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于我院就诊并行临床病理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2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并对比胃镜检查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经胃镜检查后可发现其胃粘膜相间处存在明显白相,可见黏膜下血管网且其胃粘膜显著变薄;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低于病理学活检(P<0.05)。结论单纯行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较低,临床需要结合病理学活检对患者实施诊断,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胃镜;萎缩性胃炎;诊断
0 引言
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患,临床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并伴不典型增生或者幽门腺化生等为特征,其致病因素相对复杂。目前,临床所知,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免疫能力以及遗传和体质等因素有关,其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且和病变程度不完全一致,临床很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1]。为此,如何提高临床对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于确保患者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胃镜应用于其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以此为临床早期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借鉴经验,内容如下。
她擦着一根洋火,点亮桌上的罩子灯,屋里映得跟个白昼样儿。吃完饭,赛十娘把碗一推,又叼起根烟。她长长地嘘出一口烟雾,拿腔拿调地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200 例,患者均行临床病理确诊。其中,男131 例,女69 例,年龄40~60 岁,平均(51.34±2.41)岁,病程2 个月至5 年,平均(2.43±0.46)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贫血、消瘦、食欲下降和上浮隐痛症状,排除其中存在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妊娠和哺乳期女性以及精神性疾病患者,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病理学检查:于病灶处粘膜下层位置取2~3 块组织切片,甲醛固定,完成后常规HE 染色,并将其送入实验室进行病理活检。胃镜诊断:常规置入胃镜,观察患者病灶附近组织情况,详细的记录患者在胃镜下的不同表现。所有检查结果由至少2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观察判定,取其一致意见为准确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镜检查结果
女儿的病情刚稳定,夫妻俩就决定让母亲到医院照顾女儿,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虽然心中有诸多不舍,但工作的责任感和对社会感恩的心,让她不愿懈怠。她说:“是组织的关怀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帮我们一家人渡过了难关,我唯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无愧于心。”
2.2 诊断准确率分析
胃镜检查显示114 患者为萎缩性胃炎,86 例为浅表性胃炎,以临床病理检查为参照,其诊断符合率为57.00%,明显低于病理活检(P<0.05)。
3 讨论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同样也是一种宫缩致病因素性疾病和癌前病变。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转变,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在10%~30%,以山东和甘肃等地最高。既往研究显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3]。就年龄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逐渐增大,而其原因多和日常饮食习惯以及对胃的保护有关。而就性别来讲,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原因和男性长期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萎缩性胃炎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可出现不同程度胃部胀满、胀痛、消化不良的胃肠道反应,若未及时治疗还会并发胃出血、胃溃疡以及癌前病变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早期提高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对于临床制定治疗计划以及确保患者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00 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后可发现其胃粘膜相间处存在明显白相,能透见黏膜下血管网且其胃粘膜显著变薄。
成立辽南地区首个医疗联盟,变身智慧医联体样板。打造数字化示范医院,创新型医患交互模式。谋划全省首家互联网医院,“智慧”征程不停歇!
胃镜是一种常规的医学检查方法。既往研究发现,使用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被检查部位的详细情况,是目前上消化道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胃管置入患者胃部,而医师可以通过胃管显示直接观察患者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病变,特别是对微小病变。但胃镜检查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适感,很容易被患者抵触。病理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一般情况下,实施病理活检,患者腺体会表现出不同程度萎缩现象,并多伴黏膜肌层厚度增加和肠腺化生。王静[4]学者曾应用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发现,83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后实施胃镜检查显示65 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诊断符合率为78.31%明显低于病理活检。而樊小勇[5]学者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胃镜应用于55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发现,且敏感度为89.36%,特异度为62.50%。而本次研究发现,胃镜诊断符合率为57.00%低于病理学活检(P<0.05),和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说明单一使用胃镜诊断其准确性较低,需将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活检结合,以此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单一使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临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晚针.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92-93.
[2] 丁德敏.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269-1270.
[3] 杨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9-70.
[4] 王静.胃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28-129.
[5] 樊小勇.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9):21-22.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7.040
本文引用格式:王玉鑫.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72.
标签:胃镜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病理学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内科学论文;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 胃疾病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7期论文;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