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论文和设计-叶国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配分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副车架支撑柱以及支撑托臂,所述副车架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架的侧沿设置有纵臂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边沿设置有推拉扶手;其解决了后副车架的支撑定位加紧问题,达到了装配副车架时减少反作用力,以及后副车架与车身合装时可以辅助定位与车身方便装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柱以及支撑托臂(3),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4),所述支撑架的侧沿设置有纵臂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边沿设置有推拉扶手(5)。

设计方案

1.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柱以及支撑托臂(3),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4),所述支撑架的侧沿设置有纵臂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边沿设置有推拉扶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和第三支撑柱(8)以及第四支撑柱(9),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边沿,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第四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另一边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等高,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臂支撑架包括延伸横梁(10)以及设置在延伸横梁上的纵向支撑臂(11),所述纵向支撑臂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后副车架支撑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两侧边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标准件放置盒(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配分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基本都是采用移动小车式定位工装来装配后副车架,这对工装如何加紧后副车架却有不同,有的采用手动加紧装置,有的加紧方式采用快插时来锁紧后副车架,其实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样,如何在后副车架放在定位工装上以后怎样将后副车架加紧,不让其乱动以影响我们正常装配。

存在缺点为:非柔性工装,只适合一种车型或者后副车架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如果是微型车则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副车架支撑柱以及支撑托臂,所述副车架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架的侧沿设置有纵臂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边沿设置有推拉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以及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边沿,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第四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另一边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等高,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等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纵臂支撑架包括延伸横梁以及设置在延伸横梁上的纵向支撑臂,所述纵向支撑臂顶端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后副车架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两侧边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标准件放置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其解决了后副车架的支撑定位加紧问题,达到了装配副车架时减少反作用力,以及后副车架与车身合装时可以辅助定位与车身更方便装配;提高了现场试制装配效率,降低了后副车架装配时的大扭矩带来危险因素,保证了员工操作时的安全性,并且后副车架在分装台上装配完毕后可以与车身合装,降低了装配周期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支撑架(1),支撑板(2),支撑托臂(3),定位销(4),推拉扶手(5),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第三支撑柱(8),第四支撑柱(9),延伸横梁(10),纵向支撑臂(11),限位块(12),后副车架支撑块(13),标准件放置盒(14),移动轮(15),方向轮(16),支撑板横梁(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其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支撑板2,支撑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柱以及支撑托臂3,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定位销4,支撑架的侧沿设置有纵臂支撑架,支撑架边沿设置有推拉扶手5。

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和第三支撑柱8以及第四支撑柱9,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边沿,第三支撑柱以及第四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板另一边沿的内侧。

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等高,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等高。

纵臂支撑架包括延伸横梁10以及设置在延伸横梁上的纵向支撑臂11,纵向支撑臂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2。

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后副车架支撑块13。

支撑架两侧边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标准件放置盒14。

其中,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5以及方向轮16,用于行走和后悬架装配工作,支撑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其拆分状态的复杂结构功能单一的不足,其能够适用于后副车架分装与车身合装,着重缩短了操作周期,主要用于后副车架本体的定位,保证其不晃动,降低人员操作风险,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其纵臂支撑架中延伸横梁设置在支撑架上其延伸支撑架宽度并起支撑作用,纵向支撑臂用于支撑其相应的高度,限位块主要对其上部的部件进行限位防止晃动,且防止超出合理范围避免分装困难或者合装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支撑托臂主要用于支撑部件并使其趋近于平面状态,进而在装配时能够更好的定位对齐。

其具体的,后悬架分装前,首先用电葫芦将后悬架调至本实用新型上支撑,其中后悬架首先与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和第三支撑柱8以及第四支撑柱9接触定位。

推拉扶手5为四个,其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边沿,前后移动时,人员可以推拉扶手来移动本实用新型上的后悬架总成。其中支撑板横梁17设置在支撑板的上部,用于支撑支撑板,主要增加支撑重量的稳定性,提高支撑后悬架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任何方向移动,其中也可以锁紧其中两个轮子用于后悬架装配拧紧工作。

后悬架分装完毕后,可以移动至合装工位进行后悬架与车身的合装工作。方便分装工位,也方便后悬架与合装工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设计图

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017.2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26899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62D 65/02

专利分类号:B62D65/02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腾路1288号1幢2层J区288室

发明人:叶国伟

第一发明人:叶国伟

当前权利人: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移动支撑分装台论文和设计-叶国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