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素论文_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葵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铃薯,龙葵,液泡,胃肠炎,基质,高效,宁夏。

龙葵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1](2019)在《龙葵素中毒误诊误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龙葵素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25例龙葵素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中毒原因为食用发芽土豆18例,食用龙葵叶7例,且食用后0. 5~3 h出现临床症状,初诊均误诊,误诊时间2 h~3 d,平均18. 72 h;误诊医院为社区门诊12例,一级医院4例,二级医院8例,叁级医院1例;误诊为胃肠炎19例,药物中毒3例,脑血管疾病2例,眩晕1例,均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后进一步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有进食发芽土豆与龙葵叶史,并能提供剩余食物或龙葵叶照片,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龙葵素中毒,予大量补液、利尿、解痉、保护消化道、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详细采集病史、重点关注患者发病前的进食情况是减少龙葵素中毒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09期)

唐丽君,匡佩琳,李雨露,张文中,曾林晖[2](2019)在《基于固相基质分散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龙葵素α-茄碱和α-卡茄碱含量。方法样品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1:1(V:V)提取,C18固相基质分散净化,经过色谱柱BEHAmide (2.1mm×100 mm, 1.7μm)分离,以2 mmol/L乙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2 mmol/L乙酸铵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4m L/min,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α-茄碱和α-卡茄碱在5~1000n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α-茄碱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1~1 mg/kg, 0.3~3 mg/kg;α-卡茄碱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0.3 mg/kg, 0.1~1 mg/kg;在低、中、高3水平添加下,α-茄碱回收率为90.7%~108.0%,α-卡茄碱回收率为89.8%~102.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6%(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赵国超[3](2019)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选育马铃薯低龙葵素、抗低温糖化和支链淀粉高的新品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动植物中广泛应用。在本试验中,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以马铃薯龙葵素合成关键基因甾醇侧链还原酶2基因(St SSR2)、低温糖化中起关键作用的酸性液泡转化酶基因(VInv)和直链淀粉合成相关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 I)作为基因组编辑的靶基因。以大西洋和克新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农杆菌转化转化株系,实现对靶基因的敲除,共获得16个line龙葵素含量低、抗低温糖化或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新品系。得到以下结论:1)将多个sgRNA进行串联并不影响基因组编辑的效率,sgRNA的排列顺序与基因编辑的效率没有显着关系,而与靶序列的特异性关系明显;2)St SSR 2(Sterol Side Chain Reductase 2)基因突变会引起龙葵素含量的降低;3)在低温储藏的条件下,敲除了VInv(Vacuolar Acid Invertase gene)基因还原糖的含量依然显着降低(不包含蔗糖);4)GBSS I(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基因四个等位基因完全突变,支链淀粉的比例显着增加,最高达到99%以上。在表型上,基因敲除的株系在生理指标、块茎产量上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说明CRISPR/Cas9技术可作为新的育种方法对马铃薯进行高效的多基因编辑,并能够快速培育出多个性状显着改良的新品系(种)。基因组编辑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了新技术、新思路和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9)

彭真[4](2019)在《二倍体马铃薯薯肉龙葵素的驯化与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全球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叁大主粮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和消费国,马铃薯产业事关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和广大主产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龙葵素是茄科和百合科植物普遍含有的一类有毒物质。薯肉龙葵素含量降低是马铃薯驯化的最重要特征。近年来,龙葵素生物合成的通路已经基本研究清楚,然而,薯肉龙葵素含量相关的驯化和代谢调控基因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二倍体马铃薯自然群体和F_2分离群体对薯肉龙葵素的驯化和遗传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借助于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在一号染色体ERF基因簇内挖掘出了一个新的马铃薯薯肉龙葵素的驯化基因ERF9,定位了两个新的薯肉龙葵素相关的遗传位点q STR2和q STR8。本文结果将有助于解析薯肉龙葵素驯化和遗传的分子机制,为野生资源的应用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全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317份二倍体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薯皮和薯肉龙葵素含量定量分析,显示栽培种和野生种的薯皮以及绝大多数野生种薯肉中都含有极高水平的龙葵素,且在类群内龙葵素的含量水平分布范围较广。栽培种薯肉中的龙葵素含量非常低,而且含量水平集中在100 mg/kg FW以下,薯肉表现出明显的龙葵素驯化特性。2)对RH各组织的龙葵素含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龙葵素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雌蕊、嫩叶、雄蕊、老叶、薯皮、匍匐茎、根、茎和薯肉。从龙葵素成分来看,地上部组织以α-茄碱为主,地下部组织是α-茄碱和α-卡茄碱且二者比例为0.9~2.1。3)通过对地方栽培种(landrace)和近缘野生种(candolleanum)类群的GWAS分析和驯化选择分析,检测到龙葵素含量的关联信号和驯化信号重迭,并且位于1号染色体的ERF基因簇区域。对ERF基因簇的10个基因在栽培品种RH各组织以及类群landrace和candolleanum薯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候选驯化基因ERF9是一个薯肉龙葵素代谢的负调控因子,单倍型分析显示ERF9具有强烈的驯化选择性特征。4)本研究构建了马铃薯基因过表达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的转化载体,建立起毛状根遗传转化系统,通过转基因分析,证实了驯化基因ERF9与龙葵素合成呈负调控。5)探索性地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S.tuberosum clone E和野生种S.chacoense clone34-28为亲本,构建了薯肉龙葵素含量分离的F_2群体,通过连续叁年的重复试验,并进行重测序和QTL-seq分析,重复定位出2号和8号染色体上的新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即q STR2(ch02:27.0~32.3 Mb)和q STR8(ch08:3.5~6.3 Mb)。通过转录组分析,预测q STR8区间内的转录因子在薯肉龙葵素合成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发现的q STR2和q STR8遗传位点将有助于解析带有chacoense遗传背景的马铃薯薯肉龙葵素代谢调控的解析,以及马铃薯育种的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2)

邓孟胜,张杰,唐晓,杨兰淅,王宇[5](2019)在《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龙葵素是一类有毒糖苷生物碱,主要分布于马铃薯幼嫩和损伤部位等组织,目前发现龙葵素种类多达80种,对植物抵御昆虫、病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块茎中高含量的龙葵素危害马铃薯品质的安全。本综首先概括总结了龙葵素合成主要经萜类、甾醇类与茄啶3种途径,萜类合成由乙酰辅酶A经甲羟戊酸途径最后合成2,3-氧化鲨烯,经鲨烯环化酶形成羊毛甾醇,多步反应后合成甾醇类途径的呋喃甾醇,再通过还原作用进入茄啶合成,最终形成α-茄碱和α-卡茄碱等龙葵素;其次,对龙葵素提取和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超声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最适合龙葵素的提取和检测;最后,龙葵素的合成代谢与马铃薯生长息息相关,合理利用转基因育种先进生物技术以及化学试剂和物理环境调控相结合的手段,科学贮藏保护马铃薯植株生长、保证马铃薯品质安全。综上,通过对龙葵素来源及种类、结构及理化性质、合成路径、代谢与块茎发育的关系、功能活性及应用等方面综述,并对毒性诊断与控制、功能活性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展望,为有效控制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安全高效利用龙葵素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7期)

许荣华,朱莉,刘学磊[6](2018)在《烹饪加工对土豆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色谱-叁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土豆中-茄碱的含量,研究烹饪加工对土豆龙葵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土豆皮色逐渐变深,龙葵素含量逐渐增大.表皮含量最高,内层龙葵素含量低.通过削皮能够去掉大部分龙葵素,烹饪热加工前可通过浸泡土豆去掉一部分龙葵素,浸泡的料水比为1∶2,浸泡10min效果最好.炒制对土豆的龙葵素变化受烹调因素影响不稳定.烤制会使龙葵素含量相对增加,蒸制使龙葵素含量下降约20%.(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丹青,张锋锋,吴燕,葛谦,陈翔[7](2017)在《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中龙葵素在不同生长期的积累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分别对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在覆膜和露地两种生长方式下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进行测定,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在马铃薯的叁个生长时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和成熟收获期)龙葵素含量逐渐降低,且覆膜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普遍高于露地马铃薯。在块茎增长期,覆膜陇薯14号的龙葵素含量为3.358 mg/100g,均高于其他品种,露地陇薯14号在叁个生长时期龙葵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且成熟收获期龙葵素含量最低。中薯20号在覆膜和露地的条件下,均在成熟收获期有较低的龙葵素含量,可以作为在头营和彭阳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17年06期)

戴超[8](2017)在《马铃薯块茎内生细菌对龙葵素含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生菌是定植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类细菌或真菌类微生物,它与植物体中的生物代谢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宿主植物为内生菌的繁殖提供基础代谢物质,反之内生菌可能会通过代谢产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带来多种生理影响,如促进生长,抵御病原微生物,增强宿主耐寒耐旱能力等。由此可见,内生菌凭借其对宿主所产生的复杂多样的生理作用,在品种培育、生物防治、产物富集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贮藏条件不当的情况下易产生一种有毒的糖苷类生物碱-龙葵素。当龙葵素超过一定限量后,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龙葵素是制约马铃薯贮藏加工乃至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将以马铃薯块茎为试验材料,针对块茎中内生菌构成及其龙葵素含量的变化,探索内生菌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从内生菌资源开发角度出发,为龙葵素的生物性控制手段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探索其代谢机制提供了材料基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借鉴QuEChERS前处理技术,采用乙酸乙醇双溶剂提取,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马铃薯块茎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含量的方法,定量限达到0.01μg/kg(S/N=10)。该检测方法便捷实用,为后续研究龙葵素的诱导产生和目标菌株的筛选提供了评价手段。2.通过研究温度、光照和贮藏时间3种因素对马铃薯块茎中α-茄碱的诱导作用,建立了马铃薯块茎龙葵素合成诱导模型。光照强度对于α-茄碱含量的诱导作用最强,存在显着性差异,贮藏时间和温度无显着差异。在低温避光的贮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能够较好的维持休眠期,抑制α-茄碱的产生。在同样的贮藏条件下,冀张8号品种中的α-茄碱增长量相对较大,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受贮藏时间的影响较明显,因此不宜作为长期贮藏品种。马铃薯品种也是影响其α-茄碱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为马铃薯精准贮藏条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对环境诱导前后的马铃薯块茎内生性细菌进行非培养多样性分析,同时也对块茎发芽与未发芽两种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块茎中内生菌的主要门类是Firmicutes,主要属类是Bacillus。Bacillus可能通过产生植物激素等代谢产物对马铃薯的贮藏状态产生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对马铃薯块茎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诱导前后内生菌的构成存在较大差异,菌属种类和丰度均有较大变化。在诱导培养前丰度较大的Enterococcus和Oceanbacillus菌属,诱导培养后几乎消失。发芽前后所造成的菌群变化程度较小,发芽后造成Bacillus和Lactococcus菌属相对丰度升高。4.对马铃薯块茎内生性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了能够抑制龙葵素含量的菌株NA2T-14,对其进行碳源、氮源利用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随后,对菌株发酵过程中的添加碳源、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初始pH、培养时间进行单因素条件优化,并开展了优化后菌株对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抑制效果验证评估。在本试验诱导培养条件下,即28℃培养温度,100%光照强度情况下,各时间组平均抑制率达到25%以上,诱导培养30天抑制率在17%以上。在室内模拟贮藏条件下平均抑制率在28%以上,延长了马铃薯保质期。该菌株的发现为寻找龙葵素生物控制手段和探索其控制机理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钟伟枫,刘思平,潘斌,唐兆烽,钟锦光[9](2016)在《龙葵素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1/S阻滞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细胞Du145移植瘤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龙葵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度恶性的转移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作为动物体内实验的模型,裸鼠皮下接种Du145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1周后将接种的裸鼠随机分为2组:龙葵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每3 d分别向实体瘤中间部位注射0.2 m L龙葵素(50μg/m L)和生理盐水,观察裸鼠体内肿瘤生长,3周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的重量并根据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裸鼠瘤体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Tunel原位检测各组裸鼠瘤体组织凋亡情况。结果龙葵素治疗组裸鼠肿瘤成瘤率明显下降,裸鼠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龙葵素能抑制瘤体细胞Cyclin D1、Cyclin E1、CDK2、CDK4和CDK6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升高p21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龙葵素干预后裸鼠瘤体组织凋亡显着增加(P<0.01)。结论龙葵素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G1/S关卡促进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姜丹,胡文忠,姜爱丽[10](2015)在《培养条件对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变化。方法:以马铃薯为材料,在分析单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RSD)探究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培养条件。结论:建立了龙葵素的含量-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得吸光度Y与龙葵素的含量X的关系为:Y=0.6767X+0.0065,相关系数r=0.9996,表明龙葵素含量在0.1827-0.5616mg/100g之间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马铃薯中龙葵素中龙葵素的含量变化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其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影响。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RSD)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其可在连续范围内进行分析,优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只能分析离散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1)

龙葵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龙葵素α-茄碱和α-卡茄碱含量。方法样品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1:1(V:V)提取,C18固相基质分散净化,经过色谱柱BEHAmide (2.1mm×100 mm, 1.7μm)分离,以2 mmol/L乙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2 mmol/L乙酸铵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4m L/min,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α-茄碱和α-卡茄碱在5~1000n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α-茄碱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1~1 mg/kg, 0.3~3 mg/kg;α-卡茄碱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0.3 mg/kg, 0.1~1 mg/kg;在低、中、高3水平添加下,α-茄碱回收率为90.7%~108.0%,α-卡茄碱回收率为89.8%~102.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6%(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葵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龙葵素中毒误诊误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唐丽君,匡佩琳,李雨露,张文中,曾林晖.基于固相基质分散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茄科蔬菜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3].赵国超.利用CRISPR/Cas9技术选育马铃薯低龙葵素、抗低温糖化和支链淀粉高的新品系[D].内蒙古大学.2019

[4].彭真.二倍体马铃薯薯肉龙葵素的驯化与遗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邓孟胜,张杰,唐晓,杨兰淅,王宇.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9

[6].许荣华,朱莉,刘学磊.烹饪加工对土豆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赵丹青,张锋锋,吴燕,葛谦,陈翔.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中龙葵素在不同生长期的积累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

[8].戴超.马铃薯块茎内生细菌对龙葵素含量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9].钟伟枫,刘思平,潘斌,唐兆烽,钟锦光.龙葵素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1/S阻滞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细胞Du145移植瘤生长[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

[10].姜丹,胡文忠,姜爱丽.培养条件对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5

论文知识图

龙葵素提取样扫描图谱基因簇与龙葵素合成基因间的...发芽土豆不能吃-有毒的龙葵素在土豆...马铃薯在4种储藏条件下的龙葵素含...龙葵素相关基因表达的热图分析分离群体薯肉龙葵素含量相关...

标签:;  ;  ;  ;  ;  ;  ;  

龙葵素论文_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