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治论文_马俊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贞观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贞观,中书令,政治,武德,贞观之治,政要,尚书。

贞观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杰[1](2019)在《贞观“新门阀”与皇权政治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汪篯先生贞观"新门阀"概念提出之渊源胡戟先生曾评价,"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中古史研究的贡献,首先在于创立了以士族门阀兴衰为背景,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政治社会演变的理论框架,帮助人们观察中古历史辩证发展的大势,把握历史运动的底蕴,把学术研究提高到现代认识水平上"[1]。自20世纪30年代陈先生发表《李唐氏族问题之推测》后,士族问题便成为汉唐历史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历经大半个世纪热度仍未减退。汪篯先生(本文来源于《乾陵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刘海天,李萍[2](2019)在《《群书治要》编纂原则探述——关于“贞观之治”政治伦理思想之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书治要》是"贞观之治"重要的施政理论依据,编纂原则是窥其堂奥的要径。其编纂原则有叁:一是"经世致用",主要表现为以"儒家为纲领,诸子为补益"的宏观治国理念的阐述,凸显了"以人为本""正己化人"的开明施政理念和"融合统一"的文化建设思路;二是"简要详明",它反映了唐初革新南朝浮华文风的文化观念转向和对经典义理的严谨考究态度,以及编纂者删削古代文献、实现古为今用的文化自觉意识;叁是"专注帝王之道","各全旧体"的独特体例增强了文本可读性,其对阅读对象的准确把握及"直言无隐"中所体现"元首肱股"的理想伦理形态,是贞观君臣共治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这些特点均凸显了《群书治要》的辅政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2期)

冯涛,黄寿成[3](2019)在《“房、杜让贤于王、魏”与贞观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观时期是唐代前期社会稳定、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期。因此研究贞观时期政治发展的学者较多注意此前的玄武门之变和贞观十七年前后围绕储位人选的斗争,对于二者之间的政治变化措意较少~([1])。本文拟通过《资治通鉴》收录唐代史官柳芳对贞观时期诸相的评语,分析此间的政治发展。一、柳芳之说《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贞观二十二年七月条于房玄龄薨逝后曾录有唐代史官柳芳对贞观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的评论,其文云:(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冯涛,黄寿成[4](2019)在《“房、杜让贤于王、魏”与贞观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观时期是唐代前期社会稳定、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期。因此研究贞观时期政治发展的学者较多注意此前的玄武门之变和贞观十七年前后围绕储位人选的斗争,对于二者之间的政治变化措意较少~([1])。本文拟通过《资治通鉴》收录唐代史官柳芳对贞观时期诸相的评语,分析此间的政治发展。(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二十八辑)》期刊2019-02-01)

孙羽津[5](2018)在《求谏、纳谏与进谏——贞观政治文化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唐太宗诚意求谏、虚心纳谏和魏徵随事进谏的故事总是为人津津乐道。众所周知,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与臣子始终处于尊卑分明的势位格局之中,并始终在这种格局中共同承担着治国理政的重大使命,由此便产生了一重困境:在至高无上的君主决策失当、行为失检之际,势位卑下的臣子能否坚定不移地履行职责并直言不讳地批评君主呢?不少情况下,臣子害怕因言获罪,为了保全自身而选择缄默不语,甚(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画报》期刊2018年11期)

穆渭生,穆文嘉[6](2018)在《“悦近来远”的中华礼乐文化——唐贞观“十部乐”地缘政治背景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唐贞观"十部乐"具有鲜明的政治礼仪性质和功能——"以备华夷,悦近来远"。从古代亚洲"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空间秩序)和"全球史"角度审视,"十部乐"具有综合性政治文化象征意义:是从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到隋唐"天下一统"时期,国际(东亚和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展演变趋势——以中华帝国为中心("霸主")、皇帝为"天可汗",在"礼乐"文化领域的反映。(本文来源于《地域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超[7](2017)在《武德政治乃贞观之治基石——基于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与李渊父子广施德政是分不开的。然而后世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多有讴歌,对李渊的武德政治却少有赞颂,但事实上对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从"人才任免"、"发展经济"、"加强武备、征伐平叛"、"规范律法、减轻刑狱"、"倡兴文化"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后可知,贞观之治正是以武德政治为基础的。(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超[8](2017)在《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武德政治乃贞观之治基石》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与李渊广施德政是分不开的。后世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多有讴歌,对李渊的武德政治却少有赞颂,但事实上根据对初唐诏敕文的考察可知,贞观之治正是以武德政治为基础的。(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匡列辉[9](2015)在《《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当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其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后者作为前者的脱胎之母体和植根之土壤,为前者提供了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贞观政要》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具有深远政治影响和文化价值效用的政治伦理思想着作。其所反映的贞观一朝唐太宗及他的臣属们治政的运思智慧和伦理睿知,再现或揭示了贞观年间治政的机理和要义。《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是贞观年间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为巩固李唐王朝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唐代,其政治伦理思想不仅促成了贞观之治,对后世的宋元明清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秉持“扬弃”的辩证原则,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当代的政治伦理思想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着隋朝末年“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的前车之鉴和贞观之初“国单民弱,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在思想渊源上主要受儒家德治思想、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和法家法制思想影响。同时与唐太宗的戎马倥偬打天下及明德克己治天下的叱咤人生和史官吴兢以“董狐之笔”所进行的认真编撰有着紧密联系。《贞观政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政治伦理思想基于对“可畏唯民”,“君依于民”的君民关系深刻认识。从唐太宗仁义为治、体恤民苦、与民休息等“民本”的治国举措的实施及其政治伦理意义可以看出,最高统治者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民众的重要作用,以民为本,通过对民众的重视,来争取他们对皇权的合法性认同。同时,对民众重视与否,也是生发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及其统治集团君德臣德的最根本因素。统治者的君德、臣德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民本思想在个人修养中培育和政治实践中的运用。在《贞观政要》一书中,对君德、臣德的最好注脚也是体现在唐太宗君臣的民本政治伦理思想及其治民的言行、施政措施以及其效果上。《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以德修身、选贤与能的君德思想内蕴丰富。唐太宗视君德为政权治乱兴亡的关键因素,注重修身自砺、克己明德,选贤与能、唯才是举,从善如流、诚心求谏,修养着自己的君王之德,力求“内圣外王”,从而开创了中国梦的古代典范——贞观之治。但是在位二十叁年的治政历程所犯下的过失及所应得的教训也不能不提及。在封建王朝家天下的统治阶层集体里,作为君王的肱股、手足,臣僚们的道德作用不可小觑,直接影响到执国理政的实施效果。《贞观政要》在对臣德与臣才孰轻孰重的辨识之上,指出敢于直言切谏、勤政清廉是贞观一代臣德政治伦理的要义。唐太宗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治世”,也是封建法制制度最健全的时期。唐太宗君臣对德法关系的认识承袭着自周以来的儒家“德主刑辅”的理念。《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强调了明德慎刑、反腐倡廉的法制思想。要求立法宽平简约、司法公正严格、诚信遵守法令、有贪必反。并加强对官员考核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多样化。唐太宗的纵囚特赦的大胆举措既体现了他的慎刑恤民,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个时候李唐王朝的强大统治力。唐太宗坚持“四海一家”的民族一统思想,以“仁德”和“武威”两手对民族问题做出了恰当处理,极大的缓和了民族矛盾,形成了当时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新局面,体现了他以诚相待、讲信修睦的民族政治伦理思想。《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有着深远历史影响、也有着其囿于时代环境的历史局限。本论文通过《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的条分缕析,提出了我们今天可以从其中吸取有益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民为本”。在社会管理上,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以规矩管事,将社会事务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总言之,其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德修养和推进社会主主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启示。“先泽留嘉谟,后人当勉就。”对于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财富,后人要好好珍视。透过《贞观政要》历史沉积的烟云和灰尘,从中开掘和汲取有益于当代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的治政经邦的政治伦理智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前行。(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崔晓彤[10](2015)在《贞观时期政治思想的成因及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观时期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治世,与唐太宗和众多贞观重臣的政治思想密不可分。本文旨在探究贞观时期主要政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09期)

贞观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群书治要》是"贞观之治"重要的施政理论依据,编纂原则是窥其堂奥的要径。其编纂原则有叁:一是"经世致用",主要表现为以"儒家为纲领,诸子为补益"的宏观治国理念的阐述,凸显了"以人为本""正己化人"的开明施政理念和"融合统一"的文化建设思路;二是"简要详明",它反映了唐初革新南朝浮华文风的文化观念转向和对经典义理的严谨考究态度,以及编纂者删削古代文献、实现古为今用的文化自觉意识;叁是"专注帝王之道","各全旧体"的独特体例增强了文本可读性,其对阅读对象的准确把握及"直言无隐"中所体现"元首肱股"的理想伦理形态,是贞观君臣共治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这些特点均凸显了《群书治要》的辅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贞观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马俊杰.贞观“新门阀”与皇权政治的回归[J].乾陵文化研究.2019

[2].刘海天,李萍.《群书治要》编纂原则探述——关于“贞观之治”政治伦理思想之特点[J].现代哲学.2019

[3].冯涛,黄寿成.“房、杜让贤于王、魏”与贞观政治[J].唐史论丛.2019

[4].冯涛,黄寿成.“房、杜让贤于王、魏”与贞观政治[C].唐史论丛(第二十八辑).2019

[5].孙羽津.求谏、纳谏与进谏——贞观政治文化述略[J].中华文化画报.2018

[6].穆渭生,穆文嘉.“悦近来远”的中华礼乐文化——唐贞观“十部乐”地缘政治背景透视[J].地域文化研究.2018

[7].张超.武德政治乃贞观之治基石——基于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的考察[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张超.唐武德元年至九年诏书:武德政治乃贞观之治基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9].匡列辉.《贞观政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10].崔晓彤.贞观时期政治思想的成因及特色分析[J].兰台世界.2015

论文知识图

书传媒有限公司遗址公园内烘托大明宫气势的微缩景观...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唐代疆域图,图片来自百度网Pictur...莲猴团花(左为复原图,右为残片)莲蝶团花

标签:;  ;  ;  ;  ;  ;  ;  

贞观政治论文_马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