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富硫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酰胺,羧酸,吡啶,光谱,论文,TTF。
富硫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韩琼花[1](2012)在《含羧酸基团的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 TTF)及其衍生物已经成为研究较为广泛的功能性分子之一,并在材料科学和超分子化学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应用。然而羧酸类TTF衍生物相对研究得较少,但羧酸类配合物在分析化学、化学催化、仿生化学、材料科学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所以本文以羧酸类TTF衍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进展,描述了羧酸类TTF类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对羧酸根不同的配位方式进行了归纳。二、合成了前驱体TTF羧酸钠盐(C_(10)H_6O_4S_6Na_2·3H_2O),制备了TTF羧酸镁配位化合物[Mg(HL)(phen)(H_2O)_3]·HL·phen和TTF羧酸锌配位化合物[Zn_2L_2(phen)_2(H_2O)_2],并通过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的电化学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金属离子和TTF基团间的电荷转移现象。叁、用溶剂热法制备了3个TTF羧酸镉、锰配位化合物[CdL(bpy)],[CdL(dpypn)]和[MnL(dpypn)],并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表明它们是具有一维或者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聚合物中TTF单元除了作为刚性的间隔基团,同时还可以作为具有氧化还原开关性质的构筑单元。这个性质可以用来构建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配位聚合物和金属–有机框架。四、制备了TTF羧酸衍生物(C_(10)H_8O_4S_6),通过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TTF双羧酸(DMTTTF(COOH)_2)的氧化还原性,初步探讨了一些含氮杂环小分子对DMTTTF(COOH)_2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情况。(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3-01)
史征[2](2012)在《含酰胺基团的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供电子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经被发现在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酰胺类TTF衍生物由于可以形成丰富的氢键,使得它们在生物模拟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虽然已有一些相关的结构报道,但是对它们功能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本论文首先以一个新的结合二氧四胺结构的酰胺类TTF双功能衍生物TTF–(CONHCH_2CH_2NH_2)_4(L)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研究;其次,合成了一个新的以TTF为基的低分子量胶体LMWG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特点及应用,归纳了酰胺类TTF衍生物和二氧四胺配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尤其对这两类化合物在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作了概括。另外,还对以TTF为基包含酰胺基团的凝胶体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二、合成了化合物TTF–(CONHCH_2CH_2NH_2)_4(L),制备了L与Ni(II)、Cu(II)的配合物,利用单晶衍射测定了Ni(II)配合物晶体结构。通过pH滴定研究了溶液中配体的质子转移和金属配位平衡情况。进一步探讨了配体的氧化态对体系pH和金属离子配位的影响。叁、利用质子化的配体HL和四正丁基硫酸氢铵反应得到了具有超分子作用的化合物(H_8L·2SO_4·8H_2O)(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质子化合物中含有丰富的氢键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L与阴、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响应。发现阴离子与酰胺中的N–H和C=O基团氢键作用越强烈,其电化学响应越显着。四、合成了一个新的以TTF为基的低分子量胶体LMWG1,评价了其形成凝胶的能力,通过SEM、TEM等表征了其外貌结构特征,并通过电化学手段探讨了其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发现,对于金属离子(镍、铜、锰、铁、银、钾、锂等离子)以及含氧酸阴离子(草酸根、硫酸氢根等阴离子)没有特别明显的电位位移,相关工作还在进一步探讨中。(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3-01)
鲁喆君[3](2010)在《酰胺类共轭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供电子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经被发现在导体、半导体、超导体材料、超分子化学、大环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酰胺类TTF衍生物由于可以形成丰富的氢键,使得它们在生物活性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虽然已有一些相关的结构报道,但是对它们功能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本论文以一个新的糅合了二氧四胺结构的酰胺类TTF双功能衍生物DMT–TTF–(CONHCH2CH2NH2)2 (L)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性质及应用,归纳了酰胺类TTF衍生物和二氧四胺配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尤其对这两类化合物在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作了概括。二、合成了化合物DMT–TTF–(CONHCH2CH2NH2)2 (L),制备了L与Cu(II)的配合物,利用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并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通过pH滴定研究了溶液中配体的质子转移和金属配位平衡情况。进一步探讨了配体的氧化态对体系pH和金属离子配位的影响。叁、利用配体L和各种酸反应得到了质子化阳离子H2L2+与一些阴离子形成的具有超分子作用的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质子化合物中均含有丰富的氢键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2L2+与阴、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响应。发现阴离子与酰胺中的N–H和C=O基团氢键作用越强烈,其电化学响应越显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3-01)
牛改艳[4](2009)在《含吡啶基团共轭富硫化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 TTF)衍生物和二硫纶(dithiolene)衍生物等富硫化合物作为有机光、电、磁的功能化合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利用富硫有机给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富硫化合物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基于具有含氮配位基团的TTF衍生物和二硫纶化合物,研究该类具有氧化还原和金属配位双功能化合物的性质。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进展,描述了具有氧化还原功能的TTF-Py类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同时,还介绍了二硫纶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进展,对含d8结构金属的二硫纶配合物的最新进展作了概括。二、合成了2,3-dimethylthio-6-pyridyl-tetrathiafulvalene, DMT-TTF-Py,以DMT-TTF-Py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化学性质和紫外-可见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与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得到了该配体与强酸、弱酸不同结合方式的两个化合物的晶体,并测定和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叁、合成了4-pyridin-4-yl-(1,3) dithiol-2-one, PYDO,并以PYDO为配体设计、得到了叁个金属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测定了叁个配合物的结构,并研究了它们不同的配位方式。四、以PYDO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含吡啶基团的镍二硫纶配合物。通过电化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镍二硫纶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对质子的响应,从而得出该配合物与质子的结合/解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关系。并合成了该配合物与酸的两个质子化合物,测得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富硫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供电子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经被发现在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酰胺类TTF衍生物由于可以形成丰富的氢键,使得它们在生物模拟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虽然已有一些相关的结构报道,但是对它们功能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本论文首先以一个新的结合二氧四胺结构的酰胺类TTF双功能衍生物TTF–(CONHCH_2CH_2NH_2)_4(L)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研究;其次,合成了一个新的以TTF为基的低分子量胶体LMWG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特点及应用,归纳了酰胺类TTF衍生物和二氧四胺配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尤其对这两类化合物在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作了概括。另外,还对以TTF为基包含酰胺基团的凝胶体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二、合成了化合物TTF–(CONHCH_2CH_2NH_2)_4(L),制备了L与Ni(II)、Cu(II)的配合物,利用单晶衍射测定了Ni(II)配合物晶体结构。通过pH滴定研究了溶液中配体的质子转移和金属配位平衡情况。进一步探讨了配体的氧化态对体系pH和金属离子配位的影响。叁、利用质子化的配体HL和四正丁基硫酸氢铵反应得到了具有超分子作用的化合物(H_8L·2SO_4·8H_2O)(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质子化合物中含有丰富的氢键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HL与阴、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响应。发现阴离子与酰胺中的N–H和C=O基团氢键作用越强烈,其电化学响应越显着。四、合成了一个新的以TTF为基的低分子量胶体LMWG1,评价了其形成凝胶的能力,通过SEM、TEM等表征了其外貌结构特征,并通过电化学手段探讨了其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发现,对于金属离子(镍、铜、锰、铁、银、钾、锂等离子)以及含氧酸阴离子(草酸根、硫酸氢根等阴离子)没有特别明显的电位位移,相关工作还在进一步探讨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硫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韩琼花.含羧酸基团的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D].苏州大学.2012
[2].史征.含酰胺基团的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D].苏州大学.2012
[3].鲁喆君.酰胺类共轭富硫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D].苏州大学.2010
[4].牛改艳.含吡啶基团共轭富硫化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