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在历史记忆中的梁启超是一个身跨政、学两界的风云人物。他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著述宏多、名满天下。从梁启超写给子女的400余封家书中,我们窥见的梁公是一位和蔼温暖的慈父,以关爱之心照顾着子女;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导师,以关切之心指导着子女;是自立自强的民族脊梁,以关怀之心抚育着子女。“梁氏家风”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奇迹。新时期研究“梁氏家教”,对如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家风;家教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而抛开这些,梁启超的家族满门俊秀,堪称奇迹。其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子女的杰出成就和梁启超的家风家教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重视和提倡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中建设新型家风显得尤为重要。傅斯年评价梁公家风为“爱国向学”,梁公自以“忠厚”评价自己的家风。新时期研究梁启超的“梁氏家风”,对如今的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慈父之心:爱的家教
如天下大多数慈父一般,梁公时时刻刻惦念着自己的子女,对儿女宠爱有加。封封家书,尽显其慈父形象。其在信件中以亲切的昵称“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称呼自己的大女儿和小女儿,以“老baby”称呼自己最小的儿子梁思礼,时髦又俏皮。
梁公对大女儿思顺宠爱有加,在日避难期间,仍不忘在信中叮嘱思顺:“其外国缎一段则赏汝者也,汝三人将所赏衣服穿起照一像寄我。”①甚至连是否“吃酒”都要向女儿报备一下,言语之间尽是宠溺。1922年11月26日,梁公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我的宝贝思顺:我接到你这封信,异常高兴,因为我也许久不看见你的信了,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四五日前吃醉酒,你勿惊,我到南京后已经没有吃酒了。这次因为陈老伯请吃饭,拿出五十年陈酒来吃,我们又是二十五年不见的老朋友,所以高兴大吃。……你猜我一个月来做得什么事。我且把我的功课表写给你看。”②
孩子般的梁公会欢喜地戴着子女送的海马帽出门:“你们寒假时的信,先后收到了。海马帽昨日亦到,漂亮极了。我立刻就戴着出门。不戴怕过两日就天暖了,要到今冬才得戴。”③梁公以慈父的形象告诉我们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父亲参与的儿童成长是有缺憾的。反观现在很多家庭,父亲在儿童的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如同白纸一样的新生儿,经过周边各种环境的影响,逐步过渡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父亲能够像梁公一样,给予儿女慈爱的引导,与家人共同创造有爱的家庭环境,无疑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积极正面的影响。
梁公既以一颗慈父的心关爱子女,也以关切之心指引子女,是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梁公对子女的学业毫不懈怠。他在家书中提到对梁思成的学业要求:“然思成所得《四书》乃最贵之品也。可令其熟诵。明年侍我时,必须能背诵。”④虽然对子女的学业毫不懈怠,但梁公一直坚持在学业和身体健康之间须取得平衡。在家书中,他不断叮咛思顺:“汝必须顺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或是大不孝也。汝须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断不许汝病也。”⑤梁公对女儿思顺的叮咛同样需要现在的家长不断反思。现在的小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全然累于学习,小小身体早已吃不消。走进中小学班级,学生们齐刷刷地戴着眼镜。针对这一现象,家长需要留给孩子运动的时间,带着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使小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不妨关心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
二、导师之心:指引的教育
(4)临时工程。高速公路及地方道路都会受到施工过程的影响,这是为了保证通常的交通,需要设置临时便桥和便道。另外,在交通组织方案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可设置必要的临时交通工程设置。
医疗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医院为发展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开展医疗活动相关的各类科研创新活动。科研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新活动,相互间差异性较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随着科研项目数量与金额的快速增长,对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科研经费来源不一,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同,更增强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若科研经费管理不当,会引起使用浪费和资产流失,严重的会影响医院目标的实现和顺利的发展。故科研经费的支出是需要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对象。
梁思成出车祸,由于身体还未康复,需要推迟一年出洋。梁公生怕其精神萎靡,故不断叮嘱其人生处于逆境更有裨益。“人生之旅途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性之好机会,况在国内多预备一年,即以学业论,亦未尝有损失耶。”
何为家国社会?何为有用之人?梁公言:“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北京高师出于竞争的原因,出千元一月的报酬,梁公觉得“可笑,我即往,亦不能受此重酬”。“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针对当时中国文物被外国人盗挖和偷运的现象,梁公认为中国学者也应努力建立自己的考古学科。在此影响下,其子梁思永最终成为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准儿媳林徽因的父亲去世,梁公立即书写家书,告知思成:“你要自己十分镇静,不可因刺激太剧,致伤自己的身体。”也不忘让思成叮嘱徽因:“我从今以后,把他和思庄一样的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他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渡过他目前的苦境。他要鼓起勇气,发挥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学问,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好孩子。”梁公担忧林徽因因此变故伤身体,不断地提及顺境和逆境之间的关系,时时刻刻在传达人生与忧患俱来,安之若命、随遇而安、乐观豁达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在林徽因父亲去世后,梁公多次询问徽因是否还有足够的学费,关心其吃穿用度,视如己出。
梁公对子女的学习有细致的规划和引导,但这都是建立在对子女观察的基础上,而非强求子女必须学习某个专业。其不仅为思顺规划所学专业,“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⑤,还对思顺的老公周希哲提出建议,“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吾顷方谋一二教育事业,希哲终须向此方面助我耳”,写信劝诫希哲辞官经商,因为“此种鸡肋之官,食之无味,且北京政府倾覆在即,虽不辞亦不能久,况无款可领耶?”梁公即便是觉得姑爷在外交和实业方面皆可自立,但外交官和政局生联系,苦恼较多。因此,依旧采用商量的口吻劝说:“此所说者,并非目前立刻要实行,但将个中消息一透露,俾汝辈有审择之余裕耳。”日后证明,梁公识人的确很准。周希哲实为理财经商的一把好手,对日后梁家的生计周转起到了重要作用。梁公对子女的指引告诉我们,长辈的意见对子女的选择十分重要,但这个意见的提出需要建立在对子女的细心观察上,且应以商量为基本原则,而不是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子女。
1.2.2 药物护理 ①抗甲亢药物:应用后,要对患者粒细胞变化、肝功能情况格外注意,一旦降低粒细胞、肌肉痛或损伤肝肾功能现象出现,要立即汇报给医生,患者用药维持时间要比单纯甲亢患者长,严格遵照医嘱确定药量及用药时间。②降糖药物:患者如仅具有轻微的糖尿病症状,治疗时的降糖药物可选择磺脲类,未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况下,双胍类药物要慎重选择;患者如具有较重的糖尿病症状,降糖方法可采用注射胰岛素,良好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用量要适当减少,预防低血糖。
三、民族脊梁:家国天下的关怀家风
现代家庭在指导孩子选择职业时,更多的是看其是否热门,以是否好找工作为衡量专业价值的标准。但好的家风家教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拥有家国天下一体的情怀。梁公的《少年中国说》直到现在仍然如雷贯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培育优秀人才,当学习梁公的“梁氏家风”。
梁公早年流亡日本时,就不忘告知思顺:“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由前文可见,国内目前对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两点不足:第一,对于养老服务的评价研究大多集中在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及机构养老服务等方面,缺乏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第二,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指标体系的构建,而缺乏实证分析。
四、结语
作为近代史上推动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梁公是慈父,是导师,更是民族脊梁。梁公一向坚持清白寒素的家风,以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对待病痛;以身作则,强调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以家国天下的关怀之情感染子女。正是这样的“爱国向学”家风,才能培养出九位栋梁之才。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生大多是在实体店进行消费的,但是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们也会借助购物网站、微店、代购等来进行消费,消费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注释
梁公对子女的指引不局限于子女的学业、身体、职业方面,而是多方面的,如学问上的困惑、对待生活和书本的态度、子女婚姻、身陷风波时如何自处、交友等方面,事无巨细,都加以指引。如指引子女做学问之方法:“我国古来先哲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饮,使自得之。这句话以我几十年之经验结果,越看越觉得这话亲切有味。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
①梁启超.1912年12月5日,致思顺书。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中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检验,结果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梁启超.1922年11月26日,致思顺书。
③梁启超.1926年2月9日,给孩子们书。
④梁启超.1912年12月5日,致思成思永书。
⑤梁启超.1912年12月5日,致思顺书。
参考文献
[1]张品兴.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吴荔明.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4]刘畅,伍春新,陈玲玲.幼儿父母的原生家庭对其协同教养的影响:人际间变量及性别一致性的调节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4-80.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6-0007-02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6.004
收稿日期:2019-06-04
作者简介:常丹丹(1995—),女,山西晋城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
(责任编辑:梁士奇)
标签:家风论文; 子女论文; 慈父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之心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家庭论文; 婚姻道德论文;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