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发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磁,环境,屏蔽,发射场,方程组,谐波,神经网络。
电磁发射论文文献综述
侯燕春,杨雪,石彦超,郗琦,吴华兵[1](2019)在《电磁兼容传导发射超标快速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电子产品电源线传导发射超标的问题,提出快速诊断方法,获取超标频率特性,查找干扰源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达到降低传导发射的目标,所述的电源线传导发射超标的诊断、整改方法,可为后续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设计和通过传导发射测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于生宝,高丽辉,陈楠,黄勇[2](2019)在《基于SHEPWM阶段控制的航空电磁发射波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低开关频率条件下发射电流质量,提出半周期镜像对称选择性谐波消除脉冲宽度调制(SHEPWM)阶段控制策略来平衡发射电流质量与开关损耗。基于发射电流及发射线圈阻感负载的时频域信息,建立半周期镜像对称SHEPWM阶段控制非线性超越方程组,利用神经网络递归算法求解出对应交变梯形波电流的开关时刻序列。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半周期镜像对称SHEPWM阶段控制策略在保证发射波形质量及探测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开关损耗。(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马明宇,吕炎,韩烨,郭建东,陈磊[3](2019)在《电动自行车电磁辐射发射测试及常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的电磁兼容相关标准。依据GB 17761-2018,对市面上多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电磁辐射发射摸底测试及统计分析,指出电动自行车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给出整改方法、验证结果。为电动自行车今后的标准完善、电气设计水平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电磁兼容》期刊2019年05期)
雷长征,刘海莺,潘晓,徐跃[4](2019)在《发射场电磁环境网格化监测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航天发射场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不足,引入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理念,提出发射场电磁环境网格化监测网络设计思路。本文对发射场电磁环境网格化监测网络的拓扑结构、网格点组成、中心站组成及软件系统等进行了设计,可为航天发射场电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0-25)
雷长征,宋政辉,刘宪秋,徐跃[5](2019)在《航天发射场复杂电磁环境应对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航天发射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现状,识别复杂电磁环境对航天发射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干扰途径。从保密管理、监测技术、协调机制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航天发射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对策略,为航天发射电磁环境管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0-25)
王猛,金胜,魏文博,邓明[6](2019)在《大功率井-地电磁同步发射技术分析与系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勘探深度和分辨率,对于地球物理传统可控源电磁法的人工激励场源而言,主要通过提高其发射功率和更换激发方位的途径来实现,但是单套的发射系统会因为功率的增加而变得笨重、复杂和可靠性降低,且不适用于金属矿复杂的探测环境.本文采用分布于勘探目标区周边多个方位的中功率同步发射系统来组合成一套大功率发射系统,该系统可以显着提高探测区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有望克服传统可控源类方法的探测盲区和获取可靠性更高的异常体反演结果.每个单套发射系统由发电机、开关供电电源、发射电缆、发射电极、发射机及其外控同步激发控制器构成.利用此发射系统可以在地面或井下的多个位置布设多个人工激励场源,同时对异常体进行扫频激发,频率范围覆盖10kHz~0.01Hz,单套发射系统的最大发射功率为48kW,发射电流大于60A,同时,在地面、井道、巷道或已有的探测井中采集电磁场信号.通过对均匀半空间理论场值的迭加计算以及实际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多方位场源同时激发能够提高目标区信噪比,并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该方法对可控源电磁法系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发方向,为金属矿勘探提供了一种新的探测手段.(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熠晨,高立国,刘静[7](2019)在《电磁兼容领域30MHz-1GHz辐射发射试验的能力验证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电磁兼容领域进行30 MHz-1 GHz辐射发射试验的实验室间比对方法,并利用En值统计量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验证实践过程。(本文来源于《轻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05期)
刘瑜倩,冯刚[8](2019)在《电磁发射条件下导弹磁场屏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的导弹发射方式,电磁发射技术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产生电磁力推动导弹运动。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的电磁场环境,使得周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利用Maxwell软件,对电磁发射条件下的磁场环境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添加屏蔽体后的环境进行对比,说明了屏蔽体对于磁场环境的屏蔽作用。针对实际应用时屏蔽体通常存在孔缝的情形,对具有不同形状孔缝的屏蔽体进行分析,研究其屏蔽效果的不同。这些将会指导导弹屏蔽体的结构设计问题。(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尹建军[9](2019)在《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环境预测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两种计算模式分析广播电视发射塔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结合现场检测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中的预测模式较为保守。(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8期)
徐伟东,刘峰,袁伟群,王志增,徐蓉[10](2019)在《轨道温度对电磁发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枢轨(电枢与轨道)接触界面电接触状态受到电磁力、速度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连续发射条件下,轨道温度升高,对枢轨界面滑动电接触状态及发射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发射器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加热装置对轨道进行加热,轨道可具有不同的初始温度。在电枢型号、质量、驱动电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开展轨道不同初始温度的发射试验。通过测量驱动电流、出口电压、B-dot信号、轨道温度等参数,获得了电磁发射过程中的枢轨接触阻抗曲线、电枢运动速度及轨道不同测量点温度变化,从而分析轨道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发射过程中枢轨滑动界面电接触性能,以及轨道初始温度提高对轨道温升、电枢初速的影响。结果可得:随着初始温度升高,轨道电阻增加,发射过程中轨道温升相应增加,界面接触电阻增加,电枢初速降低。(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电磁发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保证低开关频率条件下发射电流质量,提出半周期镜像对称选择性谐波消除脉冲宽度调制(SHEPWM)阶段控制策略来平衡发射电流质量与开关损耗。基于发射电流及发射线圈阻感负载的时频域信息,建立半周期镜像对称SHEPWM阶段控制非线性超越方程组,利用神经网络递归算法求解出对应交变梯形波电流的开关时刻序列。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半周期镜像对称SHEPWM阶段控制策略在保证发射波形质量及探测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开关损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发射论文参考文献
[1].侯燕春,杨雪,石彦超,郗琦,吴华兵.电磁兼容传导发射超标快速诊断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9
[2].于生宝,高丽辉,陈楠,黄勇.基于SHEPWM阶段控制的航空电磁发射波形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马明宇,吕炎,韩烨,郭建东,陈磊.电动自行车电磁辐射发射测试及常见问题[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9
[4].雷长征,刘海莺,潘晓,徐跃.发射场电磁环境网格化监测网络设计[C].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5].雷长征,宋政辉,刘宪秋,徐跃.航天发射场复杂电磁环境应对策略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6].王猛,金胜,魏文博,邓明.大功率井-地电磁同步发射技术分析与系统实现[J].地球物理学报.2019
[7].赵熠晨,高立国,刘静.电磁兼容领域30MHz-1GHz辐射发射试验的能力验证实践[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
[8].刘瑜倩,冯刚.电磁发射条件下导弹磁场屏蔽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9].尹建军.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环境预测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10].徐伟东,刘峰,袁伟群,王志增,徐蓉.轨道温度对电磁发射性能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