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137400
摘要: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说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对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环保性以及运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确定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和要点,争取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前提下,将其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效率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会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会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简单而言就是电网的人工智能化,相比于现有的电网而言,智能电网体现出信息交流、电力交流和业务交流等高度融合的特点,它是基于集成通信网络建立而成的一种新的电网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电力的传感与测量,最终实现精准的电力输送和电力配备方案设计,因而实现了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最大化的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利用。
虽然我国目前的智能电网工程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但相应的市场需求缺口却在不断加大,因此对于智能电网技术的提供者而言,不断更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却是与日俱增的。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国外经验,并且因地制宜的进行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与统筹安排,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建设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了。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近年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兴技术,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能将一些几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并运用电网进行运输。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高压输电量变得越来越多,从而造成能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费。清洁能源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保证了电网的正常供电,保障了输出电能的稳定性。这类电能可以将其他能源电源进行隔离,保证各个资源的排斥性降到最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流电网络中,如果在智能电网的使用过程中加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要对电网的网格和系统进行检查和分析,保证电网电能的隔离效果,保障电量输出效果。另外,使用过程中要结合电力通信技术,分析和处理电网中的数据和通信数据,从而保障智能电网的敏捷反应,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2能源转换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环保节能,未来发展将以低碳能源供给为主,利用科学能源转换技术,在不影响电力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电能远程运输能力。目前我国智能电网能源主要包括分布式与可再生式2种应用方法,其中分布式还可以细分为分布式存储与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即利用蓄电池、飞轮和超导储能等方式来对能源进行储藏。分布式发电则是利用风能、潮汐能、燃料电池等方式来发电。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其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降低传统能源的利用比例,在高效输电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压力。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分布式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优化。
2.3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关于智能电网在进行建设中,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是指在划分和评价估算电能质量等级时,充分考虑和分析接口的使用性能,计算出质量等级的结果,就能构建出合理的质量评价和估算体系,主要是以用户经济性和技术性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要和要求,还能促使用电市场得到不断规范和完善。此外在智能电网中运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能运输效率和质量,降低电网的维护成本,起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目的,因此在我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得到非常广泛应用。
2.4高压输电
就当前我国的输送电力而言,大多数采用的是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这样的输电方式能够最大化的实现电能的转换,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而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除了为其提供性能的稳定性,还对其电能的损耗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保证在电力输送环节中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2.5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构建调度和广域防御网络,这样就能确保我国电力能源在相对领域得到更加广阔应用,使得电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2)构建新型可靠的硬件方面的设备,关于电力工程在开展运输工作中采用这些新型的硬件设备可以对运输中输电设备发生的老化现象进行合理避免和解决,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3)对拓扑网络进行合理构建,应用这种性质的技术就可以对智能电网和计算机之间进行合理连接,从而就能够构建出成熟和完善的供电系统。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3.1优化电力工程技术,提高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水平
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来讲,不断优化相关电力工程技术,成为了提高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电力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源领域、输电领域以及发电领域等,必须要对电力工程技术在上述领域应用水平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电能质量以及电网工作状态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要加大力度研究电能转换技术、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从各地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性能着手,建立起以上先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体系,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降低智能电网建设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以电力工程技术体系为基础,实现传统电力工程技术与先进电力控制与发展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3.2强化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是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提高的另一有效措施。因此,电力行业内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电力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网络课程学习、经验分享及座谈会、外出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再学习活动,使其充分认识到智能电网建设在当前社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输电技术、发电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电力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同时不断强化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上的意识,对光伏发电等未来电网建设思路形成日益明确的认识,推动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由初级阶段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进一步迈进,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结论
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保障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电源作为社会发展最基础的资源,在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社会进入爆炸式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压力使得电力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必然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工程技术将继续跟随社会的脚步,为社会提供更稳定、更安全的电源。
参考文献
[1]殷元炽.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77.
[2]李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8):128-129.
[3]刘赞.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67.
[4]傅瑾.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