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格森的生命美学
王杰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摘要:柏格森作为20世纪美学第一人,其深层思想结构和美学范畴的设定,开启了20世纪众多的美学领域和美学方向。本文通过对柏格森生命美学的生成、基本结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着重把握他生命美学中体现出来的绵延、直觉、美感等重要特征。
关键词:柏格森;生命美学;绵延;直觉;美感
“在20世纪到来之前,一切新的富有情感的运动首先是在法国,之后是在整个欧洲开始呈现了”。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的这句话,暗指的其实正是柏格森和他的生命美学思想。人们通常把柏格森的美学称作生命美学,就是因为他把考察人的生命活动作为他的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柏格森作为20世纪第一美学家,他影响了整个20世纪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至今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那强劲的影响。
亨利·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法国生命哲学家,美学家,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笑》(1990)、《物质与记忆》(1896)、《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进化论》(1907)以及《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等,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
一、柏格森生命美学的生成
与其他美学流派相比,生命美学是一个外延更加宽泛的流派。生命美学经历了它自身的发展演变。其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的前驱:叔本华和尼采。但是,这二人只是不遗余力地以生命化的意志去摧毁僵死的理性大厦,而没有建立起关于生命的完整哲学体系,因为完善的生命世界除了表现为意志,还要通过许许多多其他方面如情感、理智等等表现出来。这些工作就留给了被后人称为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格森来完成。柏格森是生命美学发展到高峰期的代表性学者,经过他的努力,生命哲学美学史上的早期本体论思想与中期认识论思想,在经过合理改造之后共存于一个体系,柏格森使生命美学最终成为一种体系严密、自成特色的学说。
柏格森他一方面吸取了叔本华与尼采等人的思想精髓,将生命意志发展为生命冲动,然后用一个具有生命哲学特色的概念——绵延来表征它;另一方面,他又继承了狄尔泰的认识论,将体验发展为直觉,并将直觉与绵延联结在一块,二者不可分离。从这一点看,在生命哲学美学史上,唯有柏格森的理论最为系统、对前人成果吸收最多,称他为生命哲学美学之集大成者,确实当之无愧。
二、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基本结构
1.科学与形而上学
柏格森认为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美学的对象应该是时间——真正的绵延。时间是生命的真正本质,美学必须从生命内部,从时间里把握生命。他试图推翻传统美学中一切关于实在与绝对的静止僵化的观点,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
在柏格森看来,科学处理的是物的问题,而精神的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管辖范围。精神不能跟上物质的发展,证明形而上学出了问题。在柏格森看来,旧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是它不能正确地把握生命,这是因为旧形而上学往往纯粹用理智的手段来处理生命的问题,这就使它无法把握生命的本质。为了说明这一点,柏格森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入手。柏格森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动力是要改造形而上学,或者说建立新的形而上学。在柏格森看来,任何生命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的连绵之流,也称精神。于是柏格森的生命美学步叔本华和尼采后尘更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以“生命冲动”,认为整个世界充满着、体现着“生命冲动”的“创造的进化过程”。
2.时间与绵延
柏格森提出两种时间——一种是真正的时间,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一种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柏格森的学位论文《试论意识的直接材料》(1889)已显示了这一发现,提出时间并非是某种抽象的或形式的表达,而是作为永恒地关涉生命和自我的实在。他称这种时间为“持续时间”。与生命力相类似,这种概念亦可阐述为“活时间”。这种时间是动态的流动,呈现出经常的和永恒增长的量变。
此外,在美学理论中,柏格森有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认为美来自于绵延,只有绵延中的万物才是美的,而一旦消除了绵延,事物就变得滑稽可笑了。为了描述生命意识这一运动状态,柏格森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绵延,这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是极有价值的。绵延就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空间要素,科学的时间要受空间概念的影响。在他看来,纯粹的绵延是性质而不是数量,绵延就是创新,就是形式的创造,就是绝对新的东西的连续动作。
3.直觉——通往现实之路
亨利·柏格森在一九七年的《创造的进化》中就已宣称,所有最能长存且最富成效的哲学体系是那些源于直觉的体系。柏格森认为,从“绵延”概念出发,既然世界永恒绵延,而理智在分析对象的时候,截断了其绵延,只能为对象拍下一个个静止的“快照”,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直觉,才能深入对象内部,与其绵延合拍,认识其“绝对”。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概念——直觉。那么,“直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柏格森认为,它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也就是说,直觉是一种建基在理智基础上的能力,它能置身于对象之内,认识其“完满”与“绝对”,因此,“绝对的东西只能在直觉中获得。’’因为理智只能认识静止,直觉才可以把握绵延,所以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高于理智的。
4.美感与滑稽
正像认识论中的“直觉”与“理智”、本体论中的“生命”与“物质”一样,柏格森艺术论中的“美感”与“滑稽”这对范畴,也与其特有的时、空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对应关系。柏格森认为艺术是直觉的把握,是绵延的体现,是自由的创造,在其看来,只有艺术才能有美得享受。他从其生命哲学的立场出发,发现了另一种艺术乃至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相反的现象,就是所谓“滑稽”。柏格森把滑稽看成是物质的机械惰性对生命创造力的阻碍与约束,将“滑稽”定义为“镶嵌在活的东西上面的机械的东西”。换言之,仅仅是活的东西或仅仅是机械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滑稽的,滑稽恰恰在于二者的结合、二者的矛盾,在于后者对前者的否定。其次,同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常伴随着笑的乃是一种不动感情的心理状态。看来只有在平静宁和的心灵上,滑稽才能产生它震撼的作用。
三、对后世的影响
1.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理论,对现代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柏格森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的动作往往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比如,每天在某个固定的时间起床,每天工作8个小时等。这造成一个假象,即认为自我是受某种必然性支配的。但是,当人们在紧急关头做出决定时,就可以发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就决定了,甚至是违犯一切理由而做出决定的。如卡夫卡的《城堡》、茨威格的《一个女人的24小时》都是在柏格森生命冲动理论的影响下创作的。此外,受柏格森生命冲动说影响最大的还有意识流小说家伍尔芙完成于1931年的《海浪》等重要作品。
2.绵延或者说柏格森的生命时间对20世纪现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广泛且持久。不仅艾略特的“时间”观念具有柏格森的绵延特征,俄裔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也通过艾略特间接受到柏格森绵延观念的影响。法国印象派诗人保尔·瓦莱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福克纳等,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柏格森绵延观念的深刻影响。
3.柏格森直觉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指导了文学艺术,而且在于他对20世纪,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学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波普尔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他这样指出:“我的观点可以这样表达,一切科学发现都包含着非理性因素,或柏格森的创造的直觉。莫诺是196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他曾宣称20世纪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柏格森的非理性的直觉概念是不容忽视的。这就从一个侧面更加证明了柏格森的直觉理论对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深远影响。
美源自生成,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于知识层面的人生体验,这是整个生命美学流派最核心的理论主张。如果说叔本华和尼采是理性美学毁灭的象征,那么柏格森则是20世纪西方美学走上新路径的“雄鸡一唱”。当然,我们对柏格森的认识和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摒弃传统美学和纯认识论研究倾向,才能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把握美与艺术等独特的生命活动,但柏格森在21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他和他所代表的生命美学流派更应该被美学史所铭记。
参考文献:
[1][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63.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3][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商务印书馆,1958.
[4][法]柏格森..笑[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5]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5期
[6]李庚香论柏格森的生命美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11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