孔隙水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徐阳,徐佳琳,戴金,许成顺,崔春义.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2].武军,廖少明,霍晓波.地铁振动荷载对下穿越盾构开挖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
[3].武军,廖少明,霍晓波.地铁振动荷载对下穿越盾构开挖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5
[4].杨秀娟,李相然,吕杰.黄河叁角洲粉质土振动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0
[5].徐增杰,牛琪瑛,闫卫泽.砂桩加固液化砂土振动台试验中的孔隙水压力[J].山西建筑.2008
[6].郭莹,栾茂田,何杨,许成顺,李木国.主应力轴持续旋转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振动孔隙水压力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
[7].周念清,唐益群,王建秀,张曦,洪军.饱和粘性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对地铁振动荷载响应特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
[8].凌贤长,唐亮,于恩庆.可液化场地地震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研究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及其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9].何杨,栾茂田,许成顺,郭莹,张振东.复杂应力条件下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与体变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
[10].郭莹,刘艳华,栾茂田,许成顺,何杨.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能量模式[J].岩土工程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