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_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伸缩,磁场,结构设计,有限元,材料,结构,谐波。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文献综述

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1](2019)在《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结构设计及输出位移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永磁偏置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轴向偏置磁场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分布式永磁体偏置结构的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限定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结构尺寸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超磁致伸缩棒的段数,对致动器偏置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确定了最佳分布结构;基于磁阻理论、J-A模型、二次畴转模型及振动理论知识建立了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出位移模型,并通过Matlab中lsim函数对致动器的阶跃响应及谐波响应进行了数值求解;为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模型的准确性,搭建了该致动器的试验系统,并进行了阶跃响应及谐波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阶跃响应时间可达2.37 ms,在20 Hz到200 Hz的驱动频率范围内,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0期)

薄少军,张瞻,闫洪波[2](2019)在《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水浸式冷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磁致伸缩致动器工作时的发热问题,对其内部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流速、压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现有冷却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一种水浸式新型冷却系统,使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约5%,增大有效接触空间约4.32 ml,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新型冷却系统冷却液的各物理量进行了热流耦合仿真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冷却方案模型中冷却液各物理参数的数据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流速对致动器温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冷却液出入口处压强与致动器温度基本无抑制作用,并通过实验设计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余震,赵昊坤,张晨阳[3](2019)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轴向非均匀磁场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电磁性能,对比了传统单线圈结构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中磁场沿超磁致伸缩棒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螺线管线圈磁场的数值解析。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磁致伸缩材料致动器驱动线圈的结构设计,采用规律性数组调整线圈高度的方法,利用Comsol软件程序中的电磁场分析功能,分别分析了五种规律数组排布下的驱动线圈对沿超磁致伸缩棒轴向分布的磁场均匀度以及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了叁种线性度较好的磁场强度分布曲线。(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9年04期)

郑佳伟,何忠波,李冬伟,荣策,杨朝舒[4](2018)在《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弓张结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电液伺服阀的驱动要求,解决超磁致伸缩制动器(GMA)体积大小与输出位移大小相互制约问题,提出了一种弓张结构用于GMA输出位移的放大;利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理论,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及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弓张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位移放大倍数及其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对位移放大倍数影响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制作了弓张放大式GMA样机,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进行了正弦激励和扫频特性试验,完成了模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正弦激励下,弓张结构的放大倍数在10. 3~11. 1波动,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扫频试验下,弓张放大式GMA最大波峰约在108 Hz处,与理论计算相符,其频带宽度可达到100 Hz,能够满足伺服阀输出特性要求。(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4期)

薄少军,张瞻,闫洪波[5](2018)在《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温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是利用磁致伸缩效应进行工作的微位移输出装置。文章从GMA线圈发热、涡流效应、磁滞损耗等方面对发热原因进行说明,对GMA采用的热膨胀抵消补偿、柔性支撑机构补偿、强制冷却温控、相变材料温控、半导体材料温控、空气冷却温控等温控方法进行介绍,对伸缩棒粉末粘结处理方法进行阐述。研究内容对GMA温控问题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22期)

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6](2018)在《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所设计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输出性能基本不变的条件下,为增大其输出位移以满足大流量电液伺服阀的驱动需求,设计了一种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基于材料力学知识建立了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输出位移模型,并分析了其结构尺寸参数对其放大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输入力与输出位移之间的关系;制作了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样机,搭建试验系统对其放大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的放大倍数在16. 5~16. 9之间波动,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所设计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能够满足大流量电液伺服阀的驱动要求。(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8年10期)

何忠波,郑佳伟,薛光明,荣策,柏果[7](2018)在《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弓张结构静、动态建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大流量超磁致伸缩电液伺服阀的驱动需要,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基于力学基本原理和振动理论知识建立了弓张结构的静、动态模型;分析了弓张结构尺寸参数对其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合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应用于电液伺服阀的要求,利用多目标优化法确定了其结构尺寸最佳参数值,并利用有限元法对其静、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设计了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样机,搭建了实验系统,并进行了静、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弓张结构的放大倍数在8.13~8.72间波动,输出端最大位移可达107.9μm,固有频率约为168 Hz,测试所得结果与其静、动态模型计算值基本吻合;通过与优化前的性能相比,弓张结构的静态放大倍数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其动态固有频率提高了55.6%;所设计的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基本上能够满足伺服阀的驱动要求,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8](2018)在《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液压阀工作空间环境限制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体积精小、结构紧凑的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针对该种致动器内部偏置磁场强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其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设计,通过引入磁场不均匀度及平均磁场强度两性能指标对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进行区别,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佳偏磁分布结构为超磁致伸缩棒段数n=3时;制作了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试验样机,并对样机磁场强度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棒表面的磁场分布与仿真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其磁场不均匀度约为22.7%,说明所设计偏置磁场结构是合理的,该研究对于液压阀件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8年09期)

朱林剑,曹向峥,陆玉前[9](2018)在《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致动器设计方法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普通谐波齿轮传动需由电机经波发生器输入运动和动力,空间利用率低、惯性大、高速响应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由超磁致伸缩材料驱动的有源谐波电机。致动器作为谐波电机动力源及换能装置,对其磁场强度、均匀性、漏磁及空间限制等均有严格要求,据此提出分段内置式永磁结构布局,充分利用空间并改善均匀性;通过对偏置磁场和驱动磁场强度及均匀性影响因素研究,优化致动器参数;随后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致动器模型并对磁场特性仿真分析;根据优化结构研制出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致动器样机,并对其输出特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分段内置式永磁结构漏磁极小,所提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保证了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致动器工作在准线性范围内,输出规律符合啮合要求,易于实现精准控制,为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鞠晓君,林明星,范文涛,卜庆强,吴筱坚[10](2018)在《滚珠丝杠预紧用环状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与特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双螺母滚珠丝杠副预紧力的自动调整,提出一种磁致伸缩滚珠丝杠副预紧系统。以中空的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为核心,完成了新型环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CGMA)的结构设计;通过测试数据确定了CGMA的预压力;利用磁路分析法对穿入丝杠后致动器内部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为抑制发热对磁致伸缩输出的影响,提出了直接冷却发热源的油冷散热方法。对自行研制的预紧用致动器输出的位移和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偏置磁场可以消除CGMA的倍频效应,改善线性度;油冷散热可有效减小热变形影响,使CGMA磁致伸缩输出特性稳定;穿入滚珠丝杠后致动器的输出减小,但在工作区间内输出位移可达26μm、输出力超过6200 N,满足所选滚珠丝杠副预紧系统设计要求。新型CGMA的研制为双螺母滚珠丝杠副预紧力的自动调整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8年07期)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磁致伸缩致动器工作时的发热问题,对其内部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流速、压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现有冷却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一种水浸式新型冷却系统,使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约5%,增大有效接触空间约4.32 ml,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新型冷却系统冷却液的各物理量进行了热流耦合仿真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冷却方案模型中冷却液各物理参数的数据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流速对致动器温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冷却液出入口处压强与致动器温度基本无抑制作用,并通过实验设计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结构设计及输出位移建模[J].振动与冲击.2019

[2].薄少军,张瞻,闫洪波.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水浸式冷却技术研究[J].机电工程.2019

[3].余震,赵昊坤,张晨阳.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轴向非均匀磁场仿真分析[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9

[4].郑佳伟,何忠波,李冬伟,荣策,杨朝舒.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弓张结构设计与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5].薄少军,张瞻,闫洪波.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温控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

[6].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双排串联式弓张结构设计与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8

[7].何忠波,郑佳伟,薛光明,荣策,柏果.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弓张结构静、动态建模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8

[8].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阀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偏置磁场分布结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8

[9].朱林剑,曹向峥,陆玉前.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致动器设计方法与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8

[10].鞠晓君,林明星,范文涛,卜庆强,吴筱坚.滚珠丝杠预紧用环状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与特性研究(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8

论文知识图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驱动力输...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系统的实验现...不同预压力下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截面图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恒温冷却系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实验平台

标签:;  ;  ;  ;  ;  ;  ;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论文_郑佳伟,何忠波,周景涛,薛光明,荣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