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客体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合物,主客,相互作用,分子,磁效应,稳定性,载流子。
客体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石桥,曹品强,韩政德,巩昊,辛悦[1](2018)在《客体分子在笼形水合物机械力学性质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笼形水合物(CHs)是一种具有多种应用前景的分子结构,例如气体储存和运输,冷藏以及气体分离。了解其机械力学响应对于利用和预测其地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这篇文章,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包含不同客体气体分子的CHs的机械力学特性。所有研究的CHs都是通过主体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网络以稳定其结构,但在负载下客体分子与主体水分子显示出不同的相互作用能。单向拉伸下的MD模拟显示出CHs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不仅取决于客体分子的大小和形状,还取决于极性;然而,由于客体分子类型的不同,所有CHs在(001)或(101)平面上都经历脆性断裂。值得注意的是,CHs的弹性变形导致H键数量的减少,在几何上具有各向异性的叁原子客体分子的CHs,@5~(12)水笼中客体分子与@5~(12)6~2水笼相比,其与周围的主体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强。结构分析表明,由于拉伸过程中笼子的变形,多原子客体分子在@5~(12)笼子中自由运动受到限制,并且在水笼的弹性响应中,主体水分子形成氢键角度的变化比氢键长度的变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汤仙童,许静,邓金秋,潘睿亨,胡叶倩[2](2018)在《红荧烯客体分子掺入Alq_3和CBP主体的系间窜越的反常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基于红荧烯(Rubrene)发光器件的微观过程,本文分别选用CBP和Alq_3作为主体材料,制备了两种红荧烯掺杂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 MEL).实验发现器件的MEL曲线是由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 ISC)过程占主导的低场效应和叁重态激子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TTA)过程占主导的高场效应两部分组成.与未掺杂的常规有机发光二极管相比,同一温度下,这3种器件的低场效应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下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规律.即:常规有机发光器件中的低场效应表现为ISC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弱,而红荧烯掺入Alq_3和CBP的器件的低场效应则表现为ISC过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通过分析器件的能级结构、主体发射谱和客体吸收谱可知,红荧烯掺入Alq_3和CBP的器件的微观机制包括载流子陷阱效应和F?rster能量转移过程,其中载流子陷阱效应主要影响MEL的高场效应且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 ISC过程的反常温度效应则是由于F?rster能量转移过程在低温时被抑制,导致主体材料极化子对数量的增加和极化子对间的ISC作用增强.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基于红荧烯发光器件微观机制的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11期)
王焕,谢文杰,魏潘鹏,秦玉才,宋丽娟[3](2018)在《多孔催化材料中客体分子复杂传质规律的检测与辨析(9)》一文中研究指出传质是影响多孔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多相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1。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客体分子在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催化剂颗粒内的复杂传质规律的检测与辨析的研究,运用吸附速率法和频率响应技术相结合,在剖析多孔催化材料织构性质的基础上,以具有典型结构的烷烃、芳烃和烯烃分子为模型化合物,检测与辨析客体分子在多维多尺度孔道结构的成型催化剂和分子筛材料上的传质规律。其(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20)
易君明,宋森,张胜,张少威,田蒙奎[4](2018)在《客体分子末端基团驱动的七元瓜环类轮烷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2-二(4-吡啶基)乙烯为母体,设计合成了系列基于烷基链末端基团分别为—COOH,—CH_2Br和—CH_3的阳离子型线性客体分子(G1~G3).研究结果表明,末端基团为—COOH的客体分子G1可驱动七元瓜环滑过1,2-二(4-吡啶基)乙烯形成[2]类轮烷分子梭及[3]类轮烷;客体分子G2和G3则不能驱动七元瓜环滑过吡啶基乙烯母体部分,但是G2的—CH_2Br基团可驱动七元瓜环靠近吡啶基乙烯基团并形成稳定的[2]类轮烷.这一现象可归因于链状分子末端基团与瓜环端口羰基氧作用时的静电势差异.(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黄铮[5](2018)在《环糊精和葫芦脲对客体分子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亦称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独特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成键概念打破了传统化学的成键模式,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飞跃。超分子化学是研究超分子或超结构的形成、性质及应用的化学,其内容包括分子识别原理、受体化学、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光化学、超分子电化学、超分子催化化学、超分子工程学、超分子生命科学等。涉及的学科有无机及配位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不仅如此,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热点边缘学科将四大基础化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目前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医药学、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的新概念和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随着分析科学的发展,由于被分析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对微量成分的研究就必须采用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对客体分子具有高度的分子识别能力,对分析化学而言,构成分离、检测和定量测定的基础,为发展特异性、专一性、选择性高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论文选择超分子化学中最重要的两种主体——环糊精和葫芦脲,分别研究了它们与客体分子间的包合作用和机理,比较了两种超分子主体在选择性包合客体分子中的差异,并基于超分子主体对客体分子荧光增敏的效果,建立了辣椒素、多菌灵和噻菌灵3种新的荧光分析测试方法。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简要的介绍了主体环糊精和葫芦脲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包合作用机理、包合物的表征手段以及它们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第二章: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采用荧光光谱法、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s plot)和相溶解度法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辣椒素主客体包合物的形成。结果表明,辣椒素可进入HPβCD的空腔而形成主客体比为1:2的包合物,并且通过相溶解度图得到包合稳定常数Kc为743.95 L/mol。基于HPβCD对辣椒素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荧光光谱测定辣椒素的新方法。此外,通过体系酸度、HPβCD浓度、试剂的加入顺序和反应时间等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测试条件。辣椒素在0.05–20μg/m 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μg/m 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在干辣椒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9.5-105.6%。第叁章:葫芦脲对多菌灵的荧光增敏及其在兰州百合中的分析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首先比较了两种主体对多菌灵荧光强度的增强效果,葫芦脲[7]可通过疏水作用力和离子-偶极作用力与多菌灵生成主客体比为2:1的包合物,然后基于葫芦脲[7]对多菌灵荧光增敏的效果,用荧光法对兰州百合中多菌灵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多菌灵在1.00×10-8—1.00×10-5 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5×10-9 mol/L,应用于百合中多菌灵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2.0%。第四章:葫芦脲对噻菌灵的荧光增敏及其在双孢菇中的分析应用。采用荧光光谱法证实了葫芦脲与噻菌灵包合物的生成,并通过双倒数法确定了稳定常数和包合比,然后基于荧光增敏法测定了双孢菇中噻菌灵的含量,建立了一种荧光光谱测定噻菌灵的新方法。此外,通过体系酸度、CB[7]浓度、试剂的加入顺序和反应时间等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测试条件。噻菌灵在5×10-8–1×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5%,在双孢菇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6.0-100.0%。(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安婷[6](2018)在《客体分子在笼型水合物中稳定性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类似冰的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由周围的水分子和捕获的气体分子组成。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构成了水合物晶体结构的晶格。自然界中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预计资源量是现存化石燃料的两倍以上。一方面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作为未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储气能力高、气体捕集选择性强等特点,使其在天然气储存和应用水合物气体分离存储技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实验条件下很难精确预测水合物成核和分解的机理。因此运用理论研究方法从分子和原子水平研究气体水合物,能够为水合物的基础理化性质、成核机制、稳定性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Gaussian09程序包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气体水合物的叁种基本单笼结构512、51262、51264和I型水合物的双笼结构512/51262进行稳定性的研究。首先,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本文中的笼型结构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得到各结构的基本结构参数,判断客体分子对笼型结构大小的影响。然后,在M06-2X/6-31++G(d)水平下对所有笼型结构进行单点能计算,以确定笼型结构的稳定能、相互作用能、氢键键能,并讨论客体分子对笼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笼型结构中封装的客体分子会使形成笼型水合物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加强,氢键键能增大;512/51262笼中只有一个笼添加客体分子并不会对另一个笼的结构产生影响。气体水合物中的笼型结构随着水分子数量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客体分子能和笼型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并且增加笼的稳定性;对于单笼结构和半满状态的双笼结构,随着客体烷烃分子碳原子数的增加,结构稳定性以及客体分子与主体水笼之间的相互作用都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王浩瑄,孙致学,全宏,辛莹,王月英[7](2018)在《客体分子所处晶穴结构不同对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Ⅰ型甲烷水合物受热分解微观过程,并对水合物分解过程中不同晶穴结构内客体分子对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最终构象、均方位移和势能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对分别缺失大晶穴和小晶穴中客体分子的2种水合物体系随模拟温度升高稳定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温度的上升,水合物稳定性逐渐下降直至彻底分解;而水合物分解速度与2种晶穴各自部分晶穴占有率相关,不能简单的通过整体晶穴占有率表示.对比相同注热过程中2种水合物体系分解状况,发现位于大晶穴内的客体分子对水合物稳定性影响更大,缺失大晶穴内客体分子的水合物更容易随温度升高而分解.(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董志月[8](2017)在《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对客体分子指令化和程序化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为了提高药物负载量,有效避免药物暴释,具有可设计性和修饰性的孔材料逐渐的被应用到药物负载的研究中。由于药物释放的曲线依然无法被精确预测和控制,以至于药物释放量及释放速率不能够实现依据病人所需而精确调整。因此,研发“可编程”新型纳米载药体系,精确设计药物释放速率以及达到释放量峰值时间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能够为个性化、定制化医疗提供新的工具。药物释放的动力学基础为主客体相互作用。药物释放曲线无法精确控制是因为克服主客体相互作用力所需活化能的能级通常是分立的,不可连续调控。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药物分子的新型载体,在结构中引入多种不同的有机官能团构建多元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TV-MOFs)。由于每一种官能团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分别定量,因此MTV-MOF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不同官能团的组合及组分的精确调控,在大范围内的连续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此外,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被一定程度的量化。对于研究材料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的定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利用这种对孔道化学环境在分子级别上的连续调控,首次实现了药物的指令化释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单一药物分子的可控释放,而且可以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的分别调控,即可以针对病患的实际需求,实现对药物释放曲线的精确“编程”。(1)利用溶剂热法,将对苯二甲酸,2-氨基对苯二甲酸,1,4-萘二苯甲酸叁种配体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出一系列MTV-MIL-101(Fe)s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以及EDS等表征手段,证明所合成的材料与已报道材料MIL-101(Fe)结构一致,形貌均为八面体,粒径约为300nm,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在得到的MTV-MOFs晶体中,配体均匀混合,并不是两种配体单独形成的MOFs材料的混合物。这为后面对客体分子的释放分析提供了依据。(2)活化后的MTV-MIL-101(Fe)s材料,加入到客体分子(布洛芬、罗丹明B和阿霉素)的乙醇溶液中,对客体分子进行单一负载或共负载。得到了布洛芬和罗丹明 B 分别单负载的 MIL-101(Fe)-(NH2)x MIL-101(Fe)-(C4H4)x,MIL-101(Fe)-(NH2)x(C4H4)1-x 体系和阿霉素单负载的 MIL-101(Fe)-(NH2)x(C4H4)1-x体系,以及布洛芬和罗丹明B共负载MIL-1O1(Fe)-(NH2)x(C4H4)1-x体系和布洛芬和阿霉素共负载MIL-101(Fe)-(NH2)x(C4H4)1-x体系。所有负载客体分子后的样品使用透明质酸进行包裹,并利用NaOH溶液将复合物降解之后,使用HPLC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负载客体分子的量进行测试。(3)负载客体分子并经过透明质酸包裹后的样品,使用透析袋,在HEPES缓冲溶液中进行释放研究。缓冲溶液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更换,释放液使用HPLC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释放量进行测试,对结果整理,作图。在单负载体系中,当1,4-萘二苯甲酸在框架中的含量增加时,布洛芬释放变快;当-NH2官能团增加时,释放减慢。对比叁种配体与布洛芬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作用最强,与1,4-萘二苯甲酸作用最弱,与对苯二甲酸的作用处于二者之间。在罗丹明B的单独负载体系,罗丹明B释放随着1,4-萘二苯甲酸在框架中的含量增加时,释放变缓;随着-NH2官能团增加时,释放相应加快。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作用最弱,与1,4-萘二苯甲酸作用最强,与对苯二甲酸的作用处于二者之间。在阿霉素单独负载体系,阿霉素释放规律与罗丹明B相同,当-C4H4在框架中的含量增加时,释放变缓;当-NH2官能团增加时,释放相应加快。这说明,在单负载体系中,通过调节配体在框架中的比例,实现了对客体分子“指令化”释放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客体分子共释放体系的研究发现,每一种客体分子的释放规律与单负载时的规律相同。在布洛芬和罗丹明B共负载的体系中,当-C4H4在框架中的含量增加时,布洛芬释放加快,罗丹明B的释放变慢;当-NH2官能团增加时,布洛芬释放减慢,罗丹明B的释放加快。在阿霉素和布洛芬共同负载的体系,布洛芬的释放规律不变,而阿霉素的释放行为与罗丹明B相同。所以,MTV-MOFs的体系实现了对两种客体分子的同时“程序化”的调控释放。(4)基于扩散理论,我们推导出Weibull模型,并赋予该模型中的参数实际的物理意义:k为与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的参数,n为与客体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参数。使用Weibull模型对客体分子的释放曲线进行拟合,发现拟合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一致。将Weibull模型与阿伦尼乌斯公式结合得出-ln k与能量成正比关系。将所得的-lnk值对配体在框架中的比例作图发现,-ln k值与配体比例呈线性关系,说明客体分子与主体框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与配体比例有关,调节配体的比例能够指令化框架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实现药物分子指令化释放。使用Weibull模型对客体分子的释放进行预测,预测曲线与实验所得释放曲线一致,证明Weibull模型在该体系中的适用性。通过理想化载体模型,计算得出客体分子最大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在MTV-MOFs体系中,最大释放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与配体在框架中的比例有关,控制配体的比例,能够调控客体分子的最大释放量出现时间。作为对比,在单一配体MOFs的物理混合物体系中,出现两个最大释放量峰值,分别对应两种不同MOFs框架。改变比例时,峰值的强度发生变化,但是峰值出现的时间保持不变。所以物理混合体系并不能达到调控客体分子最大释放量峰值的作用。在阿霉素负载的MIL-101(Fe)-(NH2)x(C4H4)1-x体系中,阿霉素的最大释放量出现的时间从第17天位移到第29天,产生了 12天的时间跨度,说明MTV-MOFs体系确实能够调控客体分子最大释放峰值出现的时间。证实MTV-MOFs作为药物载体,能够调控药物释放的行为和峰值,实现药物释放“程序化”,在定制化的治疗疾病中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10-01)
单天宇,陈思,王旭[9](2017)在《液晶客体分子对超分子液晶凝胶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晶凝胶兼具液晶的各向异性和凝胶因子的自组装特性,在光电等智能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对液晶凝胶的研究主要在于不同结构的凝胶因子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而很少详细研究液晶客体分子的不同所造成的液晶凝胶性能的差异。因此我们利用一种新型的POSS核树枝状大分子为凝胶因子,分别在胆甾相和近晶相液晶中组装成超分子液晶凝胶,对这两种液晶凝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研究:管反演法和流变测试证实不同相态的液晶客体分子会显着影响液晶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温度和储能模量。本文的研究可以探寻客体分子对超分子液晶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加深对液晶凝胶的认识进而有效调控其性能。(本文来源于《2017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丽水生态工业——新材料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期刊2017-07-15)
方国生[10](2017)在《环己基取代瓜环与链状客体分子的超分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瓜环是超分子领域继冠醚、环糊精及杯芳烃之后发现的一类新的大环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逐渐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普通瓜环溶解性差,限制了对它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而环己基瓜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成为瓜环化学中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本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两种改性瓜环,即:对称二取代环己基六元瓜环Cy2Q[6]、全取代环己基六元瓜环Cy6Q[6],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等温量热滴定、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环己基取代瓜环与系列链状烷基胺类盐酸盐有机分子、系列多元胺盐酸盐轴材、系列烷基紫精卤化物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瓜环的起源、结构特征和应用前景;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作了简要介绍;二,合成了两种改性瓜环:Cy2Q[6]和Cy6Q[6],并用核磁共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叁,通过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单晶衍射、密度泛函理论和等温量热滴定等方法探讨了Cy2Q[6]和Cy6Q[6]与系列烷基二胺离子在液相、固相和气相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四,利用核磁共振和等温量热滴定等方法探讨了Cy6Q[6]与系列多元胺盐酸盐轴材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包结状态、包结比、稳定常数、熵变和焓变等参数;制备了Cy6Q[6]与叁种客体分子所形成的晶体,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五,初步考察了Cy2Q[6]与系列烷基紫精衍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MV2+的部分吡啶环进入了瓜环空腔,而PV2+、BV2+、FV2+和HV2+的整个烷基链进入了瓜环空腔。(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3)
客体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基于红荧烯(Rubrene)发光器件的微观过程,本文分别选用CBP和Alq_3作为主体材料,制备了两种红荧烯掺杂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 MEL).实验发现器件的MEL曲线是由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 ISC)过程占主导的低场效应和叁重态激子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TTA)过程占主导的高场效应两部分组成.与未掺杂的常规有机发光二极管相比,同一温度下,这3种器件的低场效应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下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规律.即:常规有机发光器件中的低场效应表现为ISC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弱,而红荧烯掺入Alq_3和CBP的器件的低场效应则表现为ISC过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通过分析器件的能级结构、主体发射谱和客体吸收谱可知,红荧烯掺入Alq_3和CBP的器件的微观机制包括载流子陷阱效应和F?rster能量转移过程,其中载流子陷阱效应主要影响MEL的高场效应且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 ISC过程的反常温度效应则是由于F?rster能量转移过程在低温时被抑制,导致主体材料极化子对数量的增加和极化子对间的ISC作用增强.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基于红荧烯发光器件微观机制的演化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客体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石桥,曹品强,韩政德,巩昊,辛悦.客体分子在笼形水合物机械力学性质中的作用[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2].汤仙童,许静,邓金秋,潘睿亨,胡叶倩.红荧烯客体分子掺入Alq_3和CBP主体的系间窜越的反常温度效应[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3].王焕,谢文杰,魏潘鹏,秦玉才,宋丽娟.多孔催化材料中客体分子复杂传质规律的检测与辨析(9)[C].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4].易君明,宋森,张胜,张少威,田蒙奎.客体分子末端基团驱动的七元瓜环类轮烷自组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5].黄铮.环糊精和葫芦脲对客体分子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8
[6].安婷.客体分子在笼型水合物中稳定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7].王浩瑄,孙致学,全宏,辛莹,王月英.客体分子所处晶穴结构不同对甲烷水合物稳定性的影响[J].分子科学学报.2018
[8].董志月.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对客体分子指令化和程序化释放[D].武汉大学.2017
[9].单天宇,陈思,王旭.液晶客体分子对超分子液晶凝胶的性能影响[C].2017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丽水生态工业——新材料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2017
[10].方国生.环己基取代瓜环与链状客体分子的超分子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