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刚:带领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员到海丰实习的人究竟是谁论文

李庆刚:带领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员到海丰实习的人究竟是谁论文

·史学考辨·

【摘 要】对于是谁带领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到海丰实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有“毛泽东说”“彭湃和赵自选说”“赵自选说”“陆沉和赵自选说”“陆沉说”以及“萧楚女说”等。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来看,“陆沉和赵自选说”符合历史事实;如果只提一个人的话,“陆沉说”比“赵自选说”更具说服力和合理性。

【关键词】带领人;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海丰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从1924年7月起至1926年9月,共举办了6届。第六届农讲所由毛泽东任所长,于1926年5月开学。在学习过程中,8月份毛泽东曾组织此届学员到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展的最为活跃的海丰实习两周。带领学员进行实习,需要有领队的人。长期以来,对于带领第六届农讲所学员到海丰实习的人是谁,众说纷纭,很有进行辨析的必要。

一、几种不同说法

综合国内有关论著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六种不同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毛泽东。张明远在《回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文中指出,第六届农讲所学员“快要结业时,毛泽东同志组织学员两次下农村参观,一次去曲江,一次去海陆丰。第二次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队,事先作了充分准备”,“学员们按军事编制,……行前领导作了战斗动员”,“在海丰,我们还参加了一次全县农民自卫军和农会会员代表的万人大会(印象中是庆祝胜利大会)”。①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资料》)第9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149页;李君如主编:《细说毛泽东》,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彭湃和赵自选。曾是第六届农讲所学员的郭绍仪于1980年撰文回忆说:“在毕业前夕,由彭湃和赵自选同志带领全体学员去海丰参观实习两个星期。”②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第311~312页。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赵自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介绍赵自选生平的词条指出:1926年5月他被党组织选派到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训练总队长。他严格训练,以身作则,重视作风培养,曾带领学员到海陆丰农村进行调查,使这期学员军事素质有明显提高。③《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8卷介绍赵自选生平的文章也指出:“8月10日,赵自选受所长毛泽东的委托,与彭公达带领一部分学员赴海陆丰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他将学员分成十几个小组,分散到附近农村,与当地的农民协会一起调查农村阶级状况,并参加当地农民自卫军的操练。”①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8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其他有关著作也持这一说法。②唐伯藩主编:《群星灿烂》,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姜廷玉、黄亦兵:《黄埔军校百将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继电保护装置的整机智能测试主要有以下技术难点:一是过多的离散测试子过程如何自动衔接?二是弱化测试工程师在测试过程中的作用,实现自动化或智能化,如何弱化?其难点在于如何进行保护装置多维度信息数据挖掘,并根据保护装置的数字信息进行整机闭环测试环境的智能构建。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陆沉和赵自选。叶左能、薛福谋在《海陆丰农民运动》一书中指出,第六届农讲所学生,“在毕业前夕,在该所教务主任陆沉、总队长赵自选率领下到海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③叶左能、薛福谋:《海陆丰农民运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

第五种说法认为是陆沉。郭德宏主编、2007年出版的《彭湃年谱》一书指出:“陆沉带领第六届农讲所学员三百余人到海陆丰农村实习、考察。在海丰,彭湃和陆沉将学员编成10多个小组,每组配备一名当地的农会会员当向导。此后,农讲所学员在海丰参加了各项活动,并到农村进行调查。”④郭德宏主编:《彭湃年谱》 (《彭湃研究》丛书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2.将肉、已煎好的白菜、葱放入绞肉机中绞碎,在馅中放进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将半块方糖用水化开,也打进馅中,搅拌均匀。

我从多方面了解他的情况,他的父母文化素质不高,根本谈不上如何教育孩子。平时只顾做生意,疏于对他的管理。闲下来就管,忙起来让孩子跟着瞎折腾,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的这种毫无约束,邋遢散漫的个性。

以上六种说法,有的源自当事人的回忆,有的来自研究彭湃、萧楚女等相关人物的著作,有的源于中共党史辞典等工具书,有的出现于研究海陆丰农民运动方面的专著,这些说法足以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为正本清源,有必要对以上观点逐一进行辨析。

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订单越来越少,价格就被压得更低,景花厂将面临着揭不开锅的局面。阿花像只漏气的轮胎,怎么打气也无济于事了。阿花说我拿什么撑下去啊,就算我养着这些员工,也养不了几个月,金融危机是几个月就能过去的吗?阿花忽然悲恸不已,伏在办公桌上泪如珠落。阿花说,都是我这个老板的错,我只关心美容健身,关心时尚服装,从不关心政治经济,不关心市场走势,要早知道闹金融危机,景花厂及早调头,哪会像今天这样一败涂地呢?

有的研究论文也指出,彭湃领导下的广东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这当然引起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对广东海丰农民运动及其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毛泽东还派萧楚女带了来自20个省区的学员到海丰参观学习。[11]莫志斌、刘国平:《毛泽东把注意重心转向农民运动之原因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张武认:《毛泽东与彭湃:农民运动“大王”》,《汕尾日报》2016年5月22日。

二、不同说法的辨析

黎显衡著的《萧楚女》一书写的较为详细。其中指出,1926年“8月间,农讲所学生在萧楚女率领下,从广州黄沙乘船出发,在汕尾登陆”。“到达海丰城时,海丰总农会、海丰总工会及各界团体,联合举行了盛大欢迎会。彭湃在会上致欢迎词,介绍海陆丰农运的状况。萧楚女代表农讲所讲话,表示要向海陆丰农民学习。大会后,农讲所的学生参观了海丰城和烈士纪念碑”,“经过两星期调查研究,实习结束了。萧楚女作了实习总结,肯定了成绩,勉励学生继续向农民学习”⑥黎显衡:《萧楚女》,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5~86页。。

第二种“彭湃、赵自选说”也是站不住脚的。这主要是因为彭湃的身份和到海丰的任务与农讲所学员来海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彭湃是受广东省农民协会派遣代表省农协来参加海丰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暨纪念“七五”农潮3周年大会的,这与农讲所学生来海丰实习的任务不同,且当彭湃参加完大会将要回广州参加省农民协会执委会扩大会议时,农讲所的学员还前来送行,而不是与彭湃一同回广州。当时文献记载8月19日的情况:“广东省农会特派彭湃同志来参加‘七五’三周年纪念及本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现省农会执委会扩大会议已届,彭湃同志今日奉命回广州。计往欢送者,有全国第六届农运讲习所员生三百余人,本会代表百余人,农民自卫军二百余人,摄影以留纪念……送至谢道山握别而散。”②原载1926年8月《海丰全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会场日刊》41号,转见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中共陆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1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2~533页。由此可见,彭湃与农讲所学员之间并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仅就这一点来看,此说法就不能成立。因彭湃在海丰与农讲所学员多有接触,这可能使历史当事人在后来回忆中也将其作为带队人来看待。

第一种“毛泽东说”是错误的。毛泽东作为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学员第一次下农村参观是由他带领的,但第二次去海陆丰考察的带队人却不是他。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因时隔多年,张明远的回忆并不准确,而是将两者混淆了。同时,他“印象中”在海丰参加的“是庆祝胜利大会”也不准确,而是当时举行的海丰全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暨纪念“七五”农潮3周年大会。

总之,以上这两种观点的作者所写的回忆文章,因年代久远、记忆力衰退等因素,出现偏误也是口述回忆材料经常会有的现象,并不奇怪。因此,这两种观点可以排除掉。

第六种说法认为是萧楚女,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多。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观点见之于诸多论著和文章。西北师范学院政治系1980年编写出版的《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修订本)指出,萧楚女“曾组织三百多名学员,到彭湃同志领导的海丰地区考察农民运动”⑤西北师范学院政治系中共党史教研室资料室编:《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修订本)第一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第六届农讲所学生到海丰实习的时间是1926年8月份;该书同一页内容显示,萧楚女患有严重的肺病,同年7月初还在住院。——笔者注)

这几种观点中,影响最大的是“萧楚女说”;而离现在时间较近的为20世纪90年代叶左能、薛福谋提出的“陆沉和赵自选说”,以及2007年郭德宏提出的“陆沉说”。叶左能、薛福谋没有对“陆沉和赵自选说”给以史料或事实的论证。郭德宏主编的《彭湃年谱》,在“陆沉说”下面专门予以简要注释,否定了“萧楚女说”,③郭德宏主编:《彭湃年谱》 (《彭湃研究》丛书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但因篇幅所限没有展开分析。

第六届农讲所学员到海丰实习,除与彭湃接触外,还观摩参加了海丰全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笔者以此入手查阅相关资料以求答案。经查,在《海丰全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会场日刊》这份最为重要的当年记述这次大会的文献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萧楚女的名字,包括上述“萧楚女说”提到的全体学员聆听彭湃演说的文字中,也没有出现萧楚女的名字;而陆沉、赵自选的名字却出现在日刊的登载报道中。

华南农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广东海丰县红宫纪念馆《彭湃传》编写组编写的《彭湃传》也作了描述,其中指出:“1926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主办的第六届农讲所的学员三百多人,在肖楚女同志的带领下到海丰实习、考察。在肖楚女的组织领导下,将学员分成十余个小组,由当地农会会员作向导,到各乡各村作实际调查,学习海丰农运的丰富经验。八月十二日,全体学员还参加了海丰武装农民六万多人在海丰县城龙舌埔举行的纪念‘七五农潮’三周年的大会,聆听了彭湃的演说。”⑦华南农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广东海丰县红宫纪念馆《彭湃传》编写组:《彭湃传》,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页。《彭湃文集》后附“彭湃同志生平年表”也这样表述。⑧《彭湃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6页。蔡洛等著的《彭湃传》,在著作行文中没有出现这一说法,但在文后所附的“彭湃生平年表”中,列有“8月上旬,萧楚女带领第六届农讲所学员三百余人来到海陆丰农村实习、考察。彭湃向他们介绍了海陆丰农运的经验”一条。⑨蔡洛、余炎光、刘林松、罗可群:《彭湃传》,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页。2002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曼、杨永著的《彭湃传》,所附年表与此相同。⑩王曼、杨永:《彭湃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表明两者认可和坚持萧楚女带队的说法。

最为明确的是1926年8月《海丰全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会场日刊》第41号。这一日刊记载了8月17日的情形:“昨日(十七日)上午十时,广东第六届全国农运讲习所全体同志,在龙山致祭海丰农运死难五十三烈士”,“烈士亭前,布置青榕生花圈及挽悼联等。赵自选同志唱礼。致祭秩序:(一)陆沉同志宣布开会理由,彭湃同志翻译;(二)向烈士碑行三鞠躬礼;(三)奏哀乐;(四)俯首志哀三分钟;(五)陆沉同志读祭文;(六)叶子新同志报告烈士略史(吴振民同志翻译);(七)演说——彭湃、赵自选、农运学生及农工商学各界代表诸同志,相继演说。……(八)奏哀乐;(九)唱歌——国民革命歌、农工商学大联合歌;(十)高呼口号;(十一)陆沉同志向农运讲习所诸同志演说;(十二)燃炮奏乐;(十三)向烈士碑行三鞠躬礼;(十四)礼成。”①转见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中共陆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1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8~529页。如果是萧楚女带队,按常理,在农讲所全体人员致祭烈士的重要场合应该出现他的名字,但自始至终没有见到萧楚女的名字。郭德宏主编的《彭湃年谱》据此史料证明带队者非萧楚女,而应是陆沉。

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型号BT323S);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型号GS‐15R);微量离心机(美国Beckman,型号MSD97K49);酶标仪(美国MD,型号SPECTRA MAX190)。

首先分析一下陆沉。陆沉是什么人呢?他是第六届农讲所的教务主任。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罗绮园当时关于第六届农讲所情况的报告:“因学生来自各省,又即须回到各省从事工作,对于各省实际的农民问题极须研究。乃组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贵、两广、福建、江浙、山东、奉直、豫陕、三个特别区等十三个农民问题研究会。每一研究会由各该省学生组织之。推干事一人,书记一人至八人主持其事。各研究会开会每星期自一次至二次。开会时由教务主任陆沉同志负指导之责,在各省研究会内,引导学生开始研究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做出了下列各种全国的调查:1、租率;2、主佃的关系;3、抗租减租平粜等风潮……”等36种。②罗绮园:《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参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版,第72~73页。

反双曲正弦函数的ADRC系统的参数整定包括对改进后的反双曲函数的TD、反双曲函数的ESO、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和扰动估计补偿的参数整定。

对于学员去海丰调查,罗绮园在这一报告中也作了介绍,但并未指出是谁带队,只是说关于“实习”,“全体赴海丰实习二星期”。同时紧接着在下文指出“本届设专任教员一人,除讲堂授课外,指导学生为上堂以外之理论研究。专任教员为萧楚女,毛泽东亦参与之”。③罗绮园:《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转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版,第71页。

先就陆沉和萧楚女二人来说,两人中是谁带领学员到海丰实习的呢?综合以上材料,笔者认为应该是陆沉。根据一般经验判断,萧楚女作为专任教员只是从事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而由教务主任陆沉带领学员作社会调查合情合理,这也与罗绮园在上述报告中所列的萧楚女与陆沉的各自职责相符;且陆沉在海丰带领学员活动的情况也有直接的文字史料根据。

或有人认为萧楚女作为专任教员,也可能在学员考察队伍中,只是没有见诸字面报道而已。但这种可能性在事实面前也难以成立。这一事实就是:当时萧楚女的身体状况不容许他带队或随队外出考察。萧楚女因患有严重的肺病,上课时经常咳血,毛泽东十分关心他的健康,亲自把他安排到广州东山医院医治,医生规定要他卧床休息,不能看书,不能说话。萧楚女就强忍着疾病的疼痛,笔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在7月6日的一次笔答中,萧楚女写道,各位同学所提问题的纸条“积压太多,我又因肺病须静养,一时不能多说话,这未免使大家很失望。现在且先捡简答的笔答于下,其须多言方能明了者,则请俟我稍好再同大家细说。”④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版,第118页;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2页。很难想象,萧楚女病得这样严重,“须静养”,“不能多说话”,却还能在8月份带队或随队外出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以上持“萧楚女说”的有关著作已经提到萧楚女7月份患有肺病的情况,但对于他能否于8月份带学员去海丰考察,没有作应有的研判分析。

诸多论著说是萧楚女带队,可能与错用罗绮园当年提供的文献有关(如上所述,关于“实习”部分的内容与介绍萧楚女的内容在空间距离上更接近),或把萧楚女农讲所专任教员的身份混淆误作为农讲所教务主任。这不是偶然现象,有的权威著作也出现张冠李戴的差错。①比如,《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认为萧楚女为第六届农讲所教务主任,这是错误的。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163页。再比如,曾是第六届农讲所学员的王首道在回忆录中说:“萧楚女同志是农讲所的专任教员,并负责教务部的工作。”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但后半句说萧楚女“负责教务部的工作”,则是不对的。见《王首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此外,也可能有感情因素在里面:萧楚女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抱病工作,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英勇牺牲;而陆沉却由一个农运工作者最后蜕化成了反党、叛党分子。从感情上来说,人们宁愿相信萧楚女带领学生到海丰实习是真的,于是把本不是萧楚女的所作所为安在他的身上。

下面再分析一下赵自选是否带队的问题。在农讲所学员致祭烈士的场合中,除了陆沉外,也出现了赵自选的名字。赵自选是什么人呢?他是第六届农讲所的军事教官,并任总队长②除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介绍外,另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8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120页;《王首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由此,可以断定他应该是与教务主任陆沉及农讲所学员一起到海丰的。因学员外出一般要强调纪律性,农讲所又非常重视军事训练,故作为军事教官和总队长,赵自选的责任和地位无疑是重要的。1928年4月,赵自选在海丰参加武装斗争时壮烈牺牲。上面第三种持“赵自选说”的观点,仅说由赵自选带领学员到海丰,而忽视、回避陆沉的存在,这和上述“萧楚女说”所体现的感情好恶及价值判断一样,是避重就轻、对事实有所遮蔽的,因而也是有问题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史料进行比对,第四种由叶左能、薛福谋提出的“陆沉和赵自选”带队的说法,显得比较全面。但按照一般常识细究起来,一个“团”只有一个“团长”,带队的人不可能出现两“头”并列的情形,总得有主次。“萧楚女说”尽管是错误的,但它一直只提萧楚女带队,这样的思维方式却是正确的,即带队的、为首的人只有一个。综合以上对陆沉、赵自选的身份、职务的介绍和分析,及两人在致祭烈士场合的表现,如“赵自选同志唱礼”,“陆沉同志宣布开会理由”,“陆沉同志读祭文”,特别是“陆沉同志向农运讲习所诸同志演说”的情况来看,带领学员去海丰实习的“团长”和“头”,就是作为第六届农讲所教务主任的陆沉。

将斑试器用无刺激胶带贴敷于受试者的前臂内侧,一侧为对照区,一侧为试验区,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24 h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间隔30 min,待压痕消失后观察皮肤反应。如结果为阴性,于斑贴试验后24 h和 48 h分别再观察1次。

由此,笔者认为,“陆沉和赵自选”带队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但如果只提一个人带队的话,此人应是陆沉而非赵自选。因此,叶左能、薛福谋提出的“陆沉和赵自选说”和2007年郭德宏提出的“陆沉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而“毛泽东说”、“萧楚女说”、“赵自选说”等其他观点是不正确的,应予以更正。

【中图分类号】K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19)03-0103-05

(李庆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  ;  ;  ;  ;  ;  ;  ;  ;  ;  

李庆刚:带领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员到海丰实习的人究竟是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