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刘会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属于户外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底板,固设于底板上的固定架,固设于固定架上的脚尖绑带、调节组件和背板,枢设于调节组件端部的脚背绑带;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杠、螺杆I和螺杆II,所述螺杆I和螺杆II内设有空腔I和空腔II,所述空腔I和空腔II的内壁上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I和螺杆II通过螺纹同时套旋在双向丝杠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调节组件,使得脚背绑带可以大角度地旋转,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弓足高低,调节脚背绑带与脚背贴合的角度,使脚背均匀受力,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其次,可以分散作用力,减少枢转连接点的磨损,提高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固定架(2),固设于固定架(2)上的脚尖绑带(3)、调节组件(6)和背板(5),枢设于调节组件(6)端部的脚背绑带(4);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丝杠(61)、螺杆I(62)和螺杆II(63),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内设有空腔I和空腔II,所述空腔I和空腔II的内壁上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通过螺纹同时套旋在双向丝杠(61)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固定架(2),固设于固定架(2)上的脚尖绑带(3)、调节组件(6)和背板(5),枢设于调节组件(6)端部的脚背绑带(4);

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丝杠(61)、螺杆I(62)和螺杆II(63),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内设有空腔I和空腔II,所述空腔I和空腔II的内壁上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通过螺纹同时套旋在双向丝杠(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I和空腔II内分别设有压缩弹簧I(64)和压缩弹簧II(65),所述压缩弹簧I(64)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62)的端部和空腔I的内壁,所述压缩弹簧II(65)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I(63)的端部和空腔II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61)的两端设有弹簧安装座(66),所述弹簧安装座(66)与双向丝杠(61)枢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跟处的固定架(2)上设有滑动槽孔(21),所述背板(5)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动槽孔(21)中。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背绑带(4)的下方设有减振层(7),所述减振层(7)由记忆棉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7)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慢回弹记忆棉块(71)、快回弹记忆棉块(72)和慢回弹记忆棉块(71),形成三明治式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项目在最近的十几年变得日益流行。在滑雪过程中,需要使用固定器将鞋和滑雪板固定在一起,以确保安全性、舒适性和操纵性。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固定器有踩进式固定器和束带式固定器;踩进式固定器常见于速降滑雪,只能和相应的靴子一起,因为固定器上的机构必须与靴子上的机构相匹配;另外,靴子在某些部分必须制成刚性,以提供对脚和脚踝的支撑,这会造成脚部不舒适,且使滑雪板导向不精确,因此限制了踩进式固定器的应用。束带式固定器由固定于脚趾上方的第一根带和固定于脚背上方的第二根带来固定就位,能够没有间隙的良好地固定雪靴,且滑雪时的冲击不会对雪靴的固定带来影响,因此适用范围广;但现有的束带式固定器,使用者的脚无法直接顺利地由后绑带、鞋跟靠垫间的开口伸入鞋座内,因此,目前较普遍的作法是将前、后绑带设计成以调整夹衔接,可便于松开后迅速接合,但此种结构于每次穿着时,须先分别松开前、后绑带,以便于滑雪鞋伸入,穿入后再调整前、后绑带的松紧,使用上较不方便。

中国专利号CN201721879876.3公开了一种单板滑雪固定器组件,采用一体化底座和背板设计,提高了固定器的刚性强度,但是由于弧形一体固定架对整体组件起到固定作用,使得脚尖绑带、脚面固定绑带与弧形一体固定架成为联动结构,在滑雪板遭遇剧烈撞击或冲击力的时候,如脚面固定绑带晃动,会带动弧形一体固定架晃动,随之脚尖绑带也会在弧形一体固定架的带动下松动,使之固定不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此时固定器与脚之间的作用力和摩擦力会突然增大,若无缓冲结构,轻则使使用者脚部磨破皮,重则使使用者的脚部骨折;其次,脚面固定绑带通过在螺纹孔的选择移动,实现根据个人脚的大小情况改变脚面固定绑带的长度,每次调整前皆需要拧出螺栓,再移动脚面固定绑带的位置,最后将螺栓拧紧进行固定,调节过程复杂;再者,脚尖绑带与脚面固定绑带的距离以及后跟角度不能调节,而每个人的脚型又不相同,使得固定器不一定能与所有使用者的脚部相贴,造成固定器对使用者脚部固定不牢的后果,容易使使用者发生滑雪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通过增设调节组件,使得脚背绑带可以大角度地旋转,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弓足高低,调节脚背绑带与脚背贴合的角度,使脚背均匀受力,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其次,可以分散作用力,减少枢转连接点的磨损,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设于底板上的固定架,固设于固定架上的脚尖绑带、调节组件和背板,枢设于调节组件端部的脚背绑带;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杠、螺杆I和螺杆II,所述螺杆I和螺杆II内设有空腔I和空腔II,所述空腔I和空腔II的内壁上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I和螺杆II通过螺纹同时套旋在双向丝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I和空腔II内分别设有压缩弹簧I和压缩弹簧II,所述压缩弹簧I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的端部和空腔I的内壁,所述压缩弹簧II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I的端部和空腔II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设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与双向丝杠枢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后跟处的固定架上设有滑动槽孔,所述背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动槽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脚背绑带的下方设有减振层,所述减振层由记忆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慢回弹记忆棉块、快回弹记忆棉块和慢回弹记忆棉块,形成三明治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调节组件,使得脚背绑带可以大角度地旋转,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弓足高低,调节脚背绑带与脚背贴合的角度,使脚背均匀受力,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其次,可以分散作用力,减少枢转连接点的磨损,提高安全性。

2.压缩弹簧不仅能够在遇到碰撞时对螺杆提供对向的支撑,限制其转动,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固定装置对人脚的固定更加牢靠,不会轻易松动,滑雪的安全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背板位置可调,配合调节组件作用,使固定装置可以容纳不同码数和脚型的雪靴,使用局限性较小,且通过旋转脚背绑带,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可做到最贴合脚部的固定,有利于将雪靴牢牢锁定在滑雪板上,稳定性强,固定牢靠,滑雪板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

4.通过在脚背绑带下方设置记忆棉减振层,可根据受到的冲击力大小和方向以及雪靴形状自动塑造舒展效果,提高雪靴与固定装置的匹配度,有效化解脚部承受的冲击力,抵消反动力,提高安全性;且三明治式结构的忆棉减振层,既能缓慢变形适应压迫力,又能提供最均匀的支撑力,使得脚背绑带对脚部压力前后均匀,可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增强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护脚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架;21、滑动槽孔;3、脚尖绑带;4、脚背绑带;5、背板;6、调节组件;61、双向丝杠;62、螺杆I;63、螺杆II;64、压缩弹簧I;65、压缩弹簧II;66、弹簧安装座;7、减振层;71、慢回弹记忆棉块;72、快回弹记忆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用于安装在滑雪板上,能够载置雪靴,固设于底板1上的固定架2,固设于固定架2上的脚尖绑带3、调节组件6和背板5,枢设于调节组件6端部的脚背绑带4,用于固定雪靴和支撑使用者的脚跟及小腿部位;

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丝杠61、螺杆I62和螺杆II63,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内设有空腔I和空腔II,所述空腔I和空腔II的内壁上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I62和螺杆II63通过螺纹同时套旋在双向丝杠61上,所述脚背绑带4枢设于螺杆II63的端部;旋转双向丝杠61,即可使螺杆I62和螺杆II63向双向丝杠61两头分开或者靠拢,从而调节调节组件6的长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通过螺纹锁定,连接紧密牢靠,且可调范围大,因此可在脚背绑带4与后侧背板5间保持滑雪鞋足够穿入穿出的空间,可改善常见雪靴衔接扣合装置的松张开口不足的缺点,雪靴穿脱方便。在滑雪板使用过程中,每个人的脚型都不相同,足弓有高有低,增设调节组件6,可以相应缩短脚背绑带4的长度,使得脚背绑带4能够大角度旋转,且调节组件6的长度可变,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弓足高低,调节脚背绑带4与脚背贴合的角度,使脚背绑带4保持最垂直接近脚背的位置,从而使脚背均匀受力,提供稳定支撑,进而提高舒适性和对滑雪板的控制性;其次,可以分散作用力,现有的脚背绑带4直接枢转安装于固定架2,滑雪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将全部由枢转连接点承受,容易引起该处损坏松动甚至连接失效,安全隐患高;相比于现有结构,调节组件6部分分担冲击力,可减少枢转连接点承受的压力,从而降低磨损,防止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I和空腔II内分别设有压缩弹簧I64和压缩弹簧II65,所述压缩弹簧I64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62的端部和空腔I的内壁,所述压缩弹簧II65的两端分别抵接螺杆II63的端部和空腔II的内壁;压缩弹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遇到碰撞时,脚背绑带4受到的冲击力经由螺杆II63传递到双向丝杠61,其中很大一部分由压缩弹簧转化、吸收,使固定装置对人脚的固定更加牢靠,不会轻易松动,滑雪的安全性更高;其次,压缩弹簧对螺杆提供对向的支撑,可限制螺杆I62和螺杆II63在双向丝杠61上的转动,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双向连杆旋转过程中,与其抵接的压缩弹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微小转动,从而储存扭转势能,影响固定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丝杠61的两端设有弹簧安装座66,所述弹簧安装座66与双向丝杠61枢接,具体结构为:所述弹簧安装座66的中部设有枢接孔,所述枢转轴穿过该枢接孔且与双向丝杠61的端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弹簧安装座66通过枢转轴枢接于双向丝杠61,因此压缩弹簧只能沿空腔轴向运动,不会产生扭转势能,能更有效缓解冲击力,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雪靴的后跟不一定能与所有使用者的小腿后部相贴,造成固定装置对使用者脚部固定不牢的后果,容易使使用者发生滑雪意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后跟处的固定架2上设有滑动槽孔21,所述背板5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动槽孔21中,进而使得可以根据雪靴的大小来调整该螺栓和滑动槽孔21的实际配合位置,以便适度调节容承的鞋长,固定不同脚码的雪靴;结合纵向长度调整功能即连杆的作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可做到最贴合脚部的固定,有利于将雪靴牢牢锁定在固定装置上,而且通用于不同码数的雪靴与滑雪板之间的固定,使用局限性较小,而且稳定性强,不易松动。

固定装置在经受碰撞击时,冲击力会直接经由脚背绑带4传递到使用者的脚部关节上,尤其是在跳跃的时候;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背绑带4的下方设有减振层7,所述减振层7由记忆棉组成;记忆棉本身具有延展性,具有能量吸收的效应,可根据受到的冲击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雪靴形状自动塑造舒展效果,提高雪靴与固定装置的匹配度,且可有效化解脚部承受的压力,抵消反动力,使滑雪板遭受意外时使用者的脚部受到的冲击力减小,使用者脚部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层7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慢回弹记忆棉块71、快回弹记忆棉块72和慢回弹记忆棉块71,形成三明治式结构,如图3所示,慢回弹记忆棉块71可以贴合脚部缓解压力,快回弹记忆棉块72可以有效支撑慢回弹记忆棉块71,使其形变得到更好的回复;两者协同作用,既能缓慢变形适应压迫力,又能提供最均匀的支撑力,使得脚背绑带4对脚部压力前后均匀,显著提升舒适度,增强保护性能。

设计图

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103.0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464576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A63C 10/02

专利分类号:A63C10/02;A63C10/28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湖北翔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北翔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镇青吉工业园(兴盛路以西、民生路以北)

发明人:刘会国;李春辉

第一发明人:刘会国

当前权利人:湖北翔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彭成

代理机构:42254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新型护脚固定装置论文和设计-刘会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