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扣保护机构和断路器论文和设计-余蒋文

全文摘要

一种脱扣保护机构,其包括连接在触头机构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联接机构,以及设置在联接机构一侧可旋转的衔铁,在联接机构上设有与衔铁配合的磁轭,衔铁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配合的解锁部,衔铁的另一端设有与磁轭配合的吸合部,解锁部通过反力弹簧与磁轭连接,在联接机构或衔铁上设有调节机构,反力弹簧能够带动衔铁抵在调节机构上,通过在联接机构或衔铁上设置调节机构改变吸合部与磁轭之间磁间距,进一步调整线路出现短路时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值,不需要通过更换反力弹簧的方式就可以方便地调整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特性,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创造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通过在脱扣保护机构上设置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调整短路脱扣特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触头机构与接线端子(13)之间的联接机构(20),以及设置在联接机构(20)一侧可旋转的衔铁(21),在联接机构(20)上设有与衔铁(21)配合的磁轭(23),衔铁(21)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12)配合的解锁部(211),衔铁(21)的另一端设有与磁轭(23)配合的吸合部(212),解锁部(211)通过反力弹簧(22)与磁轭(23)连接,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21)上设有调节机构(3),反力弹簧(22)能够带动衔铁(21)抵在调节机构(3)上。

设计方案

1.一种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触头机构与接线端子(13)之间的联接机构(20),以及设置在联接机构(20)一侧可旋转的衔铁(21),在联接机构(20)上设有与衔铁(21)配合的磁轭(23),衔铁(21)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12)配合的解锁部(211),衔铁(21)的另一端设有与磁轭(23)配合的吸合部(212),解锁部(211)通过反力弹簧(22)与磁轭(23)连接,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21)上设有调节机构(3),反力弹簧(22)能够带动衔铁(21)抵在调节机构(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金属片(24),双金属片(24)的一端与联接机构(20)连接,双金属片(24)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12)配合,联接机构(20)包括相连的热元件(25)和联接件(26),热元件(25)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联接件(26)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双金属片(24)和磁轭(23)分别设置在热元件(25)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联接件(26)上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联接件(26)与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热元件(25)上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热元件(25)与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衔铁(21)上的第三调节螺钉(33a),第三调节螺钉(33a)穿过衔铁(21)与联接件(26)或热元件(25)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26)成L型,联接件(26)包括相连的第一联接板(261)和第二联接板(262),第一联接板(261)的另一端与热元件(25)连接,第二联接板(262)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第一联接板(26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一调节板(31),第一调节板(3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1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一螺纹孔(31b)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第一螺纹孔(31b)与解锁杆(214)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31)成Z字形,第一调节板(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31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313)之间的第二调节部(312),第一调节部(311)的底端与第一联接板(261)连接,第一调节部(311)的侧边与第二调节部(312)的一端连接,第二调节部(31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三调节部(313)连接,第三调节部(313)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钉(31a)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b)。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元件(25)成L型,热元件(25)包括相连的第一发热板(251)和第二发热板(252),第一发热板(251)的另一端与联接件(26)连接,第二发热板(252)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第一发热板(25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二调节板(32),第二调节板(3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2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二螺纹孔(32b)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第二螺纹孔(32b)与解锁杆(214)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32)成Z字形,第二调节板(3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32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323)之间的第五调节部(322),第四调节部(321)的底端与第二发热板(252)连接,第四调节部(321)的侧边与第五调节部(322)的一端连接,第五调节部(32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六调节部(323)连接,第六调节部(323)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钉(32a)连接的第二螺纹孔(32b)。

10.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中的触头机构、操作机构(12)、传动机构(15),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触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操作机构(12)两侧的动触头(14)和静触头,动触头(14)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多个接线端子(13)接入线路,静触头通过脱扣保护机构与壳体(11)一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传动机构(15)对应设置在静触头的上方且位于操作机构(12)与脱扣保护机构之间,动触头(14)与壳体(11)另一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操作机构(12)能够带动动触头(14)与静触头接触,脱扣保护机构能够通过传动机构(15)解锁操作机构(12)带动动触头(14)离开静触头,衔铁(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壳体(11)枢转连接的枢转杆(21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扣保护机构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由脱扣保护机构完成,短路保护满足不同电流短路保护方式有两种,一是依靠克服不同力值的反力弹簧来满足,二是调整磁间距来完成。但现有断路器通常仅仅采用方式一,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弹簧力值不精准时,生产人员需要更换反力弹簧或人工调节反力弹簧力度以能满足产品短路动作特性。这样生产效率低,且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脱扣保护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扣保护机构,其包括连接在触头机构与接线端子13之间的联接机构 20,以及设置在联接机构2一侧可旋转的衔铁21,在联接机构20上设有与衔铁 21配合的磁轭23,衔铁21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12配合的解锁部211,衔铁 21的另一端设有与磁轭23配合的吸合部212,解锁部211通过反力弹簧22与磁轭23连接,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21上设有调节机构3,反力弹簧22能够带动衔铁21抵在调节机构3上。

优选的,还包括双金属片24,双金属片24的一端与联接机构20连接,双金属片24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12配合,联接机构20包括相连的热元件25和联接件26,热元件25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联接件26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双金属片24和磁轭23分别设置在热元件25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联接件26上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联接件26与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热元件25上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热元件25与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衔铁21上的第三调节螺钉33a,第三调节螺钉33a穿过衔铁21与联接件26或热元件25配合。

优选的,所述联接件26成L型,联接件26包括相连的第一联接板261和第二联接板262,第一联接板261的另一端与热元件25连接,第二联接板262 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第一联接板26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一调节板31,第一调节板3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1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一螺纹孔31b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第一螺纹孔31b与解锁杆214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31成Z字形,第一调节板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31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 313之间的第二调节部312,第一调节部311的底端与第一联接板261连接,第一调节部311的侧边与第二调节部312的一端连接,第二调节部31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三调节部313连接,第三调节部313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钉31a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b。

优选的,所述热元件25成L型,热元件25包括相连的第一发热板251和第二发热板252,第一发热板251的另一端与联接件26连接,第二发热板252 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第一发热板25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二调节板32,第二调节板3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2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二螺纹孔32b 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第二螺纹孔32b与解锁杆 214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32成Z字形,第二调节板3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32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 323之间的第五调节部322,第四调节部321的底端与第二发热板252连接,第四调节部321的侧边与第五调节部322的一端连接,第五调节部32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六调节部323连接,第六调节部323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钉32a连接的第二螺纹孔32b。

本发明创造的脱扣保护机构,磁轭23在线路出现短路时吸合吸合部212并通过吸合部212带动解锁部211解锁操作机构12,通过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 21上设置调节机构3改变吸合部212与磁轭23之间磁间距M,进一步调整线路出现短路时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值,不需要通过更换反力弹簧的方式就可以方便地调整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特性,非常方便。

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中的触头机构、操作机构12、传动机构15,以及所述的脱扣保护机构,触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操作机构12两侧的动触头14和静触头,动触头14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多个接线端子13接入线路,静触头通过脱扣保护机构与壳体11一端的接线端子 13连接,传动机构15对应设置在静触头的上方且位于操作机构12与脱扣保护机构之间,动触头14与壳体11另一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操作机构12能够带动动触头14与静触头接触,脱扣保护机构能够通过传动机构15解锁操作机构12带动动触头14离开静触头,衔铁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壳体11枢转连接的枢转杆216。

本发明创造的断路器,通过在脱扣保护机构上设置调节机构3,在测试时能够非常方便地调整断路器的短路脱扣特性,不需要更换反力弹簧22,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脱扣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侧视角;

图5是实施例一种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脱扣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另一视角;

图8是实施例二中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脱扣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中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脱扣保护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脱扣保护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创造的断路器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在壳体11中的触头机构、操作机构12和脱扣保护机构,触头机构通过接线端子13接入线路,操作机构12能够带动触头14机构闭合以导通线路,脱扣保护机构能够在线路出现故障时解锁操作机构12,通过操作机构12带动触头14机构断开以将线路切断,实现对线路和接入线路负载的保护。

如图3所示,本发明创造的脱扣保护机构包括,连接在触头机构与接线端子13之间的联接机构20,以及设置在联接机构20一侧可旋转的衔铁21,在联接机构20上设有与衔铁21配合的磁轭23,衔铁21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12 配合的解锁部211,衔铁21的另一端设有与磁轭23配合的吸合部212,解锁部 211通过反力弹簧22与磁轭23连接,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21上设有调节机构 3,反力弹簧22能够带动衔铁21抵在调节机构3上,磁轭23能够在线路出现短路时吸引吸合部212向磁轭23移动,吸合部212移动时带动解锁部211克服反力弹簧22的作用移动并解锁操作机构12,通过改变调节机构3的长度调节衔铁21的初始位置,进一步调节衔铁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

本发明创造的脱扣保护机构,磁轭23在线路出现短路时吸合吸合部212并通过吸合部212带动解锁部211解锁操作机构12,通过在联接机构20或衔铁 21上设置调节机构3改变吸合部212与磁轭23之间磁间距M,进一步调整线路出现短路时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值,不需要通过更换反力弹簧的方式就可以方便地调整脱扣保护机构的短路动作特性,特别是衔铁21不设置在磁轭23 上时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脱扣保护机构还包括双金属片24,双金属片24的一端与联接机构20连接,双金属片24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12配合,双金属片24能够在线路过载时因温升而弯曲解锁操作机构12,从而实现对线路的过载保护,联接机构20包括相连的热元件25和联接件26,热元件25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联接件26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双金属片24和磁轭23分别设置在热元件25的两侧。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双金属片24,即脱扣保护机构不具备过载保护功能。此外,也可以不设置热元件25,双金属片24也可以由自身发生进而弯曲,采用热元件25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所述的调节机构3可以设置在联接机构20的联接件26上与衔铁21的解锁部211配合,也可以设置在联接机构20的热元件25上与衔铁21的解锁部211 配合,当然,也可以设置在衔铁21上与联接机构20的热元件25或联接件26 配合。

实施例一

如图3-5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联接机构20的联接件26上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联接件26与衔铁21的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具体的,所述联接件26成L型,联接件26包括相连的第一联接板261和第二联接板262,第一联接板261的另一端与热元件25连接,第二联接板262 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3连接,第一联接板26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一调节板31,第一调节板3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1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一螺纹孔31b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一调节螺钉31a穿过第一螺纹孔31b与衔铁2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用于限位衔铁21的初始位置,进一步限制衔铁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旋拧第一调节螺钉31a改变第一调节螺钉31a推动衔铁21的距离,就可以改变衔铁21的初始位置和衔铁21与磁轭23 之间的磁间距M。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31成Z字形,第一调节板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31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一调节部311和第三调节部 313之间的第二调节部312,第一调节部311的底端与第一联接板261连接,第一调节部311的侧边与第二调节部312的一端连接,第二调节部31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三调节部313连接,第三调节部313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钉31a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b。

实施例二

如图6-8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联接机构20的热元件25上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热元件25与衔铁21的解锁部21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

具体的,所述热元件25成L型,热元件25包括相连的第一发热板251和第二发热板252,第一发热板251的另一端与联接件26连接,第二发热板252 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第一发热板251设有向衔铁21一侧延伸的第二调节板32,第二调节板3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2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二螺纹孔32b 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二调节螺钉32a穿过第二螺纹孔32b与衔铁 21向反力弹簧22移动的一侧配合,用于限位衔铁21的初始位置,进一步限制衔铁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旋拧第二调节螺钉32a改变第二调节螺钉 32a推动衔铁21的距离,就可以改变衔铁21的初始位置和衔铁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32成Z字形,第二调节板3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323,以及倾斜连接在第四调节部321和第六调节部 323之间的第五调节部322,第四调节部321的底端与第二发热板252连接,第四调节部321的侧边与第五调节部322的一端连接,第五调节部322的另一端沿反力弹簧22驱动衔铁21的方向向衔铁21的侧面延伸并与第六调节部323连接,第六调节部323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钉32a连接的第二螺纹孔32b。

实施例三

如图9-10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衔铁21上的第三调节螺钉33a,第三调节螺钉33a穿过衔铁21与联接机构20的联接件26配合。当然,设置在衔铁21上的调节机构3也可以与联接机构20的热元件25配合,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不同于前两个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联接件26的第一调节板31上不设置第一螺纹孔31b,热元件25的第二调节板32上也不设置第二螺纹孔32b。

所述衔铁21上设有与联接件26的第一调节板31或热元件25的第二调节板32对应的第三螺纹孔33b,调节机构3包括与第三螺纹孔33b螺纹连接的第三调节螺钉33a,第三调节螺钉33a穿过第三螺纹孔33b与联接件26的第一调节板31或热元件25的第二调节板32的侧面配合,用于限位衔铁21的初始位置,进一步限制衔铁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旋拧第三调节螺钉33a改变第三调节螺钉33a推动衔铁21的距离,就可以改变衔铁21的初始位置和衔铁 21与磁轭23之间的磁间距M。

此外,第一调节螺钉31a、第二调节螺钉32a、第三调节螺钉33a可以是螺钉、铆钉或调节杆等常见的零件,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如图10示出衔铁2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衔铁21的解锁部211成U 型,解锁部211包括分别设置在联接机构20两侧的反力杆213和解锁杆214,以及连接在反力杆213和解锁杆214一端且与吸合部212连接的连接杆215,反力杆213的另一端与反力弹簧22连接,解锁杆214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12配合,在反力杆213和解锁杆214之间形成避让联接机构20和双金属片24的空间,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

再进一步,所述解锁杆214成U型且向联接机构20的一侧凸折,解锁杆214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解锁臂2141和第三解锁臂2143,以及连接在第一解锁臂 2141和第三解锁臂2143一端之间的第二解锁臂2142,第二解锁臂2142位于联接机构20的一侧,第一解锁臂214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15连接,第三解锁臂 2143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12配合。

在图3示出的实施例一和图6示出的实施例二中,衔铁21通过第二解锁臂 2142与调节机构3的第一调节螺钉31a或第二调节螺钉32a配合,在图9示出的实施例三中,在第二解锁臂2142上设置第三螺纹孔33b与第三调节螺钉33a 连接,可以有效减少衔铁21与调节机构3之间距离,进了一步减少衔铁21摆动的行程,具有结构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6-7示出磁轭2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磁轭23成U型,磁轭23 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磁轭侧板231以及连接在两个磁轭侧板231一端之间的磁轭横板232,在磁轭23的内侧设有双金属片24和热元件25,磁轭横板232与热元件25的一侧连接,双金属片24与热元件25的另一侧连接,衔铁21的吸合部212与两个磁轭侧板231远离磁轭横板232的一侧配合,解锁部211在反力弹簧22驱动下抵在调节机构3上时,吸合部212到两个磁轭侧板231侧边的距离为磁间距M。

如图1-2示出断路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断路器包括壳体 11以及设置在壳体11中的触头机构、操作机构12、传动机构15和脱扣保护机构,触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操作机构12两侧的动触头14和静触头,动触头 14和静触头分别通过多个接线端子13接入线路,静触头通过脱扣保护机构与壳体11一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动触头14与壳体11另一端的接线端子13连接,传动机构15对应设置在静触头的上方且位于操作机构12与脱扣保护机构之间,操作机构12能够带动动触头14与静触头接触闭合触头机构以导通线路,脱扣保护机构能够在线路出现故障时通过传动机构15解锁操作机构12带动动触头 14离开静触头断开触头机构以将线路切断,实现对线路和接入线路负载的保护。本发明创造的断路器,通过在脱扣保护机构上设置调节机构3,在测试时能够非常方便地调整断路器的短路脱扣特性,不需要更换反力弹簧22,非常方便。

优选的,所述衔铁21的连接杆21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壳体11枢转连接的枢转杆216,在壳体内设有与枢转杆216配合的基座槽217。当然,也可以在壳体11内设置支架,使枢转杆216与支架枢转连接,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脱扣保护机构和断路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523.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859897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1H71/12

专利分类号:H01H71/12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3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正泰工业园区正泰路1号

发明人:余蒋文;郑英川;梅阳

第一发明人:余蒋文

当前权利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茀智;龚清媛

代理机构:113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脱扣保护机构和断路器论文和设计-余蒋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