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切换论文_张国荣,沈聪,彭勃,朱一鸣,王朝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切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柔性,变换器,过电压,平滑,底盘,精度,电压。

柔性切换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荣,沈聪,彭勃,朱一鸣,王朝亮[1](2019)在《馈线故障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平滑切换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馈线故障情况下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 FMSS)工作状态的平稳过渡,以主从控制为基础并结合配电网信息,提出一种适用于FMSS的直流电压协调策略和控制端口选择方法;同时基于PI调节器和稳态逆模型相结合的改进控制结构,提出一种端口模式平滑切换策略;此外,通过在锁相环上增加离网锁定和并网预同步环节设计了相位平滑控制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情况下的切换过程中,FMSS直流侧电压波动≤0.2%额定电压、稳定时间约为10 ms,各端口交流侧电压电流过渡平稳,其中Udc–Q端口有功超调≤3.5%额定值。因此本文所提策略能够实现多种条件下FMSS的平滑切换。(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潘建[2](2019)在《柔性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切换异常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流系统中,阀冷系统是保证换流阀正常运行的重要辅助设备,而主泵作为阀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持续为整个水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因此,与主泵控制相关的功能与回路一直是阀冷系统关注的重点。现以鲁西异步联网工程为例,对柔性直流阀冷系统主泵故障切换异常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了优化措施,并结合现场试验加以验证,达到了提高阀冷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29期)

薛兆华,郭烨洪,凌彬[3](2019)在《白车身柔性焊接夹具切换机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白车身柔性夹具的切换机构设计可靠性,满足高精度要求,结合某白车身总拼线设计的实例,对焊接线柔性切换机构设计、优化及验证的过程进行研究。阐述了柔性焊接夹具切换机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优化设计切换结构,确保了结构设计合理性,保证了切换可靠性;实施过程中,对切换结构进行严格的位置精度和重复精度检验,确保了切换机构的高精度;达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朱一鸣[4](2019)在《基于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电源快速切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愈来愈明显的“多源性”特征使得传统的配电网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配电网发展需要,同时也对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多状态开关作为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新技术的新型装置,与常规联络开关相比,能实现潮流的连续灵活调控,运行模式的柔性切换,促进馈线负载分配的均衡化以及改善电能质量。本文以背靠背结构的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与叁个交流系统之间的稳定工作原理;提出并分析了在正常并网和故障离网两种运行状态下的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端口间功率交换原理;在此基础上,选择针对不同的运行状态下的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不同的控制目标。然后设计了考虑失电区域负荷失电量、馈线负载均衡因子和网络损耗的负荷转供优化模型和潮流互济优化模型,利用GAMS软件编程分别求解上述模型获得叁端口中正常并网侧最优功率补给值和叁端口最优功率分配值,以最优功率补给值和最优功率分配值作为功率控制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分别实现了故障恢复控制的优化和叁端口最优潮流控制的优化,通过算例结果和仿真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优化的有效性。最后比较分析了采用硬切换方式和控制器状态跟踪控制方式实现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正常并网运行状态和故障离网运行状态之间的快速平滑切换,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由正常并网向故障离网切换和由故障离网向正常并网切换的仿真平台,验证了控制器状态跟踪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李翊宁,郭康权,陈文强,瞿济伟,高华[5](2019)在《农用车柔性底盘姿态切换参数对切换精度与时间的影响及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农用车柔性底盘的姿态切换运行特性,该文进行了柔性底盘姿态切换分析和基于二代样机在硬化路面上的姿态切换试验,建立了姿态切换状态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遗传算法优化了切换参数,研究了不同平移角度、电机转速、切换角度、平移速度和回转速度条件下的切换精度和切换时间,得到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农用车柔性底盘姿态切换的影响和不同切换参数的相互配合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准备与恢复精度的主次因素为电机转速>平移角度,影响准备与恢复时间的主次因素为平移角度>电机转速;横行姿态的平移速度对其横行精度和时间都有极显着的影响,任意平移角度下,横行姿态的电机最优转速为5.4 r/min,最优平移速度为3.45 m/s;影响原地回转姿态的回转精度主次因素为:切换角度>回转速度;影响原地回转姿态的回转时间主次因素为:切换角度>回转速度>交互作用;任意平移角度下,原地回转姿态的最优电机转速为5.4 r/min,当切换角度?r为0~85°时,最优回转速度为(0.003 3βr+0.506 8) rad/s,当切换角度大于等于85°时,最优回转速度为0.78rad/s。优化参数对比结果表明:横行姿态中,优化参数组的试验结果在综合精度方面与精度优先组持平并高出时间优先组4.16%,在综合时间方面与时间优先组持平并少于精度优先组17 110 ms;原地回转姿态中,优化参数组的试验结果在综合精度方面与精度优先组持平并高出时间优先组5.15%,在综合时间方面分别少于时间优先组和精度优先组646和996 ms。优化后的姿态切换参数能够保证柔性底盘在略微损失姿态切换精度的情况下,以较快的姿态切换效率完成其姿态切换过程。(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涂春鸣,孙勇,郭祺,姜飞,张丽[6](2019)在《适用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最小能量柔性切换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电压恢复器(DVR)采用最小能量补偿策略可有效减少其有功输出,增大补偿时间。考虑到系统电压跌落往往伴随着相角跳变,以及传统最小能量补偿在电网电压跌落和恢复时也会造成负载电压相角偏移,进而影响敏感负荷的安全运行,提出一种最小能量柔性切换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保证DVR有效减少有功输出的同时,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平滑进入最小能量补偿,而在电网电压恢复时又可平滑退出最小能量补偿,DVR输出电压相角在整个补偿过程中做到平滑过渡,由此可解决负载电压的相角跳变问题。此外,考虑到了DVR输出电压约束时的情形,通过对DVR参考电压的动态调节,使其在补偿的各个时期都不超过DVR输出的极限水平。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王培光,刘爽,王霞,宗晓萍[7](2018)在《跳变参数下柔性机械臂的切换H_∞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一类柔性机械手臂在负载跳变时的跟踪控制问题。用切换模型中的切换信号表示由负载切换带来的参数跳变,建立柔性机械臂模型。依据奇异摄动法将柔性机械臂分解为快变、慢变系统,再分别对这2个系统进行设计。为实现慢变系统对目标轨迹的跟踪,采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及平均驻留时间方法为慢变系统设计切换滑模控制器。针对快变系统中的振动问题,则采用共同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及参变系统设计方法设计振动抑制控制器。该方法通过柔性双连杆机械臂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柔性机械臂可在负载跳变下,实现目标轨迹的渐近跟踪,而且能有效地抑制弹性振动。(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王鹤,金儒孔,周宏伟,刘禹彤[8](2018)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控制无缝切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某些MMC需要灵活改变控制方式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其将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定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以及下垂控制模式相结合设计出多模式控制器,只需通过改变控制模式选择系数,即可实现叁种控制模式间的无缝切换与下垂控制模式自身的转换。该策略不仅克服了下垂控制方法存在的无法使MMC功率稳定在某一需求值的缺点,而且减小了利用硬件开关切换时产生的波动与振荡问题,进而提升了系统的暂态特性。最后,搭建了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RT-LAB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瞿济伟,郭康权,李翊宁,宋树杰,高华[9](2018)在《农用柔性底盘模式切换控制参数试验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农用柔性底盘模式切换的最佳工作参数,利用自制柔性底盘试验台,设计了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以转向电桥步进电机转速与电磁摩擦锁锁紧电压为试验因素,应用熵值法,将底盘所受纵向力、横向力、转矩及偏置臂转角误差4个指标,构建成为模式切换效果综合评价指标,测试了2种因素对横行与原地回转2种模式切换效果的影响,通过Design-Expert 8.0建立了综合指标与2个因素的回归方程,采用响应面法得出了2种模式切换控制参数的最优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2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综合评价指标均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横行与原地回转模式切换时转速和电压最优组合分别为81 r/min、4.60 V和91 r/min、4.41 V;优化组合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73%。(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笛[10](2018)在《电机变频/工频运行柔性切换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高压电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冶金、煤炭等重要行业。为了实现电机的软起动/软停止并降低能源消耗,电机供电电源需要在变频器和电网之间实现切换。然而,大功率电动机供电电源变频/工频切换操作会产生严重的电压、电流冲击,给供电系统和拖动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电机变频/工频切换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中高压异步电机电源变频/工频切换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消除过电压与电流冲击为控制目标,开展了柔性切换控制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分析了级联H桥变频器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推导了其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详细地分析了适用于多电平变流器的载波相移调制策略的机理与脉冲信号分配方法;建立了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恒电压频率比变频软启动控制策略。阐述了直接切换、异步切换、同步切换叁种变频/工频切换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切换过程中过电压与电流冲击的产生机理进,总结出实现电机电源变频/工频无冲击切换的条件。对叁种变频/工频切换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直接切换与异步切换时,变频器与工频电网的电流和电压冲击、电机定子电流冲击均非常严重;同步切换时变频器与工频电网的电流和电压仍会发生突变,进而导致严重的过电压,对变频器、电网、电机造成损坏。为了实现变频/工频无冲击切换,采用了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算法的变频/工频柔性切换控制方案。柔性切换方案采用直接功率控制算法对变频器所输出的功率进行控制,变频器与电网输出电流随着功率参考值的变化而缓慢变化,可以消除过电压冲击,实现工频电网与变频器之间的无冲击切换。结合从变频到工频的切换过程,阐述了该控制方案的操作步骤,分析了各阶段的控制目标与等效电路。在瞬时功率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功率前馈解耦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相位渐进调整方法。最后,针对本文所采用的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算法的变频/工频柔性切换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分别搭建了级联H桥变频器模型、叁相电网模型以及异步电机模型,模拟电机软启动后从变频电源切换到工频电源的过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柔性切换的有效性。在RT-Lab平台上,以DSP+FPGA为控制器进行了半实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柔性切换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柔性切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直流系统中,阀冷系统是保证换流阀正常运行的重要辅助设备,而主泵作为阀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持续为整个水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因此,与主泵控制相关的功能与回路一直是阀冷系统关注的重点。现以鲁西异步联网工程为例,对柔性直流阀冷系统主泵故障切换异常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了优化措施,并结合现场试验加以验证,达到了提高阀冷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切换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荣,沈聪,彭勃,朱一鸣,王朝亮.馈线故障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平滑切换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9

[2].潘建.柔性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切换异常分析及优化[J].机电信息.2019

[3].薛兆华,郭烨洪,凌彬.白车身柔性焊接夹具切换机构设计与优化[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9

[4].朱一鸣.基于叁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电源快速切换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5].李翊宁,郭康权,陈文强,瞿济伟,高华.农用车柔性底盘姿态切换参数对切换精度与时间的影响及其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涂春鸣,孙勇,郭祺,姜飞,张丽.适用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最小能量柔性切换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9

[7].王培光,刘爽,王霞,宗晓萍.跳变参数下柔性机械臂的切换H_∞滑模控制[J].控制工程.2018

[8].王鹤,金儒孔,周宏伟,刘禹彤.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控制无缝切换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9].瞿济伟,郭康权,李翊宁,宋树杰,高华.农用柔性底盘模式切换控制参数试验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8

[10].张笛.电机变频/工频运行柔性切换控制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单管IGBT柔性切换实验装置图柔性切换装置实物图柔性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柔性切换吸盘释放内压差变化曲...柔性切换吸盘吸附内压差变化曲...吸盘柔性切换吸附控制结构框图

标签:;  ;  ;  ;  ;  ;  ;  

柔性切换论文_张国荣,沈聪,彭勃,朱一鸣,王朝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