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医学教育评价比较

大陆与台湾医学教育评价比较

一、大陆台湾医学教育评价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宋莉娟[1](2021)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看待死亡,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医学生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未来也是与濒死患者接触最多的照护者。医学生获取死亡教育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应对,也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乃至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质量。死亡相关课程是普及性和专业性死亡教育的最有效形式。然而我国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实践极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本课题旨在以医学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医学院校本科生学情特点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以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并通过教育实验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从而为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开展推广提供相应的课程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调查分析:采用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了解上海市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影响路径及各路径的影响效应,构建基于学情背景特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模型。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从课程目标、性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数、教学师资以及课程评价等比较要素进行比较研究。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的课程设计:采用课程设计理论设计课程,以泰勒目标模式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选择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课程目标分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借鉴;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分析结果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进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包括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采用Delphi法专家咨询论证课程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4.《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评价:采用教育实验方案评价课程效果,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对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研制实验测评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单组前后测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两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的课程前后变化及两组间的区别;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改变,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态度得分3.739±0.575。死亡教育态度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共5个外因变量,死亡态度、死亡焦虑以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共3个中介变量。其中医学生年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死亡态度、死亡焦虑均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直接影响,性别、对死亡教育的了解、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分别通过中介变量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间接影响;另外年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路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结果: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实习年级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目标多以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设定;课程内容集中于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但各国的侧重点不同;理实融合教学法是死亡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策略,其中临床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是应用最多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学时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各国差异较大;师资队伍以多学科教学团队为主;课程评价以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计结果: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指导设计形成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死亡与死亡教育展开,涵盖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3个主题8个章节27项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14学时。4.《死亡教育》课程实施评价结果:教育实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课程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认知、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三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课程实施后:(1)死亡教育相关知识方面,《死亡教育》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大部分项目准确率得分显着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各项目准确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在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和实验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应对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实验质性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8个主题25个亚主题:(1)个体收获与改变方面,包括死亡认知的深入、死亡态度的改变、死亡应对能力的提升、延伸思考共计4个主题11个亚主题。(2)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方面,包括课程的优点、课程存在的不足、自我表现评价、对课程的建议共计4个主题14个亚主题。结论1.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总体持积极和肯定态度,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从低年级开始,定位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通识拓展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死亡相关背景经历。2.我国死亡教育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情和授课对象学习特点,充分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促进多维课程评价。3.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学习对象的学情。包含普适性死亡教育和专业性死亡教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4.死亡教育课程能够改变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对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学生对课程评价较高,对课程的建议对后续课程的完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推广提供了参考。

钟雅晶[2](2020)在《中国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国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尚不明确,本研究调适繁体中文版新生儿姑息护理态度量表(Neonatal Palliative Care Attitude Scale,NiPCAS),应用到新生儿科,调查护士对新生儿姑息护理的态度,并对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国内新生儿姑息护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对我国新生儿姑息护理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新生儿科护士对实行新生儿姑息护理的态度进行调查,评估新生儿科护士的个人和职业特征对新生儿姑息护理的影响,找出障碍和促进因素。方法:1.获得量表原作者及繁体文版作者同意后,对繁体中文版NiPCAS进行文化调适,采用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tem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和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ale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测量,初步形成NiPCAS的简体中文版问卷。选取15位护士进行预调査,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应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和重测信度评价NiPCAS的信度,并对5名护士进行访谈,根据预调查的情况及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NiPCAS简体中文初稿。2.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国内40所不同级别医院新生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50份。收集问卷后,对数据进行问卷的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根据结果对问卷做进一步修订。用内容效度指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最终形成简体中文版NiPCAS。3.通过问卷调査法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护士态度进行分析,量化分析影响护士态度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分析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4.对10位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简单抽样的方式,运用类属分析方法对转录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录音资料进行管理和分析,深入了解护士对姑息护理所持态度。结果:1.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和语义分析,邀请8名专家评估,S-CVI为0.98,I-CVI为0.83-1.00,经过专家讨论形成简体中文版NiPCAS初稿。预实验中共发放问卷15份,4周后向这15名护士再次发放问卷,暂定简体中文版NiPCAS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及0.88,两次Cronbach’s α间的Pearson r相关系数为0.89(P<0.000)。量表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都较好。2.1)通过现场及网络链接派发链接,回收问卷5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50份,有效率为92.44%。2)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 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5.832%,表明简体中文版NiPCAS结构效度良好。3)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姑息护理态度:NiPCAS均数3.09±0.38分,组织维度3.34±0.72分,资源维度2.95±0.62分,障碍维度2.89±0.59,信念维度3.67±0.65分,工作经验维度2.78±0.71分,NiPCAS最高分为112分,最低分为40分。4)生育情况,年龄及工龄对新生儿科护士对于姑息护理的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科护士对待姑息护理态度的因素分别来自政策管理方面、社会环境方面、医疗机构方面、法律方面、病人及家属方面、护士自身方面。具体分别为:社会对新生儿姑息护理宣传及接受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新生儿姑息护理政策及工作指南;法律对医护人员保护不足;大部分医疗机构未开展新生儿姑息护理,护士实践接触少;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国内无系统的新生儿姑息护理教育及培训课程;护士对新生儿姑息护理认识及经验不足;护士个人心情及态度受婴儿死亡及姑息护理影响程度;婴儿家属意见。结论:简体中文版的NiPCAS量表适合国内大陆文化背景下新生儿护士姑息护理态度的评估,可为我国新生儿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新生儿科护士对实施姑息护理总体态度比较积极,护士态度因生育情况、年龄、工龄等区别;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认识及实践经验不足,出台支持的政策及专业的工作指南、出台法律保障护士权益、加大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政府鼓励加大新生儿姑息护理宣传、设置新生儿姑息护理大学课程及培训课程、注意关心护士心理健康等促进护士对新生儿姑息护理的认同,并促进新生儿姑息护理在国内的发展。

罗发龙[3](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刘俊峰[4](2018)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文中认为本文是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新史学发展变迁的考察,研究取径上尝试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采用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对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平台依托,内容展现如医疗史、新文化史、妇女史等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目标是期待收获一份对台湾新史学脉络的整体了解。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预期和章节设置。第一章从史学与时代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的时代思潮予以宏观地概括,最后梳理了新史学得以展开所依托的平台。第二章考察了作为新社会史的医疗史,指出医疗史是台湾新史学在起步阶段所拓展的史学研究新领地,随后对医疗史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团队世代的形成、医疗史研究的成果及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梳理了欧美新文化史的兴起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随后以出版物与期刊论文为中心,考察了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情况。第四章通过台湾地区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来分析台湾地区对新文化史的接收与史学实践。先后讨论了重要学者所树立的学术典范对明清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以及明清史文化转向的表现。第五章对于台湾史学中妇女史向性别史转向的历程予以讨论。内容涉及妇女史与性别史的异同比较,新史学风潮下的妇女史研究状况,以及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结论部分首先对台湾新史学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对台湾新史学滋生的问题、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在全球化视野的导引下,通过对台湾新史学重要面向的梳理分析,为了解当代台湾地区史学发展的脉络提供了一份参考性文本。台湾地区史学史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面向。

王亚军[5](2018)在《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聚焦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产生、维系和演化的制度变革问题,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交汇“结构-历史-行为”三维的制度变革模型,透析“推荐甄选”的制度变革事实,厘清其背后的多重逻辑及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制度变革机制,挖掘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中需要遵守的价值与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现实的制度改革策略和方法。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制度结构的深层约束、历史脉络的时序影响、行为者的有限理性选择为核心变量,建构了以历史脉络为中轴,向上关注宏观的制度结构分析,向下观照微观行动者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循此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历史系谱呈显。通过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危机、“推荐甄选”制度新生和“繁星推荐”持续演变的制度发展史实的脉络勾勒,呈现各阶段的制度演进基本内容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过程机制探析。运用“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行研究,从外部考察正式制度(法律法规)的限制与授权,非正式制度(文化认知)的约束与创造,从内部关注行为者观念学习和利益偏好的选择与影响,同时观照历史事件和时机序列对制度变革的冲击和突破。研究发现(1)从结构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非纯然教育理念的逻辑推衍,而是受到社会脉络的左右。教育法规的限制、科举文化的影响、公平观念的引导,三者在教育场域中的相互牵引推动制度变革。(2)从历史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是制度环境、历史进程和行动者三者间以一种不完整路径复制和路径选择的适应性演化。传统联招制度的路径依赖、世界潮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历史偶然事件的外部冲击,三者形成变革路径选择的拉扯张力推动制度变革。(3)从行为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不是行动者完全理性设计的产物,也不是纯然自然演进的产品,而是经过权力博弈胜出的知识精英在有限理性指引下的积极行动。多元主体的权力争斗、生理条件的理性限制、制度环境对行动空间和行为模式的结构约束、新兴思想的理念引领,四者合力决定着行动的主体和行动路径推动制度变革。第三部分(第六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实现机制透析。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贯穿制度变革四大阶段,整合历史、结构、行动三维要素,融汇触发-生成-扩散-制度化和反馈四项运行机制的制度变革综合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度变革关系序列中,历史、结构和行动的社会性交合聚焦于“主流观念”的形成。“主流观念”是推动和促成制度变革的关键。主流观念的形成受限于历史的影响、结构的约束和文化的塑造,制度变革路径不是行动者在白纸上天马行空的随意绘制,也不是被历史、制度卷尺规约的笔直线路,而是三者在结构关系中的行动张力。主流观念不直接与制度发生关系,而是依附于行动者,通过行动者将其带入制度空间,与物质要素、权力要素联合,共同推动制度变革。第四部分(第七章)反思和启示。通过回归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挖掘“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事实中潜隐的招生制度改革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现况的改革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需要基于“求美”的价值追求,寻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间的多元价值平衡;基于“国家意志主导、专家智库支持、基层民意尊重”的权力协调,建构顶层把控、合理分权、多主体共构的制度变革空间和规则;基于“积极行动、渐进试点、以改促改”的改革方法,采取在积极稳妥的改革行动中纠正制度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偏移的行动策略;基于“综合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配套实施,突破制度改革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推动系统全面的制度改革。

荣光存[6](2018)在《台湾地区人体生物资料库立法的公民参与及其启示研究》文中提出人体生物资料库是通过记录生活习惯、环境因子、临床医学与生物标识等信息,长期追踪参与者健康状况,进行疾病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的新兴生物科技。此项研究可探寻地区常见病的致病因素,为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重视。本文阐述国外典型国家、中国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的建设与立法现状,对比研究各地区法律规范的异同,分析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的正当性、背景、基本原则。其次阐释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公民参与立法的前提、途径及重要意义,以及台湾地区在保障公民参与立法上所做的努力与成果。最后,归纳总结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公民参与的启示及其对大陆的借鉴意义。第一部分,选题缘起。对国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建设立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归纳各国在其建设过程中共同面对的伦理难题及其立法模式,并以台湾地区“噶玛兰原住民唾液事件”为例,阐述生物医学研究可能遇到的决策困境与立法难题,指出生物资料库立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阐述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过程中涉及的公民参与问题。公民参与立法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可以全面直接的反映民众意志,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民权利。在保障公民有效、充分参与立法的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推广与公民信任的建立必不可少。第三部分,启示与借鉴。台湾地区在生物资料库立法中渐进式的立法策略、高度重视立法的公民参与、改进公民参与方式的有益实践对大陆生物资料库立法工作带来很多启示,其有益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翟玥,刘泽豫,段茗玉,邓国英[7](2017)在《海峡两岸2所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从医意愿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海峡两岸2所医学院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从医意愿的差异,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研究我国医学生从医意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所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0名学生进行从医意愿、从医动机、职业认知等方面的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陆医学生从医意愿低于台湾医学生;大陆医学生因为父母师长等他人因素而选择医学专业的比例高于台湾医学生;在选择医学专业之前,大陆医学生对于医生职业的了解低于台湾医学生,对于医生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评价低于台湾医学生。结论大陆医学生目前从医意愿低于台湾医学生,职业认知相对不足,强化医学生的人文道德教育和职业认知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的从医意愿、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具有积极作用。

杨惠芬(Yvonne Yang)[8](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指出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李征远[9](2017)在《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在北京地区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台湾学生为主体,从涉及两岸关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了解这一群体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在京地区的436名全日制台生进行问卷调查,接着结合问卷结果选取12名台生进行一对一访谈,探究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然后,通过与299名在台湾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个群体台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态度的共性和特性。最后对在京台生关于两岸关系态度的特殊性进行原因探究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京台生群体来大陆之前和来大陆之后对大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整体印象都有改变,总体趋向正面积极评价;在两岸政治关系中,有超过七成的在京台生赞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但对“九二共识”的认知存在偏差;在两岸经济合作中呈现较为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台湾可以依托大陆恢复经济又希望台湾减少对大陆经济依存度,对大陆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开放的心态;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在京台生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希望两岸可以加强文化交流;在身份认同和“统独立场”方面,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包括“中国人”和“中国台湾人”)的比例超过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同时远远高于在台群体和以往的研究结果。在京台生对未来两岸状态有客观的认识,有超过五成的台生认为和期望两岸将来统一,认为和期望“台湾独立”的仅为一成。总体而言,在京台生对两岸关系问题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两岸关系问题有着较为客观真实的认识。在京台生与在台大学生主要在对“九二共识”的认知、身份认同、对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度和“统独立场”四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影响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形成因素主要分为内在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郭凤娇[10](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二、大陆台湾医学教育评价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陆台湾医学教育评价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现状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第五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实验研究
    一、实验方案设计
    二、实验课程实施
    三、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讨论
第六部分 讨论
    一、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考
    二、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建议
    三、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推广价值
小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的思考
附录一 《死亡教育》课程标准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二 《死亡教育》课程前后测问卷(节选)
附录三 关于《死亡教育》课程访谈的知情同意书
综述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与启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中国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章 文献研究
    1.1 姑息护理概述
    1.2 姑息护理教育
    1.3 中国姑息护理
        1.3.1 台湾姑息护理
        1.3.2 香港姑息护理
        1.3.3 大陆姑息护理
    1.4 新生儿姑息护理
    1.5 相关评价工具
    1.6 研究现状及目标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新生儿科护士姑息护理态度量表的调查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对象及方法
        2.5.1 调査工具
        2.5.2 量表的跨文化调适
        2.5.3 预调查
        2.5.4 研究对象
        2.5.5 资料收集方法
        2.5.6 资料分析方法
        2.5.7 质量控制
        2.5.8 遵循伦理学原则
    2.6 研究结果
        2.6.1 量表调适
        2.6.2 内容效度
        2.6.3 预调查结果
        2.6.4 信度检验
        2.6.5 正式调查
    2.7 讨论
        2.7.1 影响因素
        2.7.2 对比
        2.7.3 措施
    2.8 结论
第三章 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态度的质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3.4 研究内容
    3.5 免伦理批准
    3.6 研究方法及步骤
        3.6.1 半结构式访谈
        3.6.2 抽样方法
        3.6.3 研究对象
        3.6.4 研究技术路线
        3.6.5 研究步骤
    3.7 研究结果
        3.7.1 一般资料
        3.7.2 对新生儿姑息护理的认识
        3.7.3 影响新生儿姑息护理发展的因素
        3.7.4 护士对新生儿姑息护理的态度
    3.8 讨论
    3.9 结论
第四章 结语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之处
    4.3 局限与建议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预期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史学与时代:新史学思潮的展开
    第一节 新时代与新思潮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史观与史学
    第三节 新史学的平台:从《食货》月刊到《新史学》
第二章 新社会史理念观照下的医疗史研究
    第一节 新社会史的提出
    第二节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台湾医疗史研究的展开
    第三节 集众研究:医疗史研究团体的形成
    第四节 新脚成军:台湾医疗史研究的成就
    第五节 台湾医疗史研究的走向与瓶颈
第三章 新文化史的兴起及其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史理念的兴起
    第二节 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
第四章 新文化史的实践——以台湾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例
    第一节 学术人物与典范转移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
    第三节 从社会思想史到社会文化史
第五章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第一节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转向
    第二节 新史学视野下的妇女史研究
    第三节 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的趋势
结论:台湾新史学的整体观与再思考
    第一节 新在何处:台湾新史学整体观
    第二节 回到中国——台湾新史学的再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时代背景: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规模大,涉及面广
        1.1.2 现实困境:新高考制度改革复杂艰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1.1.3 案例考察:台湾地区多元入学制度改革的多元尝试与积极探索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推荐甄选”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大学招生制度”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视角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意义
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视框建立
    2.1 制度理论的发展
        2.1.1 传统制度主义
        2.1.2 新制度主义
    2.2 新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1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2.2.2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2.2.3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比较教育研究的结合
    2.3 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建立
        2.3.1 对“推荐甄选”制度已有研究的反思
        2.3.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适恰性
        2.3.3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分析框架
3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
    3.1 旧制度的危机:大学“联招”制度的危机(1928-1994年)
        3.1.1 分分合合的变迁:高校独招走向大学联招
        3.1.2 稳健守常的改进:旧制联招的技术革新
        3.1.3 改良新制的出台:旧制走向新制的开端
    3.2 新制度的创生:“适性适才”推荐甄选的新生(1994—2007年)
        3.2.1 推荐甄选的试行和简化
        3.2.2 “推荐甄选”的成效评估
        3.2.3 推荐甄选的反思与改进
    3.3 新制度的演化:“均质均衡”繁星推荐的发展(2007年—迄今)
        3.3.1 繁星推荐的试行与新生
        3.3.2 繁星推荐的成效评估
        3.3.3 繁星推荐的制度反思
    本章小结
4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分析
    4.1 法律规则的限制:教育法规的限制与修订
        4.1.1 就学申请权与入学平等权对大学招生的权限
        4.1.2 大学自治授予大学自行选拔学生的权力
        4.1.3 法律规则的修订与大学招生制度的演进
    4.2 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偏好与延续
        4.2.1 科举制度的现实基础:人性分类观与阶级社会观
        4.2.2 科举制度的统治意义:阶级复制与社会流动
        4.2.3 科举制度的伪善包装:升学主义与适性扬才
    4.3 价值观念的引导:教育公平的重视与重识
        4.3.1 教育公平的层次推进:从入学机会平等向适性适才发展
        4.3.2 教育公平的理念转译:从技术公平向理念公平的转向
        4.3.3 教育公平的正义考量:从追求卓越向弱势补偿的调整
    4.4 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思想观念获取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5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分析
    5.1 历史路径的自我强化:联招制度的内部完善
        5.1.1 联招制度的技术方案修订和完善
        5.1.2 新机构设立协助联招进行制度调整
    5.2 历史进程的强力钻孔:“自我意识”的觉醒
        5.2.1 从“单一主体从属”到“多元主体性”的文化变迁
        5.2.2 教育志士的意识觉醒和民间教育社团的成立
        5.2.3 大学招生制度世界潮流的影响
    5.3 历史事件的意外冲击:四一O教改大游行
        5.3.1 四一O教改大游行前的改革酝酿
        5.3.2 教育改革的导火索:四一O教改大游行的爆发
        5.3.3 意外事件的直接后果:教改组织的成立
    5.4 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路径依赖与阀限突破
        5.4.1 路径依赖的制度回锁定
        5.4.2 意外事件的阀限突破
    本章小结
6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分析
    6.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决策行动
        6.1.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功能和角色
        6.1.2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权力和行动
        6.1.3 政府代理人在制度变革中的推动和践行
    6.2 高校在制度变革中的接受适应
        6.2.1 大学联合招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6.2.2 高校在制度推行中的积极回应
        6.2.3 高校教师对新制的认可支持
    6.3 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的谏言呐喊
        6.3.1 官方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献计献策
        6.3.2 民间团体在制度变革中推波助澜
    6.4 精英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4.1 教育部门领导在制度变革中的引领和推动
        6.4.2 着名专家学者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6.5 “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有限理性的能动与权力场域的博弈
        6.5.1 行动者有限理性的能动
        6.5.2 行动者权力场域的博弈
    本章小结
7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实现机制
    7.1 制度变革的发展阶段及其运行机制
        7.1.1 启动阶段——触发机制的运行
        7.1.2 输入阶段——生成机制的运行
        7.1.3 发展阶段——扩散机制的运行
        7.1.4 成熟阶段——制度化和反馈调整机制的运行
    7.2 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决定变革路径
        7.2.1 内生动力与外生压力的多重动力配置触发变革启动
        7.2.2 知识复杂性与利益者嵌入性的匹配决定变革的决策主体
        7.2.3 思想观念与文化认知的结盟决定变革方案的价值内核
        7.2.4 制度化行动与制度结构调整决定变革的可实现性
    7.3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7.3.1 理念回归对于制度变革的理论意义
        7.3.2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8 反思与启示
    8.1 对台湾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反思
        8.1.1 利益多元与利益统整的窘迫
        8.1.2 主体多元与变革权力的博弈
        8.1.3 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的偏移
        8.1.4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
    8.2 对大陆地区高考制度变革的启示
        8.2.1 多元价值目标如何协调与统整
        8.2.2 多元变革主体如何分权和联合
        8.2.3 制度规划方案如何设计和实施
        8.2.4 制度深度变革如何实现和突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台湾地区人体生物资料库立法的公民参与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大陆研究现状
    1.2.3 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概述
2.1 国际生物资料库建设及其立法现状
    2.1.1 生物资料库概念阐释及其建设背景、意义
    2.1.2 国际生物资料库立法现状
2.2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概况研究
    2.2.1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背景
    2.2.2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基本原则 3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的公民参与
3.1 公民参与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3.2 公民参与立法的目的
3.3 公民参与立法的驱动力
    3.3.1 公民参与立法的外驱动力——公民教育
    3.3.2 公民参与立法的内驱动力——公民信任 4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公民参与的启示及其对大陆的借鉴
4.1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公民参与的启示
4.2 台湾地区生物资料库立法公民参与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一、对学生的成效
    二、对学校的成效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四、对社会的成效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第二节 建议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二、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一)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问卷设计与搜集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搜集
三、访谈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的设计
    (二)访谈的实施
四、数据处理及结论的得出 第二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在京台生的身份认同
二、关于两岸政治关系
    (一)“九二共识”
    (二)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三、关于两岸经济关系
四、关于两岸文化关系
    (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二)两岸文化交流
五、关于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关系现状和未来走向
    (二)个人的“统独立场”
六、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判断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三章 在京台生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一、关于身份认同
二、关于两岸政治关系
    (一)“九二共识”
    (二)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三、关于两岸经济关系
四、关于两岸文化关系
五、关于两岸关系现状和未来走向
六、影响两岸关系的内外因素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四章 在京台生态度的特殊性、变化及其成因
一、在京台生与在台大学生在态度上的共性与差异
    (一)共性
    (二)差异性
二、在京台生对大陆的印象变化
三、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的成因分析
    (一)影响台生选择来大陆读书的因素
    (二)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的形成因素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二、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高校层面
    (三)台生层面 参考文献 附一 调查问卷 附二 访谈提纲 致谢

(10)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术语界定
        2.1.1 社会科学
        2.1.2 国际学术论文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2.3.3 引文分析法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2.6 本章小结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3.2.1 原生影响因素
        3.2.2 次生影响因素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4.3.1 高产研究机构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大陆台湾医学教育评价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 宋莉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中国新生儿科护士对姑息护理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钟雅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D]. 刘俊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D]. 王亚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6]台湾地区人体生物资料库立法的公民参与及其启示研究[D]. 荣光存.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7]海峡两岸2所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从医意愿的比较研究[J]. 翟玥,刘泽豫,段茗玉,邓国英.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06)
  •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9]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D]. 李征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10]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大陆与台湾医学教育评价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