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路成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回路,步法,变换器,磁轴,无人机,动态,旋翼。
回路成形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兵,胡成恩,储国良,余志林,杜家伟[1](2019)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回路成形鲁棒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风力发电系统中风速变化的随机性、风机力矩的扰动以及高频未建模的不确定性,利用H∞回路成形算法对成形后的系统设计鲁棒控制器,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局部线性化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运用Hankel奇异值降阶来设计降阶的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替代原控制器。(本文来源于《安徽电力》期刊2019年03期)
户艳鹏,李书,杨延平,马晓平[2](2019)在《基于H_∞回路成形的无人直升机动态逆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控制需求,结合H_∞回路成形控制和动态逆控制的特点,分别将动态逆算法应用到角速率控制回路和姿态角控制回路,同时应用H_∞回路成形控制方法对姿控模型进行成形,建立3通道控制器,并与经典PID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_∞回路成形的动态逆控制在控制效果及抗扰能力上优于经典PID控制律。在此基础上,采用AF25B微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验证平台对算法进行了初步飞行验证。(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吉[3](2019)在《基于反步法和H_∞回路成形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旋翼无人机(quadrotor UAV)机械结构及操控原理简单、机动性强、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已广泛应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本文以QBAll2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1)分析了四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特点和操控机理,在机体坐标系和地面坐标系下建立QBall2四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2)根据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其划分为位置控制系统及姿态控制系统。针对外界扰动环境,在反步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了内环姿态控制器、外环位置控制器,并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通过仿真验证了自适应反步法在抗外界扰动方面有效果。(3)针对无人机在实际飞行中的外界干扰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自适应反步法基础上引入H_∞回路成形技术。通过悬停飞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在UVS平台上进行验证。简要介绍了UVS平台的几个组成部分,基于该平台完成了自适应反步法及改进算法的验证,验证了改进算法在控制精度及抗干扰方面优于自适应反步法,并对位置、姿态各通道的跟踪性能进行了相应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霖萱[4](2019)在《航空发动机鲁棒回路成形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传统鲁棒控制器无法兼顾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要求的缺陷,本文将鲁棒回路成形理论与二自由度理论相结合,通过引入前置和后置补偿对象,对开环奇异值进行整形,以使最终的闭环系统满足期望的性能指标。控制器的结构采用前馈加反馈的方法,使被控对象具备抑制扰动和强跟踪性能力。基于改进的结构设计了航空发动机多变量鲁棒回路成形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和鲁棒特性,满足航空发动机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9年01期)
游江,孟繁荣,张敬南[5](2019)在《基于回路成形的并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冗余性和模块化的特点,采用多个DC/DC变换器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可靠性供电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并联系统中各模块间参数差异引起的电流不均衡可能使得某些模块承担更多负载电流导致过载发热,而影响到整个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高性能的均流控制器对于多模块并联电源系统来说非常关键。将一个源于并联系统中单个模块电压环环路增益及其开环输出阻抗的等效传递函数作为均流控制器设计的被控制对象。将鲁棒H?回路成形设计法引入对均流环控制器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志晗,张英敏,李兴源[6](2018)在《基于H_∞回路成形法的VSC-HVDC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包含柔性直流(VSC-HVDC)的交直流输电系统中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_∞回路成形法的方法设计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方法(TLS-ESPRIT)辨识出系统的降阶模型和振荡模态,然后针对该模型应用H∞回路成形法及规范互质分解技术进行了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包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四机两区域输电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_∞回路成形法的VSC-HVDC鲁棒阻尼控制器在不同扰动下对系统低频振荡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鲁棒性较强,且控制器采用输出反馈,便于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02期)
李志晗,张英敏,张爽,曾雪洋,李兴源[7](2018)在《基于静态H_∞回路成形法的多通道低阶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鲁棒控制方法设计高压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时普遍存在的控制器阶数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静态H_∞回路成形设计方法同时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和权函数相同的阶数。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分析了交直流互联系统中次同步和低频振荡共存的现象,并辨识出相关振荡频率和系统降阶模型。利用巴特沃兹滤波器将不同的振荡模态分解到不同的通道,根据静态H_∞回路成形法对每个振荡模态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降低了控制器间相互影响。在PSCAD/EMTDC中对向上直流孤岛运行下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静态H_∞回路成形法设计的控制器对系统振荡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鲁棒性。同时所设计的控制器阶数较低,采用输出反馈,便于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01期)
丁锁辉[8](2016)在《基于Backstepping和H_∞回路成形方法的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相对于单旋翼飞行器,它具有结构简单、飞行速度快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低空巡逻、军事侦查、航空摄影、气象勘测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简述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控制算法的基础上,以飞行器的控制器算法为研究主题,重点研究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并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设计了对应的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首先,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机械机构、控制和飞行任务叁个方面的要求,设计了合理的机身架构和硬件系统。在机身架构方面,完成了机体材料的选取和机身结构的设计;在硬件系统方面,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完成了控制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机载软件的总体设计流程图。其次,介绍了导航常用的坐标系以及坐标变换,分析了飞行器姿态角的含义。在此基础之上对飞行器进行数学建模,根据其机体结构特征以及动力学特性并依据牛顿-欧拉方程推导出了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控制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随后,分析得到的四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四旋翼飞行器模型划分为了叁个控制子系统,分别为姿态控制器、速度控制器以及位置控制器。然后分别使用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的Backstepping方法以及基于线性控制理论的玩回路成形的方法针对上述的叁个子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最后,对上述基于两种控制理论设计出来的控制器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Backstepping以及H∞回路成形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实验仿真结果并分析总结两种方法的优劣之处。(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23)
刘小雪[9](2016)在《基于H_∞回路成形的高速船舶纵向运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发展和海军装备现代化的需要,船舶的快速性得到提升,同时出现了很多新型船舶,如双体船、水翼艇、表面效应船等。但是随着航速的增加,作用在船体上的MUNK力矩会以速度的平方迅速增加,容易发生纵向失稳和晕船率增加。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在高速船船艏和船尾分别安装T型水翼和艉压浪板,并且选取合适的控制算法对船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对高速船的姿态控制,降低晕船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首先介绍了高速船及其减摇装置的发展状况,着重对T型水翼和艉压浪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最后确定将T型水翼和艉压浪板作为执行机构。(2)为了分析高速船的纵向摇荡运动情况,必须先建立高速船的纵向运动数学模型,结合海浪仿真理论对高速船在长峰波随机海浪中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考虑到船上乘客的舒适性,分析影响晕船发生的诱因,建立晕船率模型;研究静态T型水翼和艉压浪板固定攻角下的减摇效果。(3)高速船在海洋运动中不但会受到波浪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其控制系统的许多参数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动态性能也是决定高速船运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对控制系统进行综合时,充分考虑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典控制方法在对这类具有一定动态性能要求的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综合时,不但设计过程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无解的情况。为此,本文基于QFT对其纵向运动进行控制研究,建立不确定性模型,求取性能指标,进行回路整定得出控制器。(4)同样出于对高速船纵向运动模型的不确定性考虑,本章选用H∞回路成形方法设计控制器。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选取权函数,通过H∞回路成形理论输出反馈增益值,得到控制器。考虑到控制器阶次太高会造成干扰,还需要对控制器进行降阶。(5)最后,在MATLAB中搭建仿真模型。分别对以下几种情况的姿态变化进行仿真:QFT控制器作用在双执行机构控制下的高速船纵向运动、QFT控制器作用在T型水翼单独控制下的高速船纵向运动、H∞控制器作用在双执行机构控制下的高速船纵向运动和H∞控制器作用在T型水翼单独控制下的高速船纵向运动。根据上述仿真的数据得出晕船率,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基于QFT和H∞回路成形理论设计的控制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5-12)
孟鹏飞,张广明,欧阳慧珉[10](2016)在《基于H∞回路成形法的磁轴承鲁棒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磁轴承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径向4自由度的转子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系统的陀螺效应、惯性耦合以及非线性摄动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H∞回路成形法的磁轴承鲁棒解耦控制器。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起浮、干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系统在摄动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品质。(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6年04期)
回路成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控制需求,结合H_∞回路成形控制和动态逆控制的特点,分别将动态逆算法应用到角速率控制回路和姿态角控制回路,同时应用H_∞回路成形控制方法对姿控模型进行成形,建立3通道控制器,并与经典PID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_∞回路成形的动态逆控制在控制效果及抗扰能力上优于经典PID控制律。在此基础上,采用AF25B微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验证平台对算法进行了初步飞行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路成形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兵,胡成恩,储国良,余志林,杜家伟.风力发电系统的回路成形鲁棒控制器设计[J].安徽电力.2019
[2].户艳鹏,李书,杨延平,马晓平.基于H_∞回路成形的无人直升机动态逆控制研究[J].飞行力学.2019
[3].张吉.基于反步法和H_∞回路成形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D].西南科技大学.2019
[4].王霖萱.航空发动机鲁棒回路成形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9
[5].游江,孟繁荣,张敬南.基于回路成形的并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器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6].李志晗,张英敏,李兴源.基于H_∞回路成形法的VSC-HVDC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7].李志晗,张英敏,张爽,曾雪洋,李兴源.基于静态H_∞回路成形法的多通道低阶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8].丁锁辉.基于Backstepping和H_∞回路成形方法的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D].东南大学.2016
[9].刘小雪.基于H_∞回路成形的高速船舶纵向运动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10].孟鹏飞,张广明,欧阳慧珉.基于H∞回路成形法的磁轴承鲁棒控制器设计[J].轴承.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