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主要是从结构主义层面将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区分,并论证了两者在矛盾观和历史观上的不同之处。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含义的颠倒,而是对其结构的改造;马克思的多元决定的矛盾观与黑格尔的一元决定的矛盾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元矛盾决定的历史观不是黑格尔的历史观的颠倒,前者在术语含义、性质以及新术语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辩证法 多元决定 阿尔都塞
面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人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两种错误的思潮,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正确地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和本质,阿尔都塞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要保卫马克思的口号。
将动态要素(一种当期产出作为下期投入的特殊要素)引入到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模型当中,构建一个全新的动态EBM-MI指数,探究中国33个工业行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效应。
一、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不同
在“矛盾与多元决定”这一章节的开头,首先,阿尔都塞以他在《关于青年马克思》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对黑格尔的颠倒”为开端,批判了当时比较流行的“颠倒说”,即马克思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他认为这一说法不仅在概念上没有搞清楚,而且也并不符合马克思对颠倒理解。紧接着他解释说:“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实际上,对于马克思来说,所谓的“颠倒说”中的“颠倒过来”也只具有某种象征的意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比喻,并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然后,他又从辩证法的角度论述了如何理解“倒过来”“在神秘外壳中发现合理内核”、“神秘形式”、“剥去外壳”等含混字眼的含义。然后,他得出了自己的见解,在阿尔都塞看来,在马克思那里,把“辩证法倒过来”实质上是对辩证法本身进行的改造,是对辩证法结构的根本改造,而不是对其含义的颠倒。最后,阿尔都塞又对以上冗长的解释作了个总结,他认为,尽管马克思的辩证法在一些基本结构上确实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了一定的继承,比如: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扬弃、质与量转化、矛盾等等,但是,马克思的辩证法经过系统改造之后,两者的辩证法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在阿尔都塞看来,两者之间结构上的不同是需要被揭示出来的,这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应该只着眼于以上含混字眼含义的区分,而应更多的关注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
②Di Gangi,P.M.,and Wasko,M.,“Steal my idea!Organizational adoption of user innovations from a user innovation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Dell Ideastorm”,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9,48(1),pp.303 ~312.
二、矛盾观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黑格尔的不同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上,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认识,针对这一现象,阿尔都塞认为,有必要向大众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多元决定论,这种多元论的核心就是多元的矛盾。因此,阿尔都塞主要是从矛盾观上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黑格尔的不同。
2.1 红菜薹在不同激素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上的诱导效果 将带柄子叶接到T1~T9处理的分化培养基中,7 d后分别观察不同处理的幼苗诱导数。观察发现T1~T5处理只有愈伤产生,并无芽点形成。T6~T9处理中部分带柄子叶有不定芽产生(图1)。
三、历史观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不同
马克思与黑格尔在辩证法的结构上是根本不同的,这种结构上的不同也体现在矛盾观上,那这种结构是否在马克思历史观得到体现和确立呢。为此,阿尔都塞认为,有必要在历史观上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思想进行区分。
首先,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的历史观并不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颠倒”。他批判了那种把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历史观的观点,并对这种“颠倒”作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一种方式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全部的社会生活,一切的物质生活受精神生活的支配。另一种方式认为,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与国家、经济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是一种
首先,他主要是通过引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论述,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矛盾观。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最先爆发在俄国,最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这种薄弱环节之所以能够形成革命形势,是因为当时各种历史矛盾积聚和激化的结果。提到的各种历史矛盾不仅包括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削之间的矛盾,还包括殖民地和被殖民地、发达地区生产方式和落后农村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同时,再加上流亡的先进的革命分子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接受了西欧无产阶级几乎全部的政治经验,还有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使得无暇顾及沙皇。所以,俄国就成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对此革命形势的分析,阿尔都塞做如下概括:这里的一般矛盾(即主要体现在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本身并不能促使革命形势的形成,也更谈不上革命爆发和革命胜利。为了让一般矛盾能够成为革命爆发的原因,就必须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使多种矛盾集聚起来,最终成为促进革命爆发的统一体。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并不是单一矛盾在起作用,而是有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决定了革命的爆发。同时,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矛盾统一体中的每一个矛盾都不是简单的现象,都是经过不断重组,都具有各自的性能、现状、活动方式,形成了性质不同的矛盾,从而构成了社会形态的不同方面和领域。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的矛盾是多元决定的。既存在支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也存在一个矛盾中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黑格尔那里,矛盾表面上是多元决定的,但本质上是一元的。这里的“多元”是对历史表象的解释是多元的,“一元”是指精神层面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绝对精神。黑格尔的矛盾没有主次之分、差异之分。因此,在矛盾观上,矛盾的多元决定性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黑格尔相比的特殊性。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马克思继承了这种关系,但是却颠倒了本质与现象的位置。事实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认识,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没有超出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范围,依然在黑格尔体系范畴之内。在黑格尔那里,整个世界上的事物发展过程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绝对精神的外化,也即是黑格尔的历史观是一元决定的。
接着,阿尔都塞论证在术语、术语之间的关系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观已经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历史观了。虽然马克思依然沿用黑格尔的部分术语,比如:“市民社会”、“国家”等,但是这些术语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黑格尔是用“市民社会”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和意识形态相关内容来源,而马克思则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看作人的现实的活动。在黑格尔那里,“国家”往往被理解为一种观念的现实,决定着市民社会的内容,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国家”更多的是被当作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工具。当然,新的术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阿尔都塞指出,在黑格尔那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实际上被看作国家和市民社会决定和被决定的简单关系。但是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经济基础归根到底是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显然是与黑格尔的现象和本质的理论不同的,也使新的术语之间又确立了新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种决定性质从来不是单独起作用,这表明马克思历史观是多元决定的。这种多元的历史观意味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作用,但也不会在起了作用后就会自动消失。因此,马克思的多元决定的历史观不是对黑格尔一元决定历史观的颠倒,两者在历史观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正体现了两者在辩证法上的根本区别。
综上所述,通过对“矛盾与多元决定”这一章节的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关系的问题。一方面,阿尔都塞证明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不同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其实质上就是多元决定的,这种多元决定论是在抛弃黑格尔绝对精神外化的一元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决定论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的矛盾观和历史观当中,也证实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矛盾观和历史观上也是不同的。正如文章结尾所说的,阿尔都塞认为,黑格尔的影子只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幻影,呼吁人们认真对两者加以研究和区分,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解释黑格尔的理论,以便更好地澄清马克思的思想,还原马克思主义本来的面目,从而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摆脱传统的解释所造成的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混乱,才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李君君(1988-),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标签:黑格尔论文; 马克思论文; 辩证法论文; 矛盾论文; 历史观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欧洲各国哲学论文; 法国哲学论文; 《长江丛刊》2019年第17期论文; 郑州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