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诱导基因论文_姬广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诱导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低温,斑马,诱导,冷害,顺式,花药。

低温诱导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姬广新[1](2019)在《NtBRI1及相关基因在烟草花发育响应苗期低温诱导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重要的叶用型经济作物,叶片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山地烤烟种植因立体气候,海拔较高地区的烟株易在苗期经历较长时间的低温,导致烟草早花。早花与花芽的提前分化有关,烟株提前结束营养生长,使叶数、叶片质量和品质最终达不到生产上要求。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筛选和分析,将BR信号通路与烟草早花紧密的联系了起来。为了研究BR信号通路与烟草早花的具体联系,已用基因编辑技术得到了BR信号受体NtBRI1基因的突变体植株B-2,为后续实验提供材料。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NtBRI1过表达载体,培育出了NtBRI1过表达转基因植株NtBRI1-OE,并对B-2突变体和NtBRI1-OE转基因植株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处理。通过对处理前后农艺性状相关表型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观察、检测和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根据普通烟草NtBRI1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克隆出了NtBRI1基因序列,测序后与中国烟草基因组数据库中普通烟草的NtBRI1基因一致性达到99.8%。利用克隆出的序列成功构建了pC2301M1DPB-NtBRI1过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转入植物叶片,组织培养之后经过GUS染色、PCR鉴定和除草剂Basta鉴定等方法得到了NtBRI1-OE转基因植株。(2)将6叶期NtBRI1-OE植株和WT野生型植株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后,对相关性状、基因表达量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常温下NtBRI1-OE过表达植株现蕾时间比野生型植株提前了16天,出现了明显的早花现象,而其与低温处理的表型差异不大,说明植株过表达NtBRI1基因后产生了与低温处理相似的效应。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检测也表明NtBRI1基因的过量表达最终使转基因植株的NtFLC和NtLFY基因与野生型产生了表达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植株现蕾期提前的关键因素。这说明BR信号通路与烟草的低温早花现象之间有密切联系。(3)对B-2基因编辑突变体植株进行了外源BR喷施实验。通过与野生型植株的对比,发现B-2突变体植株能够和野生型一样对外源BR作出迅速响应,使NtBRI1基因相对表达量发生骤增,但突变体植株不能顺利的将BR信号向下传递,导致其下游基因NtBSK3的表达量远远低于野生型植株。这证明B-2突变体中NtBRI1基因功能发生了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BR信号通路中BR信号向下的传递。(4)将6叶期B-2基因编辑突变体植株和WT野生型植株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后,对相关性状、基因表达量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处理10天结束后,B-2突变体植株生长发育速度突然增快,与野生型植株产生了显着地差异,这可能与BR对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的作用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具体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现蕾期时,常温处理下两个品种现蕾时间差别不大,但低温处理下B-2突变体植株现蕾时间比野生型植株延迟5天,形成极显着差异。对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后,发现低温处理下B-2突变体植株与野生型相比,NtFLC基因表达量较高,而NtLFY基因表达量较低,这会对B-2植株花芽分化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花芽分化时间推迟。这说明B-2突变体植株NtBRI1基因功能的缺失导致了其现蕾时间的延迟,再次说明了BR信号通路与烟草低温早花之间联系密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刘卫锋[2](2018)在《CsPAP-fib基因在低温诱导黄瓜雌性分化中功能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被认为是研究性别分化的模式植物,目前对于黄瓜性别分化的问题研究主要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叁方面入手,本实验室前期对温敏型黄瓜品种‘C09-123’在不同低夜温条件下的蛋白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一个在12℃低夜温下上调表达的蛋白,推测该蛋白参与了低夜温诱导的黄瓜雌性分化。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工作基础,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低夜温促进黄瓜雌性分化的分子机制,为黄瓜雌性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期试验发现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分析,认定其属于PAP-fibrillin蛋白家族,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sPAP-fib。CsPAP-fib全长为870 bp,编码289个氨基酸,其蛋白理论分子量31.15 kDa,理论等电点为6.34,原子组成为C_(1393)H_(2256)N_(378)O_(424)S_2;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黄瓜和甜瓜构成一个小的进化分支,同源关系很近,二者与伞形科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L.)同源性相对较高。2、不同夜温处理下CsPAP-fib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夜温(12℃)条件下,CsPAP-fib在黄瓜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根、茎、茎尖;在高夜温(24℃)和正常夜温(18℃)条件下,CsPAP-fib在根、茎、叶及茎尖等器官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表明CsPAP-fib响应低夜温,在叶片中特异性表达,发挥作用。3、不同夜温处理下CsPAP-fib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黄瓜幼苗从“两叶一心”发育到“四叶一心”时期,在受到12℃低夜温胁迫时,CsPAP-fib在叶中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根、茎以及茎尖的表达量无显着变化;在18℃正常夜温下,“四叶一心”时期的根和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分别为“两叶一心”时期的4.63倍和2.53倍,茎和茎尖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变化;在24℃高夜温条件下,“四叶一心”期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为“两叶一心”时期的4.09倍,其他部位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着。4、将CsPAP-fib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载体进行融合,并转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sPAP-fib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5、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XSN1250-CsPAP-fib,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正义与反义CsPAP-fib基因转入黄瓜,得到T_0代转基因植株。6、在12℃低夜温条件下,过量表达CsPAP-fib可显着提高黄瓜植株雌花节率,并降低第一雌花节位。7、在12℃低夜温条件下,过量表达CsPAP-fib植株的乙烯释放量显着提高,而转反义CsPAP-fib植株的乙烯释放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着。转正义CsPAP-fib植株的赤霉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着,而转反义表达CsPAP-fib可显着减少黄瓜植株的赤霉素含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毅,肖良俊,马婷,宁德鲁[3](2018)在《低温诱导泡核桃中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酮合成酶是植物中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第一关键酶,在植物抗性生理中扮演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泡核桃中成功克隆获得一个受冷害诱导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Js CHS1),其基因全长1 490 bp,包含1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170 bp,编码389个氨基酸,登录号为:KX657834。JSCHS1与核桃查尔酮合成酶蛋白序列同源性高达98%,而泡核桃和核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内含子DNA同源性为95%,核桃CHS内含子与泡核桃相比有8个碱基的缺失。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与核桃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半定量PCR显示:泡核桃在常温及低温(4℃)处理后都有微弱表达,而在低温处理6 h后强烈表达,这说明Js CHS1是典型的受冷害诱导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本研究为揭示泡核桃抗寒机理以及查尔酮合成酶在冷害胁迫下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寒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02期)

范勇,肖楠阳,魏京京,许珊,罗倩萍[4](2017)在《利用CRISPR/Cas9敲除小鼠低温诱导蛋白(CIRBP)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小鼠的CIRBP基因.针对CIRBP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构建相应sgRNA表达质粒.将此sgRNA与Cas9蛋白混合,注射C57BL/6小鼠的受精卵,实现靶基因敲除.通过T7E1酶切实验初步检测靶基因的修饰情况,再经过测序分析确定突变位点.获得了8个CIRBP基因突变的首建鼠,8只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碱基缺失.(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苗亮,李明云,陈莹莹,胡谋,陈炯[5](2017)在《大黄鱼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基因cDNA克隆及低温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大黄鱼CIRP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各组织中CIRP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大黄鱼CIRP基因cDNA序列全长1211 bp,推测编码一个由18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9 ku的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硬骨鱼类CIRP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特别是N端的RNA识别基序(RRM)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黄鱼CIRP与银鳕相似性最高(81.5%),所有硬骨鱼类聚为一个大支。慢性低温胁迫中(12℃缓降至6℃),皮肤和肌肉中CIRP基因的表达量呈随温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6℃时表达量分别为12℃时的11.56倍和9.03倍;鳃、脑和心脏中CIRP基因表达量均呈先显着上升后显着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均出现在8℃时,表达量分别为12℃时的5.07、7.69和2.83倍;肠、肾脏、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6℃时的表达量最低,与12℃时相比降幅分别为80.0%、65.6%、91.2%、55.6%。急性低温胁迫(由12℃骤降至8℃并胁迫4 h)条件下,鳃、皮肤、脑、肝脏、心脏中CIRP基因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反映了机体对低温胁迫的应激、适应过程;肌肉和肠中的表达量则始终显着低于胁迫前。慢性和急性低温胁迫中各组织CIRP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提示,大黄鱼机体在低温胁迫响应和适应中有着多种调节机制。研究表明,CIRP基因参与了大黄鱼应对低温胁迫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东,胡鹏,陈良标[6](2016)在《斑马鱼ciarta基因启动子低温诱导核心区域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之前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斑马鱼多个组织中,circadian associated repressor of transcription a(ciarta,也称为c1orf51)基因被广泛诱导表达。为了鉴定ciarta启动子中受低温响应的最敏调控区域,克隆5个不同长度的截短片段(-1 992~+100 bp,-1 354~+100 bp,-881~+100 bp,-634~+100 bp和-247~+100 bp),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 GL4.10中,随后将载体转染到斑马鱼来源的ZF4细胞中,研究这5个截短片段低温诱导基因表达的能力。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5个截短片段都能显着诱导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881~+100 bp截短片段表现出最高的启动子活性(达5.61±0.53倍)。通过对启动子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与-634~+100 bp截短片段相比,-881~+100 bp截短片段含有一个已知的低温调控元件(BCL6的结合位点),进一步证实BCL6的结合位点具有低温诱导基因表达的能力。实验鉴定出的ciarta启动子低温诱导核心区域可以作为一个工具来诱导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侯巨梅,刘震,崔佳,曲建楠,左豫虎[7](2016)在《低温诱导大豆疫霉游动释放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的毁灭性病害,给我国的大豆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是在作物生长季节中病害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在水中进行游动,通过雨水传播,接近寄主植物萌发形成芽管而形成对植物侵染。大豆疫霉游动孢子释放机理成为研究该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发现低温可以促进大豆疫霉游动孢子的释放,但是对于低温诱导游动孢子释放的分子机理迄今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以未经低温处理的游动孢子囊为对照组,以经低温处理的游动孢子囊为处理组,构建了基因表达谱。以FDR<0.01且差异倍数FC(Fold Change)≥2作为筛选标准,结果经过低温处理的样品有38基因上调和137基因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Blaxp注释,差异基因主要包括谷氧还蛋白,糖苷水解酶,锚定重复蛋白,TBP相关蛋白,乙酰转移酶,RNA指导的DNA内切酶,Flocculin,GTPase激活蛋白,内切1,3-葡萄糖酶,钙调蛋白,磷酯酶D和磷酸-2-3-双脱氧乙醛酶蛋白,因此,推测低温诱导游动孢子释放主要涉及钙信号和磷酯酸信号通路。该结果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低温促进大豆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分子机理,为防治大豆疫霉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张东[8](2016)在《斑马鱼低温响应顺式调控元件的功能鉴定及ciarta基因启动子低温诱导核心区域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变温动物的硬骨鱼类其体温会随着生活环境中水温的变化而改变,但是目前鱼类应对温度变化的调节机制和分子网络还不是很清楚。顺式调控元件(cis-element)是一段特异的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trans-factor)能够结合到该特异序列上,两者结合共同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之前的研究表明,顺式作用元件AGMAACCA和SAGTCAA富集于斑马鱼冷相关的基因中。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验证了这两个调控元件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将顺式作用元件(AGMAACCA和SAGTCAA)和突变序列克隆到基于Tol2转座子的EGFP报告系统载体上,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到斑马鱼一细胞期受精卵的动物极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判断启动子下游基因egfp的m RNA表达水平,鉴定cis-element温度诱导表达的能力。结果显示,顺式作用元件AGMAACCA在低温下能诱导下游基因egfp的表达;而顺式作用元件SAGTCAA在低温下抑制下游基因egfp的表达。把其核心的结合序列进行全部突变成若干个胸腺嘧啶之后,其调控能力显着下降。本实验鉴定出的两个全新的cis-element:一个是在低温下能显着诱导下游基因表达,一个是低温下能显着抑制下游基因表达。这两个调控元件的鉴定为阐述低温下鱼类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之前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斑马鱼多个组织中,ciarta(circadian associated repressor of transcription a),也称为c1orf51,基因表达被广泛诱导。ciarta基因是与节律表达相关的抑制因子,参与了生物的生物钟。低温下,ciarta基因被显着诱导表达更多的是为了调控一些基因合成新的物质,从而帮助有机体应对外界环境中的低温胁迫。为了鉴定ciarta启动子中受低温响应的最敏调控区域,本研究克隆了5个不同长度的截短片段(-1992~+100 bp,-1354~+100 bp,-881~+100 bp,-634~+100 bp和-247~+100 bp),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 GL4.10中,转染到斑马鱼来源的ZF4细胞中,来研究这5个截短片段的低温诱导基因表达的能力。p GL4.10载体上包含了荧光素酶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低温下荧光素酶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p GL4.10载体上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其低温诱导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5个截短片段都能显着诱导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1992~+100bp截短片段其下游基因表达倍数为3.99±0.37倍;-1354~+100 bp为4.04±0.22倍;-881~+100 bp为5.61±0.53倍;-634~+100 bp为4.27±0.42倍;-247~+100 bp为4.22±0.05倍;p GL4.23为1.56±0.23倍。由此可以看出-881~+100 bp截短片段表现出最高的启动子活性(达5.61±0.53倍)。通过对启动子中trans-factor结合位点进行预测,与-634~+100 bp截短片段相比,-881~+100 bp截短片段含有一个已知的低温调控元件(BCL6的结合位点),进一步证实了BCL6的结合位点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诱导下游基因显着表达。总之,低温冷诱导ciarta启动子的筛选可以作为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机制的一个工具来诱导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6-14)

姜航[9](2016)在《柑橘冷诱导基因低温响应及转化柠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组已经从耐寒性柑橘枳中克隆获得一个与低温锻炼有关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Ptcor8。同时发现该基因在金柑、柠檬等柑橘种类中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且该同源基因表达与柑橘抗寒能力大小呈现相同趋势,枳最耐寒,能耐受-26℃低温,柠檬最不耐寒,枳中的表达量是柠檬的25倍。另外研究比对不同柑橘种类中同源基因启动子的序列发现,枳启动子与柠檬启动子的同源性为88.17%,并且枳启动子含有3个与逆境响应相关的特有调控元件。于是构建了含有启动子和cor8基因的融合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法,将含有不同载体的菌液注射到墨西哥莱檬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发现枳启动子对低温响应的敏感度更高。在此条件下,将pPtcor8::Ptc-or8::YFP, pPtcor8::Clcor8::YFP, pClcor8::Ptcor8::YFP3个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到不耐寒的柠檬,并对柠檬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组合的再生条件和筛选压,最终得到了转基因植株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将构建好的4个植物表达载体(35S::Ptcor8::YFP, pPtcor8::Ptcor8::YFP, pClcor8::Ptcor8::YFP,pPtcor8::Clcor8::YFP)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法注射墨西哥莱檬叶片,YFP报告基因的荧光检测说明枳的启动子比柠檬启动子在低温下更敏感。2、对柠檬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在再生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6-BA,卡那霉素以及除草剂进行筛选,得出了再生培养基为MT+0.75 mg/L 6-BA,添加75 mg/LKan或者10mg/LBastao3、将pPtcor8::Ptcor8::YFP, pPtcor8::Clcor8::YFP, pClcor8::Ptcor8::YFP3个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到不耐寒的柠檬,得到含有ppPtcor8::Ptcor8::YFP抗性芽34个,pClcor8::Ptcor8::YFP抗性芽48个,pPtcor8::Clcor8::YFP抗性芽29个,通过报告基因的荧光检测得到成功转入pPtcor8::Ptcor8::YFP, pPtcor8::Ptcor8::YFP, pClcor8:: Ptcor8::YFP,pPtcor8::Clcor8::YFP的柠檬植株分别是3株,4株,2株;并移栽于温室大棚。(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罗慧珍[10](2016)在《低温诱导下苹果花药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药培养是苹果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是指通过器官或者胚状体形成进而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其中通过胚状体培养不仅能够直接分化成苗,而且成苗时间短、成活率高,并具有较高的再生效率;且在培养之前若对花药进行一定的时间低温预处理,能够诱导花药直接形成胚状体而不经过愈伤。本研究对不同时间低温预处理后的苹果花药,以及低温预处理后再经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和愈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其中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研究,对影响低温诱导后苹果花药中小孢子获得胚性潜能的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对相关基因与胚状体形成率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到的结果如下:1.选择苹果品种'嘎啦'的花药为供试材料,从基因层面研究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苹果花药中小孢子胚性潜能获得的影响,确定6份供测序样品:T1(未处理花药)、T2(低温预处理10天的花药)、T3(低温预处理30天的花药)、T4(低温预处理30天后培养30天的花药)、T5(花药经低温预处理30天后培养形成的胚状体)、T6(花药低温预处理30天后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2.对6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4.88 Gb的Clean Data,各样品的Clean Data均达到5.4 Gb,Q30碱基百分比在89.08%及以上。各样品的Clean Data和已知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百分比在74.4%及以上。6份样品的测序质量均满足实验需求。3.根据本实验同的确定比较组为:T1—T2、T1—T3、T1—T4、T6—T5。四个比较组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共获得21,8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量上调基因个数为10,302,表达量下调基因个数为11,549。4.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结果显示,在"生物学过程"这一分组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类型最多,且在这一大类别中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两个小类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量比例最高;差异表达基因的COG直系同源分类结果显示,R(一般功能预测)类中基因数最多,其次为K(转录)、L(复制、重组、修复)、T(信号转导机制)、G(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类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所在代谢通路的功能最多集中在"代谢"。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与激素信号转导和糖类代谢有关,其中富集量最多的代谢通路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淀粉和蔗糖代谢"。5.T1—T2、T1—T3、T1—T4组中,控制蔗糖合成和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控制淀粉合成和生长素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T1—T4、T6—T5组中,控制蔗糖合成和淀粉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先下调后上调;控制生长素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控制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6.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的实际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中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中所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在低温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蔗糖、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增加,以及淀粉和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减少来提高胚状体形成率。而在胚状体形成后,与愈伤组织相比,蔗糖、淀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要高于愈伤组织,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要低于愈伤组织。因而控制以上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是影响低温诱导后花药中小孢子胚性潜能获得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低温诱导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瓜被认为是研究性别分化的模式植物,目前对于黄瓜性别分化的问题研究主要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叁方面入手,本实验室前期对温敏型黄瓜品种‘C09-123’在不同低夜温条件下的蛋白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一个在12℃低夜温下上调表达的蛋白,推测该蛋白参与了低夜温诱导的黄瓜雌性分化。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工作基础,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低夜温促进黄瓜雌性分化的分子机制,为黄瓜雌性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期试验发现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分析,认定其属于PAP-fibrillin蛋白家族,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sPAP-fib。CsPAP-fib全长为870 bp,编码289个氨基酸,其蛋白理论分子量31.15 kDa,理论等电点为6.34,原子组成为C_(1393)H_(2256)N_(378)O_(424)S_2;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黄瓜和甜瓜构成一个小的进化分支,同源关系很近,二者与伞形科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L.)同源性相对较高。2、不同夜温处理下CsPAP-fib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夜温(12℃)条件下,CsPAP-fib在黄瓜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根、茎、茎尖;在高夜温(24℃)和正常夜温(18℃)条件下,CsPAP-fib在根、茎、叶及茎尖等器官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表明CsPAP-fib响应低夜温,在叶片中特异性表达,发挥作用。3、不同夜温处理下CsPAP-fib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黄瓜幼苗从“两叶一心”发育到“四叶一心”时期,在受到12℃低夜温胁迫时,CsPAP-fib在叶中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根、茎以及茎尖的表达量无显着变化;在18℃正常夜温下,“四叶一心”时期的根和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分别为“两叶一心”时期的4.63倍和2.53倍,茎和茎尖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变化;在24℃高夜温条件下,“四叶一心”期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为“两叶一心”时期的4.09倍,其他部位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着。4、将CsPAP-fib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载体进行融合,并转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sPAP-fib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5、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XSN1250-CsPAP-fib,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正义与反义CsPAP-fib基因转入黄瓜,得到T_0代转基因植株。6、在12℃低夜温条件下,过量表达CsPAP-fib可显着提高黄瓜植株雌花节率,并降低第一雌花节位。7、在12℃低夜温条件下,过量表达CsPAP-fib植株的乙烯释放量显着提高,而转反义CsPAP-fib植株的乙烯释放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着。转正义CsPAP-fib植株的赤霉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着,而转反义表达CsPAP-fib可显着减少黄瓜植株的赤霉素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诱导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姬广新.NtBRI1及相关基因在烟草花发育响应苗期低温诱导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刘卫锋.CsPAP-fib基因在低温诱导黄瓜雌性分化中功能解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

[3].王毅,肖良俊,马婷,宁德鲁.低温诱导泡核桃中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4].范勇,肖楠阳,魏京京,许珊,罗倩萍.利用CRISPR/Cas9敲除小鼠低温诱导蛋白(CIRBP)基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苗亮,李明云,陈莹莹,胡谋,陈炯.大黄鱼冷诱导结合蛋白(CIRP)基因cDNA克隆及低温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7

[6].张东,胡鹏,陈良标.斑马鱼ciarta基因启动子低温诱导核心区域的鉴定[J].生命科学研究.2016

[7].侯巨梅,刘震,崔佳,曲建楠,左豫虎.低温诱导大豆疫霉游动释放的基因表达谱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8].张东.斑马鱼低温响应顺式调控元件的功能鉴定及ciarta基因启动子低温诱导核心区域的鉴定[D].上海海洋大学.2016

[9].姜航.柑橘冷诱导基因低温响应及转化柠檬[D].湖南农业大学.2016

[10].罗慧珍.低温诱导下苹果花药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山西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桑树低温诱导基因Wap25表达产物...一1Dig-低温诱导基因片段..aeco...在拟南芥中低温诱导基因转录表...低温诱导的基因产物及其可能的抗冻功...花生低温诱导基因表达量分析F...冷调蛋白ORFFinder分析结果

标签:;  ;  ;  ;  ;  ;  ;  

低温诱导基因论文_姬广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